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学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艺术学理论学类专业,修业年限为四年。
主要是学习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的基本理论和较丰富的艺术学理论、文化人类学、民俗学等方面知识,然后通过参与民间音乐艺术的表演、调查与保护、文化遗产管理实践体验,养成具有一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能力,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品种,特别是民间音乐品种的鉴定、评估、研究、转化、开发等。毕业后可从事文旅部门、教研人员等工作。
专业发展
随着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对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根据相关部门的研究,在2020年“十二五”期间,文化遗产保护和管理人才的缺口有10万人之多。2021年3月1日,教育部官网发布了《教育部关于公布2020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其中《列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新专业名单(2021年)》中的艺术学门类中,新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旨在培养熟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本原理和相关技能,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必要方法,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高尚的道德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备良好的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融合的人文创新精神,具有“调查与保护、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技能、工作技能和工作流程创新能力,能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从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理论研究、技艺传承和文创设计等相关工作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知识要求
系统掌握艺术学理论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理论思维的方式方法;了解艺术学理论的学科背景、学科历史、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充分把握当代视觉文化研究的最新成果;掌握艺术学理论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互涉所形成的理论及方式方法。
课程体系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课程体系属于艺术学理论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包含公共基础课程、通识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三部分。其中,公共基础课程包括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通识课程及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艺术学理论基础、中外艺术史、中国民间文化、艺术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非遗保护案例与分析等。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学习工具和职业工具全面贯通,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制教学实训覆盖整个专业基础学习阶段。专业社团和网络选修课程通过“双线架构的自主教学体系”智慧化预约系统保证学生自主学习条件。
毕业写作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应具有明确的学科分类,立足于本学科相关领域的问题展开学术研究。对选题的相关学术背景和学术文献(包括基本史料、基础知识及相关理论与方法)有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把握,论文必须具有学术价值。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必须经指导教师审定,通过开题报告程序审核方可确定。严格按照学位论文学术规范要求进行写作,要求论据、论证、论理逻辑严密,合理铺陈;观点鲜明,方法和视角力求有所创新;鼓励运用多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及多方面的文献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毕业论文(设计)完成后,由学生提出申请,指导教师认可,按照学位条例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就业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学生在研究生阶段可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继续深造,研究生考研方向有美术历史与理论研究、设计艺术历史与理论研究、艺术学理论等。
就业方向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学生可从事文化管理机构、旅游部门、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及各类非遗保护机构从事理论研究、遗产项目调查立项申报、发展规划设计、非遗文创设计、非遗项目管理等工作;也可报考中国文联等国家公务员单位。
师资队伍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的师资队伍,应根据专业的学科定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等需要确定。原则上专任教师不少于8人,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0:1。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不低于40%,35岁以下专任教师必须具有博士学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不低于40%;专任教师中具有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不低于90%,并通过岗前培训。专任教师一般应具有3年以上本学科专业教学背景,熟练掌握课程教学内容,能够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的内容与特点、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结合现代教学理念和教育技术,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做到因材施教、注重效果。关心学生成长,热心与学生沟通交流,对学生的学业、职业生涯规划能提供必要的指导。鼓励以科研带动教学,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工作,不断提高学术水平,掌握艺术学理论学科发展的最新动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指导学生课外学术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条件
开设专业院校需具备基本的教学办公场所和教学所需的设备,能满足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需要。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不小于12平方米,并配备必要的设备,如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投影仪、数码相机及互联网等配套设施。专业教室均应为多媒体教室,并配置需要的设备,以满足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4000元,教学场地与设备应有专人管理,并有完备的管理规章制度。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为B+的学校共有3所,其中评级B+及以上5所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4中国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排名(研究型),A++档次的学校1所,学校排名为:
中国科教评价网2024-202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1所,等级4★的学校1所,学校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介绍.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2
非遗保护专业.西安音乐学院人文学院.2023-04-30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简介.南京艺术学院人文学院.2023-04-30
【通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列入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腾讯网.2023-05-11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本科].郑州工程技术学院文化遗产学院.2023-04-30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册).中国传媒大学.2023-05-16
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6
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23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国家公务员局2018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专题网站.2023-05-16
2023中国大学专业排名.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17
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业排名(研究型),西安音乐学院第一.www.chinaxy.com.2024-05-17
中国科教评价网.中国科教评价网.2024-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