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架山
十字架山(立陶宛语:Kryžių kalnas),位于立陶宛北部城市希奥利艾以北12公里处,是一个重要的朝圣地。该地因放置了大量的十字架而闻名,其中包括巨大的苦像、立陶宛爱国者的雕塑、圣母雕像以及数以千计的小型雕像和玫瑰经念珠。截至2015年,十字架的数量已经超过20万。十字架山不仅是立陶宛人的精神寄托,也是他们在面对外部威胁时坚持和平抵抗的象征。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十字架山的起源尚不确定,但普遍认为第一批十字架是在1831年立陶宛人反俄起义后,放置在一个前军事掩体处。自那时起,这里成为了立陶宛天主教徒的精神家园。1795年第三次瓜分波兰立陶宛联邦后,立陶宛并入俄罗斯帝国。在此背景下,立陶宛人在1831年和1863年进行了两次反抗俄罗斯的起义,均未成功。由于找不到起义者遗体,他们的家人开始在山上放置象征性十字架。
独立时期的立陶宛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随着东欧政治结构的崩溃,立陶宛宣布独立。十字架山成为立陶宛人为和平、国家和失去的亲人祈祷的地方。
苏联统治下的立陶宛
1944年至1990年间,立陶宛处于苏联统治之下,十字架山成为立陶宛人对身份、宗教信仰和传统的忠诚见证。尽管苏联政府试图清除新放置的十字架,并多次使用推土机摧毁该地区,但立陶宛人仍不断前往十字架山,留下十字架,以此表明他们对原生文化的坚守。
近期事件
1993年9月7日,天主教圣·保禄二世访问十字架山,将其视为希望、和平、爱与牺牲之地。2000年,附近建立了方济各会修道院,内有描绘圣方济各在拉文纳山经历的绘画。此外,在2019年12月28日,有报道指出有人破坏了带有支持香港民主运动信息的十字架,立陶宛外交部对此表示谴责,并称此类行为不可容忍。
文化意义
十字架山不仅承载了立陶宛的文化遗产,还因其在苏联统治期间的象征意义而受到国际认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立陶宛十字架工艺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表彰其在保护文化多样性方面的贡献。
参考资料
【行走】西游记·两座别样的“山” - 简书.简书.2024-08-19
著名的立陶宛十字架山:插满50万支十字架的小山,背后有何秘....网易订阅.2024-08-19
老钱推荐:5万多个十字架构图的风景——立陶宛十字架山.搜狐网.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