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万寿菊

万寿菊

万寿菊(Tagetes erecta L.)是菊科(Asteraceae)万寿菊属(Tagetes)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臭芙蓉、孔雀草、红黄草。其原产于墨西哥;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福建省西藏自治区贵州省上海市湖南省湖北省等地。万寿菊在各地庭院均有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在向阳处生长较好。

万寿菊高50-150厘米。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叶羽状分裂,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头状花序单生,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杯状,顶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舌片倒卵形,基部收缩成长爪,顶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顶端具齿裂。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被短微毛;冠毛有长芒和短而钝的鳞片。花期在7-9月。

万寿菊具有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能够吸收氟化氢以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其花朵大且色彩艳丽、花期长,是园林绿化的主要花材之一,可用来布置花坛花境等。其叶性甘、寒、有臭气,可治、疮、、、无名肿毒;花味苦、微辛、性凉,具有平肝、清热、化痰、解毒的功用。此外,万寿菊含有叶黄素,可作为鱼类优质的着色剂,使观赏鱼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还可以用作动物生产中的饲料添加剂,提高畜产品品质等。

引种历史

万寿菊从18世纪后开始传入中国,出现盆栽万寿菊等草花。清代乾隆上海郊区已经存在万寿菊盆花的批量生产。在1912-1949年期间,南京、上海市等地对万寿菊的栽培已比较普遍,但品种比较单一。20世纪80年代后,万寿菊在品种和规模上更新发展较快,而后成为了中国主要栽培的草本盆花之一,广泛用于室内外环境布置。

品种分类

万寿菊根据用途可分为观赏万寿菊和色素万寿菊。其中观赏种有:奇迹Ⅱ、印卡Ⅱ、泰山、安提瓜等;色素种有:佳禾A1、佳禾A2、蒙杂1号、赤菊圣火、美国5号。此外,其观赏品种适应能力强,种子萌发较快,种子萌发率较高,移栽成活状况优于色素品种;而色素品种幼苗的冠与株高幅生长较快。

形态特征

一年生草本,高50-150厘米。

茎直立,粗壮,具纵细条棱,分枝向上平展。

叶羽状分裂,长5-10厘米,宽4-8厘米,裂片长椭圆形或披针形,边缘具锐锯齿,上部叶裂片的齿端有长细芒;沿叶缘有少数腺体

头状花序单生,径5-8厘米,花序梗顶端棍棒状膨大;总苞长1.8-2厘米,宽1-1.5厘米,杯状,顶端具齿尖;舌状花黄色或暗橙色;长2.9厘米,舌片倒卵形,长1.4厘米,宽1.2厘米,基部收缩成长爪,顶端微弯缺;管状花花冠黄色,长约9毫米,顶端具5齿裂。

果实

瘦果线形,基部缩小,黑色或褐色,长8-11毫米,被短微毛;冠毛有1-2个长芒和2-3个短而钝的鳞片。

分布

分布范围

万寿菊原产于墨西哥;在中国各地均有栽培,主要分布于福建省西藏自治区贵州省上海市湖南省湖北省等地。

生长环境

万寿菊在各地庭院均有栽培,生长环境的空气相对湿度要求在60%-70%,冬季温度不低于5℃,在向阳处生长较好,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以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为好。

习性

万寿菊喜光照充足以及温暖湿润环境,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花期适宜温度为18-20℃,稍耐早霜,耐半荫,耐移植,抗性强,生长迅速,但不耐阴暗,短日照有利于其开花,花期在7-9月。

人工栽培

育苗前准备

播种前将地面整平后按一定间距摆好育苗盘,以泥炭土珍珠岩蛭石混合作为基质;然后将基质装入育苗盘,并用细喷头浇透底水,浇水时注意控制水滴大小避免土表被冲击导致的土面不平整;浇水后还需使用百菌清(灵)药剂浇灌以防止真菌侵害。

育苗

播种育苗

将万寿菊种子播入育苗盘中,并用粗蛭石或者细土进行覆盖;然后用细雾喷头喷水浇透土壤,使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种子萌发期间需注意控制好温度和湿度,保持19~21℃的发芽温度,温度过高时需及时通风降温,基质干燥时需及时用清水浇灌。

