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亚湾

大亚湾

大亚湾(英文名:DayaWan),有“海上小桂林”的美称,因湾中岛屿与礁石众多,故又被称为“百岛之湾”。在地理位置上,位于东经114°30′~114°55′,北纬22°30′~22°50′,总面积达650平方千米。该海湾呈漏斗状向北延伸至内陆,北侧毗邻海岸山脉,东、西两侧分别被平海半岛和大鹏半岛所包围,这个海湾的宽度在东西方向约为20千米,南北方向长度大约30千米,它是南海重要海湾,以大亚湾核电站而闻名。

大亚湾周围的山地丘陵是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各种变质岩、凝灰岩、花岗石或紫色砂岩构成的。其海底地貌类型主要包括堆积型的水下浅滩和侵蚀性水下岩礁。大亚湾属于热带但又离温带较近,属于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其北部受陆地影响较大,南部受海洋影响较大,南北气候有较明显的差异。7月平均气温最高约为27.9℃,1月平均气温最低约为14.2℃。夏季降水较多,冬季较少。该海域生物种类丰富,是一些珍稀物种集中分布区。

1983年,广东省政府批准建立省级大亚湾水产种质资源自然保护区。1994年5月,大亚湾核电站投入运营,它是中国内地第一座百万千瓦级大型商用核电站,拥有两台98.4万千瓦的压水堆核电机组,截至2005年2月底,累计实现上网电量1428.62亿千瓦时,其中输往香港特别行政区1000.03亿千瓦时,近5年平均负荷因子超过85%。

大亚湾的平均水深维持在11米左右,海底相对平坦,主要由黏土和粉砂构成。海湾沿线拥有长达165千米的海岸线,其中包括长达52千米的黄金海岸线。由于大亚湾海岸线曲折多样,近岸水域形成了许多隐蔽的小湾,其中一些重要的港口包括烟囱湾、港、范和港等。这个海湾内分布着众多岛屿和礁石,总计超过50个,其中包括大辣甲、三门岛穿洲岛大甲岛等。海湾水域中的沙质沉积较少,每年的淤积量少于1厘米,为该地区的海岸线提供了稳定的地理环境。

命名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由于大亚湾邻近香港特别行政区,又居于上海市至香港的航线要道,所以大亚湾逐渐被西方列强关注。1845年,英国皇家海军部将大亚湾命名为BiasBay,中文译名有“湃亚士湾”“伯亚士湾”等,这些外文译名整整沿用了近一个世纪,一直到1937年才正式更名为“大亚湾”。

位置境域

大亚湾位于广东省南部,东经114°30′~114°55′,北纬22°30′~22°50′。岸线长达165千米,其中包括长达52千米的黄金海岸线。是由深圳龙岗大鹏半岛、惠阳区的铁炉嶂和惠东平半岛环绕而成的海湾,东靠红海湾,西邻大鹏湾。 因海岸轮廓曲折多变,所以近岸水域形成了“大湾套小湾”的隐蔽形势,主要港湾有烟囱湾、范和港、澳头港、巽寮港、小桂湾等。有大小岛屿50余个,包括大辣甲、三门岛、穿洲岛、大甲岛等岛屿,西北部和中部有港口列岛、中央列岛、湾口有辣甲列岛和沱泞列岛。大亚湾总面积约为600平方千米。

成因

大亚湾位于惠州惠阳区,自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加里东、印支、燕山、喜马拉雅山脉的构造运动。最古老的构造期是加里东运动,约在5.7~4.4亿年之间,期间沉积了浅海相的寒武纪奥陶纪地层,受加里东运动影响,地壳隆起,地层受剥蚀和变质作用,缺失(或后期剥蚀)了志留纪地层。在印支运动阶段,隆起的边缘相继沉积了中、晚泥盆世及早石炭世的滨海——浅海相地层,因垂直振荡运动剧烈,岩性岩相变化较大,缺失了许多地层层位。直至晚三叠世,才有该期地层沉积并不整合覆盖在早石炭世地层上。强烈的燕山运动对惠州境内的地壳格局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沉积了厚度较大的侏罗纪地层,发生了大规模、多阶段强烈的以断裂、断块作用为主的构造变动,伴随而来的是多期次的岩浆侵入和火山喷薄活动,并形成一些稀有矿床。喜马拉雅山脉运动使惠州境内地壳缓慢上升,第三纪沉积缺失,风化作用强烈,河流阶地发育,温泉泉水出露,但运动平缓,构造形迹不明显。

