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血树
龙血树(学名:Dracaena draco (L.) L.),别名龙树、加那利龙血树等,为天门冬科(Asparagaceae)龙血树属(Dracaena)乔木。原产地为非洲,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群岛、马德拉群岛等地区有分布,,新西兰、突尼斯等国有引种栽培,其在中国景洪已引种,常生于亚热带。
龙血树高至18米,根系黄色或橘黄色,无侧根;有分枝,茎有环状叶痕;叶多集生于茎端,剑形,基部狭窄,无柄,灰绿色,叶脉明显;复总状花序顶生,大型,花白色,有香气;浆果黄色。
龙血树植株挺拔、具有热带风情,适于园林观赏;龙血树产生红色树脂类物质,可作为龙血竭的基原,其花序汁液可染色小提琴和用于尸体防腐,叶子和果实可作为动物的饲料。但是由于龙血树栖息严重破碎化以及栖息地质量和面积持续下降,其于2021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物种。
形态特征
龙血树高至18米,根系黄色或橘黄色,无侧根;有分枝,茎有环状叶痕;叶多集生于茎端,剑形,基部狭窄,无柄,灰绿色,叶脉明显;复总状花序顶生,大型,花白色并带绿色,有香气;浆果橙色,球形;花期3-5月,果期7-8月。
物种分布
龙血树原产地为非洲,加那利群岛、佛得角群岛、马德拉群岛等地区有分布,新西兰、突尼斯等国有引种栽培,其在中国景洪已引种。
生长习性
龙血树常见于亚热带生物群落中,喜温暖潮湿,半阴或光线充足的环境,需70%~80%遮光度,最适生长温度为18℃~33℃,休眠温度为13℃,不耐寒,0℃时就会出现冻害,以pH5.5~6.0的酸性、富含腐殖质的疏松、排水良好土壤为宜。
繁殖方式
人工繁殖
扦插繁殖
龙血树实践中多用扦插,容易成活,且能保存母体的花叶性状。一年生和多年生茎干均可作为繁殖材料。将茎切成一定长度小段,插入水中后插入河沙中,生根后即可种植。此外,一株3年生的龙血树苗木的年繁殖速度是1:10,故以后每隔2年便可再次进行插繁殖。
播种繁殖
在能收集到种子时也可播种,但种子繁殖所得实生苗变异大,母本的花叶性状不能完全继承下来。
压条繁殖
空中压条虽能保持母株性状,但繁殖速度太慢。
栽培技术
龙血树可长期置于光照较好的室内栽培,早期小盆栽植,后期宜大盆栽植。龙血树耐修剪,只要将顶部或上部的枝干剪去,位于剪口下的芽即会萌发形成新的枝条,繁殖可结合修剪进行。
物种保护
保护级别
由于栖息地受限、严重破碎化以及栖息地质量和面积持续下降,龙血树于2021年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物种。
种群现状
根据2015年的调查显示,龙血树的亚种群动态保持相对稳定,在少数区域表现出明显的自然更新,但复苏缓慢,仍然存在一些威胁因素,致使整体种群数量趋势仍在下降。
致危因素
龙血树主要威胁是影响其栖息地较陡峭区域的山体滑坡和风害,尤其是在暴露地区结合风的破坏更加显著;家畜(主要是山羊)的放牧压力影响幼苗本身和再生,兔子的啃食也可能影响一些亚种群,然而大多数剩余的亚种群是在难以接近的地区,如悬崖等,直接影响很低;同时与外来植物的竞争也被认为是一种威胁。此外人类活动,如徒步旅行和攀登可能会影响一些野生地区。
保护措施
加那利群岛已广泛建立龙血树的公园保护区,且龙血树的种子已存于当地物种库中。而在西班牙,龙血树的种子储存在马德拉植物园的种子库中,同时西班牙国家颁布相关法律禁止从该物种采集龙血竭。该园还于2009年建立了一个重新引进的计划,尝试无性繁殖马德拉岛的一个被破坏的物种个体,但没有成功。2009年2月13日,马德拉植物园在自然栖息地中用10株龙血树植株加强种群,这些植株来源于天然植株的种子。在2018年的进一步监测中,观察到有8株植物存活,这意味着已有9株成活(1棵野生成熟树和8棵加固种植)。
功能价值
观赏价值
龙血树植株挺拔、具有热带风情,适于温暖地区庭园、园林观赏。
经济价值
龙血树产生红色树脂类物质,可作为龙血竭的基原,其花序汁液可染色小提琴和用于尸体防腐,叶子和果实可作为动物的饲料。
相关研究
繁殖研究
2019年,亚历克西斯·加勒斯等人对龙血树幼苗的芽诱导、发芽生根和温室适应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一年生龙血树植株的休眠芽经过实验设计的离体培养后,每个外植体可以成功地恢复8个个体,试管苗在温室中亦能成功驯化,这为龙血树的离体繁殖技术的进一步探索积累了实验数据。
药理研究
龙血树不含血竭红素、血满素,而血竭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其他研究
2019年,曼努埃尔·露娜等人利用陈年龙血树的提取物生物合成均匀的超小金纳米颗粒。这种生物合成的关键是龙血树叶提取物的老化过程,这有助于将合成的颗粒的大小减少一半,并提高其稳定性,同时建立了陈年龙血树叶提取物生物合成金纳米颗粒的快速简便方法。
参考资料
龙血树.自然标本馆.2023-03-31
龙血树属.多识植物百科.2023-03-31
龙血树.植物科学数据中心.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