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1A2主战坦克
美国M1A2主战坦克(英文名:M1A2 Abrams Main Battle Tank,别称“艾布拉姆斯”坦克)是M1艾布拉姆斯坦克系列的第三代车型,于1992年开始在美国军队服役,曾是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美国海军陆战队未来将放弃全部坦克)的主力战车。M1A2是在M1A1的基础上进行了多项改进,包括增加了数字化火控系统、车长独立热成像仪、彩色多功能显示器、弹药数据链、气象传感器等,提高了火力、精度和信息化水平。
M1A2的主武器是一门120毫米口径的M256A1滑膛炮,可以发射各种穿甲弹、高爆弹和多用途弹,副武器包括一挺12.7毫米口径的勃朗宁M2重机枪和两挺7.62毫米口径的M240 7.62毫米通用机枪通用机枪。
M1A2的防护力由复合装甲组成,通过升级贫装甲板,M1A2可以抵御破甲弹和脱壳穿甲弹等各种反坦克武器的攻击,同时也配备了核生化防护系统和自动灭火系统。
M1A2的动力系统是一台AGT-1500C燃气涡轮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500马力,最高时速为67公里,最大续航里程为426公里。
M1A2主战坦克目前服役于美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澳大利亚(预计2024年交付)、波兰(预计2025年开始交付)等国家,参与了多次实战行动,包括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15年的也门冲突中等。在实战中,M1A2展现了强大的火力和机动性,但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油耗高、维护难、防护不足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美国陆军陆续推出了多个升级版本,如M1A2 SEP(系统增强型)、M1A2 TUSK(城市生存套件)、M1A2C(前身为SEP v3)、M1A3(项目已经下马)等,提升了坦克的生存能力、电子系统和夜视能力等。由于升级空间巨大,美国陆军依然准备在M1A2的基础上开发下一代主战坦克。
M1A2坦克的发展历程
研制背景
在上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末,苏联全新的T-64/T-72主战坦克对美国军队的M48和M60主战坦克形成了数量和质量优势,美国坦克在火力和防护方面全面落后。受苏联主战坦克的威胁,美国急需一种全新的坦克,为此美国与德国共同开发了MBT-70主战坦克。由于MBT-70主战坦克使用了大量新技术,不仅成本超支,各种新技术也并不成熟,最终该项目被美国国会叫停。
但研发MBT-70主战坦克的技术研发并没有因项目叫停而中止,美国陆军又在MBT-70的研发基础上推出了“精简版”的XM803项目。在放弃了一些MBT-70身上复杂技术指标后,在一辆MBT-70原型车上改装出了XM803的原型车,但是XM803对比美军当时现役的M60/M60A1坦克并无明显提升。最终,美国国会先后取消了MBT-70与XM803项目。
1972年1月,美国军队开始编号XM815的新型主战坦克(NMBT)的研究计划,美国陆军要求XM815坦克必须解决M60的外形尺寸过大、加速度和越野速度不足、动力传动系统和航空武器系统的可靠性差,对苏联坦克的新型弹药防护能力不足、移动射击能力差等问题。
研制历程
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OSD)在1973年1月批准了XM1计划的开始,美国三家汽车巨头福特、通用、克莱斯勒汽车公司收到了美国陆军的要求,最终经过考虑后,福特决定不加入该计划,因此克莱斯勒和通用公司两家公司分别建造了XM1的原型车。
