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陆地探测四号01星

陆地探测四号01星

陆地探测四号01星,是中国《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遥感科研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满足中国及周边区域防灾减灾、地震监测、国土资源勘察及海洋、水利、气象、农业、环保、林业等行业应用需求。该星是世界首颗进入工程实施阶段的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将进一步完善中国天基灾害监测体系,对全面提升中国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023年8月13日1时2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提供遥感信息服务。

发展历程

研制历程

陆地探测四号01星,是《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中的遥感科研卫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满足中国及周边区域防灾减灾、地震监测、国土资源勘察及海洋、水利、气象、农业、环保、林业等行业应用需求。

该星是世界首颗进入工程实施阶段的高轨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搭载L波段合成孔径雷达,具备中等空间分辨率、快速重访观测、大范围覆盖的观测能力,主要为应急管理、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水利、气象、农业农村、林业草原、地震等行业提供数据支撑。将进一步完善中国天基灾害监测体系,对全面提升中国防灾减灾救灾综合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主要任务

陆地探测四号01星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满足中国及周边区域防灾减灾、地震监测、国土资源勘察及海洋、水利、气象、农业、环保、林业等行业应用需求。

卫星发射入轨后,将丰富中国重点区域观测手段,能够对中国本土及周边区域进行全天候、全天时的观测,满足防灾减灾与地震监测、国土资源勘查以及海洋、水利、气象、农业、环保、林业等行业应用需求。

性能参数

卫星运行于倾斜地球同步轨道,搭载的合成孔径雷达载荷具有高分辨率、宽覆盖、多模式、轻量化等优点。与低轨卫星、光学卫星相比,该卫星将高轨观测重访周期短、成像幅宽大的优势与微波观测不受气候限制(全天候)、不受光照限制(全天时)的优势结合起来,可以提高灾害异常变化信息的识别精度和效率,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治能力。

卫星在轨运行后,对中国东南沿海地区重访周期小于4小时,对长江中下游平原中国西南地区东部、京津冀北部、东北南部地区重访周期小于8小时,能够显著提升洪涝等自然灾害应急快速响应能力,同时增强受灾区域大范围、持续动态监测能力。为了让卫星更好服务于防灾减灾工作,充分利用高轨和微波两个特点,紧扣灾害发生特点和观测需求,为卫星精心设计了四种应用模式,为防灾减灾提供更精准专业的服务。

发射记录

2023年8月13日1时26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陆地探测四号01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该卫星主要用于提供遥感信息服务。此次任务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83次飞行。

参考资料

长三乙火箭成功发射陆地探测四号01星.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2023-08-14

中国成功发射陆地探测四号01星-中新网.中新网.2023-08-14

新华全媒+|进一步完善我国天基灾害监测体系 陆地探测四号01星顺利升空-新华网.新华网.2023-08-14

世界首颗高轨SAR卫星成功发射 应急遥感监测能力再上新台阶_新闻频道_中国青年网.中国青年网.2023-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