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折衷鹦鹉

折衷鹦鹉

折衷鹦鹉(Eclectus roratus),鹦鹉科鸟类,别称红胁绿鹦鹉、大紫红鹦鹉。体长35厘米左右,体重500~600克。雄鸟和雌鸟的颜色截然不同,雄性体羽为亮绿色并具有红色斑块。雌性体羽为深红色,且背部和臀部带有斑点。

折衷鹦鹉广泛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东至松巴岛,西至所罗门群岛澳大利亚中部地区,主要栖息在热带气候和高大树木的地区,通常靠近水域和沿海地区。通常靠近水域和沿海地区。

折衷鹦鹉共分有9个亚种。2019年8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评估折衷鹦鹉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其为观赏性笼养鸟,动物园和鸟园皆有饲养展出,性情安静,不聒噪。

形态特征

折衷鹦鹉的体长为35厘米左右,体重500~600克。雄鸟和雌鸟的颜色截然不同,雌性有更明亮的羽毛。

分布栖息

分布范围

世界分布

折衷鹦鹉广泛分布于巴布亚新几内亚印度尼西亚,东至松巴岛,西至所罗门群岛都很常见。其他原生地区包括澳大利亚中部的部分地区以及整个大陆的沿海地区,在新加坡和戈兰群岛地区会有引进种。在中国香港地区亦偶见。

亚种分布

折衷鹦鹉在世界范围共分有9个亚种。

栖息环境

折衷鹦鹉主要栖息在热带气候和高大树木的地区,通常靠近水域和沿海地区。它们的栖息地海拔从14米到1000米不等。

生活习性

觅食行为

折衷鹦鹉是食草动物,食用水果和浆果,也吃嫩芽、花蜜、坚果和种子等。折衷鹦鹉有一个钩状的喙,用来敲开种子或从水果中挖出果肉。它们警惕心比较强,很少下地觅食,主要从森林的树冠上觅食。它们会根据食物的丰富程度选择单独进食、成对进食或成群进食。

社群行为

折衷鹦鹉在繁殖期内成对活动,除繁殖期外常成小群聚集,偶尔也会单独或成对出现。飞行有力但速度缓慢,常作短距离滑翔,长途飞行时多飞于树冠以上。飞行时,经常反复尖叫,声音类似于“krraach krraak”。

生长繁殖

折衷鹦鹉采取“一妻多夫”或“一夫多妻”制,具有独特的性二色性形式,雌性带有红色和蓝色的羽毛,雄性则带有绿色的羽毛。为了吸引配偶,雌性动物可能会坐在它们的腹部开口处,露出鲜红色的羽毛。雄性通常会给筑巢的雌性带来食物,表现自己对雌性的兴趣。折衷鹦鹉吸引配偶的行为通常包括鞠躬、扇动翅膀和其他古怪的行为等。两性在配对时多会发出“chee-ong”的声音。

折衷鹦鹉的繁殖期具体取决于地点,大多数地区为4~12月,在更北方的国家,时间在5月至次年1月,在一些相对南方的国家,繁殖期为3月~11月。折衷鹦鹉通常在远离森林内部的地方筑巢,巢距离地面14~22米的位置,筑巢树木多会选择无花果、奶木树和黑豆树等。雌鸟较为隐匿,依靠雄性作为食物来源,因害怕暴露巢穴,在育雏期的雌鸟常会驱逐雄鸟。

早成雏的孵化期平均为28天,雌鸟负责孵化和喂食,雄鸟负责为雌鸟带回食物。喂食时可以听到哭声或类似口哨的声音。雏鸟在13周时就会成熟,平均6个月时就可独立,大约在3岁时性成熟。它们在野外寿命可达50年。但性内竞争和其他折衷鹦鹉破坏卵的行为造成繁殖成功率低。

人工养殖

折衷鹦鹉适合饲养在较大舒适的笼子里,喂食需多样化。通常情况下,圈养的折衷鹦鹉预期寿命在23至28岁之间,但在一些引入地区折衷鹦鹉会在农业区域觅食,破坏农作物,被视为害鸟。饲养员或主人可能会感染类似于流感的疾病。

物种保护

由于野生动物贸易的狩猎和诱捕,折衷鹦鹉的全球种群数量成下降趋势。

2019年8月,《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评估折衷鹦鹉的保护级别为无危(LC)。

经济价值

折衷鹦鹉为观赏性笼养鸟,动物园和鸟园皆有饲养展出,性情安静,不聒噪。

参考资料

Eclectus roratus (P. L. S. Müller, 1776).col.2024-10-10

The Red List Partnership.iucnredlist.2023-05-10

cites.生态环境部.2024-10-25

Eclectus roratus.Animal Diversity Web.2023-05-10

..2023-05-10

Integrated Taxonomic Information System - Report.itis.2023-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