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庶
徐庶(?—曹魏太和年间),字元直,豫州川(今河南省禹州市)人。东汉末年先为刘备谋士,后为曹操谋士。曹丕时,任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庶原名徐福,出身寒门。早年好行侠仗义,为人报仇后被捕,得到朋友解救,获救后改名徐庶。随后折节读书,一心向学,与石韬交好。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徐庶因兵乱到荆州避难,司马徽、诸葛亮、崔钧等人结识。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刘备驻扎于新野,徐庶前往自荐,得到刘备赏识。徐庶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刘表病死,次子刘琮接领荆州,派遣使者请求投降曹操。刘备屯于樊城,听闻此事后,刘备率众南行,徐庶带家眷与诸葛亮一起随刘备逃亡,在当阳长坂坡被曹操大军追上,徐庶的母亲被曹操军所获,徐庶为了保全母亲,辞别刘备,前往曹营。曹丕时,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几年后病逝。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这一歇后语出自于徐庶的典故。宋代王质评价徐庶:世若无徐庶,更无庞统,沈了英雄。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徐庶原名徐福,出身于寒门。他年轻时喜欢做游侠,常常仗剑行侠。中平末年间,徐庶为人报仇,事后用白灰涂于面部,披散下头发逃跑,但被官吏抓获。官吏问他的名字姓氏,徐庶闭紧嘴一言不发。官吏于是把他绑在车上的立柱上,做出要对他施以肢解之刑的样子,击鼓命令周围市坊的人出来辨认他。没有人敢上去认徐庶。后来徐庶的朋友们共同前来解救徐庶,徐庶得以逃脱。
徐庶十分感激同伴的救命之恩和这一次死里逃生的机会,于是决定弃武从文,放下刀戟等武器,作书生打扮,改变自己的志趣,开始用心读书。
徐庶刚到学舍去求学的时候,其它学生听说徐庶曾经的经历,不愿意和他一起学习生活。于是徐庶放低姿态,早起一个人洒扫除尘;认真听讲学习经典,最终熟知义理,学有所成。同郡的石韬于是和他成为了至交好友,两人关系亲近。
举荐孔明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中州发生兵乱,徐庶与石韬一同客居荆州。在荆州市,徐庶结识了诸葛亮,并与他交好。徐庶、石韬与诸葛亮、汝南郡的孟建、司马徽等人一同交游。当时诸葛亮过着布衣生活,他自诩有管仲乐毅之才,但不被当时的人认可。只有徐庶和博陵的崔钧对待诸葛亮友善,信服他的能力。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当时刘备依附于刘表,屯兵新野。徐庶前去见刘备,向刘备自荐,得到了刘备的器重。徐庶又向刘备举荐诸葛亮,他说诸葛亮有卧龙之称,问刘备是否愿意一见。刘备让徐庶与诸葛亮一起前来。徐庶认为刘备应该亲自前去面见诸葛亮,不能使诸葛亮屈就前来拜见刘备。于是刘备前去拜诸葛亮,三顾茅庐才得相见。
辞刘归曹
公元208年(建安十三年),刘表死后,刘表的儿子刘琮不战而降。曹操派兵来征讨。刘备听说以后带领众部向南躲避。徐庶与诸葛亮同行,被曹操追上,徐庶的母亲被曹操抓获。曹操以徐庶的母亲为筹码,要求徐庶归降自己。徐庶于是辞别刘备,指心自陈。徐庶说自己本来想辅佐刘备成就大业,但是母亲被曹操挟持,自己内心慌乱,没法一心一意辅佐刘备,所以自请离去。刘备也体谅徐庶作为人子之心,放徐庶离去。于是徐庶投奔到了曹操处。随后诸葛亮追随刘备离开,徐庶和石韬投奔曹操。
逝世
太和二年(228年),诸葛亮率军北伐,听闻徐庶与石韬(郡守、典农校尉)官职都不太高,于是感叹道:“难道是魏国的谋士太多了吗,为什么不重用徐庶与石韬两人呢?”