大亚湾海底堆积平原为冰后期高海面以来,河流和海流携带的细粒物质在溺谷上堆积而成。大亚湾海区全新世以来地平线波动上升,沉积动力由全新世初期的河流、径流作用逐渐转变为以潮流、海流为主,因此沉积环境由河口湾相逐渐转变为正常海相环境。全新世以来海区水动力作用普遍较弱,海底地形保持由西北向东南缓倾,地形变化不大,且海洋水动力自全新世初期至全新世晚期呈逐渐减弱趋势。

地理特征

气候

大亚湾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潮湿,四季具有春润、夏湿、秋干、冬燥的特点,干湿分明,季风气候特点明显。年平均气温为21.1℃~22.2℃,极端最高气温可达38.9℃(1953年),极端最低气温可达-1.9℃(1955年)。年平均降水量为1545.2毫米~1989.4毫米,年最大降水量为2646.2毫米,日最大降水量为490.3毫米,其雨季为每年5~9月,集中了全年雨量的74.5%,降雨强度大,暴雨多,多年平均暴雨量占全年降水量的40%,暴雨成因主要为台风雨和锋面雨。大亚湾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次主导风向为西北和西南风,风向具明显季节性,夏季偏南风为主,次为偏东风,冬季偏北风为主,历年平均风速为3米每秒,实测最大风速为40米每秒。其南部的沿海地区多台风,每年6~10月份为台风季节,以7~9月份为盛期,可达10级~12级,阵风12级以上,常形成风灾。

地质

大亚湾属区域性北东向深圳大断裂与博罗大断裂之间的南端,区域地貌形态以燕山三期中粗粒花岗石形成的低丘地貌和侏罗系、泥盆纪、石炭系地层所形成的高丘地貌为主,第四系地层主要在山前平地分布。喜山期构造运动以地壳升降作用为主,是燕山期的继承和发展,规模较小,走向较平直,转轴倾角也较陡。

大亚湾南面有沱泞列岛为屏障,属于沉降山地溺谷海湾,周围的山地丘陵由古生代和中生代的各种变质岩、紫色砂岩、凝灰岩或花岗岩构成。

大亚湾地区表层为第四纪覆盖层,包括冲洪积层、海陆交互层、坡残积层,广泛分布于滨海平原和山谷之中。大亚湾的西南部海岸的岩性主要是基岩,其东南部的山区中广泛分布着冲洪积层,主要岩性为卵石、砂砾、粗砂和粉质粘土,少部分分布有淤泥质土,冲洪积层的厚度为2.0~12.0米,覆盖面积大约为2.72平方千米。在其滨海平原上广泛分布着海陆交互沉积层,其岩性主要为砾砂、粗砂、中砂、细砂和粉砂,少部分分布着淤泥质粘土。在山间谷地冲洪积层之中分布着坡残积层,且在滨海平原的海陆交互层之下也有分布,少部分存在于丘陵坡麓,主要是花岗岩风化破碎后堆积而成,岩性为砂质粘性土。

