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日红
千日红(千日红属 globosa )为苋科(Amaranthaceae)千日红属(Gomphrena )一年生直立草本。原产美洲热带,现世界各地广为栽培。中国长江以南栽培较多。千日红性强健,对土壤要求不严。喜光,耐干热,不耐寒,忌积水,耐修剪。花期6-7月,果期8-9月。
千日红高20-60厘米,枝略成四棱形,节部稍膨大。叶纸质,长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波状。花多数,顶生球形或长圆形头状花序,单一或2-3个,常紫红色。苞片卵形,白色,先端紫红色。花被片披针形。
千日红花开繁茂,色彩浓艳,花期长,花色与花形经久不变,既可装点花坛、花境,又是作鲜切花或干花的良好材料,具观赏价值。千日红为药食兼用草本植物,其全草和花序入药。中国中药专著《中药大辞典》记载千日红可止咳平喘,明目解毒。此外,千日红还富含花青苷等活性成分,具有保健功效,可做茶饮。
形态特征
茎
千日红株高20-60厘米,茎粗壮,有分枝,被灰色糙毛,幼时更密。枝略成四棱形,节部稍膨大。
叶
叶纸质,长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先端尖或圆钝,凸尖,基部渐窄,边缘波状,两面有小斑点、白色长柔毛及缘毛。叶柄长1-1.5厘米,被灰色长柔毛。
花
花多数,密生,于枝顶形成单一或2-3个球形或长圆形头状花序,花序直径2-2.5厘米,常紫红色,有时淡紫或白色。总苞具2绿色对生叶状苞片,卵形或心形,长1-1.5厘米,两面被灰色长柔毛。苞片卵形,长3-5毫米,白色,先端紫红色。花被片披针形,长5-6毫米,密被白色绵毛。雄蕊花丝连成筒状,顶端5浅裂,花药生于裂片内面,微伸出。花柱条形,较花丝筒短,柱头叉状分枝。
果实
胞果近球形,径2-2.5毫米。
种子
种子肾形,褐色,光亮。
物种分布
世界分布
千日红原产美洲热带地区,是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常见花卉,现世界各地广为栽培。
中国分布
中国南北各省均有栽培,长江以南栽培较多,如广东省、福建省等地,北方地区也有引种栽培,如乌鲁木齐市等地。
生长习性
千日红性强健,对环境、土壤要求不严。其喜光,耐干热,忌积水,不耐寒,宜疏松肥沃土壤,生长适温为20-25℃,冬季温度低于10℃以下植株生长不良或受冻害。耐修剪,花后经修剪可再度萌枝开花。花期6-7月,果期8-9月。
繁殖方式
种子繁殖
千日红常用种子繁殖,因种子表面布满密生绒毛,所以出苗较慢。为使其快速出苗,播种前可进行催芽处理。但千日红种子体积小,采收不易,且种子繁殖难以保证其具有母株原有的优良性状。因此,千日红也可插繁殖或进行组织快繁。
扦插繁殖
千日红的扦插需在6-7月剪取健壮枝梢作为插条,长约4-6厘米,以3-4个节为适。将插入土层的节间叶片剪去,插入沙床,温度控制在20-25℃即可。
组培繁殖
利用组培技术对千日红进行快繁不仅可在短期内进行扩增繁殖获得大量的千日红无菌苗,加速推广应用,还可对其进行种质保存。即利用消毒后千日红种子,将其接种于施加植物激素的培养基上进行增殖、生根和开花诱导等操作获取千日红试管苗植株。
栽培技术
播种及定植
千日红播种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盆栽土壤可用黄泥、木糠和鸡粪混合。种子萌芽适温18-22℃,于春季或夏季播种。播前将种子用冷水浸1-2天,浸水后挤去水分拌以草木灰,使其松散便于播种,播后略覆土。播后4-5天出苗。株高10厘米时定植。若为夏季播种,出苗后需遮阳,以防灼伤幼苗。
水肥管理
定植时用腐熟鸡粪作为基肥,在生长旺盛阶段还应每隔半月追施1次富含磷、钾的稀薄液体肥料,花朵开放后要停止追施肥料。千日红喜微潮、偏干的土壤环境,因此当小苗重新长出新叶后要适当控制浇水,当植株花芽分化后适当增加浇水量以利花朵正常生长。花朵开放后保持盆土微潮状态即可,不要往花朵上喷水
修剪
