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

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s),又称普利策新闻奖,是根据美国报业巨头约瑟夫·普利策(Joseph Pulitzer)的遗愿于1917年设立并首次颁发的奖项,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负责管理和颁发,普利策奖委员会负责评选。现已成为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被称为“新闻界的诺贝尔奖”,也被公认是新闻业的行业标杆和典范。它的评选结果一般在春季(如四月及五月初)宣布,每年颁发一次。

普利策奖目前涵盖多个范围,包含23个单项奖,其中新闻类15个,分别是:普利策优异公共服务奖、普利策突发新闻报道奖、普利策国内报道奖、普利策国际报道奖、普利策调查报道奖、普利策解释性报道奖、普利策本地报道奖、普利策社论写作奖、普利策图解报道和评论奖、普利策突发新闻摄影奖、普利策专题摄影奖、普利策评论奖、普利策批评奖、普利策专题写作奖、普利策音频报道奖。创作类8个,分别是:普利策小说奖、普利策历史奖、普利策传记奖、普利策回忆录和自传奖、普利策诗歌奖、普利策一般非虚构类作品奖、普利策戏剧奖、普利策音乐奖。另有特别表彰,以及为哥伦比亚大学优秀毕业生设奖学金。

约瑟夫·普利策是美国新式新闻事业的领袖人物和现代报业的创始者之一,他创办的《世界报》奠定了西方现代大型报纸的发展基础。他注重新闻工作的专业训练,认为良好的报纸必须要有素质良好的工作人员,因此在死后留下50万美元设立普利策奖。1917年普利策奖首次设立时仅有四个新闻奖,四个文学作品和戏剧奖,一个教育奖和五个旅行奖学金。并设立了新闻学院咨询委员会(后演变为普利策奖委员会)来具体负责奖项事务。随着媒介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普利策奖随着实践的变化逐渐丰富,奖项类型不断扩充,并随着时代变化和技术革新,不断扩大和改变授奖范围,灵活调整授奖对象和作品内容。

每年年初,普利策奖委员会会发出邀请函,邀请报社、媒体机构与个人投递作品,在单项奖评审团初审后,每个单项奖会把含三个提名的名单交给普利策奖委员会审议,审议通过后,最终获奖者名单由普利策奖管理员以视频直播形式公布(早期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公布)。除了以组织形式参赛的公共服务奖获奖者获得金质奖章外,普利策奖其他各单项类别的获奖者都将获得15000美元奖金和证书。

普利策奖新闻奖的经典作品包括:1922年《纽约世界报》揭露三K党的活动;1938年《纽约时报》采访富兰克林·罗斯福;1956年,国际新闻社小威廉·伦道夫·赫斯特、金斯伯里·史密斯和弗兰克·康尼弗对苏联领导人的独家采访;1968年《杰克逊维尔日报》罗科·莫拉比托的照片《生命之吻》;1972年《纽约时报》发表五角大楼文件;1973年《华盛顿邮报》调查水门事件;1983年美国联合通讯社比尔·弗利关于西贝鲁特萨布拉难民营大屠杀的照片;2014年,《华盛顿邮报》和《卫报美国》报道爱德华·斯诺登泄露美国国家安全局监控计划等。

普利策奖除新闻奖以外的创作奖经典作品包括:1926年爱德华·钱宁的《美国史》;1932年赛珍珠的《大地》;1937年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1940年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1948年坦内西·威廉斯的戏剧《欲望号街车》;1953年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1961年哈珀·李的《杀死一只反舌鸟》;1972年雅各布·德鲁克曼的音乐《窗》;2005年凯·伯德和马丁·J·舍温《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等。

百年来,普利策新闻奖评选已经成为美国新闻界的年度传统盛事,它的甄选和奖励,向世界传递了一个重要讯息:通过以人为本、精确、客观、深度和公正的报道,反映大众的生活,追求社会公义以及捍卫新闻报道的纯洁性和为公众服务的理念。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有着“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的美誉。在媒介融合时代, 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代表着“美国最负责任的 (报道) 制作和最丰富优美的传播方式 (集合) ”。2018年12月,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2018世界品牌500强》榜单,普利策奖排名第453。

奖项历史

设立背景

约瑟夫·普利策(1847-1911),1868年成为《西方邮报》的记者,1869年1月被选为密苏里州议会的共和党议员;1883年,普利策买下纽约的《世界报》,这份报刊奠定了西方现代大型报纸的发展基础;普利策是美国新式新闻事业的领袖人物和现代报业的创始者之一、黄色新闻(有关刺激性内容的报道)的发起者之一,被称为“黄色新闻之父”。

