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番茄
树番茄(学名:树番茄属 betacea (Cav.) Sendtn.)是茄科(Solanaceae)树番茄属(Cyphomandra)小乔木或灌木,别名缅茄。原产于南美洲,后被热带和亚热带多个国家广泛种植,在中国主要分布于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等地。树番茄喜温暖且光照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忌水涝和强光曝晒,不耐霜冻及-4℃以下的低温,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中。
树番茄高达3米。茎上部分枝,枝粗壮,密生短柔毛。叶卵状心形,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偏斜,叶面深绿,叶背淡绿,生短柔毛。2-3歧分枝蝎尾式聚伞花序,近腋生或腋外生,花冠辐状,粉红色,深5裂,裂片披针形。果梗粗壮,果实卵状,多汁液,光滑,桔黄色或带红色。种子圆盘形,周围有狭翼。3月起开花结实,花期长达10个月,果实为渐进式成熟。
树番茄果肉细腻、酸甜可口,富含多种营养成分,可作水果或蔬菜食用,还可制作罐头、果酱、果胶等产品。树番茄适应性强,鲜果产量高,且极耐贮存,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树番茄也是观花赏果的优良树种,可用于美化庭园,绿化街道、农庄。
形态特征
树番茄为小乔木或灌木,高达3米。
茎
茎上部分枝,枝粗壮,密生短柔毛。
叶
叶卵状心形,长5-15厘米,宽5-10厘米,顶端短渐尖或急尖,基部偏斜,有深弯缺,弯缺的2角通常靠合或心形,全缘或微波状,叶面深绿,叶背淡绿,生短柔毛,侧脉每边5-7条;叶柄长3-7厘米,生短柔毛。
花
2-3歧分枝蝎尾式聚伞花序,近腋生或腋外生,花梗长1-2厘米,生短柔毛;花萼辐状,直径约6毫米,生短柔毛,5浅裂,裂片三角形,顶端急尖;花冠辐状,粉红色,直径1.5-2厘米,深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围于花柱而靠合,花丝长约1毫米,花药矩圆形,长约6毫米;子房卵状,直径约1.5毫米,花柱稍伸出雄蕊。
果实
果梗粗壮,长3-5厘米;果实卵状,多汁液,长5-7厘米,光滑,桔黄色或带红色。种子圆盘形,直径约4毫米,周围有狭翼。
物种分布
分布范围
树番茄原产于南美洲,后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被广泛种植,特别是安第斯山脉穿越的国家,如玻利维亚、智利、哥伦比亚、厄瓜多尔、秘鲁和委内瑞拉等地。树番茄在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主要在中国云南、西藏等地栽培。
生长环境
树番茄的主要栖息环境可分为三类,即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该地区年均温在19℃以上,终年常绿,四季开花。中亚热带地区,该地区年均温在15℃以上,最冷月均温不低于7℃,霜期短而轻。北亚热带地区,该地区年均温不足15℃。
生长习性
树番茄喜温暖且光照充足的环境,耐干旱,忌水涝和强光曝晒,不耐霜冻及-4℃以下的低温,适宜生长在无霜地区,在亚热带地区可露地栽培,但在中国北方地区不能露地越冬。树番茄对土壤要求不高,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微酸性或中性沙壤土为宜,在坚硬、砾质或粘土中易生长不良。
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树番茄,当年即可开花结果,挂果期可持续6个月以上。在中国广州地区生长的树番茄从3月起开花结实,花期长达10个月,果实为渐进式成熟。
栽培技术
播种
8月中下旬至10月下旬果实成熟时,选择长势健壮、抗逆性强的母树采种,采后放置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后熟,再取出种子洗净晾干,于干燥处保存,以待翌年开春后播种。播种前先用甲醛水溶液浸种半小时,再催芽2-3天,待80%种子露白后即可播种。播种时把种子撒在土壤上,先覆盖厚细土或细腐殖质土,再盖上厚稻草或遮阳网并浇透底水,15天左右即可出苗。
扦插
在5-6月选择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树番茄枝条进行扦插,插时将插条下端削成锲形或蹄形,放在吲哚-3-丁酸溶液中速蘸10-15秒钟,然后立即扦插于苗床中,扦插深度约10厘米为宜。为了提高成活率,可将插条上留的叶片,每一片剪除一半,或采用喷雾装置,以减少水分蒸发。
