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广州白云机场劫机事件
1990年广州白云机场劫机事件是指1990年10月2日蒋晓峰劫持波音737飞机的刑事案件。在中国厦门飞往广州市的波音737-200型2510号航班上,逃犯蒋晓峰声谎称飞机上有爆炸物,威胁飞行员将飞机开往台湾,因飞行员并没有满足劫机犯要求,蒋晓峰对驾驶员施暴,导致飞机失控,在降落于广州白云机场时与另两架飞机相撞并而引发火灾,有128名乘客不幸遇难。
该事件发生后国家出台规定,表示发生劫机时不鼓励机组人员与劫机犯搏斗,尽量满足其要求,将乘客和飞机的安全放在优先位置。
事件背景
蒋晓峰,男,出生于1969年8月11日。1988年9月曾因盗窃被捕,之后为湖南省临澧县物资局开发公司驻长沙采购站的采购员,于1990年7月13日骗取临县物资局开发公司1.7万元人民币后畏罪潜逃。之后为到台湾寻求政治庇护而选择劫机。
厦门航空8301号班机(编号:B-2510)于1990年10月2日从厦门飞往广州市,机长岑龙裕。
事件经过
1990年10月2日,厦门航空8301号班机(编号:B-2510)于6点50分从厦门飞往广州。逃犯蒋晓峰一手提着黑色行李箱,一手里捧着一束鲜艳的塑料花登上这架飞机后,在上午6时57分在飞机16排D座突然冲向驾驶舱,并露出塑料花中香烟盒大小的黑色塑料盒,称这是7公斤的炸药。蒋晓峰一边高举小塑料盒晃动,一边大声威胁机组人员马上把飞机开往台湾,否则就要炸毁飞机。为了保证飞机安全,除了驾驶员外,机舱里其他几位机组人员都按照蒋晓峰的要求退出了驾驶舱。
期间B-2510号与地面的联系一度中断,广州市民航当局得知这一消息时,飞机已飞抵广州上空。广东省、广州市以及广州民航的不少领导都聚在塔台指挥,广州中国民航局中南地区管理局接到飞机被劫的消息后迅速关闭了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并且禁止机场内所有航班的升降。
上午8时34分,飞行员以燃料不足以开往台湾为借口继续飞往广州,并提出在香港机场补充燃料后转飞台湾,民航区域管制室同意飞机到香港加油,并与香港空中管制部门作了联系。但蒋晓峰表示如果在香港机场降落就要炸毁客机,飞机不得不在广州市上方300米左右盘旋。
9时04分,飞机因燃料不足紧急降落,蒋晓峰机着陆后滑行时突然击飞行员,试图自己驾驶飞机逃亡,导致飞机滑行约300米后突然向右偏驶,冲过跑道与停机坪之间的五个连接桥后,且不断加速,当冲到跑道南端的停机坪时,撞上正在给中国西南航空公司波音707(编号:B-2402)充电的电瓶车,当时707客机的乘客和机组人员都已离开飞机,只有一名机组人员留在机舱内收拾东西。
蒋晓峰试图驾驶飞机再度升空,却因升力不足撞到编号为2402客机的机头,导致其整个机头被切断。之后蒋晓峰驾驶飞机继续前冲,再次撞上正在候机的中国南方航空公司波音757-200客机(编号:B-2812),导致编号为757的飞机后油箱起火,且客机从机翼部断为两截。随后编号为2510的飞机从空中摔落在地,最后在跑道一侧的草坪上坠毁。整个撞机过程不到一分钟。
事件救援
守在跑道北端的消防车看见编号为757的飞机被切断后立刻赶到现场进行灭火和救援工作。编号为757飞机的机长在事故发生后随即切断所有电源,指挥机组人员打开舱门,准备滑梯,先让乘客逃生,自己最后一个离开飞机。之后曾献武被守在地面的急救人员迅速送往医院,经过检查,他安然无恙。其他数名机组人员因在驾驶舱内听塔台和被劫飞机的对话而成功存活。
事件调查
1990年10月2日的事发下午,民航领导立即召集机组成员开会了解事件的经过,事故的善后处理小组快速成立。在编号为2510的客机驾驶舱发现了驾驶员岑龙裕和逃犯蒋晓峰的尸体,经对蒋晓峰尸体检验,未发现炸药附着物。
伤亡情况
该事件导致厦门航空编号为2510号飞机上有75名乘客遇难、18名受伤,机组7人遇难;南方航空B-2812号飞机上有46名乘客遇难,机组人员安然无恙;西南航空B-2402号飞机上一名机组人员头部受伤。该事故共导致128人遇难,伤亡者中包含港澳台旅客及国际旅客。编号为2510及2812号客机报废,2402号客机机头严重受损。死亡旅客中有台湾乘客30名、香港乘客5名、澳门乘客2名、美国乘客1名。
被劫持的波音737、200型飞机解体粉碎,只余下一个发动机、左起落架和一个轮胎,其残骸被陈列在广州“飞机博物馆”中。编号为757的飞机则被拖到了机场的维修基地,后被当作废料卖掉。
事件影响
该事件被认为是后来“劫机潮”的诱因之一,1993年曾发生过10架客机被劫持到台湾的事件。
与此同时,这次事件也引发了社会上对中国处置反劫机原则的普遍思考,之后国家出台规定,表示发生劫机时不鼓励机组人员与劫机犯搏斗,尽量满足其要求,将乘客和飞机的安全放在优先位置。
1992年国务院批准民航征收机场管理建设费,专项用于安排机场封闭式管理工程的建设、大型消防车、公安和安全检查专用设备等,用于提高机场安全保卫工作。从此中国民航安全保卫专项资金持续投入,设施设备得以及时更新换代,有力地保证了安保措施水平和质量。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民航大量投入使用的液体探测仪、痕量爆炸物探测仪、防爆干扰仪以及防核化生设备等,为做好民航的奥运安全保卫工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和技术保障。除加强先进科学技术产品的投入和使用外,民航局公安局也高度重视民航安保的软科学理论研究和应用,每年投入大量资金进行管理科学的理论研究和安防技术的应用研究。
参考资料
盘点中国民航史十大空难事件 你知道几个.中国网.2023-07-24
世界十大空难档案记录22.国家应急广播.2023-07-24
1990年厦航客机空难揭秘 客机遭劫撞毁空姐玉殒.新浪网.2023-07-24
劫后余伤:从1990年广州劫机到2010年菲人质事件.凤凰网.2023-07-27
白云机场劫机案造成128人死亡.网易新闻.2023-07-30
盘点震惊全球的十大劫机案.CAN.2023-07-24
记者探秘广州“飞机博物馆”:浓缩的中国民航史.新浪网.2023-07-24
大陆劫机犯的归途:1993年10架客机被劫持到台湾.凤凰网.2023-07-28
忠诚铸造金盾 尽责护卫蓝天.中国民航网.2023-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