1902年8月末,普利策口授了一份备忘录,述及在历史悠久的常春藤大学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捐资设立新闻学院的构想。在这份个人文件的结尾,他说:“顺便提一句,我强烈希望该学院从我提供的大笔款项中拿出一笔,用来向各类多才多艺、事业有成和出类拔萃的新闻记者和著作家支付每年颁发的奖金。”普利策曾言:“我对新闻业的进步和提升非常感兴趣,我一生都在从事这个职业,认为这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对人们的思想和道德的影响具有无与伦比的重要性。我希望帮助吸引有品格和能力的年轻人从事这个职业,也帮助那些已经从事该行业的人获得最高的道德和智力培训。”普利策美国新闻界取得的高度成就,几乎没有取得任何来自他人的帮助,他为自己是一个白手起家的人而自豪,但年轻时作为一名年轻记者的挣扎的经历,让他希望形成专业的新闻培训机制。

1903年,普利策捐赠250万美元给哥伦比亚大学创办新闻学院。1917年,普利策奖(The Pulitzer Prizes)依据其遗嘱正式设立,成为美国一项重要的以新闻为主兼顾文化艺术的奖项。

历史沿革

在普利策的最初设想中,只指定了四个新闻奖,四个文学作品和戏剧奖,一个教育奖和五个旅行奖学金。但是,普利策为奖项制度的后续变更,成立了一个新闻学院咨询委员会(Advisory Board of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并赋予该委员会自行决定暂停或改变任何主题、推翻每个类别中设立的陪审团对奖项提出的建议的权利。该委员会后来更名为普利策奖委员会,并将奖项数量增加至包括诗歌、音乐、摄影、回忆录、音频新闻等在内的共计23个。

早期演变

在1917年,普利策奖首次设立时仅有公共服务奖、报道奖、社论写作奖和报史奖4个奖项,而随着媒介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普利策奖随着实践的变化逐渐丰富。

1922年,普利策奖增设社论漫画奖;1929年,增设通讯奖;1942年,增设国内电讯奖、国际电讯奖和摄影奖;1943年设音乐奖;1948年,普利策奖取消报道奖、通讯奖、国内电讯奖、国际电讯奖,新增本地报道奖、国内报道奖和国际报道奖;在1953年,本地报道奖被细分为编辑时间本地报道和非编辑时间本地报道两类;而1964年时普利策奖又将上述两个奖项,调整为一般性或现场地方新闻报道、调查性特别本地报道两类。

1968年,普利策奖将摄影奖细分为现场新闻摄影和专题摄影两类,并在1979年增设新闻特写奖。“现场新闻摄影”在2000年被更名为“突发新闻摄影”。

1985年,普利策奖取消一般性或现场新闻报道、调查性特别本地报道两个奖项,增设一般新闻报道 、调查性报道、解释性新闻和特别报道四个奖项;1991年,一般新闻报道和特别报道被调整为现场新闻和热点新闻。1998年,现场新闻被更名为突发新闻报道,解释性新闻被更名为解释性报道;2007年,“热点新闻”的表述被取消,恢复为地方新闻报道。

融媒创新

二十世纪末, 随着媒介融合的程度不断加深, 不同类型的媒介之间边界日益模糊, 普利策奖在新闻领域无法维持在传统的纸媒上, 在文艺领域也要相应有所创新。以1997年,也即普利策诞辰150周年为契机,普利策奖委员开始推动两个重要变革,其评奖规则经历了一系列重大调整,尤其体现在音乐奖和新闻类奖项两大部分:

音乐奖

传统上普利策音乐奖只颁发给古典乐,1997 年,温顿·马萨利斯 (Wynton Marsalis) 的《Blood on the Fields》获得了普利策奖,该作品具有浓郁的爵士乐元素,这是奖项首次吸纳更多样的音乐风格,并体现美国本土主流特色。从1998年比赛开始,音乐类别的定义和参赛要求被扩大,以吸引更广泛的美国音乐,此外,乔治·格什温(George Gershwin,1998 年百年诞辰纪念日)和艾灵顿公爵(Duke Ellington,1999 年百年诞辰纪念日)两位美国爵士乐元老被追授特别嘉奖。歌手兼作曲家鲍勃·迪伦 (Bob Dylan) 于 2008 年获得特别嘉奖,这也为他日后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奠定基础。此后,从2010年代起,乡村音乐、灵魂乐、嘻哈等音乐形式也先后获得普利策奖青睐。

新闻类奖项

普利策奖开始重视网络新闻媒体所做出的日益重要的贡献。1999年度评奖开始,公共服务奖将向网络新闻(online journalism)开放,但申请作品来源仅限于报纸所属网站,提交形式可以为光盘, 提交内容不限于文字报道和静态图片。2006年度评奖开始,当时新闻奖所拥有的全部14个奖项都向报纸网站刊登的内容开放,但除公共新闻奖、突发新闻报道奖和突发新闻摄影奖的申请作品可以是仅仅发表在网站上的内容且形式不限外, 其他奖项的申请作品必须是同时发表在报纸纸版以及报纸网站的文字报道和静态图片。2007年度评奖开始, 除两项摄影奖的评审标准仍仅限于静态图片外, 其他申请作品表现形式将不限于文字报道和静态图片。各种数据库、交互式图表、博客、幻灯、视频等在线材料都允许提交。