几年后,徐庶病逝。有碑留存在彭城。
人物评价
诸葛亮在做丞相时训诫下属,提到徐庶:只有徐庶做事能够做到反复审核不会产生疑问。还有董和在参署七年,凡事不能决定,必反复审核十次才来告诉。如果各位能做到徐庶的十分之一,董和的勤勉,都尽忠于国事,那么我诸葛亮就可以少些过错了。又说:我后来结交徐庶,常常得到他的开导和教诲。
宋代王质《八声甘州·读诸葛武侯传》:世上如果没有徐庶,那么就一定没有庞统,英雄都被埋没。
相关人物
文学形象
徐庶在《三国演义》中的主要故事情节及文学意蕴
《三国演义》中的徐庶故事主要由“行歌自荐”“败曹仁”“辞刘归曹”以及“走马荐诸葛”四部分组成。与史实相较,《三国演义》中的徐庶故事虽有历史的影子,但多数却是后人的附会与想象。如“行歌自荐”在《三国志》中仅有“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辞刘归曹”虽有史实为据,却非被程昱伪造徐母书信骗归,而是徐母在随刘备大军逃亡途中被曹操军队捉获,徐庶不得已而归曹。至于“走马荐诸葛”一事,则想象大于事实,因为徐庶是“见先主”后不久即向刘备推荐诸葛亮,根本没有所谓的“走马”再荐一说。徐庶虽在小说中的戏份不多,但其却是开启诸葛亮传奇人生最关键的一个人物。徐庶在小说中尽管是作为诸葛亮的陪衬出现的,但其形象本身却凝聚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行歌自荐”蕴含古代底层知识分子积极出仕的心态,“辞刘归曹”表现出一个人在“忠”“孝”之间何以走不出悲剧的选择怪圈以其思考,徐庶身上表现出因坚守美德而陷入两难造成的浓重悲剧色彩。徐庶故事体现的人生难题,小说提出但无法解答,但徐庶的形象却因其具有的悲剧性而显现出巨大道德力量。
人物轶事
一言不发
与徐庶有关的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出自于《三国演义》。徐庶受设计被骗到曹营后,曹操将大军分作八路,攻打樊城。刘晔建议曹操派出与刘备关系亲厚的徐庶前去樊城劝降刘备。到了樊城,徐庶与刘备、诸葛亮等人一诉旧情,并将曹操即将率兵攻打樊城的事告知刘备等人。刘备想要劝徐庶留下,徐庶说自己虽然身在曹营,但是不会为他们做任何谋划。而且刘备身边现在已有诸葛亮,不必担心大业不成。于是刘备没有再强留徐庶。徐庶回到曹营,向曹操报告刘备没有投降的意愿。曹操大怒,即日进兵攻打樊城。
身在曹营心在汉
有一种观点认为,“身在曹营心在汉”是出自于徐庶的典故。《三国演义》中写到,刘备在新野时,徐庶化名单福,投效于刘备,拜为军师。徐庶出谋划策,计取樊城。不久曹操手下谋士程昱识破了徐庶的身份,称徐庶之才十倍于己。曹操欲将徐庶收归帐下,取来徐庶老母,用伪书赚徐庶来投。徐庶临走前向刘备推荐了诸葛亮,并立誓在曹营"终身不设一谋"。在《三国演义》第四十七回中,徐庶说:“吾感刘皇叔厚恩,未尝忘报。曹操逼死吾母,吾已说过终身不设一谋…… 君当教我脱身之术,我即缄口远避矣。”于是有了人们常说的另一句熟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而徐庶是实践了诺言的。
隐居仙岛
据《胡氏家书》记载,灵山东北海上有一个叫鼓子洋的地方。岛上有一种白色的耐冬花,大到需要双手拱抱。有好事的人坐船过海到了那里,遇见一个老人驾着小舟到来,穿着芒草鞋和道袍,样貌看起来十分年老。老人问:“年轻人要到哪里去?”这人说是来采耐冬的。老人呵斥他道:“这不是世间的俗物,它可以使人捱过冬天的严寒。”又说:“即墨区有个道学先生,叫胡屹阳,为我问候一下他。”话说完,人已经不见了。这个人很惊疑,于是回到船上。突然吹起大风,直到他把采集的耐冬花都扔掉之后,风才归于平静。后来这人来到即墨,一打听,还真有个胡阳,于是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说了出来。胡峄阳听后怅然地说:“这人是三国时期的徐庶,他已经在鼓子洋隐居很久了。”
