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

内蒙古民族大学(Inner Mongolia Minzu University),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通辽市,学校主管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内蒙古民族大学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和蒙医药学院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9年,国家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协议共建学校。2020年,内蒙古民族大学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3月8日,内蒙古民族大学获得学校自治区文明校园称号。

截至2023年9月,学校共有霍林河、西拉木伦,滨河园区3个校区。设有27个教学单位、8个教辅单位、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9个。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省部级重点和重点培育学科16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4168人,其中普通本科生、专科生21610人,硕士研究生2541人,博士研究生17人,留学生121人;另有成人本科生259人。现有教职工1948人,其中专任教师1271人。

2024年1月,通辽自治区首个“学生欺凌防治 研究中心”在内蒙古民族大学成立,内蒙古民族大学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建立该研究中心的高校。

历史沿革

哲里木畜牧学院(1958-2000.6)

1958年,哲里木盟农业合作化学校创建。

1978年,哲里木盟农牧农机学校升格为哲里木畜牧学院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1958-2000.6)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前身是通辽师范专科学校和通辽师范学院,创建于1958年,首任院长申培信。学院有2个自治区级重点学科,3个院级重点学科,培养一批重点学科带头人,形成结构合理的学术梯队。

通辽师范专科学校时期(1958年——1965年)

1958年建校时,学制两年。1960年,学制由二年制改为三年制,教师增加至10人,当年招生37名。

通辽师范学院时期(1965年——1980年)

1965年,通辽师范专科学校更名为通辽师范学院。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专业停止招生。1972年5月,学校开始招收工农兵学员,专业招收了部分由地方推荐入学的工农兵学员。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开始招收正规的四年制本科学生,同时,为了培养蒙语授课师资,增设了蒙语授课班。

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时期(1980年——2000年)

1980年,通辽师范学院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

1998年7月,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招收首届“理论物理”专业研究生3人。

内蒙古蒙医学院(1958-2000.6)

原内蒙古蒙医学院是在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哲里木盟通辽卫生学校的基础上,于1978年12月28日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首批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医药高等院校之一,并通过了1997年国家教委组织的首批本科院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价的院校。

1978年学院刚成立时名称为哲里木盟医学院(教计字1427号)。当时哲里木盟隶属吉林省管辖。于1979年吉林省教育厅又将哲里木盟医学院更名为哲里木医学院(吉教字43号)。中专部于1984年分离恢复了哲里木盟卫生学校原建制。

哲里木盟于1979年秋回归内蒙古自治区管辖之后,1980年10月,内蒙政府将正在筹建中的内蒙古民族医学院从呼和浩特市迁址到通辽市与哲里木医学院合并组建了内蒙古民族医学院,于1987年2月7日改为内蒙古蒙医学院(内政发[1987]6号)。

学院于1985年开始组织编写全国蒙医药高等教育第一版统编教材,共出版23部,截止93年己全部投入使用,其中6门教材获自治区和国家奖励。蒙医学专业于1985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扶持专业、蒙医学学科于1987年被评为自治区重点学科。

2000年7月16日通辽地区三所高校合并成立内蒙古民族大学,于10月14日成立蒙医药学院。

内蒙古民族大学

2000年6月,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内蒙古民族大学。

2009年,国家民委与内蒙古自治区签署协议共建,学校成为内蒙古第二所中央与地方共建院校。

2013年9月,学校被批准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培养院校,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2015年5月,学校入选首批国家“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蒙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获得批准。

2016年5月,内蒙古民族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2016年12月18日,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和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基地和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民族学人类学高端论坛”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

2020年,内蒙古民族大学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2022年,确认内蒙古民族大学开展“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

2023年3月8日,内蒙古民族大学获得学校自治区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规模

院系设置

截至2024年4月,学校现有27个教学单位、7个教辅单位和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80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省部级重点和重点培育学科16个。

参考文献:

师资情况

截至2024年4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948人,其中专任教师1271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89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91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称号8人;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3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青1名。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5月,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省部级重点和重点培育学科16个。

教学情况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专业8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40门,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自治区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

