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抑郁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是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原型是1965年由W.K.Zung编制的抑郁量表。

其特点是使用简便,并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抑郁测试者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包括门诊及住院测试者。只是对严重迟缓症状的抑郁,评定有困难。同时,SDS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或智力水平稍差的人使用效果不佳。

将20个项目分数相加,所得分数为粗数。用粗分来乘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了标准分。因此能判断测试者抑郁的程度。

历史追溯

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是精神药理学研究的量表之一,由美国杜克大学教授庄(William W.K.Zung)于1965-1966年开发,用于心理咨询、抑郁症状筛查以及严重程度的评定,因其使用简便,能相当直观地反映测试者抑郁的主观感受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故在应用颇广

表格简介

抑郁自评量表简便易行,由20个问题组成,包括4个因子:情感障碍、躯体症状、精神运动性障碍和心理障碍累计总分,按满分为80,换算成指数,以反映抑郁的严重程度。由于可以判定抑郁程度的轻重,因此,不仅用来进行辅助诊断,还可以用来观察用药后的疗效、是否好转以及好转的程度、是不是已经恢复正常。

测量方法

本量表共有20个项目,分别列出了自身可能存在的问题。仔细阅读每一项目,然后根据最近1星期以内你的实际感受,选择一个与你的情况最符合的答案。测试者,根据自己的真实体验和实际情况来回答,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去思考,顺其自感应根据第一印象做出判断。

测量表格

以上参考:

测试总分

需要说明:其中1、3、4、7、8、9、10、13、15、19 为正向评分题。2、5、6、11、12、14、16、17、18、20 为反向评分题。把20个项目中的分数相加,即得到了粗分。用粗分来以1.25后取整数部分,就得到了标准分。阴性项目数表示被试者在多少个项目上没有反应,阳性项目数表示被试者在多少个项目上有反应。

结果解读

以上数据:

测试优缺点

优点

使用简单无须专门的训练即可指导自评者进行,可以更深入地反映测试者的情感体验。而且轻性抑郁或隐匿性抑郁或神经症测试者,常不会主动向医生陈述,因此常不为医生觉察,通过自评可发现抑郁症状。分析相当方便,能有效地反映抑郁状态的有关症状及其严重程度和变化,特别适用于综合医院筛选抑郁状态。抑郁自评量表的评分不受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等因素影响,现已广泛应用。

缺点

评分结果与自评者文化程度或心理状况有关;病情严重者常常拒绝评定或由于迟滞明显而难以完成评分。

适用范围

抑郁自评量表可评定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及其在治疗中的变化,特别适用于抑郁症测试者的初筛,其评定对象为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