地形地貌

大亚湾是一个由南向北嵌入陆地30余千米的大型山地溺谷,海湾呈喇叭形,湾口朝南。沿湾区域多为海滨低山丘陵地带,分布有基岩海岸、砂砾滩海岸、少部分的淤泥质海岸和红树林海岸。东南部广泛分布着大量沙滩,而东北部和部分河口处存在红树林海岸,西部沿岸山势陡峻,岸坡较陡,岸线曲折,呷角和港湾相间形成了大湾套小湾的地形格局。海域中部零零散散分布着众多岛屿,习称中央列岛。中央列岛将大亚湾分成东、西两半,列岛以西称西大亚湾,以东则称东大亚湾。由于沿南北向分布一系列岛屿、礁石,使大亚湾中部海底地形显得较为复杂,水深变化稍大,大亚湾水深由北向南逐渐加深,湾口处达到20米深。海底地形从大致表现为湾顶向湾口逐渐加深。湾西南为大鹏鸟澳,水深大于10米;西北侧为哑铃湾与澳头港水深3~5米;东北角的范和港水深较浅。有的属伴有暗礁的浅水区,有的则在岛与岛之间形成狭长的沟槽。

大亚湾海底地貌可划分为两大类:一为水下浅滩,是大亚湾海底的主要堆积地貌类型。除了湾中呈近南北向分布的岛链以外广阔的大亚湾海底均为平坦的水下浅滩;二是水下岩礁,主要分布于大鹏澳南、北两侧和大亚湾中部等处。在大鹏澳南、北近岸处水下岩礁呈片状贴近岸边分布,岩礁面高低不平,局部尚有岩块、砾石堆积。大亚湾中部的一系列岛礁大致呈近南北向断续分布,有的突出水面成为大小不一的岛屿,如大甲岛等,有的埋没水中而成为高低起伏的水下暗礁,形态各异,断续分布。在岛礁周围局部出现珊瑚礁

水文

地下水

大亚湾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有4种类型,包括松散沉积物中的孔隙水、碳酸根类岩溶水、层状裂隙水和构造裂隙中的地下水。松散沉积物中的含水层类型主要包括3种,分别为第四系海相含水层、冲洪积含水层和第四系坡残积含水层。层状裂隙水主要包括侏罗系下统金鸡组中、细粒石英砂岩含水层和侏罗系下统金鸡组粉砂岩、泥质粉砂岩含水层。碳酸盐类岩溶水,分布于滨海平原的地层之中,岩石的主要颜色为灰白和白色,属于中等风化到弱风化。大亚湾周边地区有6条主要的断裂带,具有良好的透水性和强富水能力,其水量较大,水质也好,属一级饮用水。

河流特征

大亚湾周边没有较大河流,主要包括范和河、南涌河、大埔屯河、霞涌河、柏岗河、王母河、龙歧河、翼寮河、岩前河、白云河、竹竿河和淡澳河等12条河流,这12条河流均为小河,其中淡澳河流量最大,流量(净下泄量)介于2.67~7.18立方米每秒,其余河流除霞涌河和白云河在丰水期流量大于1立方米每秒外,其余均小于1立方米每秒。大亚湾河流1~3月为枯水期,4~9月为丰水期,10~12月为平水期.其河流66.6%~88.0%的水量来源于丰水期;平水期水量比例占到10.4%~19.3%;枯水期的水量所占比例小,为1.7%~14.6%。

淡澳河是一条部分经人工开凿而成的河流,除分流淡水河洪水外,还汇聚了养公坑、响水河、中兴渠、妈庙河等几条支流,为直接排入大亚湾的粤东沿海小河流,是大亚湾区的主要水系。淡澳河是山溪性河流,自分洪口,流经淡水镇的东华、司前、罗屋等村,过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澳头镇新桥水库,在姚田桥下与响水河汇合后,横穿开发区中心区,干流全长约15千米,区间汇水面积93.74平方千米。

海水特征

潮汐

大亚湾的潮汐是南海潮汐的一部分,类型属不正规半日潮,其特点是每天出现两次高潮、两次低潮,相邻两次高潮或低潮高度不等,涨潮和落潮的历时亦不相等。该湾区属于弱潮湾,潮差不大,据港口站一年间的潮汐资料分析统计,最大潮差为2.34米,最高潮位为1.6米,平均潮差为0.85米。

