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警后勤管理
海警后勤管理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学科门类属于管理学,专业类别为公共管理类,修业年限四年,授予管理学学士。
本专业主要负责学习部队资源的维护、物资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知识,为部队提供强有力的后勤保障。学生毕业后可以从事财务、军需、营房、军械、运输等相关工作。
专业发展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教高〔2012〕9号),教育局组织开展了2022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和调整工作。经申报、公示、审核等程序,对各地各高校向我部申请备案的专业予以备案;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基础上,增补了近年来批准增设、列入目录的新专业,形成了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一并予以公布。其中海警后勤管理专业于2016年录入。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主要培养在德、智、军、体全面发展同时掌握后勤各种办公和操作软件使用技能,讲政治、懂技术、会管理、能执勤的“一专多能”型后勤管理的高级人才。
知识要求
本专业需要系统掌握海警后勤管理专业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熟悉海警后勤管理专业流程(主要是财务审计、军需战勤、装备营房方向)。该专业适合对海警后勤管理业务感兴趣的学生就读。应届生需要掌握海警后勤管理的基本理论和知识;掌握相关管理政策及法律制度;熟悉海警后勤管理的一般职责;具备相关海警后勤管理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海警后勤管理的实际问题的技能和技巧。
课程体系
海警后勤管理专业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基础课程主要包括社会学、行政管理、公共政策、公共伦理等,专业课程主要包括预算会计、经济法、军需管理、后勤参谋业务、后勤工作概论、建筑构造与识图等课程。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社会实践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工作能力锻炼的重要载体,内容包括志愿服务活动、领导力训练等。创新创业训练是实践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研究能力,应经常组织与本专业有关的学术活动,本科学生应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社会研究报告,也可通过参加“实地调研”“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项目直接申请社会研究与创新创业训练学分。实验实训各专业必须应有满足教学需要、符合学科特色和学生就业去向的相对稳定的实训基地。通过技能训练,适应社会发展对公共管理类各专业人才的需求。专业实习各高校应根据教学安排组织学生围绕专业内容开展专业实习,实习地点安排在专业实习基地,实习时间不少于4周。
毕业写作
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可取学术论文、项目设计、调研报告、项目分析报告等多种体裁形式完成。选题要求:符合行政管理学科研究的方向,能有理论或实践的贡献,选题应加强实践性导向。内容要求:应综合运用所学的理论与专业知识、满足专业综合训练要求。内容应包括选题的背景、意义,相关重要文献,研究设计、数据、案例或其他实证材料,分析、讨论,对策、建议,结论、局限和未来学等。毕业论文的完成过程及成果要求:毕业论文写作应符合专业学术规范。鼓励学生创新,尽可能根据自身兴趣,结合公共管理实践中的问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开展和完成毕业论文与综合训练。
发展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以在部队从事车辆装备管理员、财务管理员、营房维修员、基础工程监督员、营区绿化改造员、码头维护管理员等相关方面的工作。
师资队伍
本专业应当建立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和实践经验丰富、年龄及知识结构合理、相对稳定、水平较高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师资队伍,有学术造诣较高的本专业学科带头人。各专业必须有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的专任教师,人数不少于8人,且每位专任教师不得承担3门(含3门)以上专业基础课程或专业课程教学,有能够满足基本教学要求、高中低职称比例合理的实验技术人员队伍。师资队伍建设应注重年龄、学历、专业技术职务、学缘结构的合理配备,年龄结构要求老中青结合,梯队合理。学历结构要求专任教师必须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有博士学位的比例一般不低于40%。专业技术职务结构要求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技术辅助人员配备比例适宜,其中高级职称者所占比例不低于30%。学缘结构要求专任教师中最后学历非本校毕业生的比例不低于30%。
教学条件
信息资源
各高校需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平台,提供本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各专业应为每门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配备一定数量的相关图书和一定数量的中外专业期刊,生均专业图书量不少于100册,并要适时更新。各专业应提供主要的公共管理类文献资源数据库和检索这些信息资源的工具,并提供使用指导,建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课程网站,提供一定数量的网络教学资源。鼓励各高校创造条件建设公共管理与公共政策案例库。
教学设施
各高校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的需要,相关专业应建立专业实验室和相关实验教学平台,配备有关实验器材。应设有适应教学任务要求的实验设备,可以依据自身专业具体情况有所侧重。设计宜于学生开展的社会调研项目,激发学生学习与科研热情,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能力。为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各高校应根据实际情况,通过与政府部门或事业单位合作,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场所。实习基地应当能够提供与专业有关的实习内容,增强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各专业应为每位专任教师提供必要的办公空间,原则上不小于6平方米。
教学经费
各高校的专业资源建设费用(专业调研、图书资料、基础设施建设等)应不少于30万元,教学运行费用(教师学术活动、课程开发建设、实验实训、其他教务服务等)应不少于20万元,教学评估费用(教学督导、课堂教学测评、第三方评估等)应不少于10万元。教学经费投入应能够较好地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少于2000元,且应随着教育事业经费的增长和物价的上涨而稳步增长。各高校应对获得省级以上重点建设的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加大投入,保证省级以上示范专业和特色专业的建设费按主管部门核拨的项目经费进行1:1配套。
开设院校
暂无
参考资料
海警后勤管理专业介绍解读.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1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教育部网站.2023-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