后世纪念
胶南帽子峰
帽子峰,位于山东青岛胶州湾海西大珠山南麓的黄岛区滨海街道,海拔223米,峰顶突兀险峻,隆起宽大,山路崎岖、不易攀登。据传,帽子峰是徐庶弃官扔掉官帽的地方,后来徐庶隐居黄岛沿海一带,凭借自己的才能为当地百姓做了不少事。为了纪念徐庶,当地百姓自发地在大珠山帽子峰顶建起了徐庶庙。据《琅台志》记载,徐庶庙为正方形,宽和高分别为3.5米和4米,顶部青瓦覆盖,四周有飞檐斗拱,外观典雅古朴。庙内正中为徐庶泥像,前方贡有香案,墙上绘有壁画。庙外北侧有一凉棚,据说徐庶曾在此看书观海。庙后有泉水,相传可治百病。徐庶庙历代香火不断,过往渔民和附近居民都会来进香。现在庙宇早已,但仍有庙基和凉棚柱洞留存。当地人至今保留着出海前先到帽子峰祭拜徐庶的习俗。每到正月初一至初五,人们便成群结队地登帽子峰祭拜徐庶。
徐庶故里
”徐庶故里”,又称“徐庶庙”“徐公祠”。坐落在湖北省南漳县城东北角。“徐庶故里”于1992年10月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原名“单公祠”。清同治四年版《南漳县志》将徐庶列入县志,并“按:南漳小东门外有单家庄,相传为单福隐居处,爱新觉罗·颙琰元年翼长富廉倡修单公祠。”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南漳守备任海重新修立“汉徐庶故里”碑。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南漳知县沈兆元将其重修并更名为“徐庶庙”。此后,由于年久失修,原三进院落只剩二进。公元1986年,南漳县人民政府拨款重修,现已免费对外开放。”徐庶故里”外为一座大牌坊,建筑具有汉代风格,内有徐庶造像、徐庶碑刻铭文、门楹联等。
相关作品
文学作品
影视形象
戏曲剧目
参考资料
徐庶庙缘何“落户”大珠山帽子峰.青岛市情网.2023-08-17
《三国演义》与大珠山那些不得不说的故事....微信公众号-黄岛区旅游局 西海岸文旅发布.2023-08-17
三国历史文化景点徐庶故里之一-南漳新闻网.南漳新闻网.2023-08-17
三国历史文化景点徐庶故里之二-南漳新闻网.南漳新闻网.2023-08-17
三国历史文化景点徐庶故里之四-南漳新闻网.南漳新闻网.2023-08-17
南漳:一缕清风过 徐公祠旁繁花落 - 南漳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南漳县人民政府.2023-08-17
三国演义 (豆瓣).豆瓣电影.2023-08-17
三国 (豆瓣).豆瓣电影.2023-08-17
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 (豆瓣).豆瓣电影.2023-08-17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 (豆瓣).豆瓣电影.2023-08-17
《徐母骂曹》:昂然正气斥奸雄(中国戏曲中的传统美德·舍生取义).新华网.2023-08-17
[CCTV空中剧院]京剧《徐母传·训子》 表演:张兰 秦梁木 和逸山.CCTV 节目官网.2023-08-17
新编传统京剧《徐母传》即将亮相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季.北京旅游.2023-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