克莱斯勒的XM1试验车上,选择了MBT-70项目中的AGT-1500燃气轮机作为动力。通用动力则倾向使用德立台大陆厂的AVCR-1790可变压缩比柴油机,两款发动机都是1500马力,但是AGT-1500燃气涡轮机只需要消耗30马力进行冷却,而的AVCR-1790可变压缩比柴油机则需要消耗160马力,最终美国陆军选择了AGT-1500燃气轮机作为M1坦克的发动机。
在坦克炮选择上,克莱斯勒汽车公司和通用公司,当时曾进行了多种尝试,包括美制M68型105毫米坦克炮、英国的110毫米线膛炮和德国莱茵金属的120毫米坦克炮,甚至想过将7.62毫米并列机枪换成25毫米并列机炮,1975年的测试结果表明,德国莱茵金属的120毫米坦克炮更适合M1项目。但1976年1月,美国国防部还是选择了M68型105毫米坦克炮,作为M1坦克项目的主炮。
XM1的装甲防护,最开始原本是针对苏联红军T-62坦克的,美国军队要求XM1的正面装甲可以在800-1200米的距离上,可以防御T-62坦克发射的115毫米的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缩写APFSDS)和当时苏军步兵装备的AT-3“赛格”反坦克导弹,炮塔和车体侧面可以防御苏军步兵的RPG-7反坦克火箭。
尽管英国从1964年开始就向美国通报了,“乔巴姆”复合装甲的研发进度,经过测试,这种“乔巴姆”复合装甲在对抗破甲弹(HEAT)时效果非常好,在面对脱壳尾翼稳定穿甲弹时,能够起到和均质钢装甲同样的防御力。1969年,美国军队和英军就开始讨论引进“乔巴姆”复合装甲的技术。但是在XM1项目初期,美军和克莱斯勒汽车公司以及通用公司依然准备在XM1上使用均质钢装甲。直到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以军坦克被埃及步兵的AT-3反坦克导弹和RPG-7反坦克火箭打的损失惨重,美军才意识到均质钢装甲根本无法抵挡苏联红军步兵的反坦克火力,美军最终选择将XM1的钢装甲换成了“乔巴姆”复合装甲。除了更好的装甲外,设计师还吸取中东战争的经验,重新设计了坦克炮弹的存储位置,将容易爆炸的弹药转移到不容易被敌方攻击的炮塔后部,并利用防火门将弹药仓和战斗舱分割开来,确保如果一旦弹药发生殉爆,车组成员拥有足够的逃生时间,有效提升了乘员的防护能力。
1973年,西德与美国开始洽谈一项合作计画 ,双方当时都在进行新坦克的研发,因此双方打算就新一代主力战车进行合作,德国在1976年推出了豹2AV(英语:American variant,译为“美国变种”)坦克,在豹2主战坦克的基础上简化了部分设计。1976年8月,XM1和豹2AV进行了对比测试,豹2AV在火控和120毫米坦克炮上更加优秀,但是XM1在防护和机动性上更胜一筹,最终由于豹2AV的成本比XM1项目高出25%,豹2AV最终被美国陆军放弃。但美国看到了120毫米坦克炮的威力,因此美国和西德开始谈判,西德政府最终同意两国在新坦克上实现部分零件通用,最终美国获得了德国120毫米火炮的相关技术。
随后美国国防部坚持让通用公司和克莱斯勒公司修改各自的炮塔设计,为容纳德国120毫米坦克炮做好准备。克莱斯勒公司积极响应,重新设计了XM1的炮塔,新炮塔可以容纳德国120毫米火炮,并安装了“乔巴姆”复合装甲,同时还升级了火控系统,最重要的是克莱斯勒降低了坦克的单车成本(美国国防部重要考察指标)。1976年11月12日,美国国防部最终选择了克莱斯勒公司的设计。
生产历程
1976年8月,美国陆军选择了俄亥俄州利马陆军坦克厂(LATP,全称为Lima Army Tank Plant))作为M1坦克主要生产工厂,底特律陆军坦克厂(DATP,Detroit Army Tank Plant)作为次要生产工厂。
1976年11月12日,克莱斯勒汽车公司的设计被选中后就进入了全面的工程制造开发(FSED)阶段,该阶段共建造了11辆XM1试验车,首辆试验车于1978年2月交付美军测试。
1977年7月,美国国防部将XM1坦克的生产目标增加到7058辆。
经过测试后,美军对于XM1试验车的性能十分满意,1979年5月7日授予了克莱斯勒低速率的初步生产(LRIP)合同,共生产110辆XM1坦克。1980年2月由利马工厂交付首辆初步生产型的XM1坦克。1981年2月,XM1被美国军队正式命名为M1“艾布拉姆斯”坦克。
