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休眠火山

休眠火山

休眠火山(dormant volcano)是指有史以来曾经喷发过,但长期以来处于相对静止状态的火山。

休眠火山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长白山有史以来有过多次喷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千年大喷发”,即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喷发,当时喷出的火山灰降落到远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而16~18世纪,有史料记载的喷发有三次,分别发生于1597年8月、1668年4月、1702年4月。2005年以后,长白山火山监测数据趋于平缓,而今后何时喷发,仍无定论。

含义

火山喷发是地壳运动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地球内部能量在地表的一种最强烈的释放形式,是岩浆等喷出物在短时间内从火山口向地表释放的地质现象。通常,火山分为活火山和死火山两类,活火山一般指全新世(1万年前至今)以来有过活动的火山,而死火山泛指1万年以来无喷发活动的火山。活火山又分为两种,现今经常或周期性喷发的火山为现代活火山,在人类历史上曾经喷发但迄今处于休眠状态的为休眠活火山。

特征

休眠火山保存有完好的火山锥形态,仍具有火山活动能力,或尚不能断定其已丧失火山活动能力。长白山有史以来有过多次喷发,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千年大喷发”,即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喷发,当时喷出的火山灰降落到远至日本海及日本北部。而16~18世纪,有史料记载的喷发有三次,分别发生于1597年8月、1668年4月、1702年4月。2005年以后,长白山火山监测数据趋于平缓,而今后何时喷发,仍无定论。

其他火山类型区别

火山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类。死火山是指那些保留火山形态和物质、但在人类历史时期和现今从未活动过的火山,这类火山在世界上的分布最广泛。休眠火山是指人类历史时期有过活动、但现今处于“休眠”状态的火山。活火山则是指那些现今仍在活动的火山。截至2021年,世界上的活火山约有 500余座。

分布地区

环太平洋火山带。此火山带形成著名的太平洋“火环”,其中有400多座活火山。地中海火山带。它是一条横亘欧、亚大陆南部,大致足呈东西走向的火山带。东非火山带。此带沿非洲大陆东部的大裂谷地带分布。东非大裂谷由北东而南西贯穿整个高原区,北起红海南端,南到赞比亚河口,长达2500千米。

火山较多的国家有日本、印度尼西亚、意大利、新西兰和美洲各国。日本全境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占1/3,印度尼西亚有4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占1/4。这两个国家都有“火山国”之称。世界上最猛烈的火山爆发都发生在印度尼西亚。其中最为著名的一次是1815年坦博拉火山喷发,喷发期长达3个多月。爆发时产生海啸,使陆地大面积沉陷,坦博拉镇沉到了深6米的海底。此次火山爆发使近10万人丧生,财产损失无法估算。在中国,活火山的数量较少,地质学家们把中国的火山分布和火山活动划分为两大区域:一个区域是沿我国东部的大陆边缘,那里形成数以百计的火山群和火山锥,它们构成了环太平洋火山链的一部分;另一个区域是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火山群。在这些区域内火山分布及火山活动十分普遍,如著名的黑龙江五大连池、镜泊湖;吉林的长白山、龙岗;内蒙古的哈拉哈、汉诺坝;山西的大同;山东的蓬莱;江苏的六合;安徽的嘉山;福建的明溪;台湾的基隆;广东的雷州;海南的琼北;云南的腾冲等等。至于青藏高原地区,不同规模的火山活动更为多见。

典型代表

长白山天池火山

长白山天池火山是一座大型多成因的复合型层状火山,曾在公元946年发生过大规模的火山爆发(VEI=6~7,简称千年大喷发),随后分别在1668、1702和1903年有过中小规模的喷发活动,然后休眠至今。为防范火山灾害风险,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站1995年12月建成,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建成由13个观测子台组成的火山地震台网、12个GPS观测点组成的形变监测网、2点温泉水化学观测点组成的流体地球化学观测网和1个重力观测站等组成的长白山天池火山监测系统。近年来的火山监测结果显示,2002—2005 年间火山地震活动明显增加,地表形变与气体地球化学观测都发生了明显异常,是一次典型的“火山扰动”事件,可能预示着长白山火山的苏醒。火山扰动期结束后,恢复平静,被认为是火山周期性的岩浆补给阶段,虽无近期(数年)喷发危险,但中长期喷发危险不可忽视。2019年以来,长白山火山地震活动有增多趋势,2020年12月22日还出现了一次由38次小震组成的火山震群事件。火山监测研究人员一直关注着火山观测数据的变化,并对火山下方的岩浆活动状态开展了诸多的探索研究。

富士山火山

位于环太平洋地震火山带上的富士山火山是日本最大的多成因火山,也是日本最高峰,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引以为傲的象征。公元1707年的最后一次喷发是该火山历史上最大的喷发,其火山爆发指数(VEI)达到5,之后一直处于休眠状态。该火山积蓄了较大的能量,且距首都东京仅80余公里,一旦喷发将对周边人类活动及生态环境带来重大影响,因此什么时候苏醒再喷发,一直备受关注。为了防范未来火山喷发灾害,日本在富士山建设了20多个火山地震监测台站、10多个GNSS监测台站,另外还开展了火山形变、气体地球化学监测。通过火山深部结构探测和火山监测,1983年首次记录到了低频火山地震,发现了火山下方存在岩浆房,2000—2001年间出现了明显的低频火山震群和地面形变,被认为是富士山火山出现了火山扰动事件,但2002年后又恢复了平静。2011年日本“3·11”9.0级大地震后,火山区南部在3月15日也发生了一次6.4级地震,火山出现高频地震,但未观测到山体膨胀,未出现火山扰动。

哈莱阿卡拉火山

夏威夷毛伊岛上的哈莱阿卡拉火山口,是许多次火山喷发和成千上万次风、雨、流 水侵蚀作用后的产物,所有这些作用力加宽和夷平了火山口,使它达到现在的巨大规模.火山口深800米,周边长34千米。哈莱阿卡拉火山最后一次喷发发生在1790年,火山口内部有喷发后落下的数以百计的岩石、高达300米的火山渣锥体、火山灰层、火山“弹”,以及小如手榴弹、大如小汽车的熔岩块。

参考资料

火山分类.人民日报海外版.2024-09-20

东北圣山——长白山.长春大学旅游学院.2024-09-20

中国地震局:我国火山基本处于休眠状态,仍不能掉以轻心.澎湃新闻.2024-09-20

火山的种类与分布.中国气象局.2024-09-20

科普园地 | 全球主要活动火山概况及对长白山火山监测的启示.科普园地 | 全球主要活动火山概况及对长白山火山监测的启示.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