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詹启敏

詹启敏

詹启敏,男,汉族,1959年1月生于江西乐平市,祖籍江西婺源县。中国工程院院士、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国际癌症研究院院长。詹启敏是分子肿瘤学专家,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转化医学研究。

1984年,詹启敏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部,后进入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部读取研究生。1989年至2003年,其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匹兹堡大学医学院进行学习和工作。2011年,其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6年,詹启敏担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2017年8月至2020年12月,詹启敏先后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常务副校长。2019年3月,其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2022年6月,詹启敏任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副主任。次年4月,詹启敏任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2024年6月,詹启敏任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院党建研究分会名誉会长。

詹启敏,在2021年11月20日,获得第八届“树兰医学奖”。2023年4月2日,第六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获“成就奖”。

人物经历

1975年,詹启敏从江西省乐平中学普通高中毕业。1982年12月,毕业于苏州大学医学部,随后入职苏州大学医学院放射医学系助教。1987年8月,其在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完成学业并获得硕士学位。1989年8月,其先后在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医学院、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癌症研究所(NCI)读博士后。

1996年1月,詹启敏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国立癌症研究所(NCI)任高级研究助理,两年后进入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任助理教授。2002年1月,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分子肿瘤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次年3月,詹启敏在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任终身教职副教授。2005年5月,担任中国医学科学院副院长、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副校长。2011年,詹启敏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4月,詹启敏任北京大学医学部主任。2017年8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医学部主任。次年5月,任北京大学党委常委、常务副校长。2019年3月,任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院长。2021年11月20日,其获评第八届树兰医学奖。2023年4月3日,其参加“第六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颁奖典礼暨高峰论坛”并获得“成就奖”。2024年6月19日,其应邀“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并发表讲话。6月28日,其参加湖北卫视《你好赛先生》第二季。

社会任职

数据截止2024年6月27日,部分展示

研究方向

詹启敏是分子肿瘤学专家,主要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转化医学研究。

主要成就

詹启敏长期致力于肿瘤分子生物学和肿瘤转化医学研究,在国际上率先发现和系统揭示了细胞周期监测点关键蛋白的作用和机制,阐明多个重要细胞周期调控蛋白在细胞癌变和肿瘤诊断与个体化治疗中的作用。近年来,在基因组水平全面系统的揭示了食管癌的遗传突变背景,为了解食管癌的发病机理、寻找食管鳞癌诊断的分子标志物、确定研发临床治疗的药物靶点提供了理论和实验基础。3次担任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5年),2次承担国家基金委重点项目,承担国家基金委重大项目和创新群体项目(9年资助),发表SCI学术论文240多篇,包括Nature,Cell, J Clin Invest, EMBO, Mol Cell Biol, Science, Cancer Res, Oncogene, J Biol Chem and PNAS, 发表科技论文的SCI引用14000多次,主编著作7部。应邀在国内外学术会议上作大会报告150余次,15次担任国际(双边)会议共同主席。

人才培养

詹启敏院士对北京大学医学部战略发展规划、教育教学、人才队伍、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空间建设等方面做出引领性的贡献。他提出“北大医学”发展理念,整合北京大学所有和医学相关学科发展的资源,包括生物学、理学、工学、电子、光学、大数据、影像、纳米技术和人文等相关学科和前沿技术,形成综合优势和协同发展;提出并推动“临床医学+X”计划,以临床医学问题为牵引,整合基因组、大数据、光学、电子、材料等学科,加速临床医学发展。他的发展理念得到国际医学领域的高度认可,国际医学顶级杂志《柳叶刀》专门撰文报道詹启敏院士推动的“临床医学+X”的发展战略和实施举措。

为配合北京市全国科创中心建设,他大力推动屠呦呦创新药物研究院建设。屠呦呦创新药物研究院的定位和目标为国际科技制高点和北京产学研联盟,立足北大医学、整合北大资源、面向北京需求,吸引全球人才、创新体制机制、引领全国发展。作为北京大学医学部国际交流合作的负责人,他牵头与美国密歇根大学、英国伦敦国王大学、英国曼切斯特大学等国际一流高校建立了密切联系,深度开展各项合作,每年进行校际互访,联合举办研讨会,联合开展科研攻关等,推进了北大医学发展的国际化进程。

