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列城

列城

列城(英语:Leh,藏语:གླེ་)是克什米尔拉达克地区的首府城市,现由印度实际控制。截至2010年8月,列城人口约43,000。

列城曾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重镇。是西藏同中亚与印度交通、贸易的中心和门户。曾经是拉达克王国的首都,约公元990年,热巴衮建立了拉达克王朝,首府设在列城。17世纪,僧格南嘉(Sengge Namgyal)重新统一了拉达克,并在列城重建都城,1684年,西藏和拉达克签约解决了双方之间的争端,拉达克臣属于西藏,君权受到了严格限制。清雍正以后,拉达克王必须接受清朝皇帝的册封,并由驻藏大臣节制。1846年锡克帝国被迫与英国签订《拉合尔条约》,割让大量领土,包括拉达克在内的查谟-克什米尔土邦也由此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但是,清朝政府和以后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

列城地处拉达克山脉南麓,面朝印度河,平均海拔3500米;列城经济以农业为基础,是当地民众的主要经济支柱。该地区的大部分劳动力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活动。列城自1974年起开始对外开放,列城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城市,主要的旅游景点有列城王宫、南吉泽莫寺、斯托克宫殿等。

历史沿革

列城曾经是拉达克王国的首都,而拉达克和西藏吐蕃王朝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

公元842年,吐蕃帝国赞普朗达玛遇刺身亡后,吐蕃陷入分裂,王室后裔吉德尼玛衮逃往阿里地区,娶当地头人女儿为妻,开始称王。这个时期,大量的藏族涌入拉达克,藏传佛教也因此由西藏自治区传入这块不毛之地。尼玛衮死后,其所建王国被分裂为三个国家,成为阿里三围,其中拉达克一带由长子日巴衮(热巴衮)统治。约公元990年,热巴衮建立了拉达克王朝,首府设在列城。该王国的核心区域为以列城为中心沿着印度河向上下游展开的谷地。大约在10世纪末,佛教经过拉达克重新传入西藏。

17世纪,僧格南嘉(Sengge Namgyal)重新统一了拉达克,并在列城重建都城,此时也是拉达克王朝最强盛的时期,不少拉达克最重要的宫殿和寺庙都是在僧格南嘉时期建造的,包括列城王宫。17世纪后期,拉达克在不丹西藏自治区格鲁派的争端中支持同宗竹巴噶举派的不丹,引发与西藏的战争。克什米尔穆斯林帮助重建了拉达克政权,但条件是拉达克王室允许在首都列城里建清真寺并且国王皈依伊斯兰教。1684年,西藏和拉达克签约解决了双方之间的争端,拉达克臣属于西藏,君权受到了严格限制。清雍正以后,拉达克王必须接受清朝皇帝的册封,并由驻藏大臣节制。

1834年,锡克帝国突然侵入拉达克。拉达克王向清政府驻藏大臣求援,未果。1835年,拉达克军被击败,拉达克王被废黜,拉达克沦为锡克帝国的附庸。但拉达克人不断反抗,在1839年锡克帝国第四次入侵拉达克后,其对拉达克的统治才相对巩固。1842年4月,由比喜率领的西藏自治区军队进至列城,与起义的拉达克军联合,攻围列城,但未成功。同年,拉达克被并入锡克帝国克什米尔土邦。

1845年,英国入侵锡克帝国,爆发了第一次英国锡克战争。面对装备精良的英军,锡克帝国最终战败1846年被迫与英国签订《拉合尔条约》,割让大量领土,包括拉达克在内的查谟-克什米尔土邦也由此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土邦。但是,清朝政府和以后历届中国政府都不予承认。

1947年印度出兵占领查谟和克什米尔地区后,将拉达克地区纳入印度“查谟和克什米尔邦”(Jammu\u0026Kashmir)。1979年拉达克再被划分成卡吉尔和列城两个县级行政区。1989年因当地爆发佛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冲突,引发骚乱,拉达克地区要求从“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独立出来。1993年拉达克成立了自治委员会。2019年印度政府宣布成立“拉达克中央直辖区”,同时强制取消了“查谟和克什米尔邦”的特殊自治地位。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列城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南沿与克什米尔山谷的东北面,现绝大部分由印度实际控制。总面积为45110平方公里,曾是古丝绸之路必经的重镇。主要语言为藏语(拉达克方言)和乌尔都语自古就是西藏同中亚与印度交通、贸易的中心和门户。

地形地貌

列城从地形上看,整个地区都是山区,有三个平行的山脉,即喜马拉雅山、赞斯卡山、拉达克山。海拔范围为海拔2300米至5000米,平均海拔为3500米。

水文

列城境内有肖约克河、印度河和赞斯卡河流经。

生物多样性

野生沙棘(Hippophaesp.)分布在克什米尔等地区的海拔2300~4300米地带,抗寒冷、抗盐碱、耐干旱,根系具有根瘤,能固氮,改良土壤。沙棘,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马拉雅山脉地区沙棘资源丰富,大约有3.0~4.0万公顷,位居世界第二或第三。

