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参
华参(Sinopanax formosanus (Hayata) H. L. Li),五加科(Araliaceae)华参属(Sinopanax)灌木或小乔木。华参特产于中国台湾,分布于中国台湾阿里山、新高山、鹅公髻山等地区。华参生于海拔1000~3000米之间的森林、高燥山地中。
华参高10~12米,树皮呈灰白色,有纵裂纹;枝被灰色星状绒毛或贴生疏柔毛,髓大。叶片呈阔圆形,有3~5枚不明显的裂片,上面无毛或几无毛,下面密生星状毛,边缘有不整齐的锐尖粗齿;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先端尖。圆锥花序伞房状,主轴及分枝均密被星状绒毛;头状花序近球形,有花约15朵,总花梗短;苞片阔卵形,小苞片鳞片状,萼有长柔毛,花瓣5,卵状三角形。果实呈阔球形,宿存花柱反曲。花期9月,果期3月、5~10月、12月。
华参树姿优美,可供观赏。华参于2004年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易危VU”。于2021年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等级为二级。
形态特征
华参为灌木或是小乔木,树高10~12米,胸径可达35~38厘米。
茎
树皮呈现灰白色,具有纵裂纹;树枝具有灰色星状绒毛或者贴生疏柔毛,髓大。
叶
叶片为阔圆形,叶长约为20厘米,叶宽约为23厘米,基部呈截形或者心形。有3~5枚不明显的裂片,上面无毛或几无毛状,下面密被星状毛,边缘具有不整齐的锐尖粗齿,有5-7条明显的放射状主脉,主脉上面下陷,下面隆起。叶柄长约为叶片全长的1~2倍,贴生星状疏柔毛或是无毛;托叶与叶柄基部合生,先端尖。
花
圆锥形花序伞房状,长约为15厘米,主轴和分枝均密被星状绒毛。头状花序近球形,直径为6~7毫米,有花约15朵;总花梗短;苞片呈阔卵形状,长约为4毫米;小苞片呈鳞片状,中央的为卵形,较大,长约3毫米,侧生的较小,密被长柔毛;花萼具有长柔毛,边缘有不明显的小齿;花瓣呈卵状三角形,5片,长约为1.5毫米或更长,外面有长柔毛;雄蕊5,花丝短;子房有2室,花盘扁平;花柱2,分离生长,短而直立。
果实
华参果实为阔球形,直径约为5毫米,长约为4毫米;宿存花柱反曲。
分布
华参特产于中国台湾,分布于台湾阿里山、新高山、鹅公髻山等地区。据中井猛之进(T. Nakai)记载,华参在阿里山生于海拔2500-3000米的高燥山地,有时也生于海拔2000米处,但在台南市山地上则生于海拔1000米的森林中。模式标本采自中国台湾阿里山。
习性
华参花期9月,果期3月、5~10月、12月。
物种保护
2004年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为“易危VU”。
2021年被中国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保护等级为二级。
用途
华参树姿优美,叶形独特,有时栽培作观赏所用。
物种对比
华参与漏斗脬囊草脬囊草属 infundibularis Kuang易混淆,漏斗囊草又名华参、华山参、华山人参、热参等。漏斗脬囊草是多年生草本。根圆锥状,肉质。茎单一或分枝,被白色长柔毛。叶互生,草质,心形、戟形、稀卵形,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缘或浅波状,有时有疏而不规则的齿。顶生伞房式聚伞花序,花冠漏斗状,黄色,有时在筒部带紫色。蒴果近球形;种子肾形,淡黄色。分布于陕西省、山西省、河南省。生海拔400~1600米阴山坡或林下,亦有栽培。漏斗脬囊草是提取莨类生物碱的资源植物,地上部分含莨菪碱,根含莨菪碱、东莨菪碱和山莨菪碱;可药用。
参考资料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华参.物种2000中国节点.2023-06-22
植物物种信息系统 ——华参.植物智.2023-06-22
Sinopanax formosanus.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 Species.2023-06-22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_林业.中国政府网.2023-06-22
漏斗脬囊草 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iPlant.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06-22
华山参 Physochlaina infundibularis.iPlant 植物智——植物物种信息系统.2023-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