1982年3月,克莱斯勒汽车公司防务公司被出售给了通用动力,合并后的公司称为通用动力公司陆地系统部(GDLS)。至1985年1月M1坦克停产时,利马工厂和底特律工厂共生产了2374辆M1坦克。
1984年开始,M1坦克开始进行改进,改进后的M1坦克安装有升级后的装甲防护、以及车长独立热成像仪(CITV)、混合的三防(核、生物,化学)保护系统、车内乘员冷却背心,以及各种悬挂,传动和发动机系统的小升级。新坦克被称为IPM1,于1984年10月投入生产,至1985年5月时共生产了894辆。
当M1坦克还在建造中时,美国军队就已经得知,苏联的T-64主战坦克和T-72坦克已经服役,苏联已经使用了125毫米坦克炮,穿甲能力比115毫米坦克炮更高,防护性能也获得了提升,M68型105毫米坦克炮无法保证能够击穿苏联最新的坦克装甲。
1978年1月31日,美军批准将后续的M1坦克的火炮更换成德国莱茵金属的120毫米坦克炮。1979年6月,纽约沃特弗利特兵工厂(英文:Watervliet Arsenal),开始生产120毫米坦克炮,他们对原来莱茵金属的生产工艺进行了简化,并使用了美国的制造技术。1980年4月,第一门XM256型120毫米坦克炮下线。
美国军队在IPM1的基础上换装了120毫米坦克炮,同时缩减了车长独立热成像仪(但预留了安装孔位)和其他部分配置,新项目被命名为M1E1。换装120毫米坦克炮后,M1E1的穿甲能力获得了大幅提升。M1E1项目获得了美军的青睐,1984年12月,M1E1项目获得生产批准,并被命名为M1A1坦克。
M1A1还有一个装甲升级型号,被称为M1A1 HA(Heavy Armor,译为:重型装甲),其复合装甲中使用了贫铀装甲板,对于破甲弹的防护效果更高,其贫铀装甲板还可以安装到IPM1和M1A1上。
M1A1的生产持续到1993年4月28日,此后利马和底特律工厂开始了M1A2坦克的生产和改装工作,1996年,底特律工厂关闭,艾布拉姆斯坦克的组装和维护业务被合并到利马工厂。进入21世纪后,利马工厂的生产陷入了停滞,更是一度传出即将关闭的消息,坦克生产数量仅能维持生产线基本运转,但随着美国军队重新重视坦克的作用,利马工厂开始美军新一代坦克的研发和改进工作,至今利马工厂依然在生产改进型M1A2坦克。
装备历程
1982年中旬,至少585辆,共五个营的M1坦克交付美军部队,其中3个营被部署在欧洲,2个营被部署到美国本土。1985年8月,首批M1A1坦克交付美国驻欧部队。
1988年之后,美国陆军开始大批量换装M1A1坦克,M60/M60A1坦克逐渐退出了美国陆军,至1990年时,美国陆军已经基本完成了M60主战坦克的换装,美国海军陆战队、美国国民警卫队也开始陆续装备M1A1坦克。
在1991年海湾战争的战场上,美国军队的M1A1坦克对伊拉克装备的苏制T-72坦克实现了压倒性的性能优势,伊军坦克的125毫米坦克炮无法击穿M1A1坦克的正面装甲,M1A1的120毫米坦克炮却可以轻易击穿伊军T-72坦克的正面装甲。在看到M1A1的实战表现后,多国希望引进M1A1坦克,其中埃及、伊拉克、澳大利亚等国购买了M1A1坦克。其中埃及还引进了M1A1坦克的生产线,这是唯一一条在美国境外的M1坦克生产线。
1989年10月18日,美国国防部批准开发下一阶段的“艾布拉姆斯”坦克,这种坦克最初被命名M1A1E1 Block2型。相比M1A1,新的M1A1E1 Block2型具备生存强化套件(第二代乔巴姆装甲)、改进型车长指挥塔(CWS)、二氧化碳激光测距机(CO2 LRF)、驾驶热成像仪(DTV)、战场管理系统(BMS)、导航系统(POS/NAV)以及车长独立热像仪(CITV),在安装车长独立热成像仪后,M1A1E1 Block2真正具备了第三代坦克才拥有的“猎-歼”能力。
原本根据计划,美国军队将采购2926辆M1A1E1 Block2坦克。但是1991年12月25日苏联解体之后,美国开始缩减军费预算,这打乱了M1A1E1 Block2坦克的生产计划。1992年5月20日,负责采购的美国国防部副部长唐纳德·约基指出:“美国目前有足够数量的坦克,可以满足任何突发事件。在一个全球性威胁出现前,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重建坦克工业基础,因此新坦克的生产计划将被叫停。”该法案最终获得了国会的批准,美国陆军的新坦克生产计划将不会获得资金,M1A1E1 Block2坦克的生产计划被叫停。
