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坦尼康
斯坦尼康(Steadicam)即摄像机稳定器,作为摄像机的避震支撑系统,它可以减少拍摄过程中的震动,在保证摄像机的机动性的同时保持画面的稳定度。
斯坦尼康由一只具有关节的等弹性弹簧合金减震臂、一个专门设计的平衡组件和一件辅助背心组成。由美国人Garrett Brown于1973年发明,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逐渐为摄影业内人士普遍使用。
中国于20世纪的90年代引入斯坦尼康。斯坦尼康常用于电视剧制作、文艺晚会、纪录片和体育节目的拍摄中。
发展历程
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电影拍摄中摄像机的位置往往是固定的。随后,一些导演出于拍摄需要,开始在拍摄中通过移动摄像机进行拍摄,但拍摄效果并不流畅。随后,经过不断改善,逐渐演变出了横摇拍摄、上下直摇拍摄、升降镜头拍摄、推轨拍摄、伸缩镜头拍摄、手提摄影机拍摄等手段。
20世纪50年代,轻型的手提摄像机被发明出来,让摄像机可以更加自由地移动,但这种方式效果较为粗糙且画面不太稳定。在电影制作中,如果想要拍摄一个移动镜头,大多要设置一个移动摄影车使用推轨拍摄,要么让摄影师握住并移动摄影机。
1970年,美国摄影师Garrett Brown产生了一个想法,想要创造一种可以平滑手持动作镜头的设备。他的思路是在人身上安装一个稳定的摄像头,在允许摄像师可以自由移动的同时,也可以让摄像师获得清晰不抖动的镜头,1973年,斯坦尼康应运而生。
1976年,电影摄影师Haskell Wexler第一次使用斯坦尼康拍摄电影《Bound For Glory》,这部电影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Garrett Brown在同年的《洛奇》和《霹雳钻》中运用斯坦尼康完成了移动镜头的拍摄,大大提升了拍摄效果。他将斯坦尼康进行改良,可以放得更低,更接近墙面。也正因如此,Garrett Brown负责了影片的大部分内容拍摄。
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斯坦尼康开始逐渐为业内普遍使用。于90年代被引入中国。
由于斯坦尼康的重量影响,限制了其的应用。2015年,被称作“微型斯坦尼康”的手持相机云台诞生,其依靠轻便的机身可以实现许多传统斯坦尼康无法实现的高难镜头。随着科技的进步,斯坦尼康也已越来越大众化,例如osmo就是改良后的小型手持减震器,份量轻、体积小,广泛的运用在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
工作原理
斯坦尼康通过三个主要元件使摄像机稳定:一只具有关节的等弹性弹簧合金减震臂、一个专门设计用于支持相机等设备的平衡组件、一件辅助背心。
平衡组件上安装有相机连同电池和摄像头,并与带关节的减震臂相连,减震臂又与背心相连。减震臂与背心的这一构造,使摄影师的身体与摄影机分开,同时平衡组件可为相机提供最佳平衡性。
减震臂
斯坦尼康的减震臂主要用作摄像机平衡组件的减震器。由两个金属杆组成的平行四边形框架组成,并通过一个可自由移动的万向接头进行固定。为了保证组件本身的受力平衡,每个金属杆与一个弹簧系统相连接。摄影师移动时,减震臂的基座也会随之发生移动。其余部分的弹簧系统则根据平衡组件的重量做出响应,从而保证相机可以平稳地转移方向,而不会产生剧烈的震动。减震臂直接连接着背心,因此摄影师不必用手举着平衡组件,可以集中精力抓取镜头。
其中,金属杆与弹簧相连的方式经过多次改进。从而实现减震的作用。每段减震替位置较低的金属杆实际上是一个空心的圆筒,里面装有一个弹簧圈。弹簧固定在滑轮上,滑轮又通过两根金属线缆与一个电缆盘相连,电缆盘又通过一根线缆与反向终结器相连。在这个结构中,弹簧拉动滑轮,以转动电缆盘,从而拉动与反向终结器相连的线缆。这样,在弹簧圈的拉力作用下,平行金属杆将发生移动,以抵消相机重力。此系统的优点是可以方便地调整弹簧拉力,使其满足不同的重量负荷需要。
平衡组件
斯坦尼康的平衡组件是固定相机设备的组件,主要功能是使设备保持平衡。平衡组件的中间件平衡杆将设备的各个部件组装在一起,把监视器和电池安装在平衡杆的底部,而摄像机安装在顶部,摄影师会在接近重心的地方握住平衡杆,从而可以更好地操作机器。除此以外,斯坦尼康的平衡杆可以上下拉伸,方便摄影师从高角度取景。
为了保证设备的平衡性,平衡组件通过提高摄像机系统的惯性力矩来实现此目标。物体的惯性力矩是衡量物体抗震能力的一项指标。它取决于两个因素:物体质量以及该质量到物体转动轴的距离。质量越大,物体就越难旋转,此特征同样适用于质量与转动轴之间的距离。提高物体的惯性力矩,可减少摄像机发生意外震动。因此,设计者增加了旋转轴与整个相机组件质量之间的距离,来提高相机的抗震能力,从而保证平衡。