2009年度评奖开始, 普利策新闻奖的所有奖项将向非报纸所有的新闻网站或在线新闻机构开放,但杂志或广电媒体的官网除外。和纸媒一样,这些新闻网站或在线新闻机构应至少每周更新, 并且主要致力于原创性新闻报道和对时事的报道与评论,而申报作品可以完全是在线内容。这次改革后, 普利策新闻奖更加彻底的向非报纸所有的新闻网站和在线新闻机构敞开了大门。2010年度评奖开始, 取消2008年宣布的关于作品必须是‘主要致力于原创性新闻报道和对时事的报道与评论’的限制, 因为这一要求将在线专栏作家、评论家和博主挡在了普利策大门外。但在各项报道奖中“原创性新闻报道和对时事的报道与评论”仍是入选的重要条件。

2015年开始施行的评奖新规, 主要包括两项内容:其一,“调查性报道奖”和“专题写作奖”两个奖项, 开始向杂志及其所属网站开放。其二,来自不具备评奖资格机构的记者 (如在广播电视新闻机构工作的记者) ,如果他们是与报纸或新闻网站的人员合作完成了报道,也能接受提名。

2016年《纽约客》获得了“专题写作奖”和“批评奖”,成为第一个获得普利策新闻奖的杂志,证明了“将纸质杂志和电子杂志的报道纳入评选范畴”改革的方向。

发展近况

2020年5月4日,第104届普利策奖(即2020年普利策奖)获奖名单公布,同时新增“音频报道奖(Audio Reporting)”。

当地时间2023年5月8日,2023年普利策奖获奖名单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公布。同年,普利策奖委员会宣布,因为技术的快速革新,普利策新闻摄影奖中的突发新闻摄影和专题摄影的参赛指南和资格会进行大幅修订,并于2024年正式施行。

奖项概况

奖项定位

普利策奖作为美国一项重要的以新闻为主、兼顾文化艺术的奖项,被称作“新闻界的诺贝尔奖”和“新闻界的奥斯卡”,也被公认为行业标杆和典范。

奖项标准

公共价值

普利策奖项宗旨是:新闻事业是一项公众事业,高素质的新闻报道正好体现了为公众服务的本质。通过以人为本、精确、客观、深度和公正的报道,反映大众的生活,追求社会公义以及捍卫新闻报道的纯洁性和为公众服务的理念。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的普利策铜像基座镌刻着一段名言:“我们的国家与报业休戚相关,升沉与共。报业必须具有能力,大公无私,训练有素,深知公理并有维护公理的勇气,才能保障社会道德……”这段名言很好地诠释了普利策新闻奖倡导的新闻价值。纵观历年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对于公共话题的关注,是评选委员会最为偏爱的题材。

扒粪揭丑

“看门狗”(Watchdog)和“扒粪者”(Muckrakers)是美国新闻界的传统。“新闻机构不是社会机构的替代物。它就像一盏探照灯的光束不停地四处移动,把黑暗中的一件又一件事情暴露出来”。普利策自己也曾说过:“罪恶,卑鄙和腐败最怕的就是报纸,因为任何法律、伦理和规章制度都无法和报纸相比。”

梳理历届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可以发现,曝光揭露负面题材,始终是普利策奖的传统特色。据统计,在1917年至1990年颁发的580项新闻奖中,约有40%属于此类新闻;这样的报道凸显了美国社会对于自由意志、社会责任、权力限制、民众知情权、社会正义等传统主流价值的追求。

专业主义

普利策新闻奖秉承专业主义理念:由来自新闻专业社群的代表,遵循特定的职业理想、价值与目标进行评选。突出地体现在其宗旨中,那就是“奖掖健康的新闻、坚持新闻专业主义”。这一术语包含了“客观”“中立”“准确”“平衡”“事实与意见相分离”“社会责任”等美国新闻界的传统价值。

奖项设置中,报道类与评论类分开,体现了美国新闻界奉行的陈述事实与发表意见分离的传统原则。从获奖报道的样式上看,既包括以美国联合通讯社和《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客观报道,也包括体现揭丑传统的调查性报道和注重探索新闻事件背景与来龙去脉的解释性报道。

获奖报道的写作手法上看,平衡、客观的要求被普遍坚持与贯彻。记者在报道新闻时不偏袒任何一方,并且“力求不掺进自己的意见,努力在新闻故事中针对各方作出平衡的叙述”。历届普利策奖的颁奖词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普利策颁奖词的话语实践中,诉诸作为一个整体的新闻传统几乎是作品或作者所能得到的最高和最强有力的褒奖。”

