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李建保

李建保

李建保,男,1959年生于江西南昌,清华大学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

人物履历

1982年 毕业于原吉林大学结晶矿物学专业;

1982年10月 赴日本攻读学位;

1985年3月 获日本国立山口大学理学院理学硕士学位;

1988年 获得日本东京大学工学院工学博士学位,之后回国到清华大学工作;

1992年 日本精细陶瓷研究中心(JFCC)客座研究员;

1993年 为英国里兹大学材料学院访问教授;

1995年 为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学者;

1997年 为德国斯图加特马谱研究所访问科学家;

2001年 为日本山口大学客座教授;

2001年-2002年 担任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高性能结构材料主题专家组长;

2002年4月至2005年 任青海大学校长,并在清华大学继续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承担国家科研基金和高新技术多项;

2007年9月—2018年9月 任新海南大学校长;

2018年1月 任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

2018年10月 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机关党组成员。

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31日,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命李建保为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

2022年7月27日,海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七次会议免去李建保的海南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主任职务。

科学研究

研究方向

1、氮化硅基高温陶瓷复合材料的强韧化技术及其工业应用

2、碳化硅基复合材料及其新型合成技术

3、陶瓷材料电磁波吸收材料、透波材料及其应用技术

4、大型高温电极材料及其制备技术

5、氢气能源材料的制备技术用新材料的设计

6、多孔陶瓷材料及其在分离过滤上的应用

7、陶瓷晶须的生长及其结晶化学基础研究

8、纤维增强陶瓷材料的成形与烧结技术

9、无机化合物智能材料的设计

科研项目

1、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智能材料的设计

2、863高技术项目:压电陶瓷在氢气制造电极技术上的应用、氮化硅陶瓷材料的强韧化技术

3、军工及航天技术项目:高温电磁波吸收材料和高温透波材料

4、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功能陶瓷晶须的合成及其结晶化学研究

5、部委产业化项目:稀土陶瓷轧示范项目、多孔陶瓷材料工程化项目

6、北京市重点项目:清洁燃烧用制氢电极材料及其结构设计

7、其他横向合作课题:多项

课程教学

1、所讲授的《国内外新材料的奇妙应用》课程,面对所有理工类和经管类学生,讲解新材料的核心内容和重要知识,受到学生高度评价;通过5年的讲授,选修学生逐年增加,由早期的30人,逐渐增加到60人、90人,2002年已经达到120人,已经被选为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联合选修课,成为清华大学网上教学课程中最受欢迎的理工类课程之一,为在清华大学的学生中广泛普及新材料科学知识发挥着重要作用。

2、曾经讲授过《结晶化学》、《晶体光学》、《无机复合材料》、《材料科学基础》等课程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

研究成果

1、研制出一种新型的碳化硅晶须,建立了一套微细陶瓷晶须的高温合成技术设备,可以合成各种功能陶瓷晶须和微米晶线和异形晶体

2、用碳化硅晶须复合后,使氮化硅陶瓷材料的韧性提高50%以上,氮化硅复合材料的性能水平被鉴定为全国最高,国际先进。其界面设计和复合工艺获得国家发明专利。

3、将高韧性高硬度氮化硅陶瓷复合材料成功应用于高速金属线材生产线的轧辊,并申请发明专利。

4、研究的高温下可吸收电磁波的材料,可以应用于雷达吸波、电磁屏蔽以及军用隐身等方面。

5、推广使用多孔陶瓷材料。

6、利用特殊材料和结构,研制出高效率的水电解氢气发生装置和氢气燃烧加热装置,并申请了专利,并出口国外。

人物荣誉

1991年获得过清华大学教学优秀成果奖、北京市优秀教师奖等

1989年享受首批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1992年获第三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并成为当时中国最年轻的教授之一

1994年获得首届国家杰出青年基金

1995年获得首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1996年入选国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计划”

1997年作为科教界代表获得"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1998年入选国家七部委“百千万人才工程”首批1-2层次人选

2004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为中国共产党先进性教育全国宣传典型人物之一

2005年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2006年获“教育部对口支援工作先进个人”称号

参考资料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任免名单.海南日报-南海网.2018-02-06

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免职名单.海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2022-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