辅助背心
辅助背心主要负责人机的连接功能。可以调节其胸架来满足多种身形的操作者使用,胸架上的承座可以左右安装以适应于左右手的操作者,平衡组件通过减震臂安装到摄像师穿的背心上,使人机合二为一,从而将设备的整体重量转移到人体全身,为摄像师提供舒适的操作方式。
代表产品
斯坦尼康这项技术在1977年被布朗申请专利。后来,Steadicam成为摄影机制造商Tiffen的注册商标,以下为一些Steadicam的代表作品。
Steadicam M-2
Steadicam M-2是定位为集成性和适应性的高端Steadicam系统。在该设备中采用了Steadicam Volt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可以帮助测量摄像机的平移、倾斜等运动,还可以集成到摄像机的底座中,从而减少了云台和平台顶部的距离,进而减轻了整个系统的重量。此外,该系统还可以在任意一侧控制电压等参数,方便操作员进行操作。
Steadimate Steadimate
Steadicam Steadimate是一种辅助的手持稳定设备系统。操作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将Steadicam手臂和背心连接到机动万向节稳定器上,降低了行走拍摄时z轴的画面抖动,增加镜头的稳定性。并可以自由组装云台、手臂和背心来满足摄像师对设备重量等因素的要求。
产品特点
优点
斯坦尼康可以在摄像师运动时减少震动,增加摄像机的机动性并且保持画面的稳定度。斯坦尼康摆脱了轨道、推车及重型摄像机平台的限制和约束,从而使摄像机能自由运动,得以完成高难度画面的拍摄。移动拍摄的需要催生了斯坦尼康,"斯坦尼康视角"在电视拍摄中具有独特的意义,它在拍摄高度上实现了无间离齐胸高度的移动拍摄。在拍摄距离上,它实现了稳定的非光学推拉的抵近拍摄。
缺点
在专业领域里斯坦尼康是一个专门的工种,不是所有的人穿上就可以拍出理想的效果,它需要对走路姿势、腰肩的角度、手臂的随和程度、手指的分配、机器三轴向的配平等环节进行专门的训练和校调。斯坦尼康在使用上具有独特的要求,需要请教名师,反复练习,准确地掌握技巧。操作斯坦尼康是影视制作过程中最困难的工作之一,拍摄斯坦尼康镜头时,摄影师必须按照预设程序来操作,一边调整摄像机以避免镜头中出现任何障碍物,一边还要支撑一个重达二三十公斤的拍摄设备,这项工作需要摄影师具备充沛的精力并掌握各种摄影技能,同时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镜头组合能力。
应用领域
电影领域
斯坦尼康摄影师在电影史上留下了很多镜头,在《洛奇》《闪灵》等电影中均有使用。在1976年的《洛奇》中,摄像师通过斯坦尼康展现出了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稍显吃力地跑上费城美术馆的姿态,从上楼梯开始的轻微摇晃感开始的一系列内容,让观众受到了视觉上的冲击感,给观众以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镜头的代入感。在同年的电影《Bound For Glory》中,摄影师Haskell Wexler第一次使用斯坦尼康拍摄,这部电影还获得了奥斯卡最佳摄影奖。
电视领域
电影拍摄之后,斯坦尼康被引入电视剧摄制,后又被推广到文艺晚会、纪录片和体育节目等拍摄中。当前,电视开始越来越多的运用斯坦尼康来拍摄长镜头和运动镜头,以保证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叙事节奏。比如综艺晚会中斯坦尼康会用一个长镜头跟随演员从后台进入舞台中央,甚至用一个完整的斯坦尼康移动轨迹完成整首MV的制作。随着越来越多的电视节目开始使用斯坦尼康,运用这一跟拍设备逐渐引起了电视界的重视。
在电视领域,纪录片开始越来越多地运用斯坦尼康来拍摄长镜头和运动镜头,以保证更好的视觉效果和叙事节奏。比如在大兴安岭深山里的马背上拍摄鄂伦春族的狩猎,在加拿大北极圈内的山地上拍摄驯鹿迁移等一些纪录片会用斯坦尼康完成一个长镜头的开篇。斯坦尼康在水平方向的位移上显示出巨大的优势,在展示镜头运动过程中的画面内容上能够最大程度地还原场景。
在纪录片《马克的胡同学校》的拍摄过程中,斯坦尼康帮助摄影师在跟拍的过程中更好地保证拍摄质量,同时产生的呼吸感也会给观众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通过这种手持设备的随机抓拍,能够帮助抓取机会拍摄对象的情感变化以及一些意外场景。