潮流

大亚湾的潮流为分股演进,当涨潮时,潮流从外海流入中央列岛南端便分成两股,一股由列岛东部向湾顶伸展,另一股则穿过大甲岛与高山角的通道进入大鹏澳,其主流沿大辣甲深水槽向北直上,流向大亚湾顶,小部分则进入大鹏澳顶部。落潮时,湾顶部的潮流退回湾的过程中,一般经中央列岛东侧流出,部分沿大鹏澳东侧深槽南退,流速一般东部大于西部,冬季大于夏季。大亚湾海区潮流最大流速不大,一般表层大于底层,属于不正规半日潮流,但不同地点差异很大。

余流

大亚湾的余流主要由地形、潮汐和风所造成。冬季在偏北风的作用下,余流呈现顺时针环流分布,流速在3~9厘米每秒之间变化,而夏季余流分布恰好相反,在偏南风的作用下,余流呈现逆时针环流分布,流速在2~12厘米每秒之间变化。倾倒区海域,冬季余流流速为25.4厘米每秒,夏季流速为14.9厘米每秒。

波浪

大亚湾的波浪主要受热带气旋和冷空气影响,其次受地形限制,湾外和湾内的波浪有较大的差别。大波浪由湾口传至湾内时已大为减弱。根据大鹏澳口测波站的统计,全年波高小于0.5米的出现率在东南方向占16%,是各级各向占频率最多者。每年10月至翌年2月,以冷空气天气为主的天气系统,经常影响大亚湾,风速较大,风向多为ENE,当珠江口外至粤东海面出现6~8级,高达级9大风时,常出现3~4米的波浪。

水温

海区常年平均水温23.8℃。平均水温年相差11.4℃。平均水温的年变化受太阳辐射和气象因素影响呈单峰型,谷值出现于东北季风强盛的1月,月平均水温17.6℃,峰值出现于太阳辐射量最多的7月,水温月平均水温29.0℃。

土壤

大亚湾区土壤以赤红壤和人工填土为主。赤红壤包括耕型和非耕型,其中耕型赤红壤成土母质主要是红色砂页岩第四纪红粘土,也有少量的花岗石,主要种植旱地作物;非耕型成土母质与耕型相同,只是未开垦耕作,大部分为山林地。水稻土包括赤红壤冲积水稻土和珠江三角洲沉积水稻土两类,其中赤红壤冲积水稻土成土母质主要是红色砂岩、页岩和第四纪红色粘土;珠江三角洲沉积水稻土成土母质主要是东江北江西江及其他支流的冲积物。人工填土为褐黄、红、灰色,稍湿,稍经压实,主要由风化粘性砂土、砾石块等组成,属人工回填土,回填年限约2年。

生物多样性

植物

经初步调查统计,大亚湾共有陆域植被283种,水域植物52种,其中红树植物17种,主要为桐花树、老鼠勒、白骨壤无瓣海桑、秋茄、木榄等。除此以外,还有16种国内珍贵草药、8种以上南方果树。

动物

大亚湾海域海洋资源丰富,作为南海地区的水产资源种质资源库,其生物多样性比较丰富,拥有鱼类400多种、贝壳200多种、甲壳亚门100多种、棘皮类60余种和藻类30多种。

大亚湾地区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包括各类鱼、虾、蟹、贝类等,其中不乏具有极高经济价值的品种。这里成为了众多海洋生物栖息、繁衍和游弋的理想场所,也是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幼苗培育基地。大亚湾如今已经成为广东省重要的海洋渔业资源库。这片海域拥有优越的自然环境,蕴藏着丰富多样的海洋水产资源,其中经济鱼类约有60多种,包括黑绸、平绸等。虾类也异常丰富,涵盖了近50种,包括墨吉明对虾、近缘新对虾等,其中对虾科就有25种。鱼类在大亚湾海域的种类众多,尤以中、下层鱼类居多,超过80种,其中多数为小型鱼类,它们占据了大亚湾海域总渔获量的65%以上。相对而言,大型鱼类较为稀缺,上层和底层鱼类也相对不多。就鱼类生物而言,大亚湾的高产区主要分布在大鹏澳、哑铃湾、范和港,以及大甲岛附近的水域。生物量在八月份达到年度最高,其次是七月份。鱼类生物在大亚湾渔业资源中具有主导地位,对该地区的渔业产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类活动

