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旦舂
城旦舂是中国秦朝、汉代时期的一种刑罚,属于徒刑。城旦是针对男犯人的刑罚,其意思是“治城”,即筑城;舂是针对女犯人的刑罚,其意思是“治米”,即舂米。男女差役的分别并非固定不变,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在刘恒刑罚改革之前,城旦舂是无期徒刑;改革之后,刑期上限为六年。
刑罚分类
汉文帝刑罚改革前的徒刑
汉文帝刑罚改革之前的徒刑按刑罚轻重可分为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和候五种。其中,城旦舂仅次于死刑,与鬼薪白粲同属较重的刑罚等级,而隶臣妾、司寇、候则属于较轻的刑罚等级。具体包括:
城旦舂
秦朝的城旦舂分为斩黥城旦舂、黥劓城旦舂、斩城旦舂、黥城旦舂、完城旦舂、系城旦舂六种;汉代则分为斩城旦舂、黥城旦舂、完城旦舂、系城旦舂四种;刘恒之后分为髡钳城旦舂、完城旦舂两种。服刑者不仅需要筑城、舂米,还参与田间劳动、手工业劳动,如青铜器制作。一般情况下,男性的工作量大于女性。
鬼薪白粲
秦代的鬼薪白粲分为刑鬼薪白粲、鬼薪白粲两种;汉代仅有鬼薪白粲一种。
隶臣妾
秦代的隶臣妾分为刑隶臣妾、耐隶臣妾、隶臣妾三种;汉代则只有耐隶臣妾、隶臣妾两种。
司寇
秦朝和汉代的司寇均分为耐司寇和司寇两种。
候
秦代特有的徒刑,但在汉代未设立。
汉文帝刑罚改革前的城旦舂
城旦舂在刘恒刑罚改革前分为斩黥城旦舂、黥劓城旦舂、斩城旦舂、黥城旦舂、完城旦舂、系城旦舂六种。其中,斩黥城旦舂是最严重的一种,其次是黥劓城旦舂、斩城旦舂、黥城旦舂、完城旦舂、系城旦舂。
汉文帝刑罚改革后的徒刑
汉文帝刑罚改革后的徒刑按刑罚轻重可分为髡钳城旦舂、完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和司寇五种。东汉以后,城旦舂的职责范围扩大,除了筑城和舂米,还包括其他劳役。
髡钳城旦舂
这是一种为期六年的有期徒刑,同时接受髡刑和钳刑。最初是死刑以下的最高刑罚,随着流刑、徙刑的出现,逐渐发展成为隋唐时期的“死、流、徙、笞、杖”刑罚体系。
完城旦舂
这是为期五年的有期徒刑。
鬼薪白粲
这是为期四年的有期徒刑。
隶臣妾
这是为期三年的有期徒刑。
司寇
这是为期两年的有期徒刑。
意义
城旦舂及其相关的徒刑反映了中国古代刑罚从肉刑向有期徒刑的转变过程。在周代,主要刑罚包括墨刑、劓刑、刖刑、宫刑、杀刑,均为肉刑;而在秦汉,主要刑罚转变为城旦舂、鬼薪白粲、隶臣妾、司寇、候,均为徒刑。这一变化体现了国家刑罚制度从肉刑主导转向徒刑主导的趋势。刘恒宣布废除肉刑,并将最高徒刑城旦舂从无期徒刑改为六年或以下的有期徒刑,标志着国家刑法制度从肉刑、无期徒刑向有期徒刑的转型。
参考资料
秦代“城旦舂”考辨——兼论秦律的一些特点-论文.道客巴巴.2024-09-24
秦朝的刑罚种类.北京法院网.2024-09-24
新出秦简所见隶臣妾身份问题再探讨.史学月刊.2024-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