在综艺节目拍摄中斯坦尼康的优势明显。与其他传统游动机位相比,抖动的画面容易使观众产生烦躁和视觉疲劳。斯坦尼康最基本的优势在于拍摄运动镜头时能保持画面的稳定。它能实现多个空间里移动拍摄,对多个空间的表演者能实现非常动态的长镜头拍摄,能用镜头极大程度地渲染气氛以及在视觉上达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斯坦尼康能做出轨道机位的滑轨变焦,以及像摇臂一样小范围的升降效果都在拍摄中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其在综艺节目中也存在着一些劣势,当导播和摄像师没有配合好的时候,斯坦尼康很容易出现在镜头里,出现“穿帮”的现象。
在浙江卫视跑男大型演唱会上,斯坦尼康操作员围绕两位演唱者走“8”字型轨迹进行拍摄,呈现出了从愿景到近景的画面,体现出歌手在演唱过程中360度的细节和情绪。在进入高音或副歌部分后,使用一次滑动变焦可以感受到画面随着音乐节奏进行改变,能更好地表现表演者在高潮部分的情绪。
生活领域
斯坦尼康的作用不只是一个拍摄工具,它提供了稳定拍摄的可能性。随着科技的进步,斯坦尼康也已越来越大众化,应用于大众的日常生活,例如osmo就是一种小型手持减震器,份量轻、体积小,广泛的运用在婚庆、自驾旅游等生活的各个方面。
荣誉奖项
资料来源:
评价
摄影摄像器材的发明和改进,都是为了达到更好的拍摄效果。斯坦尼康也不例外。如果单纯把它当作一个稳定器,就忽视了斯坦尼康在拍摄实践中的美学意义。它是另一种视角和观点的实现方式,是营造特殊空间感的工具。斯坦尼康特有的语言可以创造完全不同的镜头感觉。
拍摄高度上,斯坦尼康实现了无间离齐胸高度的移动拍摄。拍摄高摩是指摄像机与被摄物之间的高低关系及其相应的造型效果,在故事影片和电视纪录片中,往往采用齐胸高度而非齐眼高度作为标准拍摄高度,这种造型效果已经作为大众的观赏习惯而被广泛接受。在运用斯坦尼康系统时,可以方便地以齐胸高度进行移动拍摄。斯坦尼康的运用,使摄像师无论是上下台阶还是楚越山川,或在马背上追拍,或是在小溪面跳跃,都第一次实现了无间离齐胸高度的移动拍摄。统一的视角和造型效果很好地适应了观众的观赏习惯,能获得统一的审美反应。
拍摄距离上,斯坦尼康实现了稳定的非光学推拉的抵近拍摄。一个完美的电视纪录片的拍摄,推拉镜头应该是能不用光学的屋量不用,走上去拍摄获得的效果更佳。但是纪录片拍摄地又不可能铺设轨道、使用摇替,斯坦尼康为摄像师提供了全新的自由移动空间。使用斯坦尼康,摄像师可以走进森林、穿越人群或钻入山洞。用斯坦尼康实现抵近的移动拍摄,镜头稳定,距离合适,符合人眼看到的感觉。
然而,以斯坦尼康为代表的机械式稳定器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有长期的训练才能更好的使用。并且整个系统较为繁重,使用时也并不轻便,在一些狭小空间拍摄较难。而电子稳定器上手难度低,使用轻巧方便。但在专业领域方面,斯坦尼康还具有一定的优势。
但是,随着摄像机行业的发展,拍摄设备逐渐向小型化发展。因此重量大,不便携带的斯坦尼康的市场需求在逐渐缩小,并且斯坦尼康上手门槛高,对摄像师技术水平要求高,对体能和身体素质要求较高,很多年轻摄像师不愿意选择斯坦尼康,倾向于选择轻量化、易上手的设备。
参考资料
斯坦尼康.1905电影网.2023-06-01
斯坦尼康.斯坦尼康 蒂芬公司.2023-05-31
新闻直播:首次使用斯坦尼康.央视网.2023-05-31
How Steadicams can bring professionalism to your footage..Adobe官网.2023-06-30
斯坦尼康的历史.蒂芬.2023-06-01
第49届奥斯卡金像奖 (1977)的获奖名单.豆瓣电影.2023-06-03
加勒特布朗.猫眼电影.2023-06-01
库布里克的10部电影--《闪灵》(组图).新浪娱乐.2023-06-01
揭秘电影感:如何借助云台运镜技术提升作品质感?.千龙网.2023-06-30
Steadicam M-2.Tiffen.2023-06-03
Steadicam Volt系统.蒂芬公司.2023-06-02
Steadicam Steadimate.蒂芬官网.2023-06-02
第50届奥斯卡金像奖 (1978)的获奖名单.豆瓣电影.2023-06-15
加勒特·布朗 Garrett Brown.豆瓣电影.2023-06-15
Garrett Brown.IMDb.2023-06-15
到底哪家强 机械稳定器对比电子稳定器.太平洋电脑网.2023-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