组织培养
选取健康饱满的树番茄种子,置于培养基中培养,待种子长出幼嫩子叶后,剪取子叶作为外植体。将外植体杀菌消毒后转接入初代培养基中,诱导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选择生长健壮、大小一致的不定芽,转入增殖培养基中培养。然后切取无菌苗茎段,转接于生根培养基中,待根系生长完全后,进行炼苗移栽。
整地移栽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耕层深厚,肥力较高的田块施足基肥,作为种植地。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料为主,可适当添加过磷酸钙,结合翻耕混均土壤与肥料。当树番茄幼苗长至10-15厘米高时可定植,移苗时应多带土,少伤根叶,随起随栽。定植时,要将苗栽直栽稳,尽量避免根肥直接接触,边栽边浇透定根水。
养护管理
水肥
树番茄缓苗成活后,可适当施加尿素、硫酸钾稀释液提苗。植株处在旺盛生长期时,追施尿素和钾肥。定植后结合中耕除草,追施有机肥,防止植株倒伏。晴天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阴雨天时及时排水。采收前20天停止追施肥料,采收后可适当补施肥料,以磷、钾为主配合氮肥,加强秋季营养积累,提高植株越冬能力。
修剪
当树番茄主茎长至60厘米时摘除主茎尖,促进侧枝开花结果,当侧枝长到60厘米时再次摘除侧枝顶芽,以促进植株矮化。为防止树番茄树冠过大,可在夏、秋季适当疏除部分嫩枝。冬季,将树番茄移入大棚内栽培,并剪去植株秋季萌发的嫩枝。
病虫害防治
树番茄少有病虫害发生,大田种植基本不需要喷洒农药,但冬季在大棚内生长,可能会出现白粉病、蚜虫、红蜘蛛等。发生白粉病时可喷施粉锈宁、多菌灵等杀菌,发生蚜虫、红蜘蛛时可喷施氧化乐果乳油、乐果乳油等药液杀虫脒。注意果实采摘前30天不可喷药。
采收
树番茄开花结果期长,果实成熟有先后,可在果实变为橙红色前提前分批采收,再后熟保存。后熟方法较为容易,即将未成熟的果实装入麻袋或与米糠混合贮存,约40天左右即可充分成熟。
用途
食用营养
树番茄果肉细腻、酸甜可口、清香味美,富含矿物质、多糖、粗食纤维和维生素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可作水果鲜食,也可作蔬菜煮汤、煎炒。并且,树番茄果肉肥厚、含有丰富的果胶质,也是制作罐头、果酱、果胶等产品的优良材料。
经济效益
树番茄为无限生长型果树,适应性强,引种栽培后可连续采收20多年,具有较高的鲜果产量。同时,树番茄极耐贮存,其鲜果在室温下可贮存80-120天,仍可保持诱人的色泽和鲜美的味道,适合长途运输和反季节销售,能产生较高的经济效益。
园艺观赏
树番茄生长迅速、植株高大、分枝整齐、叶茂常绿、树姿优美,花果期长,可以观花赏果,是点缀美化庭园,绿化街道、农庄的优良树种。
相关研究
减肥效果研究
马来西亚医学研究者Noor Atiqah Aizan Abdul Kadir等人通过实验探讨树番茄提取物对高脂饮食诱导的成年雄性肥胖大鼠的保护作用,发现树番茄提取物可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总胆固醇、血糖、三酸甘油脂和低密度脂蛋白的含量,显著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能起到降低肥胖大鼠体重的作用。
抗氧化功能研究
马来西亚植物学研究者Siti Hawa Ali Hassan等人通过实验确定树番茄果肉和果皮的抗氧化活性和植物化学物质含量,发现其果皮和果肉均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活性,果皮中的总酚类和黄酮含量较高,果肉中花青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这说明树番茄可开发成富含抗氧化剂的天然营养保健品。
延伸文化
树番茄在新西兰曾被称为tree 柑仔蜜,在马来西亚则被称为buah cinta,后来植物学家赋予其通用英文名tamarillo,并沿用至今。这个词是由tomato、西班牙语黄色和毛利语tama组合而成,意为树上的黄色番茄。
参考资料
Cyphomandra betacea.植物智.2023-06-02
Species.物种2000.2023-06-02
Cyphomandra betacea.植物智.2023-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