奖项类型

新闻奖

总体范围和要求

细分奖项

创作奖

创作奖主要包括虚构类和非虚构类作品,以及音乐和戏剧作品。其中,虚构和非虚构类作品的奖项资格仅限于当年在美国首次出版的作品,并以精装或装订平装本形式供公众购买。创作奖细分类目如下:

特别表彰和奖学金

特别表彰(Special Awards and Citations)是不定期奖项,有则授无则不授,如2019年至2022年授予,2023年未授予,而此前从2011年至2018年均未授予。根据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的推荐,普利策奖会为四名获奖者提供四份金额为7500美元的奖学金,使四名杰出的毕业生能够出国旅行、报道和学习,并向希望专攻戏剧、音乐、文学、电影或电视评论的优秀毕业生提供一份金额为7500美元的奖学金。

评选流程

候选人要求

普利策奖新闻奖的参赛者可以是任何国籍,但作品必须出现在定期出版的美国报纸、杂志或新闻网站上。文学作品、戏剧和音乐奖,只有美国公民才有资格申请(历史类别除外,该类别的作品必须是美国历史,但作者可以是任何国籍),永久居民没有资格。

评选流程

提交参赛作品

普利策奖委员会发出邀请函,参与竞逐者将其作品提交单项奖评审团。一般来说,新闻类参赛作品的提交截至每年1月初。评审团的确定要经过严格流程,由普利策奖委员会任命,并且每年在奖项评选之前,都会由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对评审团名单进行审核。评审团的评委们直接对作品负责,不受任何人的领导,与参选人没有任何利益关系。不同单项奖的评审团人数不同,如新闻类奖项,在1964年到1999年,均由2-5人组成,由于公共服务、调查性报道、专业性报道、评论等奖项的参赛作品数量不断增加,这些新闻类奖项的评审团从1999年开始扩大到7人。戏剧奖的评审团通常由三名评论家、一名学者和一名剧作家组成。音乐评审团通常由三名作曲家、一名音乐评论家和一名音乐作品主持人组成。单项奖评审团的整体规模在100余人。

评审团提名

评审团对参赛作品进行检查并提名。提名的过程一般集中在两三天内完成,评审团成员要集中审读、观看、讨论作品,最后在每个类别中做出三项提名,提名必须按字母顺序列出,且说明为什么评审团认为它值得获得普利策奖,而不是表达三者中的偏好。然后,由评审团主席将提名名单交给普利策奖委员会审议,同时还会提交一份材料,广泛介绍评审团内成员的不同观点。

委员会终审

普利策奖委员会在每年春季举行会议,确定获奖者名单。在会议前几周内,委员会要阅读提名的新闻条目的文本及文学作品、剧本,聆听音乐录音,观看摄影作品等。如果未对提名作品进行阅读,原则上不能对其投票。获奖作品由多数票决定,但董事会也有权选择“不授奖”,或以四分之三的多数票选择尚未提名的参赛作品获奖,或在各个类别之间切换提名。如果董事会对任何评审团的提名不满意,可以要求管理员与主席协商,以确定是否还有其他有价值的参赛作品。

奖项公布

按照传统,委员会向哥伦比亚大学校长“推荐”最终获奖者,由校长公布获奖者名单。但当前的情况是,由奖项管理员通过视频直播形式公布获奖名单。公布时间一般在委员会终审会议后的第一个周一,美国东部时间下午3:00。整个评奖过程,评审团的提名和委员会的终审名单都要严格保密。直到获奖公告中,才会显示每个类别获胜者的姓名以及其他两名决赛入围者的姓名。获奖公告还会列出普利策奖委员会成员和各单项评审团人员的姓名,这些信息此前一直保密,以避免有人提前游说。

普利策奖委员会

根据普利策的遗嘱及其与哥伦比亚大学的协定,普利策去世后的次年,也就是1912年,成立了一个名为“新闻学院咨询委员会”(Advisory Board of the School of Journalism)的组织,1954年易名为“普利策奖咨询委员会”,1975年又改为“普利策奖委员会”。普利策奖的评委都是来自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和传媒界的精英,100年来,普利策奖的终审权就是掌握在该委员会手中。因此有一种说法,“在美国新闻界最高的地位莫过于担任普利策奖委员会委员了。”该委员会由19名成员组成,主要由来自美国各地媒体的领先记者或新闻主管以及五名学者或艺术人士组成。哥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院长和奖项管理员是无投票权的成员。主席每年轮换给最资深的成员。委员会在成员选举中自我延续。有表决权的成员可以连任三届,每届三年,共九年。

