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三起解
《苏三起解》别名 《女起解》。1927年春,“三牡丹”京剧班在“醒舞台”公演《玉堂春》等传统剧目,其中的著名唱段《苏三起解》一度风行。
《苏三起解》主要讲述苏三(苏三)蒙冤,被洪洞县街老解差崇公道押解前往太原市审。崇公道原以为苏三谋杀丈夫,不是善良之人,所以对她冷眼相待。后来听苏三哭诉,讲明原委,崇公道生出怜悯之情,将苏三收作义女,沿途好生相待,百般照顾。《苏三起解》唱腔委婉动听,情节扣人,追溯了当时妇女悲惨遭遇的历史伤痛,涵盖了中国封建社会人民痛楚的呻吟,给人丰厚的启迪和教益。
《苏三起解》以京剧演出最为出名,是过去京剧旦角必演的剧目,梅兰芳、程砚秋、张君秋,还有早年逝世的“四小名旦”中的李世芳,都把这出戏当做自己重头的功夫戏保留演出。
创作背景
创作环境
《苏三起解》这出戏的题材虽然是明代的一个爱情故事,但它却反映并控诉了封建社会中由种种矛盾而产生的许多不平。在旧社会里,群众可以从苏三身上看见她对爱情的纯洁坚贞和不畏强暴的品质;同时,也可以从苏三身上体会到他们自己所受的痛楚,找到同情和慰籍。苏三的不幸遭遇,正是旧社会中一切受灾难、被牺牲的女性的写照,爱情不自由、妓女受歧视(实即男女不平等的一种表现),特别是冤狱,乃是群众最感到愤懑和痛心的事;而《玉堂春》恰好暴露了这些事的内幕,控诉了黑暗现实的不合理与统治阶级的罪恶。
内容原型
本剧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四《玉堂春落难逢夫》。据考证,描述的是明代的一个真实的故事。苏三自幼被父母卖到院,在那里有幸遇到了将来的夫君王景隆。王景隆一眼相中苏三,却无多余的银钱为她赎身。王景隆发奋图强,进京赶考。婚院老鸨把苏三卖于山西省沈洪做妾。不料沈洪之妻皮氏与同村赵昂私通,谋害沈洪,并嫁祸于苏三。苏三孤苦伶仃,只好认命被关进牢狱受刑。王景隆也是有义气的人,他考中进士,知晓了苏三的冤情,极力为苏三洗冤,两人终成眷属。
现存版本
民国陕西省城南院门义兴堂书局刊行本;民国西安德华书局刊行本;民国西安同兴书局刊行《苏三起解》折戏本;民国34年西安纯益书局刊行《审苏三》改良本;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年刊行田夫改编本。长安书店刊行有何振中《审苏三》演唱本及《苏三起解》折戏本。西安市戏研所藏有《审苏三》旧抄本。《陕西传统剧目汇编.秦腔》第三十九集有书录本。
剧情简介
苏三在婚院时取花名为玉堂春,因此这一出戏也叫《玉堂春》。《苏三起解》是《玉堂春》中的一折,叙述苏三自王金龙走后,矢志不接客,老鸨用计将其卖予山西省富商沈燕林为妾。沈妻皮氏与赵监生私通,毒死沈燕林,反诞告苏三。县官受贿,将苏三判成死罪。老解差崇公道提解苏三自洪桐县赴太原市复审,途中苏三诉说遭遇,崇公道加以劝慰。戏曲也正是从这里开始讲起,其中的故事情节都发生在解差崇公道押解苏三到省城的路上,苏三一路都在诉说自己的不幸遭遇,而好心的崇公道一心想着开导安慰苏三。
弹词