交通发展

纯洲岛造船湾遗址考古发现的夹砂陶绳纹罐残片,显示出大亚湾畔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战国西汉的陶片,以及唐宋时期的墙基、墓葬、栓船石等遗址,也充分证明了大亚湾的文明历史由来已久,至明代已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一环。古代就有大亚湾四大港口——墩头港、霞涌港、吉头港、巽寮港,这四大港口至今仍有两个在大亚湾开发区的辖区之内。清代中期,粤海关开放墩头口岸,用以通商课税。墩头港作为东江流域腹地最近的出海口、淡水盐场与小淡水厂的接驳海港,不仅是粤盐的仓储、货运中心之一,也是惠州华侨出海远航的首选之地。

建设发展

1993年,惠州成立了大亚湾开发区。2003年11月1日,国内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在大亚湾正式落地,2020年4月22日,总投资100亿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项目“云开工”。数据显示,大亚湾开发区1—7月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完成投资总额306.3亿元,增长19.2%。其中,工业投资151.5亿元,增长62.2%;基础设施投资55.9亿元,增长48.5%。

核电站建设

大亚湾核电站位于中国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大鹏半岛,离香港尖沙咀直线距离51公里,由广东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和香港核电投资有限公司合资建设与运营,隶属于中广核集团公司,拥有两台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机组,所生产电力70%供应香港,30%供应广东。大亚湾核电厂从1987年开工建设,于1994年5月6日正式投入商业运行,此后,在大亚湾核电厂之侧又建设了岭澳核电厂,两者共同组成一个大型核电基地。大亚湾核电厂是中国大陆第一座大型商用核电厂,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二座核电厂(中国大陆建成的第一座核电厂为秦山核电站),也是大陆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厂。

旅游业发展

碧海湾旅游度假区成立于2011年,坐落于广东惠州大亚湾区澳头小桂村笔架山脚下,与深圳市接壤,与香港特别行政区隔海相望,拥有独特的山海格局,依山傍水,生态良好,景观优美。景区总占地面积190万平方米,其中水域面积1.2万平方米,绿地面积(不含水面)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度假区空间开阔,属于立体气候。同时又位于滨海及省立绿道沿线,且临近小鹰嘴海飞场。

环境问题与保护

环境问题

陆源入海污染

大亚湾水环境的污染源主要是沿岸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船舶含油污水等。淡澳分洪渠为注入大亚湾的最主要河流,它承接了大量深圳龙岗及淡水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此外大亚湾辖区还大量承接了澳头的生活污水、响水河工业园的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以及西区的生活污水等。尽管近年来采取了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等一系列行动,但大亚湾沿岸废水排放量仍呈增加的趋势。这些废水大部分通过河道和排污管道进入大亚湾使大亚湾的陆源入海污染负荷持续增长。

水产养殖业污染

由于大亚湾渔业资源不断下降,加上近年政府实行限制性捕捞政策,所以大部分渔民从事海水养殖业。大亚湾海水养殖的方式主要有滩涂、浅海、池塘和网箱养殖。由于缺乏科学规划、布局不合理和局部海域养殖密度过大,加上残饵、排泄废物、有机碎屑等富集养殖场基底,导致底质环境恶化,养殖水体出现富营养化,病害和赤潮灾害日趋严重。随着养殖业的继续发展,水产养殖污染的影响将呈进一步加重的趋势。