美国陆军利用91年海湾战争的补充资金生产了18辆M1A1E1 Block2坦克,并利用生产M1A1坦克最后的订单,生产了62辆M1A1E1 Block2坦克。美国军队最后一批M1A1坦克于1993年4月28日交付。1994年4月,M1A1E1 Block2被正式命名为M1A2主战坦克。1995年,最后一批生产型M1A2坦克交付美军部队。
虽然叫停了M1A2坦克的生产工作,但美国防部并不希望放弃M1A2坦克项目,1992年12月18日,美国国防部批准,在1993年开始将M1和IPM1坦克升级成M1A2坦克,首批共计998辆。首批升级的M1A2于1994年10月交付,此后的M1A2坦克,都是美军在之前生产的M1和M1A1坦克上升级/改装而成的。
还有不少国家购买了更先进的M1A2坦克,包括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澳大利亚和波兰也采购了M1A2坦克,目前正等待美国交付中。美国军队还宣布向乌克兰提供M1A2坦克,但目前没有确切的时间。
M1A2的基本设计
M1A2坦克是美国陆军现役的主战坦克,是M1系列坦克的最新型号之一。M1A2坦克的车体结构和布局与M1A1坦克基本相同,但在火控系统、通信系统、装甲防护等方面有所改进和升级。
M1A2坦克的车体结构采用了经典的三区分布,即前部驾驶舱、中部战斗舱和后部动力舱。M1A2坦克的装甲采用了“乔巴姆”复合装甲设计,可以抵御各种反坦克武器的攻击。车体和炮塔前部还安装了最新的贫铀装甲装甲模块,增加了M1A2坦克对于破甲弹的防御能力。
M1A2坦克的布局采用了四人乘员设计,即驾驶员、炮手、装填手和车长。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中间,炮手、装填手和指挥官位于炮塔内,分别负责操作主炮、机关枪和通信设备。最新的M1A2 SEP3坦克采用了先进的坦克计算机,可以对目标进行自动识别、跟踪和射击。
M1A2坦克的动力系统采用了阿夫柯-莱卡明(AVCOLycoming)公司的AGT-1500燃气轮机,与艾里逊公司的 X1100-3B 变速箱和其他组件组成了一个动力包 (FUPP) ,美军维修兵仅需要1个小时就可以完成动力包的更换。
防护系统
M1系列坦克都采用了“乔巴姆”复合装甲设计,M1A2也不例外。“乔巴姆”复合装甲由金属板、陶瓷块、非爆炸反应装甲(NERA)组成,可以防御高穿深的化学动能弹。此外M1系列坦克的复合装甲设计,可以方便安装特殊装甲板提升装甲防护,比如贫铀装甲。M1A1 HA使用了第一代贫铀装甲,而M1A2则使用了第二代贫铀装甲,此后M1A2的后续改进型还换装了第三代贫铀装甲。美国军队宣称,M1A2的车体正面防护能力提升至可防御1200毫米化学动能弹和700毫米动能弹,炮塔正面防护力提升至可防御1500毫米化学动能弹和900毫米动能弹。
1993年,瑞典军方举办坦克选型时,德国豹2A5坦克、法国勒克莱尔主战坦克、美国M1A2坦克同时参与竞标,瑞典军方使用多种口径武器测试了M1A2的装甲防护能力。由于当时M1A2坦克刚刚进入美军服役,很多由M1A1升级而来的M1A2坦克还装有第一代贫铀装甲。而美国军队至今并没有透露参加瑞典测试的M1A2坦克,使用的是第二代贫铀装甲还是第一代贫铀装甲。外界甚至猜测送去瑞典测试的M1A2坦克,可能根本就没有安装贫铀装甲。
根据测试结果,M1A2炮塔正面可以防御60°摄入角的,穿深为600毫米的动能弹和破甲深度为900毫米的化学动能弹,M1A2的底盘正面可以防御50度射入角的,穿深为350毫米的动能弹和破甲深度为750毫米的化学动能弹。
瑞典在M1A2的车体和炮塔正面安装附加装甲后,M1A2的防御力再次获得提升,炮塔正面可以防御20度入射角穿深700毫米的动能弹,车体可以防御破甲深度1000毫米的化学动能弹。不过根据瑞典人的统计,面对入射角20度穿深700毫米的动能弹,M1A2炮塔的被击穿概率为79%,面对入射角20度破甲深度1200毫米的化学动能弹时,M1A2炮塔的被击穿概率为75%。