关于玉堂春的故事这几百年间有几种演变,一种是从《王公子奋志记》演变而成乾隆年间《真本玉堂春全传》,就是弹词的蓝本。弹词里的王公子名鼎,字顺卿,父亲王炳,与严岗作对,嘉靖年间人。弹词里的赶考在戏的后面。弹词里,苏三早已是京城里的名妓。弹词里与京剧中沈延林的地位相当的方争却是一个具豪侠气的人。弹词里只有王鼎一人来翻案,玉堂春回到方家以后,听王凤报知,才恢然。
京戏
玉堂春的故事从话本演变而为戏曲,《玉堂春》便成为京剧的蓝本。在话本京戏里,王景隆(京戏作金龙),字顺卿,年方十七岁。他的父亲名琼,号思竹南京金陵人氏。他的仇家是刘瑾,正德年间人。戏里,王金龙在戏的开始就是去赶考。京戏里王金龙是玉堂春的第一个客人。京戏里的坏人是沈延林(戏考作沈洪,与话本小说同)。京戏的最后是会审,在审判时,苏三已经看到了王金龙。
角色介绍
苏三
苏三即玉堂春。她聪明美丽,因家贫,从小被卖入妓院。从她懂事起,就敢于反抗迫害妇女的娼妓制度。她尊重自己的感情,执着专一地追求自己的所爱王金龙。后王金龙银钱用尽,数九隆冬被老鸽赶出妓院,住在关王庙。她偷出妓院,将私房银子赠予王金龙,并发誓非王不嫁。后王金龙为礼部巡更守夜,沿街乞讨,她又赠银让他回南京老家。山西省富商沈燕林向她夸富,要娶她为妾,她破口大骂。老鸨后来将她卖给沈作妾。回到洪洞县后,沈妻与其奸夫赵监生欲毒死她,结果却毒死了沈燕林。沈妻反诬苏三谋害亲夫。县官受了沈妻贿赂,苏三被严刑拷打定成死罪。在审讯中,她叙述与王的厚意深情,使王深为感动。最后,冤情平反,在潘必正、刘秉义二司的帮助下,终于与王金龙结为百年之好。
崇公道
崇公道是山西洪洞县官街的解差,心肠好,却膝下无儿女。在押解苏三赴太原市途中,得知苏三的冤案后,认为这次太原复审苏三一案是一大喜事。苏三起解,怀念情人王金龙,求他消信,他四处讯问为其帮忙。酷暑天气,苏三带机行路,热累难挡,他主动为其落枷。苏三感动不已,主动以干女儿相认,他赠苏三以木棍,帮助行路。一路上,他帮助苏三正确认识过去的事情,鼓励她坚定生活的信心,还想办法帮苏三将状子藏在行枷之内。
王金龙
王金龙是南京豪富子弟,入妓院与苏三住了近一年,浪掷了巨额银钱后被老鸨赶出,又为强人所劫,在礼部巡更守夜、沿街含讨。后来成就功名,为朝廷命官八府巡按。在爱情与婚姻问题上,他反对封建的门阀观念,大胆与妓女苏三(玉堂春)相爱,并始终表现了对爱情的执着专一。他任八府巡按,亲自到洪洞县,想见到苏三。三堂会审见到苏三后,尤其是当苏三讲叙与他的旧情时,他感情不能自已。他不顾身份、地位与舆论,与苏三相会。最后,冤狱平反,在潘必正、刘秉义二司的帮助下,终与苏三团圆。
幕后制作
人物扮相
苏三——青衣
梳大头,胶月绸条(右侧系扣)左侧一缴甩发,中间插一凤蝶总科顶花;红罪衣、罪裤、打腰包、系腰巾子;彩袜、彩鞋;鱼枷。
崇公道——丑
缨帽(或骚子帽),白五嘴脚口,蓝衣箭衣,系鹅黄色弯带,青彩裤、大袜子、皂鞋。
禁卒——丑
蓝毡帽、黑吊搭;叉衣、腰包、彩裤;白布袜、布鞋。
狱官——丑
圆纱、丑三;黑裙子、彩裤;薄底。
舞台设计
《苏三起解》的舞台美术设计与戏的艺术风格协调统一。设计者用三大块竖形档直入天幕,中间一块可根据剧情需要变换图案和是否升降。左右两块则用传统的装饰图案,这样便给人一种清新、开阔、明快之感。从《苏三起解》的场景变换来说,基本可分牢房、行路两个场景。在牢房一场,创作人员把虎头画在黑平绒布上,借以点明环境,增强舞台气氛,具有写意性。在行路时,天幕上以远山近云表示流动的空间,象征着苏三从洪洞县出发,一路风尘,起解到太原市。这样的舞台美术处理与戏的情节发展,与人物性格的表现,都是相映成趣,浑然一体的。