海洋赤潮灾害

大亚湾是个半封闭的海湾,流入湾内的径流量很少,海水交换能力差。随着大亚湾沿岸工业的不断发展,人口急剧增加,入海的含氮、磷类污染物质增加,加上海水养殖本身的污染使局部海水中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呈上升趋势,所以形成了一个营养盐水平适合藻类快速增殖的“培养瓶”。大亚湾海域赤潮时有发生,其中西北部海域为赤潮高发区。在大亚湾多个区域赤潮种优势度相当明显且藻的密度高极容易引发赤潮。由于近海接纳大量含氮磷污水,使近海水体出现了富营养化,导致大亚湾赤潮发生频率增加、种类增多、规模扩大、持续时间提前和延长。据统计自1999年以来在大亚湾内发生的因赤潮造成经济直接损失近1千万元人民币。而且赤潮多发生在人口和工业较密集的澳头湾水域。

核电站的潜在影响

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大量的冷却水直接排入大鹏澳导致局部区域水体温度升高产生热污染,热污染使区域内水生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生物的繁殖率下降。另外核电站需要大量的海水作为冷却水海水虽经过滤但仍有大量的微生物及鱼卵未能过滤掉进入冷却系统被高温煮死。同时也有研究证明,受大亚湾核电站温排水的影响,珊瑚白化现象加重。核电站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放射性废气、废液的排放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的放射性污染。核电站放射性废液经贮存处理后通过冷却水排入西大鹏澳,放射性物质先在湾内扩散,然后在水动力的作用下扩散到附近海域,对整个大亚湾的生态环境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环境保护

2023年9月23日上午,由中国海洋发展基金会主办,以“凝聚智慧与社会力量 助力海洋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七届 全国净滩公益活动(惠州站)在大亚湾黄金海岸举行。此次活动策划了主题成果展、 环保知识宣讲、公益捡跑等特色活动,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人居环境整治等重点工作,除黄金海岸外,还在各县(区)设置了37个点位,各点位以“守护美丽岸 线 共建绿美惠州”为主题,围绕海滩、江河、湖畔同步开展净滩活动。此次“净滩+捡跑”活动吸引了全市 50 多支志愿服务队近 2000 名志愿者参与,同时还联动国内香港特别行政区杭州市益阳市娄底市兰州市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大庆市和国外悉尼等地一同开展。大亚湾开发区政府督促企业加强废气治理设施运维管理,确保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建立了智慧城管平台联动执法机制,强化住建、城管执法、交通、交警等部门联动,有力保障全区渣土、砂石等散体物料全密闭化运输,并且,通过大数据分析、局地模型、无人机航拍、24小时专人巡查等多种方式动态摸排污染源,编制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约5000余条,建立空间数据库,全面掌握辖区排放源。

风景名胜

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

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位于大亚湾中心区,淡澳河入海口处,为咸淡水交汇的河口湿地。景区全长约3.9公里,总面积约176公顷,东起白寿湾大桥,西至中兴二路桥,南以滨河南路为界,北至中兴南路。自2010年开放运营以来,公园内各项设施配套日趋完善,依托河口红树林湿地为景观特色,致力打造“一心、两翼、三区、十景”旅游空间格局,是一处集生态保护、游览观光、休闲健身、科普文化为一体的生态公园。景区范围内湿地类型多样且富有层次,红树林生长茂密,生物群落繁多,是粤东地区保存最完好的红树林群落基地。共有陆域植被283种,水域植物52种,其中红树植物17种,有340多种动物在此栖息生存,其中鸟类有84种,以鹭科鸟类最具特色,国家Ⅱ级保护动物7种,是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息地之一。2017年1月,被评为国家城市湿地公园。2018年2月,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2018年11月被评为“惠州市科普教育基地”。

大三门岛

大三门岛距离深圳大鹏半岛国家地质公园陆地3.1千米,位于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区,主要发展渔业和旅游,属于沱泞列岛,是惠州市第一大岛,面积4.8平方千米。距香港特别行政区海域约16.1千米。岛上共有3个行政村,分别是妈湾村、北扣村和小三门村。人居历史可追溯至近300年前。清政府早于1899年就在岛上设立了由英国人管理的海关。渔民从福建省汕头市宝安区、香港以及惠东县惠阳区等地迁来,逐渐在岛上形成北扣、妈湾、小三门等村落。是广东东部滨海旅游开发的重点岛屿,有惠州市三门岛风景旅游度假区,建有渔港和旅游服务码头。岛上有古朴的村落、绵长的月亮湾沙滩以及众多的军事与历史遗迹,如古老炮台、防空洞、军事隧道、老海关遗址等。