尽管防御性并不如美国军队吹嘘的性能,但是瑞典人还是赞扬了M1A2坦克的生存性,特别是M1坦克的弹药仓与人员仓分开的设计,有效降低了因弹药殉爆导致全车成员阵亡的概率。
除了被动防御外,M1A2的后期改进型M1A2 SEP3开始安装主动防御系统。美军选择了以色列的“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它由模块化的相控阵雷达和拦截弹发射器组成,可以认为是一种装在坦克上的小型“宙斯盾”拦截系统。当相控阵雷达发现来袭的反坦克弹药后,火控计算机实时计算并制定拦截方案、然后发射拦截弹拦截来袭目标。战利品主动防御系统可以有效对反坦克导弹、反坦克火箭弹实时主动拦截。不过,战利品系统也有缺点,就是相控阵雷达无法识别高速移动的目标,因此无法对高速飞行的穿甲弹实施拦截。
在炮塔的两侧,艾布拉姆斯坦克还配备了八联装的M250烟幕/榴弹机枪,可以发射烟雾弹和反步兵榴弹,此外艾布拉姆斯坦克也能通过引擎释放热烟雾。
M1A2坦克车内还配有哈隆(Halon)全自动灭火系统。动力舱和战斗舱中安装有多个红外传感器(动力舱有3个,驾驶员舱1个,炮塔内3个),能在2毫秒内发现着火点并自动启动灭火系统,能在150毫秒内把火灭掉。坦克乘员还可以手动操纵灭火系统,有效保证了成员的生存几率。
动力系统
M1A2坦克的动力系统为阿夫柯-莱卡明(AVCOLycoming)公司的AGT-1500燃气轮机,是世界首款使用燃气轮机为主要动力来源的制式坦克。这款发动机的基本结构与飞机的喷气式发动机类似,都使用了涡轮叶片,燃气轮机赋予了M1A2充沛的动力,额定功率1500马力,可以让超过70吨的M1A2坦克以72千米/小时的速度狂飙。实际上为了减少发动机和悬挂系统的磨损,美军在M1A2上配备了发动机调节器,限制了坦克的最高速度。M1A2坦克有4个前进挡和2个倒挡,可实现连续转向和原地转向。
美军将AGT-1500与艾里逊 X1100-3B 变速箱和其他组件组合一个动力包 (FUPP) 之内,由于零件少,这让M1A2坦克更换发动机非常简单,仅需不到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发动机的更换工作。
M1A2坦克主要燃料与飞机一样是航空煤油,也可用汽油和柴油,或者其他可燃液体,动力强、可用燃料范围广。但是问题是,燃气轮机的油耗非常高,M1A2坦克比其他使用柴油机的坦克油耗高出一倍以上。
悬挂系统
M1A2采用了带旋转减震器的高强度钢扭杆悬挂系统,每侧有7个铝制负重轮、1个诱导轮,1个主动轮和2个无轮缘托带轮。采用T-156型双销挂胶履带,橡胶块在损坏后可单独进行更换。负重轮直径为635mm,动行程为381mm。由于负重轮较多,因此,M1A2坦克的单位地面压力并不大,且负重轮直径较小,有效降低了车身高度。相比美军之前车高超过3米的M60和巴顿系列坦克,M1A2坦克的车高仅有2.44米。
武器系统
M1A2的主武器采用了德国莱茵金属公司授权,美国生产的M256型120毫米 L/44口径滑膛炮(44倍口径的120毫米坦克炮)。M1A2坦克可携带42发炮弹,在使用最新的M829E4贫铀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时,可在2000米的距离上击穿不小于800毫米左右的均质钢装甲。还可以发射M830A1多用途破甲弹、XM1147(AMP)多功能高爆曳光榴弹、M1028人员杀伤弹等多种弹药,可以消灭敌方坦克、装甲车、步兵、反坦克障碍。
在120毫米主炮右侧安装有1挺M240 7.62毫米通用机枪式7.62mm并列机枪,在炮塔顶装填手舱口处安装1挺M240式7.62mm轻机枪,该机枪旋转范围为265°,俯仰范围为-30°~+65°。在车长指挥塔上安装有一挺M2式12.7mm重机枪,可手动360°回转,俯仰范围为-10°~+65°。
此外根据以色列作战经验,接受了城市作战套装改装(TUSK)的M1A2坦克,在120毫米主炮上还安装有一个反狙击/反器材武器架(CSAMM),架子上安装有一挺M2型12.7mm机关枪,可以在车内使用电击发。
火控系统