角色揣摩
在封建社会里,妓女是被岐视、失去尊严的人物。苏三一个被以杀人罪行判处死刑的妓女,自然是一个任人侮辱、打骂、陷害的女子,她解往太原后必然是重审重判。一个善良美丽的风尘弱女的毁灭,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作为推动戏剧冲突发展、展示人物性格形成的中心事件——起解,又是一个典型的悲剧事件。悲剧人物、悲剧事件,这就形成了这个戏的基调是悲剧的。苏三在整个戏中的所有唱段和道白,不论是对以往爱情的美好回忆,还是对残酷现实的血泪控诉,都深刻地表现了她的人生命运,从而使戏的悲剧因素具有了更深刻的社会意义。
作为剧中的另一个主要人物,崇公道则是一个诙谐、风趣的喜剧人物。他是小三花脸扮相,这本身就有较强的喜剧性效果。加之促进他性格发展与形成的主要情节,捎信、乘凉、卸枷、斤责、认女,又都是喜剧性情节,因此自然地便在悲剧气氛之中增加了喜剧性的色彩。
作品鉴赏
《苏三起解》是常演的京剧传统剧目,梅、尚、程、荀及后起的张君秋等都有各自的演出本。因演唱风格的不同,形成了一出戏多种演唱风格,相互争艳的局面。此剧内容囊括了旦角西皮唱腔的全部板式,成为京剧旦角的启蒙戏,其中的《起解》《会审》等折子戏最是脍炙人口。西皮流水,表现了苏三在押解途中向人们倾诉她的遭遇情景。西皮的曲调活泼、欢快,唱腔刚劲有力、节奏紧凑,非常适合表现欢乐跳跃、坚定、愤薄的情绪。
唱腔
这出戏在整个的“唱”与“念”方面,也是很和谐的。在《起解》中,苏三唱一段,崇公道念一段,在平板无奇中有着曲折的变化。苏三先唱导板,再唱慢板,是自诉苦情的开始,所以节奏较慢。到了最主要的关键则唱原板,为的比较容易使听众接受,情绪也比较由缓而激。然后由两句而一句,最后转成散板,而以流水回龙腔结束,情绪显然由激而平,最后复归于从容平静。
情节
首先是情节布局的错综复杂。崇公道的看法,似乎和苏三矛盾,却实在是同情苏三的;潘必正、刘秉义对王金龙的见解,看似附和赞同,却实在是勾心斗角、貌合神离的。前者似矛盾而实统一,后者似统一而实矛盾。这种手法和“单线平涂”的画面是不同的,值得我们借鉴。
其次,作者在每个人物一出场时就突出地说明他的个性、处境以及贯穿前后的氛围。如崇公道上场时念:“你说你公道,我说我公道,公道不公道,自有天知道。”立刻使我们体会到他是一个深于世故的人。
重要演出
演出图册
作品影响
1963年,刘元彤、苏盛琴整理的京剧《玉堂春》在沈阳演出时,一下轰动了戏剧界,四十余场连连爆满,得到较高评价。从总政京剧团到中国京剧院四团,再到宁夏京剧团,前后四十年里,此剧成为优秀保留剧目,演出几乎风靡全国各地。
京剧《玉堂春》中三饰演者许翠在第29届白玉兰戏剧奖中获得主角奖。
作品评价
“《苏三起解》是一出具有和谐美的戏曲艺术品。它的内容一一包括人物、语言、情节、矛盾冲突等等是和谐的。它的形式一一包括唱、念、做、打、音、舞(美)、声光等等是和谐的。这种内容与形式之间的有机溶合就是美。美是艺术的生命。所以,毫不夸张地说,《苏三起解》便真正地闪现出了这种美的异彩,因此才使它成了一出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艺术佳品。”——艾治国