其中,尼尔·布朗和汤米·谢尔比为本届普利策奖委员会联合主席。

流程特点

普利策奖的评选制度具有几个鲜明的特点:首先,它的评奖单位是一所大学,被誉为“学院奖”,从而天然地赋予了“独立”“客观”的色彩,也带着强烈的精英视角;其次,它是一个同行评议的奖项,带有强烈的职业共同体特征;第三,它实行赢者通吃策略,每个奖项只授予一、两个获奖者。这样的评奖制度,一方面最大限度保证了奖项评选的公正与客观,另一方面,它也决定了普利策奖的核心价值观得以在较长的历史时期内稳定地继承与发扬。

荣誉奖励

奖章

普利策公共服务金质奖章是普利策奖的象征,每年颁发给赢得公共服务类别的美国新闻机构,不授予个人。

1918年,该奖章由雕塑家丹尼尔·切斯特·弗伦奇和他的同事亨利·奥古斯都·卢克曼设计。奖章的一面展示了法国雕塑家让-安托万·胡登描绘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的肖像;另一面展示了一个正在工作中的印刷商,周围书写:“为了美国报纸在这一年中提供的无私和有功的公共服务......”

获奖新闻机构的名称刻在奖章的富兰克林一侧。另一边是纪念该奖项的年份。这枚奖牌直径约2.75英寸(约7厘米),厚约0.25英寸(约0.6厘米)。它并非纯金,而是24K的金板外镀银色。授予获奖者时,奖章装在一个精致的内衬黄铜硬件的樱桃木盒子中。

奖金+证书

除公共服务类以外,22个普利策奖类别的获奖者将获得15000美元的现金奖励和证书。

颁奖典礼

1984年以来,普利策奖获得者们都在家庭成员、专业助理和委员会成员的陪伴下,在哥伦比亚大学图书馆圆形大厅参加颁奖仪式,并由哥伦比亚大学校长为他们颁发奖品。该仪式在三十年来一直作为五月午餐会举行,但在此后演变为与委员会秋季商务会议同时举行的十月晚宴。此外,虽然委员会拒绝了将这一场典礼转变为电视盛会的提议,但自2012年以来,颁奖典礼的视频经常在YouTube上分享。

获奖统计

2020年代获奖名单

2023年度

2022年度

2021年度

2020年度

历史重要获奖作品

新闻报道

1922年《纽约世界报》揭露三K党的活动获普利策公共服务奖。

1938年《纽约时报》采访富兰克林·罗斯福获普利策通讯奖。

1956年,国际新闻社小威廉·伦道夫·赫斯特、金斯伯里·史密斯和弗兰克·康尼弗对苏联领导人的独家采访获普利策国际报道奖。

1964年美国合众国际社梅里曼·史密斯报道约翰·肯尼迪总统遇刺获普利策全国报道奖。

1972年《纽约时报》发表五角大楼文件获普利策公共服务奖。

1973年《华盛顿邮报》调查水门事获普利策公共服务奖。

2013年普利策新闻奖“专题写作” (Feature Writing)的获奖作品是《雪崩》 (Snow Fall) , 作者为《纽约时报》体育频道记者约翰·布兰奇 (John Branch);《雪崩》的报道灵感来自于对滑雪场上高死亡率的高度关注。这组报道16位滑雪者在美国卡斯卡德山遭遇雪崩惨剧的专题, 通过流畅的连接和叙事,将事故发生的背景、过程、后续处理及每个当事人的故事娓娓道来。

2014年普利策奖由《华盛顿邮报》和《卫报美国》并列获得公共服务奖,这两家媒体根据美国防务承包商前雇员爱德华·斯诺登泄露的相关文件揭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范围广泛的监控计划。其中,《华盛顿邮报》帮助公众了解信息公开应如何适应国家安全大框架;《卫报美国》的报道则引发了政府和公众关于安全和隐私问题的重要辩论。斯诺登当天发表声明,对《华盛顿邮报》和《卫报美国》获奖表示祝贺,称获奖是对“所有相信公众需要在政府中发挥作用的人的辩护”。

2016年普利策公共服务奖被授予美联社关于东南亚“奴隶海鲜”(Seafood from Slaves)的报道。这组记者花费一年时间追踪采写的报道,综合使用了特写、评论、视频、插图、数据库、交互演示等多种表现形态,揭露了印尼渔业公司在小渔村班吉那囚禁、奴役及虐待劳工的惨况。报道最终令2000名渔业奴工重获自由,并引发了该行业的全面改革。

新闻摄影

1968年《杰克逊维尔日报》罗科·莫拉比托的照片《生命之吻》获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

1983年美联社比尔·弗利关于西贝鲁特萨布拉难民营大屠杀的照片获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

