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花水柏枝
疏花水柏枝(学名:水柏枝属 laxiflora (Franch.) P. Y. Zhang et Y. J. Zhang),别名水柏树、水浪棵子,为柽柳科 (Tamaricaceae)水柏枝属(Myricaria)直立灌木,是中国三峡库区特有植物,仅在中国湖北巴东、归和四川巫山地区分布,其他地区分布极少。疏花水柏枝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水淹、洪水冲击、沙土掩埋和渍涝,可生长在水淹时间长达3-6个月的三峡库区消涨带中,在夏季洪水期落叶休眠,冬季枯水期生长。
疏花水柏枝高约1.5米;老枝红褐色或紫褐色,光滑,当年生枝绿色或红褐色。叶密生于当年生绿色小枝上,披针形或长圆形。总状花序通常顶生,萼片披针形或长圆形,先端钝或锐尖,具狭膜质边;花瓣倒卵形,粉红色或淡紫色。蒴果狭圆锥形,种子顶端芒柱一半以上被白色长柔毛。花、果期6-8月。
疏花水柏枝具有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是一种较理想的园林观赏植物和消落带品种,并且其还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可用于研究柽柳科植物的分类、系统发育和中国三亚库区植物区系等方面。但疏花水柏枝的生存环境受到威胁严重,种群下降比例大。在2013年,疏花水柏枝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列为濒危物种,2021年,又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定为二级保护植物。
形态特征
疏花水柏枝是直立灌木,高约1.5米。
茎
老枝红褐色或紫褐色,光滑,当年生枝绿色或红褐色。
叶
叶密生于当年生绿色小枝上,叶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4毫米,宽0.8-1毫米,先端钝或锐尖,常内弯,基部略扩展,具狭膜质边。
花
总状花序通常顶生,长6-12厘米,较稀疏;苞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长约4毫米,宽约1.5毫米,渐尖,具狭膜质边;花梗长约2毫米;萼片披针形或长圆形,长2-3毫米,宽约1毫米,先端钝或锐尖,具狭膜质边;花瓣倒卵形,长5-6毫米,宽2毫米,粉红色或淡紫色;花丝1/2或1/3部分合生创展集团;子房圆锥形,长约4毫米。
果实和种子
蒴果狭圆锥形,长6-8毫米。种子长1-1.5毫米,顶端芒柱一半以上被白色长柔毛。
物种分布
疏花水柏枝仅在中国湖北巴东、秭归县和四川巫山地区分布,其他地区极少分布。疏花水柏枝多垂直分布于海拔80-130米之间的长江干流、江边及沟谷的荒草坡里,可生长在水淹时间长达3-6个月的中国三峡库区消涨带中。
生长习性
疏花水柏枝喜温暖湿润的环境,耐水淹、洪水冲击、沙土掩埋和渍涝,多在夏季洪水期落叶休眠,冬季枯水期生长。疏花水柏枝多成丛状生长,可单独形成群落,也可与其他植物组成灌丛,但由于其生境单一,且常被洪水淹没,因而群落结构简单。大体上分为疏花水柏枝群落、疏花水柏枝+秋华柳群落、疏花水柏枝+狗牙根群落等类型。花、果期6-8月
繁殖方式
疏花水柏枝花果期为6-10月,极少数植株12月份还在开花、结果。其总状花序先在枝条顶部发生,并于6月初始开花,6月中旬顶部花盛开,并开始结果、散发种子,9月上旬,顶部花序枯萎,侧生花序花盛开。由于其为无限花序,此过程会自下而上不断重复。每个花序先后能结几十个蒴果,最多可超过80个。果开裂后,种子先聚集于花序周围,形成疏松的种子柱,然后随风飞散。疏花水柏枝种子亲水,可依靠花柱漂浮在水面上,并在水中萌芽。
栽培技术
播种
疏花水柏枝种子多产,合理的播种可达到大量繁殖的效果。在冬季散播疏花水柏枝种子,并在播种前将土壤浇透水,播种后喷施水分让种子与土壤紧密接触,约在播种后第3天种子开始萌发,种子吸水后种皮开裂,下胚轴伸出,子叶变绿,最后长出胚根扎入土中,幼苗开始生长。
扦插
选择当年生生长健壮、芽眼饱满、半木质化的疏花水柏枝春发新枝作插穗,并将其浸泡在植株激素中。提前对插基质进行消毒翻晒,在早晨或晚上进行扦插,扦插方式除沙床扦插外,还可选择水插。扦插的适宜温度为15-22℃,扞插初期需保持植株水分充足,并喷施药物,防治病虫害发生。
引种栽培
疏花水柏枝的引种栽培成活率受土壤水分含量、环境温度和土质的影响,其栽培土壤中水分含量达到饱和程度,且环境温度在21-27℃时,种子萌芽率最高,所以疏花水柏枝适宜引种至较为温暖的河滩细沙中栽培。疏花水柏枝较耐寒,无需盖苗即可顺利越冬。冬季幼苗变红,停止生长,次年2月下旬幼苗由红变绿,恢复生长。
物种保护
物种现状
疏花水柏枝生存环境受威胁严重,生境更新丧失,种群下降比例大。狭域分布于中国12个县级区域,共31个居群,约9万余株。
致危因素
三峡库区建成后,由于水位不断上涨,原来的消落带逐渐消失,新的消落带形成,疏花水柏枝的原生环境被完全破坏,原有物种也逐渐灭绝。
保护级别
2013年,疏花水柏枝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列为濒危物种,2021年,又被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定为二级保护植物。
保护措施
疏花水柏枝的保护措施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并辅助以人工繁殖,在武汉植物园和三峡四溪风景区建立了迁地保护基地。还开展了相应的科学研究,如野外回归引种栽培试验,繁殖体系研究、遗传多样性与取样策略的研究,以求建立新的疏花水柏枝种群,增强其物种的自我繁育能力。
功用价值
园林价值
疏花水柏枝是常绿灌木,其根系发达,耐水淹能力很强,具有保持水土、美化环境的作用,是一种很好的沙滩固土绿化树种,同时也是一种较理想的园林观赏植物和消落带品种。
研究价值
疏花水柏枝是分布于低海拔长江河谷地带的物种,对研究柽柳科植物的分类、系统发育特点具有重要的科研价值。此外,疏花水柏枝还可以作为一种典型植被研究中国三亚库区植物区系的特点。
相关研究
器官结构研究
疏花水柏枝的成熟种子具有直立型胚,其种皮细胞外围脂质层较厚,胚轴和子叶细胞间隙大,并且中央维管束的盲端区常出现局部输导组织,这可能是疏花水柏枝种子能够在水上长时间漂流的生理学依据。疏花水柏枝的叶片表皮细胞排列整齐,无气孔,细胞间隙小,营养枝表皮细胞气孔不明显,且无加厚角质层,木质部不发达,根毛稀少,这种器官结构可能是疏花水柏枝极耐水淹的原因。
生理生化研究
疏花水柏枝在早期水淹阶段,糖酵解和主要胆固醇代谢的基因表达显著较低,涉及活性氧清除、线粒体代谢和发育的基因也仅在转录组水平调控,但在水淹后期,表达水平与调控效率则显著提高,同时植株体内的多数淀粉也都转化为可溶性糖,用来增强疏花水柏枝对水淹的抵抗能力。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植物智.2023-06-08
疏花水柏枝 Myricaria laxiflora.物种2000中国节点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2023-06-08
疏花水柏枝Myricarialaxiflora.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06-08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公园管理局.2023-06-08
Myricaria laxiflora | 中国珍稀濒危植物信息系统.植物智.2023-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