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载运工程
电动载运工程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电气类,基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学位为工学学士。
电动载运工程专业是面向碳达峰碳中和、交通强国、海洋强国等国家战略需求,深度融合电机工程学、新能源、载运工具、人工智慧、信息通讯、网络安全等跨学科跨领域知识的新工科专业。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可面向航空航天、海运装备、运载车辆等等工作。
专业发展
2023年4月4日,教育部公布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及《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新增了电动载运工程专业,学位授予门类为工学,专业类别为电气类,专业代码为080609T。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专业培养学生具有工科基础理论知识和以电能生产、传输与利用为核心的相关专业知识,能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问题和构建工程系统,具有良好的社会道德和职业道德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素养,可以从事与电机工程学有关的规划设计、电气设备制造、发电厂和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信息处理、保护与系统控制、状态监测、维护检修、环境保护、经济管理、质量保障、市场交易等领域工作,具有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组织管理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
知识要求
各高校在制定电气类专业培养目标时,应对专业人才需求进行广泛的社会调查和研究,在符合学校定位的前提下,制定满足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培养目标,并且专业培养目标应内容具体、明确。各高校应定期(每3~5年一次)对专业培养目标进行评估和修订。评估和修订过程中应充分考虑相关行业和企业的反馈意见,并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
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构建。学校构建电气类专业课程体系时,对专业类知识体系应有较高的要求。,特别是技术基础知识和专业基础知识,必须达到对大部分核心内容的基本涵盖。学校设置课程名称不必与知识领域完全对应,可以将知识领域进一步划分并进行组合形成课程。学校在课程设置上能支持专业人才培养基本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达成,课程体系构建过程中应有企业或行业专家参与。理论课程学分不高于80%,实践课程学分不低于20%。学校在设置必修课保证核心内容的前提下,根据学校条件逐步加大选修课比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工程实践与毕业设计(论文)(至少占总学分的20%)。学校应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与企业合作,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实践环节应包括:金工实习、电子工艺实习、各类课程设计与综合实验、工程认识实习、专业实习(实践)等。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应结合电机工程学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就业方向
电动载运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可在航空航天、海运装备、运载车辆、轨道车辆等相关领域工作。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学校共有1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教育部网站.2023-05-02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湖北第二师范学院.2023-05-01
江苏高校新增本科专业112个!其中这个专业全国首个且唯一!.澎湃新闻.2023-05-04
电动载运工程.中国教育在线.2023-05-04
获批5+2!交叉工程类首个新专业落户东南大学.今日头条.2023-05-04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23-05-02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2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