1994年,记者凯文·卡特的作品《饥饿的苏丹》获得了普利策特写性新闻奖。作品描绘了一名苏丹小女孩因为饥饿痛苦地趴在地上,远处是一只虎视眈的秃鹰,展现了苏丹大饥荒的残酷;其作者凯文·卡特却在得奖三个月后自杀。伴随这张照片的轰动效应,世界把更多的目光投向非洲,并带来大量的粮食援助,挽救了更多人的生命。

2016年普利策专题摄影奖由杰西卡·里纳尔蒂(Jessica Rinaldi)获得,是普利策新闻奖自诞生以来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女性记者,以女性温和含蓄的视角拍摄的作品“被虐待的小男孩”。

文艺创作

1932年赛珍珠的长篇小说《大地》获得了普利策小说奖。赛珍珠是美国文学史上唯一同时获得诺贝尔奖和普利策奖的女作家。她的《大地》在全球引起热烈反响,连续两年稳居畅销榜冠军;原出版公司因《大地》火爆畅销,一跃成为纽约最著名的图书公司;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奥斯卡5项提名,全球183个国家和地区超6500万人观影。

1937年玛格丽特·米切尔的《飘》获得普利策小说奖。米切尔从1926年起着手创作《飘》,历经十年完成这部百万字的宏篇巨制。

1940年约翰·斯坦贝克的《愤怒的葡萄》获得普利策小说奖。这部作品发表于1939年,描写美国三十年代经济恐慌期间大批农民破产、逃荒的故事,反映了社会斗争的图景,被誉为美国现代农民的史诗。

1948年坦内西·威廉斯的戏剧《欲望号街车》获得普利策戏剧奖。

1953年欧内斯特·海明威的《老人与海(李继宏译)》获得普利策小说奖。这本著作刚一出版,就在欧美文坛乃至世界文坛引起了轰动;《纽约时报》书评的专栏作家哈维·布雷特称之为“一部伟大而真实的小说,既动人心弦,又让人震撼;既是悲剧的,又是乐观的。”

1957年普利策传记奖约翰·肯尼迪(John F. Kennedy)因其著作《勇气中的轮廓》(Profiles in Courage)而获得;此外,肯尼迪是目前为止唯一一个获得普利策奖的美国总统。

1961年哈珀·李的《杀死一只反舌鸟》获得普利策小说奖

1972年雅各布·德鲁克曼的音乐《窗》获得普利策音乐奖

2005年,普利策传记奖授予凯·伯德和马丁·J·舍温所著《美国普罗米修斯:罗伯特·奥本海默的胜利与悲剧》,该书介绍了美国科学家,“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跌宕人生。2023年7月,由克里斯托弗·诺兰(Christopher Nolan)编剧并执导的电影《奥本海默》上映,奥本海默由里安·墨菲饰演,引发巨大反响。

华裔获奖者

倪青青

美国洛杉矶时报》常驻中国记者,1997年因采访长岛空难获普利策新闻奖,是首位获此奖项的华人。

刘香成

1992年刘香成获“普利策现场新闻摄影奖”,成为首位受此奖项的华人摄影师。自1978年以来第一位在北京任职的《时代》周刊摄影记者,1981年成为美联社第一个驻北京首席记者。先后为《时代》周刊和美联社服务的17年里,他走遍中国、美国、印度韩国和已经不复存在的苏联等地,见证了20世纪诸多里程碑式的历史事件。《新闻周刊》将他评价为“中国的亨利·卡蒂埃-布列松”。

赵汉荣

华裔新闻摄影记者赵汉荣,与美联社多名摄影记者合作的一组15张记录美国各城市对弗洛伊德之死抗议事件的图片,赢得了2021年突发新闻摄影大奖(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

杜韵

凭借歌剧作品《天使之骨》(Angel's Bone),作为第二位华裔作曲家,获得了2017年普利策音乐奖。还被美国国家电台评选为100位世界最具影响的40岁以下青年作曲家。

周龙

华裔作曲家,曾凭歌剧《白蛇 Madam Whitesnake》首位获2011年普利策音乐奖。

影响和意义

普利策奖是典型的美国主流政治文化和新闻精神的产物,它见证了美国社会和新闻事业的进步和变迁,是美国新闻工作者职业生涯的最高荣誉的象征。普利策奖的获奖作品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普利策和美国主流新闻界的理想和追求, 代表了美国新闻事业的最高水准, 尤其在揭露贪污腐败、为非作歹等社会丑恶现象, 实行新闻干预和舆论监督方面, 通过长期的丰富实践形成了一种卓有成效的机制。

