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教育学类,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主要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科研以及传统体育养生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接受武术、摔跤、射箭、散打、太极等民族民间体育项目的训练,毕业后可在武术馆、嵩山少林寺武术学校进行武术教学与指导,亦或在相关部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管理等工作。

专业发展

该专业最早于1952年上海体育学院建院之初开设了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当时先后汇聚南拳王周士彬、北拳王张立德、蔡龙云蔡龙云以及王培锟、邱丕相等全国著名武术家和知名教授,为国家培养了诸多高层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在教育局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中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学科门类属于教育学,专业代码040204K。

培养标准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备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与技能,能在学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健康指导等领域从事武术、体育养生及民族民间体育教学、训练、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知识要求

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到武术、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的基本训练,掌握组织教学、训练、科研、裁判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课程体系

本专业课程体系与教育学整体相同,主要包括理论课程、实践课程和毕业论文(设计)。理论课程由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三类课程组成。通识教育课程包括大学公共课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及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理工类以及艺术教育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为教育学类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课程。专业方向课程为教育学类各专业的主干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实践课程包括教育见习、教育实训、教育实习、教育考察、教育调查等。毕业论文(设计)包括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教育、教学和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

课程设置

参考资料

实践教学

开设本专业的各高校须有满足人才培养需要的相对稳定的实践教学条件。各高校应根据专业特点和需要,建设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专业实验室、实训中心等。各高校应与科研院所、中小学校、教育行政机构等加强合作,建设一定数量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见习、实习基地,保障见习和实习活动的顺利开展。各高校应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建好一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创业示范基地、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和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实践教学累计不少于6个月。

毕业写作

本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可采取学术论文,调查报告,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教育、教学和管理案例分析报告等多种形式。鼓励学生根据自身兴趣与特长,结合教育实践,在教师指导下规范地开展毕业论文工作。毕业论文选题与内容应符合各专业的培养目标,强调综合运用所学理论与专业知识。毕业论文应遵守学术伦理,符合学术规范。各高校应为本科生指定毕业论文指导教师。毕业论文应做到主题明确、资料翔实、方法科学、论据充分、推证严密、结构合理、格式规范、行文流畅、符合学术伦理。指导教师应对学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开题、研究、写作、答辩进行全程指导,强化对选题、研究方法和写作规范的指导。

发展方向

深造方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选择继续深造,可选择的专业民族传统体育学、体育教学、运动训练、体育学等。

就业方向

本专业可以在武术馆、武术学校进行武术教学与指导,或在相关部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推广、管理等工作。

师资队伍

开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各高校应根据培养目标、培养规格、课程设置和授课时数等需要,建立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教育学类各专业的专任教师应不少于6人,生师比一般应不高于18:1。教师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合理,有学术造诣较高的学科或专业带头人和数量适宜的骨干教师。专任教师队伍的学科背景应涵盖课程体系中所含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年龄结构合理,30~55岁的专任教师不低于总数的2/3。职称结构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不低于总数的30%。

教学条件

开设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各高校应为教育学类各专业教学提供数量充足、功能完善的教学设施。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一般不小于14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少于5000元;生均图书不少于100册;生均年进图书量不少于4册。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不少于10台,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不少于7个。各高校应为教育学类各专业提供数量充足、种类齐全的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配备满足教学需要的电子资源数据库以及检索工具,为师生提供便捷的信息资源服务。各高校应为教师和学生提供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各课程的教学大纲、教学要求、考核要求,毕业审核要求等基本教学信息。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专业排名

2023年上海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评级A+的学校共有2所,评级为A的学校共有4所,其中评级A及以上的6所A高校的专业排名依次为:

艾瑞深2024中国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排名(研究型/应用型),A++档次的学校3所,A+档次的学校4所,其中A+及以上的学校排名依次为:

中国科学教育评价网2024-2025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排名中的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中等级5★+的学校1所,等级5★的学校1所,其中等级5★及以上的学校的排名依次为:

参考资料

开设院校.阳光高考.2023-05-16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介绍解读.中国教育在线.2023-05-16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上海体育学院招生办.2023-05-16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3-05-16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册).中国传媒大学.2023-05-11

硕士专业目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2023-05-12

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www.shanghairanking.cn/.2024-04-22

校友会2024中国大学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排名(研究型),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第一.www.chinaxy.com.2024-04-22

2024-2025年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排名_中国大学本科教育专业排行榜.www.nseac.com.2024-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