学校交流

截至2024年5月,学校与考克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美国格林斯伯勒大学、日本上越教育大学、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35所国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蒙古国立大学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大学签订了博士教师联合培养、本科生“2+2”、本硕人才“2+2+2”“4+2”等合作办学项目协议。

2016年5月,内蒙古民族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校企战略合作协议。

2016年12月18日,由内蒙古民族大学和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办,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研究院、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研究基地和内蒙古民族大学蒙古学学院承办的“首届全国民族学人类学高端论坛”在内蒙古民族大学召开。

2020年7月1日,内蒙古民族大学与烟台开发区、青软实训战略合作签约暨内蒙古民族大学烟台产教融合基地签约仪式在烟台举行。

2020年7月24日,内蒙古民族大学与科尔沁区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

2023年4月21日,内蒙古民族大学与库伦旗人民政府签署“百校联百县兴千村”行动协议。

2024年4月26日,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中旗公安乌兰牧骑与内蒙古民族大学乌兰牧骑举行结对共建签约仪式。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截至2023年5月,有馆藏纸质图书181万册,纸质期刊796种,电子图书221万种,电子期刊2.9万种;依托电子阅览室开展网络资源检索、数据库培训等信息素养教育,2022学年图书借阅量8352册次。本学年新增纸质图书2.8万册。

学术期刊

截至2023年5月,6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国首个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的专业期刊。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社蒙古文版)创刊于1978年,创刊刊名为《通辽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1980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蒙古文版),2001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社蒙古文版),1987年国内公开发行,1988年国外发行,季刊。2016年曾荣获首届内蒙古高校学报出版质量优秀奖。获得首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第二届“全国优秀社科学报”奖、“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奖、第二届“内蒙古期刊”奖、“全国民族地区学报(期刊)名刊”奖(2007年,2008年)、第二届“内蒙古高校精品学报”奖等奖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社汉文版)1975年创刊,创刊刊名为《理论战线》,1978年更名为《通辽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汉文版),2001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 刊物辟有“世界史研究”“古代文学研究”“民族学研究”“蒙古学研究”“管理学研究”等重点栏目。2022年进入AMI扩展期刊行列。获得“全国社科学报质量进步”奖、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奖、“首届内蒙古高校精品学报”奖、第二届“内蒙古出版(期刊)”奖、全国民族地区“十佳学报”奖、“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奖等奖项。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文版)1988年创刊,创刊刊名为《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蒙古文版),2001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蒙文版),1991年公开发行,现为半年刊。此刊被评为教育部优秀科技期刊(教育部)、中国北方地区十佳期刊(八省区出版局)。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79年,创刊刊名为《通辽师院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80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年国内外公开发行,现为双月刊,大16开。此刊获得“全国优秀农业期刊”“首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全国民族地区高校优秀学报”“中国北方优秀期刊”“内蒙古高校精品学报”“首届内蒙古高校学报出版质量优秀奖”“2016年中国高校编辑出版质量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民族类特色科技期刊”“内蒙古高校优秀期刊”“中国高校农业期刊先进集体”“全国高等农业院校学报优秀团队奖”“2020年度中国农业期刊优秀团队”等称号。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蒙文版)1989年创刊,创刊刊名为《内蒙古蒙医学院学报》(蒙古文版),2001年更名为《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蒙医药学蒙文版),1998年公开发行,现为半年刊。此刊被评为内蒙古高校精品学报、全国民族地区高校(自然科学版)名刊、中国高校民族类民族文优秀科技期刊,获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奖。

《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内蒙古民族大学主办的民族高等教育研究专业学术理论期刊。 刊物立足于办“精品期刊”和“特色期刊”的理念,坚持学科性、前瞻性、民族性、理论性、实践性相结合,旨在宣传党的民族高等教育政策,探索民族高等教育的规律和特点,发展民族高等教育事业。此刊获得“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和“内蒙古高校精品学报”奖、《双语教育》栏目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期刊特色栏目。2022年进入AMI扩展期刊行列。 刊物为双月刊。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3月,学校有国家级自然科学科研平台1个,省部级自然科学科研平台30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21个,其中,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国家民委研究基地3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5个。自治区级协同创新1个,自治区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学术性人民团体2个,校级智库4个,校级重点科研平台6个,校属研究所21个,校级项目研究所57个,校地共建研究院(中心)8个。