普利策奖的评选情况, 被视为衡量全美新闻行业发展质量的风向标,其获奖者与获奖作品也直接反映着美国新闻业的媒介生态,包括从业人员属性、职业环境及从业人员个人的素质。在历史上,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奖作品曾以“美国最负责任的写作和最优美的文字”而著称。但在当今媒介融合时代, 这一提法可以修正为:获奖作品代表的是“美国最负责任的 (报道) 制作和最丰富优美的传播方式 (集合)”。时至今日,普利策奖所代表的“公益、责任与勇气”价值理念依然是美国新闻界恒久的追求,是全美国新闻主编们为之向往的至高职业荣誉。它甚至被全球媒体从业者誉为新闻界的“奥斯卡”和“诺贝尔奖”。对大多数获奖者来说,相对普利策奖给他们和他们的作品带来的声望而言,现金奖励只是次要的;有许多奖金更多的竞争,但它们在公众的心中都无法与普利策奖相提并论。

普利策小说奖是美国最重要的文学奖项之一。普利策小说奖以“由美国作家创作的,最好是反映美国生活的优秀小说”为评选标准,以“美国性”(Americanness)为核心,旨在推动美国文学的发展,鼓励优秀美国作家,加强美国作品的文化价值。

评价和争议

评价

正面评价

麦克拉奇公司首席执行官加里·普鲁伊特评价:“普利策奖,特别是公共服务奖,在吸引有才能的人员方面产生共鸣。获奖不是偶然发生的,这反映了报社人力资源的持续努力。”

密苏里大学教授奥弗霍尔泽评价:“我敢说,任何人都无法想出一个更好的评价卓越新闻作品的办法,记录的本身就能说明问题。”

负面评价

因报道水门事件而获得普利策奖的编辑本·布雷德利评价:“作为一个卓越的标准,普利策奖被评价过高而令人产生怀疑。”

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新闻学研究助理教授Yong Volz研究发现,在普利策奖的历届得主中,113名女性得主比其他大多数的男性得主享有更多资源;并将普利策奖得主分为排他性时期(1917-1951)、补偿平等时期(1952-1990)和正式平等时期(1991-2010)三个历史时期;而在1991年之后,所有普利策新闻摄影奖新闻业获奖者中,只有27%是女性;这说明女性获奖门槛比男性更高。

在国际报道方面,普利策奖奖励的往往不是那些客观中立、探寻真相的记者,而是那些服务于美国的“大外宣”事业,用虚构的事实和颠倒黑白的报道抹黑与美国意识形态对立国家的“喉舌”记者。

中国学者史安斌评价:“如果从更广阔的视野看,普利策新闻奖也未能实现其创办者‘树立世界新闻行业标杆’的初衷。迄今为止,普利策奖的‘美国中心’定位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变化。换言之,被全球新闻界奉为圭的普利策奖历经百年仍是一项‘美国英语新闻奖’。”

俄罗斯《观点报》网站刊发的记者安德烈·列兹奇科夫题为《为打击俄罗斯,美国正在杀死自己的新闻业》的报道称,毫无来由的反俄论调就是可以在西方获得一项有声望的新闻奖的主要因素。在这篇报道中,俄专家认为,普利策奖已高度意识形态化,良好的新闻学在美国已不存在。

争议

抹黑中国新疆政策

美国Buzzfeed新闻网因一组抹黑中国新疆政策的系列报道获普利策奖,大量中国网民和媒体对报道的真实性提出了极为尖锐的质疑。《环球时报》英文版指出,Buzzfeed的记者宣称通过“卫星图片”发现的新疆有300多处关押少数民族的“集中营”,要么是当地的工业园区,要么是居民小区。新疆当地居民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Buzzfeed的记者的做法相当于是“开局一张图,其他全靠编”。外国网民发现这组报道本身是由美国国务院的“大外宣”机构美国国际媒体署(USAGM)下属的“开放科技基金”项目赞助,报道中的绝大多数“证据”也是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反华分子提供的,比如常年抹黑中国新疆政策的德国极右翼宗教分子阿德里安·曾兹(Adrian Zenz)。

小说奖争议

在1921年,普利策奖评委会投票选出了哈里·辛克莱·刘易斯的《大街》作为小说奖获奖作品,但管理方哥伦比亚大学理事会却推翻了了评委会的决定,将奖改颁给了伊迪丝·华顿的《纯真年代》。

1941年,普利策奖评审委员会拒绝授予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的《钟声为谁而鸣》小说奖,但在1953年将该奖项授予他的《老人与海(李继宏译)》。

1957年,约翰·肯尼迪因其《勇敢的心》获得普利策奖,然而有观点认为这本书的主要撰写者是其助理西奥多·索伦森,关于其著作权引发了持久争论。

1974年,普利策奖评委会推荐托马斯·品钦的《万有引力之虹》获该年度的普利策奖,但委员会认为这部受到评论界推崇的小说行文混乱,决定该年度不发故事奖。

戏剧奖争议

1963年,戏剧评审团提名了爱德华·阿尔比(Edward Albee)的《谁害怕弗吉尼亚·伍尔夫?》(Who's Fear of Virginia Woolf?),但委员会认为剧本不够“令人振奋”,因为它对待性问题过于宽容,且多有粗暴的对话争论。但到了1993 年,该奖项颁给了托尼·库什纳 (Tony Kushner) 的《天使在美国:千年之路》(Angels in America: Millennium Approaches),该剧探讨了艾滋病恐慌弥漫时期的同性恋生活,当时艾滋病的传播尚未得到广泛了解,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库什纳既不回避敏感题材,也不避讳使用粗俗的语言,但仍得到了评审团青睐。

