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Hengyang Medical School)是一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的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地方综合性大学医学院,是国家核医结合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基地、血管植入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核心成员单位、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单位成员,承担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心血管)、大湘南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湖南省重大疫情救治基地建设项目,是国家核应急医学救援队。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筹办于1956年的湖南省衡阳医学院,并于1958年正式招收本科医学生。曾先后用名衡阳医学专科学校、衡阳医学院、南华大学医学院。2000年衡阳医学院与中南工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2018年南华大学恢复组建衡阳医学院。

截止2022年8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有基础教师390余人、附属医院临床教师12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7509人,博士、硕士研究生5466人。下设5个教学单位和8家附属医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历史沿革

湖南省衡阳医学院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56年国家批准建立的湖南省衡阳医学院,选址廖家湾山头(即罗家岭、徐家岭山头一带),建校创立初期开设医疗和卫生学专业。在湖南医学院的支援下,衡阳医学院采取边筹建、边招生、边办学的方针,于1958年秋季招收三年制卫生学专修科学生,首届招生的学生于1962年7月毕业。在校舍未建之前,学院借用衡阳医士学校校舍,1958年9月15日首届开学典礼在衡阳医士学校礼堂举行。由于学校机构尚未建立、院长尚未到职,教学行政等工作在衡阳医士学校党支部领导下进行,1959年4月邹荣美被任命为衡阳医学院院长。1959年4月新校舍破土动工,在建成部分教学和生活用房的情况下,9月迁入新建校址,到1961年学校主体工程基本完成。迁入新校址后设秘书室、人保科、教务科、教材设备科、基建科、总务科、财务科、图书管理室等8个科室。1959年秋起招收五年制医疗专业本科学生。为贯彻执行“教学为主”方针,1961年10月经湖南省卫生厅批准,学院成立26个教研组。1958到1961年间招收本、专科学生981人,师生学习的同时一边建校、一边下放农村除害灭病。

衡阳医学专科学校

1962年6月,衡阳医学院改为衡阳医学专科学校,并于1962年秋季起停办三年。1964年12月,成立复办筹备工作组筹划复办衡阳医学专科学校,第二年7月周云翼被任命为衡阳医学专科学校的校长,9月复办开学。设卫生系专科专业,学制三年。受“文革”影响,1966年至1969年的4年间没有招生。1972年开始全国大专院校正式招生,衡阳医专招收了第一批工农兵学员400名,专业为三年制医疗和卫生专业,开设政治课、军体课、劳动课、医学基础课、临床课、卫生专业课,外文课。1972年衡阳市一医院划归衡阳医学专科学校作为附属医院。

衡阳医学院

湖南省委于1977年7月下发《关于衡阳医学专科学校改为衡阳医学院的通知》,将衡阳医学专科学校改为衡阳医学院,恢复五年制本科招生。次年4月任命王冀克为学院党委书记兼院长。学院的医学教育包括专科和本科教育两部分,1977年以前主要为三年制医疗专科教育;1977年以后恢复医疗专业本科教育,设立五年制医疗专业和五官科学专业。

在1981年12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公布的全国首批具有学士授予权的高等学校名单中,衡阳医学院位列其中,并从第二年开始在本科毕业生中授予学士学位。1986年学院被国家教委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时取得病理生理学硕士学位授予权。1998年增列药理学肿瘤学、病原生物学、外科学为硕士学位点。从1986年起 ,学院先后增设卫生检验、临床医学(农村)、妇幼卫生、高级护理学、预防医学等专科专业;此后眼耳鼻喉、卫生检验、妇幼卫生、护理学和预防医学升格为本科专业;新增麻醉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临床医学与医学技术类本科专业。截止1999年,学院本科专业调整到8个,分别为临床医学、卫生检验、妇幼卫生、护理学、预防医学、麻醉学、医学检验、医学影像学。

1983年4月衡阳地区人民医院改为衡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划归衡阳医学院领导,并于10月定名为衡阳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原学院附属医院定名为衡阳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1997年12月省结核防治院划归衡阳医学院作为其附属第三医院。到1999年,学院有附属医院4所、教学医院10所、教学基地3处、实习医院5所。

南华大学医学院

200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衡阳医学院与中南工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此后在2003年获基础医学博士学位授予权,2009年获批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开始留学生教育。临床医学专业2014年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并于2016年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

2018年南华大学医学院更名为“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同年新增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医学入选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2019年新增附属长沙中心医院和附属公共卫生医院。2022年1月22日,湖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与南华大学共建共管省荣军医院揭牌仪式举行,南华大学附属第七医院正式成立,这是全国首家整建制转隶高校的省级荣军医院。同年7月,南华大学附属妇幼保健院(临床学院)成立,至此南华大学与省妇幼保健院将开展医教协同合作,创建“妇产国家区域医疗中心”。

办学条件

院系设置

截止2022年8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下设包括基础医学部、药学部、公共卫生学院、护理学院、实验动物学部在内的5个教学单位和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第三医院、附属南华医院、附属长沙中心医院、附属公共卫生医院、附属第七医院、附属妇幼保健院8所附属医院。另有4所协作型附属医院(全部为三甲综合性医院),设置医学类本科专业11个。