詹启敏院士还承担着北京大学医学部《分子肿瘤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生《肿瘤学》和《科学研究设计》的教学任务。作为导师,他回国十多年来培养博士研究生63人,硕士生23人。大部分学生目前已经成为医学和生物领域的优秀青年人才,包括在美国大学担任助理教授、和基金委“优秀青年计划”的支持。

主要作品

著作

数据截止2024年6月27日,部分展示

译著

数据截止2024年6月27日,部分展示

学术论文

数据截止2024年6月27日,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综艺节目

主持项目

部分展示,参考资料:

获得荣誉

数据截止2024年6月27日,部分展示

人物评价

詹启敏作为北京大学副校长、医学部主任,作为多个学院(部)、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的掌门人,詹启敏致力于将北大医学建设成为世界医学中心。他的全球视野源自于他早年间的经历。(《柳叶刀》评)

中国医学科技战略和医学教育的推动者,牵头制定多项国家层面医学战略规划;倡导人文医学教育,百场宣讲为医学人才培养倾注心血。詹启敏,为医学科技与人文教育,行当下创未来。(第十二届健康中国论坛 评)

詹启敏院士在分子肿瘤学和食管癌研究领域取得了诸多创新性成就,他结合多年的基础研究经验,在精准调控、精准稳定细胞癌变角度深入研究食管癌,在国际上第一次详细地阐述了食管癌从遗传变异到分子变异的特征,为食管癌的进一步发现,诊断和药物研发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中源协和 评)

詹启敏用心血与责任为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他们用智慧与勤勉,成为推动健康中国的中坚力量。(健康时报 评)

参考资料

詹启敏.北京大学医学部.2024-06-27

詹启敏.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2022-01-08

詹启敏简介.北京大学肿瘤医院.2024-06-27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2024-06-27

华中科技大学潘安教授荣获第八届“树兰医学青年奖”.今日头条.2024-02-24

詹启敏.北京大学医学部.2024-06-27

北京大学任命詹启敏担任深圳研究生院院长.新浪新闻-澎湃新闻.2021-11-08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换帅!中科院院士张锦担任院长.今日头条-读创网.2021-11-08

新一届中国工程院各学部主任名单公布 张伯礼任医药卫生学部主任.今日头条·八百理.2022-06-21

詹启敏院士担任中国医师协会健康传播工作委员会主委.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今日头条.2023-04-26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牵头成立中国卫生健康思想政治工作促进会医院党建研究分会.北京大学医学部新闻网.2024-10-10

第六届中源协和生命医学奖揭晓 葛均波、詹启敏院士获“成就奖”.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2023-04-03

詹启敏.院士馆.2024-06-27

「视频」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举行2024届学生毕业典礼.扬子晚报.2024-06-27

湖北卫视.新浪微博.2024-06-27

中国侨界杰出人物简介——詹启敏.海外网.2024-06-27

分子肿瘤学.豆瓣读书.2024-06-27

恶性肿瘤侵袭与转移 .豆瓣读书.2024-06-27

肿瘤生物学导论.豆瓣读书.2024-06-27

生命科学.豆瓣读书.2024-06-27

精准医学总论.豆瓣读书.2024-06-27

癌生物学.豆瓣读书.2024-06-27

詹启敏(中国工程院 + 中国医师协会).中国知网.2024-06-27

詹启敏.国际创新药学院.2024-06-27

学术前沿展风采,科技创新谱新篇---微循环研究所参加第十二届世界微循环大会.中国医学科学院.2024-06-27

通山籍教授石汉平博士入选健康中国十大人物.通山县广播电视台.2024-06-27

人物专稿 | 詹启敏院士:优秀的医者应该有两个翅膀,第一个是精湛的医术,第二个是厚重的人文情怀.新浪财经.2024-06-27

http://www.jksb.com.cn/html/2020/jkzgvideos_0108/158271.html.健康时报网.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