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机场

机场

机场(Airport),广义指所有可以起降飞机的场地,狭义指可以经营航空客货运输的飞机起降场所,其为陆地上或水面上的规定区域,全部或部分供航空器着落、起飞和其他活动所用,按照使用性质分为民用机场和军用机场,当民用和军用兼有时,则为军民合用机场

由于军用机场具有极高的保密性,普通民众所能接触的机场均为民用机场(本条目主要介绍民用机场);民用机场一般由飞行区和航站区构成,主要设施包括航站楼、跑道、滑行道、停机坪、货运站,大型民用机场还有综合交通中心、航空公司基地、航食楼、公务楼、卫星厅等。

机场作为航空运输和城市的重要基础设施,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以及完善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综合交通体系有重要作用,亦对加强国防建设、增进民族团结、缩小地区差距、促进社会文明也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历程

历史溯源

机场的前身可追溯至西汉时期中国人发明的机械木鸟起降地、孔明灯放飞地,以及欧洲引入孔明灯原理制造出来的热气球,和后续发展出来的氢气球、滑翔机、飞艇起降地。上述案例中,仅有飞艇起降地拥有现代机场的基本结构,1910年代人类开辟了飞越大洋的飞艇运输航线(主要为欧美间的大西洋航线),形成了一股飞艇热,该时期不少飞艇起降地已经发展成了现今较为著名的机场(如柏林泰格尔机场、汉堡机场)。

近代机场

建成于1909年的美国马里兰州大学园区机场被普遍认为是世界上最老的机场,至今仍在运营。1909年,动力飞机开始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比斯比—道格拉斯国际机场飞行,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曾称该机场为“美国的第一座国际机场”。真正意义上的机场出现于1910年的德国,用于起降“齐柏林飞船”。当时的机场没有硬地跑道,仅仅划设了一片草地,条件十分简陋。这个时期的机场只是“飞行人员的机场”,基本上不为当地社会服务,处于发展的幼年期。中国第一个航空机场是于1910年8月建成通航的北京南苑机场。南苑机场的通航拉开了中航集团事业的序幕。

现代机场

随着飞机制造材料的不断发展以及飞机重量的增加,飞机起降对跑道道面的要求不断提高。随着水泥、沥青混凝土等新型建筑材料的成功研制,由混凝土制造的机场逐步进入历史舞台。航站楼规模较第一代变大,出发到达、候机、行李托运提取、安检等平面功能空间和流线已经基本成型。此阶段的航站楼中一些规模较大的航站楼还采用陆侧与空侧的分层布局,旅客可通过登机桥登机。例如,首都机场T1航站楼和西安咸阳国际机场T1航站楼均是现代化航站楼建设的体现。

空间分布

中国机场

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国(不含港澳台地区)境内共有254座民用运输机场,其中定期航班通航运输机场253个,定期航班通航城市(含自治州、地区)249个;此外,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各有1座民用运输机场,台湾地区(含金马地区)分布有17座民用运输机场。

世界机场

截至2016年,全球5大洲(不含南极洲)、17个次区域、248个国家和地区共有4103座执飞航班的民用运输机场;航空运输市场重心集中在北美、西欧、东亚等3个次区域,其中北美的纽约、西欧的伦敦、东亚的东京是比较著名的大型航空客运枢纽,此外孟菲斯、路易斯维尔莱比锡市鄂州市亦出现了专业性货运枢纽机场

参考资料

航空港和候机楼.中国民用航空局.2023-04-20

机场.术语在线.2023-04-20

“十二五”期间空军将有6个机场实行军民合用.中国政府网.2023-04-20

候机楼外的登机坪.中国民用航空局.2023-04-20

滑行道和停机坪.中国民用航空局.2023-04-20

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中国民用航空局.2023-04-20

机场建设那些事儿 | 机场的起源与演变.中国机场建设.2023-04-20

2022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中国民用航空局.2023-04-20

Published eAIP Packages Hong Kong.香港特别行政区民航处.2023-04-20

澳门航行资料汇编.澳门特别行政区民航局.2023-04-20

台湾和海南面积差不多,机场数量却达到四十多个,背后有何用意.烽火杂志.2023-04-20

全球多机场区域空间格局与类型划分.地理科学进展.2023-04-20

空中出海口”花湖机场覆盖全国通达全球,建设先行区落下重要一子.武汉市交通运输局.2023-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