学术成果

截至2024年5月,“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37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5项、重点项目3项。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类奖励26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9项、三等奖7项,自治区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4项。获人文社科类奖励93项,其中,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二等奖23项、三等奖65项,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优秀奖1项。获发明专利授权150项。。

学校排行

在2023软科中国民族类大学排名中,内蒙古民族大学位列第12名,全国参考排名450名。

在2024软科中国民族类大学排名中,内蒙古民族大学位列第14名,全国参考排名442名。

校园文化

校训

博学明理,崇德至善

博贯文理、学识广通,谙熟修业规律,恪守做人处事准则;推重德育、品行为先,追求道德至美,力达最高精神境界。

校徽

校徽中圆形的设计体现各民族团结一心,和睦共处的理念。哈达象征着圣洁崇高与坦诚,蓝色象征着广袤的草原和辽阔的天空。蓝色的运用反映出民族色彩和地域文化。1958是内蒙古民族大学创建时间,标注出来使人对学校的历史产生直观印象。校名采用了蒙文中文和英文三种文字,体现民族性利国际化趋势。

校歌

内蒙古民族大学校歌《走向辉煌》

词:谢鹏飞 曲:斯琴朝克图

像鲜花盛开在草原上,像百鸟飞舞在蓝天上,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我们可爱的家园。

啊,拉啦啦啦,啊,拉啦啦啦,

庄严神圣的殿堂,千里马奔腾的起点。

你把我们紧紧相连陪伴我们走向辉煌,

走向辉煌的明天。

像骏马驰骋在草原上,像雄鹰翱翔在蓝天上,

内蒙古民族大学是我们成长的摇篮。

啊,拉啦啦啦,啊,拉啦啦啦,

庄严神圣的殿堂,千里马奔腾的起点。

你把我们紧紧相连陪伴我们走向辉煌,

走向辉煌的明天。

走向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走向辉煌》

行政管理

现任管理

注:查阅统计时间:2024年4月19日

参考文献:

历任领导

历任书记

参考文献:

历任校长

参考文献:

校区情况

截至2024年3月学校占地面积3314亩,校舍建筑面积41.50万平方米。

霍林河校区

霍林河校区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霍林河大街(学校南门)交通路(学校西门)。该校区有励志楼、思源楼、博学楼、明理楼、崇德楼、至善楼等建筑。

西拉木伦校区

西拉木伦校区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西拉木伦大街(学校南门)。该校区有逸夫楼、理工楼、树人楼、育人楼、明安图楼、医学楼、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农学楼、蒙医药楼、工程训练中心等建筑。

滨河园区

滨河园区位于通辽市科尔沁区胜利路(学校西门)。该校区有明理书屋等建筑。

校友情况

教育界

注:查阅统计时间:2023年5月9日

商界

注:查阅统计时间:2023年5月9日

所获荣誉

2009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

2012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被评为“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

2013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被批准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发展中心体育文化研究基地”,“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

2014年,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和蒙医药学院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2017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

2018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被评为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优秀单位。

2018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获得“脱贫攻坚包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19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获得“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十周年杰出贡献高校”荣誉称号。

2019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获得自治区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荣誉称号。

2020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获得2020年度高等学校航空类专业“就业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

2022年,内蒙古民族大学获得2022年“全区红十字示范学校”称号。

2023年3月8日,内蒙古民族大学获得学校自治区文明校园称号。

参考资料

关于规范使用学校校名、校徽的说明.内蒙古民族大学党委宣传部 .2023-05-16

学校简介.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校庆60周年】农学院举行“迎校庆60周年·优秀校友学术报告会”.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2022级新生,快来查收你的专属入学指南吧!.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6

现任领导.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历任领导.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内蒙古民族大学.软科排名.2024-04-19

@内民大2018级新生|团团陪你学唱校歌认识校徽了解校训.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6

教学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我校在2020年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斩获多项荣誉.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喜讯 | 内蒙古民族大学荣获2022年“全区红十字示范学校”称号.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6