当苗高10-12厘米时摘心以促发分枝,第一次摘心在主茎上留1-2个节。此后可根据生长情况决定是否进行第2次摘心。整形修剪时应注意对植株找圆整形,以使千日红有较高的观赏价值。花后应及时修剪,以便重新抽枝开花。
病虫害防治
千日红常见病害有立枯病、根腐病、叶斑病、灰斑病等。立枯病可通过适当疏植,及时排水,播种前对苗床消毒或灌根等方法防治。发病后可用波尔多液或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液喷雾防治。根腐病可用退菌特可湿性粉剂液喷雾防治。灰斑病的防治重点是注意园圃卫生,及时清除残枝落叶并烧毁,防止病菌蔓延。常见虫害有蚜虫,可用速扑杀喷杀。
功用价值
经济价值
千日红中含有的酪氨酸酶抑制剂具有美白祛斑、抗衰老的作用,将其开发制成美容护肤品或许是一个趋势。千日红茶具有降火消炎、排毒养颜、延缓衰老、活血养颜、美肤祛斑等作用,在美容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目前对于千日红的栽培多以观赏为主,其窨花茶价格也较为可观。
药用价值
千日红为药食兼用草本植物。其全草和花序入药,花序可入食。中国中药专著《中药大辞典》收载了千日红,记载其功效为止咳平喘,明目解毒;主治咳嗽,哮喘,百日咳,小儿夜啼,目赤肿痛,肝热头晕,头痛,痢疾,疮。
食用价值
千日红含有天然色素——水溶性色素花色,安全无毒,具有清除体内自由基、增殖叶黄素、预防糖尿病、减肥、保护视力等多种药理学活性。另外千日红含丰富的清除自由基的黄酮类物质、丰富的微量元素Zn、Fe、Cu、Mn等。正因千日红花序有上述功用,且少副作用,加之风味不错,故中国民间常将其作为茶饮,既可解渴,又有保健之功。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研究
千日红含黄酮、皂苷、多糖、芳香油及酚类等活性化学成分。研究表明千日红全草含千日红素Ⅰ、Ⅱ、Ⅲ、Ⅳ、Ⅴ、Ⅵ及五种三萜皂苷、硝酸还原酶等还原酶、乙酰化-β-花青苷、黄酮醇等物质,其中黄醇有明显的祛痰作用,花色苷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性。其挥发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成分,具有降低血中胆固醇和三酸甘油脂、调节心脏功能、降低血液黏稠度等生理功能。
离体开花研究
目前已有研究运用组织培养技术探究了氮形态及含量、蔗糖含量、植物激素等对千日红无菌苗开花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氮培养基中,千日红无菌苗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氮含量过高时植物徒长而影响开花。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植物开花率随蔗糖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外源激素的种类和浓度达到平衡的状态才能达到促进植物开花的效果。千日红植株低矮,花开繁茂,色彩浓艳,可作草坪边缘和花坛、花镜边缘的镶边材料,也可盆栽为景点或庭园布置。千日红可作鲜切花,采集开放程度不同的千日红一束,可插于瓶中观赏。千日红球状花主要由膜质苞片组成,花干后数年不褪色,花形经久不变,因此还是良好的自然干花材料,多做干花装饰品。
参考资料
Gomphrena 千日红属.自然标本馆.2023-03-31
千日红Gomphrenaglobosa.植物智.2023-03-31
目录 - 中国保健食用野生植物大典·上 - 工具书总库.中国知网.2023-03-31
目录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观赏园艺卷 - 工具书总库.中国知网.2023-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