衍生作品
武俊英:蒲剧《苏三起解》
武俊英的蒲剧《苏三起解》根据传统折子戏改编。原剧为起解路上苏三述说冤情,崇公道插科打挥。改编本增添了崇公道误解苏三一笔,使剧情跌宕起伏。该剧曾获山西省青年剧团调演综合治理奖、剧本一等奖及其他多项奖。中国戏剧家协会组织专场向首都观众推荐演出。剧中苏三扮演者武俊英获得第五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
韩树荆:《苏三起解》
韩树荆整理改编的《苏三起解》,由运城地区蒲剧团参加1986年振兴山西戏曲调演时推出,青年演员武俊英饰苏三、兰敬生饰崇公道,演出轰动了省城艺坛,荣获多项奖项。改编者保留和发挥了原来演出中唱腔优美和语言诙谐之长,重新结构故事情节、铺排矛盾冲突,着力于揭示苏三和崇公道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加强人物之问思想感情的交流,使得将近一小时的戏,成为一出唱、念、做并重,情节饶有风趣,富有浓郁喜剧特色的完整独立的小戏。
刘廷禹:交响组曲《苏三》
《苏三组曲》是作曲家根据自己创作的芭蕾舞剧《女起解》的音乐改编而成,其音乐素材来自京剧《玉堂春》,特别是全剧中那段最为著名的唱段《苏三起解》。全曲共分三个部分:《起解》《忆情》和《重逢》,三个段落的情感铺陈层层递进,一步步推向最后的高潮。这部《苏三组曲》是刘廷禹先生管弦乐的代表作,作曲家力图通过苏三一生中几个生活情景的音乐描写,表现出一个普通民女所遭受的不幸和人生的种种坎坷,生动地塑造了苏三的形象。
周治平《苏三起解》
台湾音乐人周治平写过一首歌叫《苏三起解》,收录在1990年发行的专辑《青梅竹马》中。当年周治平以一首《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闻名台湾乐坛,后来又以制作人的身份为梁朝伟、张学友、周华健等巨星级歌星创作了《一天一点爱恋》《左右为难》等诸多歌迷耳熟能详的歌曲。
陶喆《苏三说》
《苏三说》由李焯雄作词、陶喆作曲并演唱,收录在陶2005年发行的专辑《太平盛世》中。在这张专辑中,陶喆再次老歌新唱,采用了京剧《玉堂春·苏三起解》的音调与故事创意,将京剧《苏三起解》的西皮流水快板改编成一曲《苏三说》,有感于苏三的故事而创作新词。
参考资料
《苏三起解》.中国戏曲文化知识库.2023-07-26
五大流派京剧《苏三起解》.搜狐网.2023-07-26
“京剧国粹鉴赏”11月30日演出预告 .搜狐网.2023-07-25
京剧《苏三起解》《三堂会审》《断桥》《挑华车》4月24日上演.网易.2023-07-25
【今日演出】这里有戏丨5月20日 14:00 《扈家庄》《苏三起解》《游园惊梦》精彩上演 .搜狐网.2023-07-25
演出预告 | 7月8日19:30:《雅观楼》《苏三起解》.搜狐网.2023-07-25
第29届“白玉兰戏剧奖”新鲜出炉,来看看各大奖项花落谁家?.上海观察.2023-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