师资情况

截止2022年8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有基础教师390余人,附属医院临床教师1200余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等正高职称人员500余人, 博士学位教师400 余人。有客座院士17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40余名,省部级学科学术带头人、高层次卫生人才、教学名师等140余名。

学科建设

截止2022年8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4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学科,1个湖南省国内一流培育学科。

教学情况

截止2022年8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有7个国家一流专业,2个国家一类特色专业,10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国家一流课程4门,省级一流课程19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及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9门;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校外实践教育基地、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及湖南省基础医学药学专业)拔尖学生培养基地;获批3个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 ;另有部省级创新团队、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名老中医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国家级保健特色专科2个,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1个。获得36项教学成果,其中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优秀奖二等奖共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4项。

交流合作

截止2023年5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先后与南京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等学校进行座谈交流;与广州医科大学联合承办了肿瘤基础与临床前沿论坛;与山水集团就项目共建、科研合作等达成初步合作计划。

学术研究

科研资源

图书馆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位于南华大学红湘校区,红湘校区图书馆面积为2.6万平方米,设置阅览座位约4000余个。有各类阅览室、学习室21间,密集型书库5间,多功能学术报告厅1个,多媒体学术会议室1个。

学术期刊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创刊于1973年,曾用名《衡医通讯》,为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病理生理学会、南华大学主办的国家级专业性高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中医药学、预防医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药学和特种医学中防治动脉硬化性疾病的研究论文、诊治经验、文献综述、病例报道、知识讲座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统计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核心期刊。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创刊于1993年,为双月刊,是湖南省教育厅主管、南华大学主办的医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报道医药卫生领域的新理论、新观点、新疗法、新药物,介绍防治新经验和新知识。其前身为《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年影响因子为1.237。中国科技核心(统计源)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万方、中国期刊网等数据库收录。

科研平台

截止2022年8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有国家卫生健康委出生缺陷研究与预防重点实验室1个、湖南省重点实验室5个、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湖南省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3个,另有湖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南省医学研究中心、湖南省临床医疗示范基地等省级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

截止2022年8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1300余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108项,其中省部级 一、二等奖35项。

校园文化

校训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校训为“明德、博学、求是、致远”。

院旗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院旗主颜色为白色和蓝色,上方为南华大学校徽及中、英文全称,下方由医学院中、英文构成。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注:以上信息统计截止2023年5月。

历任领导

注L以上信息统计截止2023年5月。

校友风采

注:以上为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部分校友风采,信息统计截止2023年5月。

所获荣誉

1994年学院获评全国毕业生分配先进集体。

从1995年起,学院连续4年被授予“三下乡优秀志愿者服务队”“三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光荣称号。

2022年学院荣获“全国科技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获评“全国工人先锋号”荣誉称号。

参考资料

首页.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8

衡阳医学院简介.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5

发展历程.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

陈国强.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

优秀校友|李凌江:国之名医.南华大学校友会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6

组织结构.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

衡阳医学院.南华大学档案馆/校史馆.2023-05-28

关于同意中南工学院和衡阳医学院合并组建南华大学的通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2023-05-28

南华大学医学院更名为“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南华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6

全国首个!湖南省荣军医院整建制转隶南华大学|南华七院盛装启航.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8

奋斗创造奇迹丨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年新春献词.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6

基础医学院简介.南华大学基础医学院.2023-05-25

药学院简介.南华大学药学院.2023-05-25

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简介.南华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23-05-25

学院简介.南华大学护理学院.2023-05-25

师资队伍.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5

张灼华.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5

夏昆.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5

刘祖国.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5

王福俤.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

姜志胜​.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

王丹玲.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

张晓东.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

衡阳医学院国家级、省级一流课程一览表.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

医学院重点学科及各级创新团队一览表.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

南华衡医65周年|走进战略伙伴-王福俤副校长带队赴南京医科大学交流.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8

南华衡医65华诞|走进战略伙伴-王福俤副校长带队赴北京大学医学部交流.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8

衡阳医学院赴吉林大学白求恩医学部开展人才招聘与交流访问工作.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8

广州医科大学和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联合承办的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肿瘤基础与临床前沿论坛暨广州医科大学南山讲堂在广州举行.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8

山水集团董事长丁献山带队赴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开展校企合作交流洽谈!.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8

重要!重要!入学须知!.南华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6

本馆概况.南华大学图书馆.2023-05-26

刊物简介.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3-05-28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南华大学.2023-05-28

基础医学学科各级科研平台一览表.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6-01

近五年团队已获的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或成果奖).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

【三下乡】出征仪式顺利举行.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2

2017年三下乡|第四天.南华大学衡阳医学云微信公众平台.2023-06-02

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领导班子.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5

衡阳医学院.南华大学.2023-05-28

服务乡村振兴的杰出代表丨“88级校友”永兴县第二人民医院/马田中心卫生院院长曹阳获评全国基层优秀医院院长.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6

学长→校长!陈国强院士受聘南华大学名誉校长!.南华大学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6

历经艰难困苦,方能玉汝于成——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06级校友唐建明励志成才讲座顺利举行.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

南华衡医65华诞|杰出校友-廖端芳: 从乡村农业技术员到大学校长.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5-26

衡医校友.南华大学衡阳医学院.2023-0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