M1A2的车长独立热成像仪(CITV)安装在炮塔左前侧,可以为坦克车长提供独立稳定的搜索能力,该热成像仪不受底盘和炮塔指向影响,可以独立对目标搜索和瞄准。安装车长独立热成像仪后,M1A2坦克的车长不再与炮长共用一个热成像仪,车长可以在炮手瞄准敌方目标时,独立搜索下一个目标。同时,M1A2坦克的车长还具备了超越炮长的射击能力,车长可以在必要时按下超越开关,强制超越炮长的控制权,将炮口指向车长发现的更具威胁的目标,节省了此前口头通报目标位置,再由炮长操控炮塔转向的反应时间。这使得M1A2具备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猎-歼”能力。
车长独立热成像仪的可用旋转角度为炮管中线向右45度,炮管中线向左225度的视野,理论可用角度为270度,其视角俯仰为+20~-12度,其放大倍率为3 倍、6 倍、13 倍光学变焦和25 倍、50 倍数码变焦。
M1A2坦克还配备了战场管理系统(BMS),能自动地提供双方部队位置、后勤信息、目标数据和命令等,为车长的指挥提供参考。
M1A2坦克的炮长拥有一个目视瞄准镜和双轴GPS瞄准镜和一个固定式的炮长热成像仪,可以提供 3 倍、6 倍和 13 倍光学变焦以及 25 倍和 50 倍数码变焦,热成像仪可以透过非多光谱烟幕、雾气和薄薄的尘埃云进行观察。当发现目标时可以通过切换热成像画面和光学画面,判断目标敌我。此外,M1A2还安装了激光测距仪,利用激光测量自身到目标的距离和方向,并持续对目标进行跟踪,在获得了目标的距离和运动速度、方向后。由加拿大安大略省的加拿大计算设备公司生产的火控计算机会自动根据目标的运动情况、实时风速和风向、自身运动方向和速度等参数,自动调整火炮对目标实时跟踪。炮手仅需手动输入发射弹药类型,实时温度和大气压等数据,火控计算机就会自动调整火炮,直到目标被摧毁。
当炮手的热成像仪出现故障,或者火控计算机出现故障时,炮手还有一个备用的辅助光学瞄准具 (GAS),GAS 瞄准镜具有固定的 8 倍放大倍率,并且始终与火炮瞄准位置一致,炮手可以通过瞄准镜上的刻线划分识别目标参数,并进行瞄准射击。
车组乘员
M1A2坦克由四名车组成员组成,分别是驾驶员、装填手、炮长、车长。其中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的驾驶舱,装填手、炮长、车长位于车体中部的炮塔座圈内,其中装填手位于炮塔左侧,炮长位于炮塔右前侧,车长位于炮长身后。
其中最特殊的是驾驶员,M1A2坦克的驾驶员坐在前部驾驶舱,在闭舱行驶时,几乎是躺着驾驶坦克。而且相比复杂的苏式坦克驾驶模式,M1A2坦克的驾驶员操纵十分容易,驾驶员仅用T形操纵杆和油门/刹车踏板就可以轻松控制重达70多吨的M1A2坦克。
M1A2坦克并没有使用自动装弹机,而是使用了装填手,根据美国军队的战场经验,一个训练良好的装填手在瞬息万变的战场上比自动装填机更加可靠,而且一个训练良好的装填手不仅可以执行装填任务,还可以在其他乘员因伤无法执行任务时,及时填补空缺。
性能数据
服役情况
采用国家
M1A2主战坦克目前服役于美国、沙特阿拉伯、科威特、澳大利亚(预计2024年交付)、波兰(预计2025年开始交付)等国家,其中乌克兰也是M1A2坦克的潜在服役国家,但目前美国对于何时交付乌克兰M1A2坦克,还没有确切消息。
实战运用
M1A2坦克参与了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2015年的也门冲突,虽然M1A2的防护性能十分优秀,但是还是有多辆M1A2坦克被击毁过。
伊拉克战争
2003年10月28日,驻伊美军第4步兵师第67坦克团第3营A连的一辆M1A2 SEP坦克,在伊拉克巴古拜地区执行巡逻任务时,遭遇了威力巨大的简易爆炸装置(IED)袭击,重达70吨的坦克被IED炸上了天,炮塔和车体也出现分离,但优秀的防护能力拯救了车组,最终只导致车上两名美军士兵被炸死,一人受伤。
2004 年 4 月 4 日,马赫迪军向巴格达、库特和纳杰夫的美国军队发起了进攻,为了救援被困萨德尔城的美军士兵,美国陆军第 1 装甲师第 1 旅的第 37 装甲团第 2 营“十字军”C 连的7辆M1A2坦克前往萨德尔展开救援,这些坦克遭到了马赫迪军各种轻武器、手榴弹、RPG7火箭炮火箭弹、以及包括 120 毫米迫击炮在内的一系列迫击炮袭击,不过这些袭击并没有对M1A2坦克造成太大的威胁,这次行动成功拯救了20名美军士兵的生命,没有一辆M1A2坦克被摧毁。
