1. 简单百科
  2. 华南锥

华南锥

华南锥(黑枕黄鹂普通亚种锥栗属 concinna (Champ. ex Benth.) A. DC.),别名华南,壳斗科(Fagaceae)锥属(Castanopsis)乔木。为中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北纬22°以南地区。主要生长在海拔500米左右的红壤丘陵坡地常绿阔叶林。

华南锥高10-15米,胸径达50厘米,当年生枝及花序轴被黄或红棕色微柔毛及颇厚的细片状易抹落的蜡鳞层,三年生枝无或几无毛。叶革质,硬而脆,椭圆形或长圆形,有时兼有倒披针形,顶部短或渐尖,基部圆或宽楔形,通常两侧对称,少有稍不对称,边全缘,略向背卷,中脉在叶面明显凹陷,支脉不显,嫩叶叶背及中脉叶缘有疏长毛。雄穗状花序通常单穗腋生,或为复总状花序。壳斗有1坚果,壳斗圆球形,被微柔毛,下部合生成刺束,将壳壁完全遮蔽;坚果扁圆锥形,密被短伏毛。

华南锥的种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和少量的糖分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可作木本粮食。此外,华南锥也被用作建筑用材。

华南锥属于濒危物种,因材质优良经常遭到滥伐,于1998年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NT(近危)级别。于2021年9月7日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历史记载

华南锥的学名(Castanopsis concinna (Champ. ex Benth.) A.DC.)最早记载于1863年出版的《德克萨斯植物研究所学报》(J. Bot. Res. Inst. Texas),被描述为:“华南锥的原产地是中国(广东,广西,香港)。它是一种主要生长在潮湿的热带生物群落中的树。”

形态特征

华南锥为乔木,高10-15米,很少达20米,胸径达50厘米。

当年生枝及花序轴被黄或红棕色微柔毛及颇厚的细片状易抹落的蜡鳞层,三年生枝无或几无毛。

叶革质,硬而脆,椭圆形或长圆形,有时兼有倒披针形,长5-10厘米,宽1.5-3.5厘米,稀更大,顶部短或渐尖,基部圆或宽楔形,通常两侧对称,少有稍不对称,边全缘,略向背卷,中脉在叶面明显凹陷,侧脉每边12-16条,支脉不显,有时隐约可见,叶背密被粉末状红棕色或棕黄色易刮落的鳞,嫩叶叶背及中脉叶缘有疏长毛;叶柄长4-12毫米。

雄穗状花序通常单穗腋生,或为复总状花序雄蕊10-12枚;雌花序长5-10厘米,花柱3或4枚,少有2枚。

果序长4-8厘米,轴横切面径4-6毫米;壳斗有1坚果,壳斗圆球形,连刺径50-60毫米,整齐的4瓣开裂,刺长10-20毫米,被微柔毛,下部合生成刺束,将壳壁完全遮蔽;坚果扁圆锥形,高约10毫米,横径约14毫米,密被短伏毛,果脐约占坚果面积的1/3或不到一半。

物种分布

华南锥为中国特有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的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北纬22°以南地区。

生长习性

华南锥生境特殊,生长于气候湿润,年降水量1800-2800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80%以上,年平均气温22-23℃,最冷月气温在14-16℃左右,无霜或少霜的丘陵坡地常绿阔叶林中。以富含腐殖质砂岩页岩花岗石风化发育而成的酸性赤红壤或砖红壤为好。与柯属润楠属樟属锥栗属乔木或灌木植物混生。华南锥的花期为4-5月,果子于次年9-10月成熟。

繁殖方式

华南锥是两性花,一朵花中有一枚雌蕊以及六枚雄蕊,雄蕊顶端有花粉,当花开放时,雄蕊花粉会暴粉,雌蕊柱头分泌的粘液会粘住花粉完成授粉,也可依靠昆虫传播授粉。

栽培管理

育苗管理

在11月到次年的2月,用有排水孔或缝隙的育苗器具瓦盆、木箱、塑料筐等进行播种育苗,育苗时温度保持在20-30℃左右更易出芽,可以采用河沙育苗法、锯末育苗法、松针育苗法。河沙育苗法是将河沙过筛洗净,用开水烫煮灭菌,将河沙装入育苗器,种子芽眼朝下按照合适的间距播种,盖上薄土用水浇透,每天浇水,一个月左右就会出芽。锯末育苗法是将硬杂木、木、白松的锯末洗净平摊在育苗器中,将种子按照合适的间距播种,盖上薄土后浇水,每天浇水一次,三周左右出芽。松针育苗法是将落叶松的松针浸泡后清洗干净,放在育苗其中平铺压平,将种子芽眼朝下按照适当的间距播种,盖上厚一点的土壤,定期浇水,育苗期间保持松针处于不干不湿的状态。

田间管理

播种后3个月左右进行第一次分盆,将营养土装入瓦盆、木箱、塑料筐等用具里,铺平后用竹签或竹筷按照适当的间距扎孔,将幼苗小心插入孔中盖土压实,叶片朝一个方向便于进行光照,当新叶长到一定高度时进行第二次分盆。幼苗喜高温和光照,将温度控制在20-30℃。经过一年左右将幼苗进行分盆合养,选较大的花盆进行多株合养,温度保持在20℃左右,注意光照和通风,在气候炎热时早晚各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分盆后进行施肥,一个月施肥两次,施肥的浓度要低。两年以上的植株对土壤、温度、湿度、光照、水肥的要求更高。

物种保护

种群现状

华南锥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只有少数气候区适宜生存,现存数量稀少,为原生性森林偶见种,当森林环境遭到自然或人为破坏时就会绝迹。

致危因素

华南锥生境特殊,自然分布窄,树干笔直挺拔,材质优良,耐水湿,经常遭到人为大量采集果实和滥伐导致成为濒危植物。

保护举措

华南锥已经在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阳春鹅凰嶂自然保护区等地建立了自然保护点;华南锥被列为了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国务院发布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为其提供法律保护,严禁砍伐;华南锥可以进行播种繁殖,自然保护区工作人员可以先在自然保护区或树木园、植物园进行种植,之后再扩大种植范围。

保护级别

1998年被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NT(近危)级别。

2021年9月7日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列为中国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主要用途

华南锥的种仁含有丰富的淀粉和少量的糖分以及其他营养物质,可作木本粮食。

华南锥也被用作建筑用材。

参考资料

Species.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4-13

华南锥 Castanopsis concinna.植物智.2023-04-13

华南锥.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4-13

Castanopsis concinna.IUCN. 2022. 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 Version 2022-2.2023-04-14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2023-06-02

华南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大数据平台.2023-04-13

Castanopsis concinna.Plants of the World Online.2023-04-26

华南锥 Castanopsis concinna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2023-04-13

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植物保护条例.中国政府网.2023-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