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广西教育学院

广西教育学院

广西教育学院(英语:Guangxi Institute of Education),位于南宁市建政路,成立于1953年。广西教育学院最初名为广西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1954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58年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学校由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业务主管部门是自治区教育厅。

截至2023年,广西教育学院占地47400平方米,建筑面积84200万平方米。截至2017年10月,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39人,全日制在校生4419人。学校共设有6个二级学院,下设40个普通专科专业(含专业方向),34个成人本科专业和,34个成人专科专业。

历史沿革

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时期

1953 年初,广西省人民政府制订了《广西省一九五三年中小学教师进修计划纲要 (案)》,决定省教育厅筹办中学教师进修学院一所,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体育等专修科,人数预定为500人。1953年10月27日,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正式成立。同年12月,学校设立教师进修学院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省教育厅高等教育处处长汤有雁兼任。据1954年10月统计,属于教师进修学院编制的教职工共48人,其中专任教师36人(教授3人,副教授1人,教员32人),行政人员12人,并由广西师范大学院长梁唐晋兼任教师进修学院首任院长。

教师进修学院时期

1954 年12月,广西省中等学校教师进修学院更名为广西省教师进修学院。学校培训了两届一年制学员 311 人,一届半年制学员 153 人,总共464 人。此后一年,省人民政府发文决定撤销学院,并改为教师短训班,由广西师范学院管理。

1955年1月28日,广西壮族自治区教师进修学完被撤销后,仅过半年,教育厅感到广西师范学院承担的普通高等师范办学任务日益繁重,难以再承担中学教师培训任务,于是决定恢复教师进修学院,院址定在南宁市,由教育厅直接领导。同年9月,学院搬到当时已停办的省工农干校(南宁市小麻村附近,今教育路7号广西艺术学院所在地)。校园占地面积126亩,校舍建筑面积1.2642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7万册,具备了基本的办学条件。

1955年11月,省人民委员会决定教育厅厅长石兆棠兼任教师进修学院院长,学院在编教职工64人,其中教师36 人,职员14 人。1958年3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学院随即更名为广西教师进修学院。

广西教育学院时期

1957年至1960年,随着“反右派斗争”、“大跃进”政治运动的掀起,学校于1960年7月被撤销,归南宁师范学院接管。同年9月,合并升格为广西民族大学

1961年8月报经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再次恢复广西教师进修学院,并于1966年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1983年,广西教育学院开始举办成人本、专科教育。1992年开始举办全日制普通专科教育。

1993年至1999年,学院对原有机构进行了调整,如1993年2月,党委组织部和学院人事处合署,1996年6月将财务办公室升格为财经处,同年组建计算中心;2001年6月,学生办、离退休工作办公室分别升格为正处级的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离退休人员管理处,设立高教研究室;同年12 月党委办公室、宣传部、统战部合署,院长办公室外事办公室、保卫处合署等。

为了适应学科专业建设的需要,从1997年起,学院先后批准3个系更名,并组建若干个新的教学单位。 5月将政治教育系更名为政治经济系,6 月成立艺术教研室。1999 年6月,将广西教育学院教学参考资料杂志社更名为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9月将数学系更名为数学与计算机科学系,11 月将地理系更名为旅游与环境学系,将计算中心、电教中心合并,成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2000 年6月,成立现代教育技术系。第二年10月,以艺术教研室为基础,成立艺术系。2002年3月,为了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及师资培训的需要,在保留继教中心、教研部、干训部、杂志社等机构的基础上,组建了“基础教育研究院”(未正式挂牌)。

并入南宁师范大学

2023年1月6日,南宁师范大学召开了广西教育学院并入南宁师范大学工作组会议,会议通报了广西教育学院并入南宁师范大学工作整体情况和广西教育学院并入南宁师范大学工作问题清单,以及合并后学校新的机构设置和编制工作情况。同年3月,南宁师范大学召开广西教育学院并入南宁师范大学工作推进会,赵啸海副书记充分肯定了广西教育学院并入南宁师范大学各项工作的推进成效。

办学条件

学院与专业

截止2017年10月官方网站的数据显示,该校设有6个学院,分别为文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教育科学学院、法商学院,拥有40个普通专科专业(含专业方向)、34个成人本科专业和34个成人专科专业。

师资规模

截止2017年10月,广西教育学院拥有专任教师239人(高级职称102人),“双师型”教师88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广西壮族自治区优秀专家1人,广西教学名师1人,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广西高校百名中青年学科带头人资助项目资助人选1人,广西高校优秀人才资助计划4人。

教学建设

截止2017年10月,广西教育学院拥有自治区级特色专业2个,即数学教育专业和特殊教育专业;自治区级优质专业、自治区示范专业1个,即现代教育技术专业。广西高校特色专业及课程一体化建设项目2个,自治区精品课程4门;拥有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项,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7项,厅级课题135项。学校出版著作、教材186部,曾获得自治区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广西高校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6项。