人口

人口数量

2024年,列城拉达克市委员会的估计人口约为 43,000。在总人口中,有19,538人从事工作或商业活动。其中16,686人为男性,2,852人为女性。在人口普查中,工人被定义为从事商业、工作、服务、耕种和劳动活动的人。 在19538名劳动人口中,87.54%从事主要工作,12.46%从事边际工作。

宗教信仰

基督教传教士摩拉维和卡拉泽在列城分别建立了教堂,拉达克基督教的一个重要特征与印度其他地区一样,它不迎合贫穷阶级和下层阶级,主要集中在列城的社会精英和受过教育的团体。拉达克列城也有许多逊尼派穆斯林,他们有着各种各样的起源,据说他们中大多数人是来自叶尔羌汗国克什米尔的穆斯林商人的后代。拉达克的宗教文化像一个大熔炉,是一个有着西藏佛教、伊斯兰教锡克教和道格拉族、克什米尔族人文化的结合体。

在列城总人口中,其中有43.85%是佛教徒、35.37%是印度教、15.14%是穆斯林、2.70%是锡克族、0.88%是基督教、0.05%耆那教的。

贾玛清真寺

贾玛清真寺位于列城市中心,是拉达克的主要历史清真寺之一。这座清真寺被认为是拉达克地区最大的清真寺,由一座名为沙希哈姆丹(Shahi Hamdan)的纪念碑组成。这座纪念碑是为了纪念伊斯兰教苏非派圣徒米尔·赛义德·阿里·哈马达尼。清真寺建于公元1666~1667年。最初修建的清真寺已被拆除,目前的清真寺采用了新技术重新修建。

语言

列城的居民通用藏语,但由于地理位置及历史原因,印地语也是拉达克社交语言。再因旅游业的发展,英语成为当地人与外界交流的必要技能。

经济

列城经济以农业为基础,是当地民众的主要经济支柱。该地区的大部分劳动力都从事农业和畜牧业活动。列城自1974年起开始对外开放,在世界上的地位从不起眼的争议地到现在多数人眼中的旅游圣地,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参观人口主要为游客和学者,其中欧美国家游客占大多数,同时吸引来了许多的登山者和滑雪爱好者。在列城街道上的商店都是以售卖当地的手工艺品为主,同时还有当地比较特色的服装。

社会

教育

截至2017年,已有一些国际机构开始在列城及周围建立慈善学校,给当地的教育机制注入了新的活力。慈善学校主要是有几名欧美到当地义务教学,课程涉及科学、英语、绘画、计算机等新型课程。开设太阳动力学和英语等新型课程。1993年,拉达克学生教育和文化组织(SECMOL)发起了“新希望行动”,这项运动旨在通过制作拉达克教科书,采用单语对所有年龄内的学生教数学与科学,及对教师的定期培训等手段来为学生提供“文化适宜”和“加强当地的教育”,还包括在列城开设了政府学院,从而为进修生提供能留在拉达克的机会。2001年的数据分析,列城的教育程度普遍呈上升趋势,其中具有读写能力的占全拉达克的人数的67%(男性为72%,女性为50%)。

交通

公路

印度边防军修筑了列城以南的公路,而斯里那加和列城之间的公路建于1974年,修建之前400多公里的行程要走半个月。修成后的马纳里一列城高速公路全长475干米,全线都在喜马拉雅山脉中间,是世界上最高的公路之一,也是最偏远的公路之一。

航空

列城的巴库拉仁波切机场

列城的巴库拉仁波切机场(IATA:IXL,ICAO:VILH)是世界上第22 高的商业机场,平均海拔3256米。机场由十九世巴库拉仁波切命名的。由于下午山风的存在,所有航班在早上起飞和降落。该方法具有挑战性,因为它是单向的,并且具有朝向机场东端的高地形。印度陆军巡逻机场的安保非常紧张。由于它位于喜马拉雅山山脉之间,因此进入列城机场的路线已被命名为世界上最风景优美的途径之一,这使得该机场成为一个风景秀丽的机场,可登陆并从起飞。

2016年2月,印度空军已将机场交给印度机场管理局,并且AAI将其扩大用于民用目的。

人文

习俗

丧葬

列城所处的拉达克,其主要葬礼方式为火葬,葬礼过程中给死者穿上色彩缤纷的衣服,使死者坐在尸架上。喇嘛与尸架走在一起并用宗教乐器吹奏送葬曲,整个仪式过程中妇女要呆在家中。到了火葬场,将尸体放到“普尔克特”中。“普尔克特”是一种封闭式的砖窑,里面点燃薪火。到第四天,收拾骨灰,然后埋葬在平坦的土地上。还要修建一座小小的“率堵波”。一直到49天,喇嘛都在诵经祷祝,以禅定亡灵。

婚姻

列城所处的拉达克地区为一妻多夫制的婚姻制度,一妻多夫和一夫多妻制在1944年立法确定之后宣布废除,但在一些边远地区仍继续流行。这种婚姻制度是为了防止家里的财产落入他人之手,从而避免家庭纠纷。

