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和原野
《在森林和原野》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男歌手李克勤于2012年8月28日发行的一张专辑,由李克勤、陈咏谦、冯翰铭等人制作,共收录10首歌曲。专辑的主题为“大人的儿歌”,封套意念出自林海峰。主打歌曲有三台冠军歌《活着为求什么》,《姐姐》及《Please Say I Do》。2013年1月,《在森林和原野》获得华语金曲奖“十大华语唱片”(粤语)。
音乐制作
在2006年发行《演奏厅II》之后,李克勤沉寂了,直到他推出了专辑《在森林和原野》。首支主打歌《活着为求什么》高唱香港人面对不同的民生议题,由冯彦中、陈咏谦与舒文合力打造,并邀来Joey Tang吉他SOLO。第二首打歌《姐姐》则走抒情路线,李克勤特别为他的菲籍家庭佣工而创作,歌词中同时不失香港特别行政区情怀。因为制作专辑时,李克勤的小儿子Rex刚上幼儿园,每天在学校唱《Goodbye Song》,李克勤灵机一触就把这儿歌的其中一段融入《Goodbye》中,并且加入Rex同学的名字。
专辑曲目
作品特色
有别于以往的唱片,《在森林和原野》是李克勤与音乐人陈咏谦制作一张给成年人听的儿歌集,所以全碟采用简单易上口的歌词。专辑感情真挚,充满对香港世态人生的写实反映,对平民的悲悯和关爱,歌词和音乐都极为厚重。
其实把社会的话题融入音乐之中看起来很有意思,但是做起来特别是要做得好就不见得那么容易。《在森林和原野》专辑,在处理上专辑走的就是中间路线,特别是对内容的表现,其实是浮于表面的,却又没有完全的表面化,更多的是融入了个人的人文关怀,那么相对其它同类作品而言,《在森林和原野》专辑在内容呈现方面也算是能在平凡之中显特别,特别在于形式表现上的不同,是尽可能地让这些热点话题在通过文字的表述之后显得更为通俗易懂,于是就没有走所谓的哲理路线,也没有过多的玩话中藏话的游戏,这么做想来也是极力地配合到了专辑在包装上强调的“大人版儿歌”的这一特色,此外,这也是想让专辑更为亲民,同时很好地避免了内容形式大于音乐本身的尴尬。
摇滚曲风的《活着为求什么》、百老汇风味的《Show》以及爵士乐氛围的《珍宝珠》,让该张专辑变得很丰满。李克勤的演唱,也是手到擒来、应对自如。但为了丰富而多元的编曲,却让这种定制曲风,更多的只是花拳绣腿。
陈咏谦的词作,则更让人遗憾林夕和黄伟文的淡出。《活着为求什么》琐碎而无核心的絮叨,直到听完也让人不知道活着为求什么。以菲佣作题的《姐姐》,更是既空洞又肉麻。回望2006年《演奏厅II》的精彩,在感叹李克勤没能超越经典的同时,实际上这又何尝不是港乐的症结体现。
事实上,整张专辑的亲民感,不仅仅是因为歌词内容的通俗化,更在于实际的音乐旋律的呈现。这对于李克勤来说是一种难得。难得的是在做这种概念专辑的时候,还能把旋律的姿态放得那么低,这才要强调《在森林和原野》是一张很特别的专辑。在内容形式上不同于上一张《罪人》专辑,而相比起之前走以高规格、高格调路线的系列作品,这张专辑又到不了那个程度。综合来说,《在森林和原野》专辑其实还是很中庸,内容表现上的中庸,旋律表现上的中庸。具体来说,内容表现上的中庸并不是因为歌词内容的通俗化,这无关表现形式,让人觉得中庸之处还是在于词人的表现力度有所欠缺。冯翰铭创作的《姐姐》到头来还因为内容的关系而让这首本来可以成为全民主打的作品沦落为吐槽的对象,不能不说是一种可惜。词曲表现显得中庸。
音乐影响
《在森林和原野》专辑的主打歌曲在各大音乐榜单上表现优异。在香港新城电台劲爆本地榜上,《活着为求什么》历时12星期攀升至榜首,而《Please Say I Do》则在4星期内达到第6位。香港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上,《活着为求什么》同样表现强劲,9星期内升至第一位。香港商业电台叱咤903专业推介榜单中,《活着为求什么》和《姐姐》分别达到第一位和第四位,《Please Say I Do》也曾上榜。此外,专辑在HMV唱片销量榜上也有良好的表现,曾一度占据榜首位置。
获奖记录
参考资料
李克勤新辑:没能走出演奏厅.新浪.2016-05-30
李克勤为成年人制作儿歌集 简单易上口.新浪.2016-05-30
华语金曲奖揭晓2012年度十大华语唱片.新浪.2016-05-30
李克勤《在森林和原野》:走在中庸之道上.腾讯娱乐.2016-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