也门内战
2015年的也门冲突中,沙特阿拉伯与也门政府军和也门胡赛武装展开了激战,沙特装备的M1A2S(M1A2的沙特特供版,缩减了贫铀装甲)由于经常出现单车冒进、缺少步兵保护,M1A2S多次被胡塞武装击毁,甚至还有数辆M1A2坦克被胡塞武装缴获。
延伸型号
M1A2 SEP
M1A2 SEP坦克是M1A2的数字化改进型, SEP 的意思是System Enhancenment Program,译为“系统增强计划”。M1A2 SEP型坦克相比M1A2升级了坦克车载计算机,配备了彩色显示屏、全尺寸键盘、数字地图、旅及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M1A2 SEP还换装了第3代贫铀装甲、车长第二代前视红外瞄准仪和辅助动力系统、因为安装了更多的电子设备,为了保证电子设备的运行,M1A2 SEP还安装了新的空调系统。
M1A2 SEP并未对坦克进行较大的改动,仅安装了不少数字化系统就极大地提升战斗力,特别是旅及旅以下作战指挥系统(FBCB2)的安装,极大地提升了M1A2坦克的作战能力,增强了美国军队战场环境态势感知能力。作为美国陆军数字化战场的核心,M1A2 SEP的出现对美军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坦克发展都有着深远影响。
M1A2 TUSK
M1A2 TUSK是M1A2的城市战强化型,在伊拉克战争中M1坦克的正面装甲可以防御几乎所有的火箭弹攻击,但是M1坦克的侧面装甲却非常薄弱。此外伊拉克战场越来越多的简易爆炸装置也威胁着M1A1和M1A2坦克的安全。美军在2006年研发了城市生存能力提升套件,可以在M1A1和M1A2坦克的基础上进行升级,M1A2 TUSK在坦克两侧安装有反应装甲和车体后部也安装有格栅装甲,以防御火箭推进榴弹和其他化学聚能装药弹头。车底也安装了附加装甲,用于对付反坦克地雷。
此前,M1A2坦克的车长和装填手为了使用车载机关枪,必须将身体身出车外,这为狙击手提供了良好的目标。升级TUSK之后,装填手的位置安装了一个机枪防盾,和一挺配有热成像仪的M240 7.62毫米通用机枪型7.62mm轻机枪。车长也拥有了一个具备装甲防护能力和热成像瞄准装置的车长塔,搭配12.7毫米的勃朗宁M2重机枪,让车长可以在车内遥控M2机枪射击。驾驶员也获得了一个AN/VAS-5驾驶员视觉增强器,可以在劣天气、夜间和战场作战中提供更强的视觉观察能力。M1A2 TUSK还搭载了一部步兵电话,让随行步兵可以与坦克车组乘员实施通信,让车组随时能够得知外界的情况。
M1A2 SEP2
M1A2 SEP2主战坦克是在M1A2 SEP的基础上升级而来的,安装有原为美陆军“未来战斗系统”研制的部件,包括车长显控终端处理器和开放式操作系统,另外还包括换装新一代炮长热成像系统、车长独立热成像仪,以及最新的数字化指挥、控制和通讯装备。还取消了SEP上的以汽油为动力的辅助动力系统,换成了以电池为主的辅助动力系统。M1A2 SEP2主战坦克的发动机和变速箱也进行了升级。
此外,M1A2 SEP2坦克采用了不少TUSK套件的设备,包括车长遥控机枪塔和车体正面和侧面的附加装甲。
M1A2 SEP3
M1A2 SEP3(也被称为M1A2C),主要修正了M1A2坦克在伊拉克作战期间发现的空间配置、重量和动力等方面问题,同时进一步装备了从以色列引进的“战利品”主动防护系统,以便消除战场上诸如反坦克制导导弹、火箭弹等的威胁。
M1A2 SEP3坦克由于电子设备进一步的增多,专门增加了新的装甲辅助动力单元(APU)和新的发电机,能够保证车辆在主发动机关闭时,仍能维持车内各项电子设备运作。M1A2 SEP3全面翻新了AGT-1500燃气轮机,并升级成X1100-3B1传动系统,以适应坦克重量的进一步提升。M1A2 SEPv3还改进了计算机系统、升级了各型战场管理系统,增加了弹药数据链(ADL)可以使用新型的智能弹药。可以发射M829E4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和XM1147(AMP)多功能高爆曳光榴弹。前者穿甲威力达800毫米,后者配备多种爆炸引信,可打击更多类型目标。