服饰

列城所处的拉达克在穿着上分为两种:节庆服、生活装。矿藏非常丰富,尤其是绿松石。拉达克女装多为紫红色提玛的长袖袍。拉达克装俗形成于数千年藏民族服饰文化的长河之中,并在21世纪全球服饰文化超级发展中得以传承。

饮食

列城所处的拉达克地区喜爱吃糌粑,主食以肉为主。突巴(藏面)也是拉达克饭桌上一道必不可少的食物。拉达克人喜爱喝甜茶。因为交通的便利,在拉达克的菜市场中也可以买到很多新鲜蔬菜。

印度起司

印度起司制作过程费时,透着淡淡奶香、口感像豆腐般细致绵密,可用煎、烤的方式来料理。而拉达克举办供僧法会时,也用Paneer招待远道而来的僧侣们。

馍馍

馍馍是一种源自中国西藏并流行于尼泊尔不丹及印度等喜马拉雅山脉地区的面食,是拉达克街头深受欢迎的常民美食,外型与水饺十分相近,馍馍的饺子皮由面粉跟水和成,而馅料一般是肉类、蔬菜、干酪,当中内馅多以水牛肉为主,亦有猪肉、鸡肉及青菜(素食)等其它口味,以及当地咖哩粉、番茄、卷心菜芥子油等,包好的饺子可蒸可煎,通常佐以番茄酱汁或辣椒酱汁来食用。

Chapati

Chapat的意思是“拍打”,将面团用手掌拍打拉扯塑形之后,再放到平面煎锅上。Chapati的最大特色就是能够搭配多种印度咖哩酱或炖菜一起食用。饼皮带有温和的果仁香味,烹调过程也较为清淡,是相对健康的烹调方式。

艺术

列城处于拉达克地区,宗教面具舞蹈是拉达克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拉达克地区,至今还有很多的格萨尔说唱艺人,同国内艺人一样,他们同样是格萨尔学在世界上受到欢迎和热捧的重要角色。

风景名胜

列城王宫

列城王宫是列城宫殿建筑艺术的精华所在,是闻名于世的宫堡建筑。列城王宫坐落在列城老城区的一座山顶部,有九层楼的高度。这座旧王宫被视为列城的象征,远远看上去与阿里古格遗址极为相似。这座雄伟的建筑是在17世纪拉达克王国鼎盛年代建造的,有小布达拉宫之称,是拉达克最早的宫殿建筑。王宫周边废墟处有多处玛尼堆和白色灵塔,另修建有两座寺庙。

南吉泽莫寺

南吉泽莫寺(Tsemo Gompa)修建于16世纪,很多地方已经崩塌毁坏。在《拉达克再发现》一书中提到:南吉泽莫寺是塔什·南吉建造的,它是宗教和历史遗迹的场所,正因为如此拉达克国王采用“南吉”作为他们的名字。这里被印度考古研究机构认定为历史遗迹。

斯托克宫殿

斯托克宫殿(Stock Palace)所属的村庄距离列城15公里,自从1842年国王被道格拉人废除了以后,这里就成为所有王室成员的住所;是一座收藏有趣的收集品的博物馆,其中包括国王的王冠和纪念日穿的衣装、王后的绿松石发饰、其他一些珠宝甲胄和一系列可以追溯到塔什·南吉国王统治时期的宗教图画。斯托克宫殿的庆典在藏历的第一个月举行。

提克西修道院

蒂克西寺坐落在列城附近的一座小山上,是印度拉达克壮丽的藏传佛教天堂。其建筑宏伟与拉萨市著名的布达拉宫遥相呼应。寺院内藏有大量佛教艺术品和经文,还有一尊高耸的弥勒佛。 Thiksey 是拉达克的一处精神静修所和文化修道院,可欣赏印度河流域的全景。

参考资料

About District.leh.nic.in.2024-03-12

看那群山间的拉达克.今日头条.2024-03-13

Leh Ladakh Town Population Census 2011 - 2024.census2011.2024-03-24

..2024-03-12

美国试图加剧中印矛盾?.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3

印度的地区.印度国家旅游部.2024-03-12

看那群山间的拉达克.百家号.2024-03-12

印度在克什米尔突然动手,原来是这个原因…….上观.2024-03-12

..2024-03-12

喜马拉雅另一侧的秘境.中国国家地理.2024-04-29

Economic Review.leh.nic.in.2024-03-12

..2024-03-12

清代边疆民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2024-03-12

..2024-03-03

Jama Masjid.lehladakhindia.2024-03-31

马纳里列城高速公路:遗落在喜马拉雅山的“世外桃源”./kknews..2024-03-29

午间阅读 | 列城:离乱的遗迹.微信公众平台.2024-03-12

列城巴库拉仁波切机场.ufsoo.2024-03-25

认识拉达克.Public Television Service Foundation.2024-03-12

列城 14 项最佳景点玩乐.adotrip..2024-0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