相关文化

杨包庙会

杨包庙位于霞涌霞新村,临靠大海,红瓦红墙,文雅雄伟。据载,1875年,当地渔民在现霞涌边防派出所处,建造了一座麻石结构的两进宫殿式大庙。1878年,庙里铸有一口大铜钟 、 一只大鼓,每晚12点敲108响,钟声宏亮。1966年,大庙毁于“文革”。1986年,当地民间集资,重新择螺岛东侧兴建,目前大亚湾杨包庙会已入选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每年农历三月二十七日,大亚湾区霞涌街道都会举行杨包庙会。这是杨包真人得道升天的日子,渔民为祈求平安而把真人供奉起来,百年来香火不断,还要在得道之日举办盛大的庙会。每到吉日,来自各地的善男信女盛装打扮,舞龙、舞狮、点炮台、唱学佬戏等活动精彩纷呈,如同一场众生狂欢的节日,并祈求出海平安,烧香许愿。

渔家婚俗

大海中,贴着“喜”字的两条渔船破浪前行,船身遍插彩旗,二三十个妇女列队船舷、头束红带、梳发髻,插满金簪银钗,身穿滚边蓝衫黑裤,光脚,手持彩竿,这是曾经盛行大亚湾一带渔家婚礼的迎亲仪式的一幕。随着时代的变化,现在已不用渔船迎娶新娘,但是在渔家婚礼里,迎亲队被保留下来作为传统节目,演变为适合在婚礼上的表演节目。目前大亚湾渔家婚嫁已入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参考资料

大亚湾.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06-05

大亚湾海区潮流运动特征.中国知网.2023-06-05

大亚湾海底地下水排泄及营养盐和重金属通量的评估.中国知网.2023-06-05

近百年来大亚湾沉积物有机质的沉积记录及对人为活动的响应.中国知网.2023-06-05

大亚湾海区潮流运动特征.知网.2023-11-01

大亚湾.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1

大亚湾海底地下水排泄及营养盐和重金属通量的评估.中国知网.2023-11-01

近百年来大亚湾沉积物有机质的沉积记录及对人为活动的响应.中国知网.2023-11-01

大三门岛.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1

历史沿革.惠州大亚湾区管委会.2023-11-01

深圳大亚湾水质模拟与风险扩散预测研究.中国知网.2023-11-01

大亚湾.自然知识网.2023-11-01

惠州志 | 广东省情网.广东省情网.2023-11-01

大亚湾全新世沉积与沉积环境变化.中国知网.2023-11-01

浅析惠州市大亚湾区岩土工程地质特征.参考网.2023-11-01

(广东省)惠州市大亚湾西区自然概况(地形地貌、气象水文、土壤植被).www.gcs66.com.2023-11-01

大亚湾某泥质潮滩浅层地下水动态数值模拟及水化学特征研究.中国知网.2023-11-01

大亚湾海底管道铺设可行性研究.中国知网.2023-11-01

疏浚泥海洋倾倒对大亚湾口海域环境影响的研究.中国知网.2023-11-01

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森林禁火令.惠州大亚湾区管委会.2023-11-01

大亚湾放射生态学及海洋生物转移与卷载效应的研究.中国知网.2023-11-01

大亚湾百亿项目撑起世界级产业高地.中国网.2023-11-01

大亚湾核电站.中国大百科全书.2023-11-01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1-01

大亚湾生态监控区生态环境问题及管理对策研究.中国知网.2023-11-01

大亚湾黄金海岸千人公益净滩.中国知网.2023-11-01

红树林公园.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门户网站.2023-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