M1A2 SEP3还专门增加了车辆健康管理、反简易爆炸装置保护、并升级了第三代贫铀装甲,防护效果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M1A2 SEP4
M1A2 SEP4(也被称为M1A2D)是M1A2的最新改进型,车长和炮长更换了第三代第三代前视红外 (FLIR) 传感器,还搭载了新型气象传感器,可以收集各类气象数据以提高火炮的准确性。升级了新的通信、数据共享和车载诊断系统。
还使用了人工智能、新的激光告警接收机和更先进的主动防护系统,将具备更强的杀伤力、信息力和防护力。
M1A3
M1A3项目已经下马,网上仅有部分照片公布。相比M1A2坦克,M1A3坦克的车体和炮塔经过全新设计,炮塔的体积十分巨大,外界猜测可能使用了自动装弹机。火炮也换装了身管更长,口径更大的火炮,外界猜测可能是130毫米或者140毫米火炮。由于使用了自动装弹机,M1A3的车组成员可能缩减至3人。
参考资料
“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中国网.2023-07-08
10年转型,它要摆脱美国“第二支陆军”印象.新华网.2023-07-26
未来装甲战车如何发展? 专家解析美俄坦克.中国青年网.2023-07-08
美军接装首批M1A2C型主战坦克.中国网.2023-07-08
雪曼M1不是传说!美军下代坦克可用激光拦炮弹.新华网.2023-07-16
美国军工厂正在打造无人炮塔版M1主战坦克.新华网.2023-07-16
美从罗马尼亚偷T-72 苏联拦截未成功.新华网.2023-07-16
T-72丢的脸 T-72B3挣回来?.新华网.2023-07-26
美国M1A1主战坦克(图).新浪网.2023-07-17
澳大利亚确认购买75辆M1A2坦克 进一步提升陆军战力.新华网.2023-07-22
美国批准向波兰出售250辆M1A2坦克 借机兜售军火不利局势缓和.新华网.2023-07-22
美媒:美陆军部长说M1坦克今年可能到不了乌克兰.新华网.2023-07-22
坦克装甲车专题.新浪网.2023-07-21
你知道香奈儿其实可以当坦克燃油吗?.科普中国网.2023-07-21
美军士兵用水直接冲洗M1主战坦克发动机.中国军网.2023-07-21
M1A2 (SEP).Steel Beasts wiki.2023-07-18
25年前在北欧的决斗,奠定了欧洲战车之王的地位.尖端科技.2023-07-18
瑞典人:M1A2皮没有很厚,但命确实很硬.尖端科技.2023-07-18
美军M1A2装上新法宝,不怕反坦克导弹了,但面对99A主炮呢?.贵州网络广播电视台.2023-07-19
美研制M1A2D主战坦克 将具备更强的杀伤力和防护力.新华网.2023-07-19
美陆军M1A2主战坦克发生严重误击事故.人民网.2023-07-19
美媒:美军研发多用坦克炮弹 1年后可投入实战.中国新闻网.2023-07-19
美军陆战核心:M1“艾布拉姆斯”坦克大传(组图).新浪网.2023-07-19
进攻演练迅猛突击 美国M1A2主战坦克蛮拼的!.中国军网.2023-07-22
疑似沙特M1A2坦克被武装分子击中后起火被缴获.手机环球网.2023-07-22
土豪客户!科威特花17亿美元升级M1A2坦克.新华网.2023-07-22
土地雷破数字坦克神话 驻伊美军再无安全庇护所.人民网.2023-07-22
“速决战”缘何打成“持久战”.中国军网.2023-07-22
This Is What M1 Abrams Tanks Will Bring To The Fight In Ukraine.The Drive.2023-07-22
当今陆战之王,美国M1艾布拉姆斯系列主战坦克.科普中国网.2023-07-22
“艾布拉姆斯”还能开多久.中国军网.2023-07-22
Our First Look At The Army’s Upgraded M1A2 SEPv4 Abrams Tank.The Drive.2023-07-22
美媒评最该下马的四种武器 M1A3坦克将落后中国.新华网.202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