合作交流

截止2017年10月,广西教育学院设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8个,参与校企合作企事业单位共14家。2022年10月,广西新华书店集团教育学院阅读体验中心与广西教育学院图书馆合作开展“好书精读——共读一本书”读书分享会,将红色经典与阅读分享相结合,让更多的青年学子了解广西本土的革命历史、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

2018年9月,崇左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国家级/自治区级教改成果暨名校/名校长项目成果展示交流会在崇左市举行,崇左市依托广西教育学院实施了“质量提升工程”,在名校建设项目中,广西教育学院分3批次,对23所项目学校进行全方位指导,并取得良好成效。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18年年底,广西教育学院拥有或获准批建的科研平台有2个,即广西教育学院未来教育研究院和长江教育研究院南方教育智库——广西教育学院。

科研资源

馆藏资源

广西教育学院图书馆创建于1953年,前身是广西教师进修学院图书馆。广西教育学院设有现代化图书馆集成系统和微信服务平台,截止2017年10月,馆藏图书42.34万册,电子图书6.8万册,拥有中外文期刊2629种,数据库3个。

学术期刊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86年5月,主办单位为广西教育学院,2001年改为双月刊。学报是全国公开发行、文理综合的学术刊物,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收录期刊,与全国600多所高校建立了交流关系。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被收录的数据库有: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维普资讯数据库、超星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NSSD)——20171102)等。该刊先后荣获“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类核心期刊”“国家认定广西壮族自治区首批A类学术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高职高专成高院校学报类核心期刊”“全国民族地区高校优秀学报”“全国教育院校十佳学报”“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学学科核心期刊扩展版期刊”等称号。

科研成果

截止2017年10月,学校获国家级科研立项7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西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项目1项,广西高校协同育人平台建设项目1项,广西高水平学科和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工程项目1项。学校曾获得广西壮族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目8项、三等奖9项,广西政府决策咨询成果奖1项。此外,学校申请专利4项,被采用的咨询报告、软件项目等共45项,公开发表论文1049篇,其中公开发表核心刊物论文257篇(EI,SCI收录28篇)。

校园文化

学校校徽

广西教育学院的校徽图案由“广”“教”的拼音首字母“G”“J”组合而成,中心呈为书本翻开之形,寓意振翅翱翔,彰显广西教育学院人的精神风貌和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学校校训

广西教育学院校训为:励志、敬业、修身、育人。

校园环境

学校校区

广西教育学院也被称为南宁师范大学建政校区,占地面积4.74万平方米,位于广西南宁市建政路37号。

标志景观

葛麻岭

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学院于1955年搬迁到广西首府南宁市,1979年定址于葛麻岭。葛麻岭是一座拔地而起的小孤岭,实际上平均海拔不到百米,方圆不足千米,岭上有高山榕印度榕、大叶榕、铁冬青波罗蜜扁桃树、桄榔树、阴香树、香樟树、桉树等,是州古八景之一。2009年,这两棵古榕被确定为南宁市古树名木,每年享受着政府绿化专款保护的待遇。

陶园

陶园是广西教育学院标志性景观,坐落在广西南宁市中心。1990年,广西教育学院在葛麻岭南侧兴建了一个小巧雅致的陶园——陶行知主题文化公园。2012年,学院对陶园进行了全面改造和提升;同年的9月10日教师节,举行了一个简朴而隆重的陶行知铜像揭幕暨陶园竣工仪式。

行政管理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杰出校友

参考资料

学校简介.广西教育学院.2023-06-07

数据服务中心.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查询.2023-06-07

广西教育学院2020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章程.广西教育学院.2023-06-07

现任领导.广西教育学院.2023-06-07

学校标识.广西教育学院.2023-06-07

招生简章.广西教育学院数信学院.2023-06-07

我校召开广西教育学院并入南宁师范大学工作组会议.南宁师范大学.2023-06-13

我校召开广西教育学院并入南宁师范大学工作推进会.南宁师范大学.2023-06-13

广西教育学院 2021 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简章.广西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3

广西教育学院2016年普通高等教育招生简章.招生栏.2023-06-15

广西教育学院新生须知 | 学院简介.广西教育学院团委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5

“将《红色传奇》进行到底”系列活动走进广西教育学院.人民网.2023-06-13

媒体广泛报道我校崇左市基础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广西教育学院.2023-06-13

校地协作 三年蝶变.广西新闻网.2023-06-13

科研机构.广西教育学院.2023-06-13

图书馆.广西教育学院图书馆.2023-06-07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广西教育学院科研处.2023-06-07

官网网站.广西教育学院.2023-06-07

《领导月读》第5期 | 刊登我校原党委书记容本镇的文章《 葛麻岭与陶园》.广西教育学院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3

古树名木.南宁市市政和园林管理局.2023-06-07

广西教育学院陶行知铜像揭幕暨陶园竣工仪式举行.广西新闻网.2023-06-07

历任领导.广西教育学院.2023-06-05

领导简介.艺术学院.2023-06-13

未来已来·大学生“自时代”的文化自觉.广西教育学院团学新媒体中心微信公众平台.2023-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