国家民委与内蒙古签订共建内蒙古民族大学协议.中国政府网.2023-05-16

【特大喜讯】我校正式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命名表彰自治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和文明社区(小区)的决定.内蒙古日报.2023-05-16

通辽自治区首个“学生欺凌防治 研究中心”在内蒙古民族大学成立.新华网.2024-05-14

农业教育——高等教育(1949—1990).内蒙古区情网.2023-05-16

欢迎访问内蒙古区情网.内蒙古区情网.2023-05-16

学院简介.数理学院.2023-05-16

蒙医药学院历史沿革.蒙医药学院.2023-05-16

国家民委关于2016—2017学年度委属高校国家励志奖学金 获奖学生名单的批复.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2023-05-16

内蒙古年鉴.中国知网.2023-05-16

我校入选教育部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我校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内蒙古民族大学2016年十大新闻盘点.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发布第一批“百校联百县兴千村” 行动结对名单.国家乡村振兴局.2023-05-16

专业设置.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砥砺奋进的五年】内蒙古民族大学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回顾.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我校世界史重点学科建设30年成果丰硕.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关于印发《硕士、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总体方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设置与授权审核办法》的通知.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学位授权学科专业(学术型)一览表.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2023-05-16

内蒙古民族大学省部级重点(重点培育、建设)学科一览表.内蒙古民族大学发展与学科建设处.2023-05-16

内蒙古民族大学2021-2022学年本科教学质量报告.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学院简介.化学与材料学院.2023-05-16

蒙医药学院简介.蒙医药.2023-05-16

学院简介.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2023-05-16

蒙古学学院举办系列新生研讨课.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医学院专业介绍.内蒙古民族大学医学院.2023-05-16

​学院简介.内蒙古大学蒙古学学院.2023-05-16

内蒙古民族大学临床医(蒙医)学院简介.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医(蒙医)学院.2023-05-16

学院简介.数理学院.2023-05-16

关于公布2008年度自治区级品牌专业的通知_ 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2023-05-16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认定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6

【喜讯】我校6门课程被认定为自治区高校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6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6

信息名称: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公布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6

信息名称: 教育部 国家卫生健康委关于公布首批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认定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6

关于第二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拟入选名单的公示.教育部网站.2023-05-16

关于开展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我校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入选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科研平台.内蒙古民族大学农学院.2023-05-16

欢迎访问内蒙古区情网内蒙古民族大学.内蒙古区情网.2023-05-16

农学院赴奈曼旗开展市校合作洽谈及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光明网】市人社局与内蒙古民族大学 共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我校与烟台开发区、青软实训战略合作签约暨内蒙古民族大学烟台产教融合基地签约仪式在烟台举行.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我校与科尔沁区人民政府举行校地合作座谈会暨签约仪式.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科左中旗公安乌兰牧骑与内蒙古民族大学乌兰牧骑牵手共建.央广网.2024-05-14

学报简介.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编辑部 .2023-05-16

我校2个版本学术期刊进入AMI扩展期刊行列.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科研机构简介.内蒙古民族大学科学技术处(社科办).2023-05-16

我校7项成果获2015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喜报!我校2项成果获得2020年度自治区科学技术奖.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我校农学院李志刚教授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中国民族类大学排名.上海软科.2024-05-16

一见倾“新” 满“新”欢喜 | IMMUers带你云游民大.微信公众平台-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6-16

【校庆60周年】我校邀请知名校友于少英教授回校作报告.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祝贺!内蒙古民族大学校友李长河入选2022年度全球 “高被引科学家”榜单.微信公众平台.2023-05-16

【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内蒙古民族大学校友会第二次会员代表大会隆重举行.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蒙古学学院邀请优秀校友做就业指导专题讲座.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校友风采】我校校友孙强荣获第十一届“谈家桢生命科学奖”.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校友企业内蒙古太阳圣火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向我校捐赠疫情防控物资.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区情网 .2023-05-16

我校荣获“脱贫攻坚包联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喜讯】我校荣获“中国音协高校音乐联盟十周年杰出贡献高校”荣誉称号.内蒙古民族大学.2023-05-16

厉害了内民大!再获一项国家级荣誉.内蒙古新闻网.2023-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