组培育苗

选择万寿菊生长正常的嫩茎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清洗灭菌并切成小段;然后将其接种于MS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NAA进行初代培养和继代培养;将继代培养的植株转接到生根培养基中诱导生根;待植株根系长好后,打开瓶口进行炼苗;取出幼苗移栽到灭菌土壤中,期间需注意保温保湿。

扦插育苗

万寿菊的插时间宜在夏季,成活率较高。扦插需截取其健壮主枝干的嫩枝作为插穗,摘除插穗下部叶子并将基部斜剪,然后将处理好的插穗插入土中即可,扦插后需注意适当浇水遮荫。

定植与管理

万寿菊定植时间在5月中旬,定植前应将杂苗、病苗以及弱小苗去除,定植时需使株行距适宜,定植后适量浇水以促进早缓苗、早生根。幼苗栽植后要做好水肥管理工作。定植期到生长期浇水要逐渐增加,生长旺盛期多浇水,盛花期适量浇水;施肥要薄肥勤施,少量多次进行。此外,还需要做好除草工作,在万寿菊幼苗期、生长期需及时清理禾本科杂草和干枯植株,保持整洁美观。

病虫害防治

病害防治

万寿菊的病害主要有立枯病、斑枯病、根腐病等,其中立枯病可在发病初期采用喷施适宜浓度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溶液、甲霜噁霉灵溶液或者井岗霉素水剂溶液等的方法进行防治,斑枯病可在发病初期连续喷施适宜浓度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溶液或者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溶液,根腐病主要危害其幼苗,可使用多硫悬浮剂、多菌灵喷灌进行防治。

虫害防治

万寿菊的虫害较少,主要为红蜘蛛、蚜虫。红蜘蛛会吸取叶片汁液,使叶片发黄、出现小白点,最后脱落,可喷洒适宜浓度乐果乳剂溶液或者三氯杀瞒醇乳剂溶液进行防治;蚜虫通常会密集于万寿菊花卉新梢或花苞上吸取汁液,使嫩叶卷曲萎缩,甚至使植株枯萎,可喷洒适宜浓度乐果乳剂或亚胺硫磷乳剂溶液等方法进行防治。

生态

万寿菊具有美化环境和净化空气的作用,能够吸收氟化氢以及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有毒气体具有一定抗性,能够种植在有空气污染的厂矿地区。

用途

观赏园艺

万寿菊的花朵大且色彩艳丽、花期长、生长迅速、株型矮,是园林绿化的主要花材之一,可用来点缀花坛、广场,布置花丛、花镜以及培植花篱;也可以用作盆栽或者切花。

医学药用

万寿菊叶性甘、寒、有臭气,可治痈、疮、疳、疔、无名肿毒;其花味苦、微辛、性凉,具有平肝、清热、化痰、解毒的功用,主治眩晕、小儿惊风、咽喉肿痛、痰热咳嗽、牙痛、乳痈等疾病。

动物生产

万寿菊含有叶黄素,是提取天然色素成分的主要植物资源,可作为鱼类优质的着色剂,从而使观赏鱼具有更高的经济价值;还可以用作动物生产中的饲料添加剂,能够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力和生产性能,从而提高畜产品品质。

延伸文化

万寿菊具有健康长寿的寓意。其在诗词中也有出现,如王玉敏的《咏万寿菊》中写到“不争春暖爱秋凉,金菊怒放伴重阳。芳心化作环境美,铁骨凌寒不畏霜。”

相关研究

化学成分研究

万寿菊中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如类胡萝卜素黄酮芳香油多糖蒽醌、氨基酸、生物碱等,具有抗氧化抗炎药、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脂、增强免疫力以及抑菌杀虫脒生物活性

遗传多样性研究

青海大学高原花卉研究中心宋江琴等人通过对9个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进行形态学标记和SSR分子标记,并对其多样性进行分析,发现万寿菊遗传多样性丰富。此外,使用SSR引物将万寿菊雄性不育两用系完全分开,构建了数字指纹图谱,为不同万寿菊品系的区分、杂交亲本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参考资料

Species 2000 China,Catalogue of Life China,CoL China 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5-31

万寿菊 (wàn shòu jú).植物智.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