对呛特朗普

2017年,摘得普利策国内报道奖的《华盛顿邮报》记者戴维·A·法伦索尔德(David A. Fahrenthold),在处理关于特朗普基金会违法违规行为的质疑报道中,被评价为“创造了一种透明的新闻报道模式”,特朗普则曾在该记者获奖前两个月,公开向各大知名媒体开炮,指责其是“全美国人民的敌人”。然而,普利策奖仍把大奖授予法伦索尔德。

2018年,美国《华盛顿邮报》《纽约时报》又凭借报道美国前总统特朗普“通俄门”的文章,获得当年的普利策奖,特朗普批评获奖文章为“假新闻”并要求撤销颁奖;针对特朗普的要求,普利策奖委员会发表声明称,两次独立审查的结果趋于一致,即“任何获奖作品中的段落、标题、论点、论断都没有被颁奖后发生的事实推翻。2018年普利策国内报道奖仍然有效。”因此予以驳回。

奖项轶事

1971年10月25日,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时任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担任团长的中国代表团落座后,外国记者问乔冠华能不能谈谈此刻的心情,乔冠华仰头开怀大笑。著名的“乔的笑”被记者的快门捕捉,并获得了新闻摄影普利策奖,作为中原地区上世纪70年代外交成就的一张名片被载入历史。

1980年,《华盛顿邮报》女记者贾妮•库克的作品《吉米的世界》获得普利策奖新闻特写奖,但后来被证明完全是杜撰后,普利策奖金委员会宣布取消库克的获奖资格,并收回奖金。库克向当时任职的《华盛顿邮报》递交了辞职信和一份正式声明,宣告了一个违反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报道破灭的结果;同时,这也宣告了普利策新闻奖曾被一个制造假新闻的人所盗取的事实,此事成为新闻史上著名的丑闻。

参考资料

奥本海默 Oppenheimer (2023).豆瓣电影.2023-06-11

Administration of the Prizes.The Pulitzer Prizes.2023-08-26

与普利策奖的第101次相遇.凤凰网.2023-08-27

2023 plan of award.The Pulitzer Prizes.2023-08-27

Special Citations and Awards.The Pulitzer Prizes.2023-09-08

History of The Pulitzer Prizes.The Pulitzer Prizes.2023-08-26

2018年世界品牌500强揭晓.世界品牌实验室.2023-08-27

Pulitzer Prizes open all journalism categories to magazines.The Pulitzer Prizes.2023-08-27

2020年普利策新闻奖公布,新增“音频报道奖”.百家号-新京报.2023-09-04

2023普利策奖揭晓:摄影类别奖项聚焦俄乌冲突与流浪母亲.百家号-澎湃新闻.2023-09-04

Pulitzer Prize Board Announces Revisions to Photography Eligibility Requirements.The Pulitzer Prizes .2023-09-07

Frequently Asked Questions.The Pulitzer Prize.2023-08-26

委员会名单.The Pulitzer Prizes.2023-09-07

The Medal.The Pulitzer Prizes.2023-08-26

2023 Pulitzer Prizes.The Pulitzer Prizes .2023-08-27

2022 Pulitzer Prizes.The Pulitzer Prizes.2023-08-27

2021 Pulitzer Prizes.The Pulitzer Prizes.2023-08-27

2020 Pulitzer Prizes.The Pulitzer Prizes.2023-08-27

被误读的死亡.人民网.2023-09-06

赛珍珠:大地上的苦难与救赎.河北新闻网.2023-09-06

倪青青:记者是一种不断学习的生活方式.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2023-08-26

首位普利策摄影奖华人得主刘香成,他镜头里的中国是什么样.搜狐.2023-08-26

「2021 普利策奖」莱卡相机挡子弹 美国首位华裔摘冠.新浪看点.2023-08-26

普利策音乐奖74年首位获奖华裔女作曲家:视窦唯为偶像,想做的事情太多,“来不及死”.微信公众平台.2023-08-26

Female Pulitzer Prize winners require higher qualifications, study finds.physorg.2023-09-05

“普利策奖”是个什么玩意,终于在中国身上现了原形.百家号-环球时报评论.2023-09-05

史安斌:普利策奖的变与不变.环球评论.2023-09-06

俄批普利策奖又颁给反俄报道:“美国的新闻早已明显变质”.新浪科技.2023-09-06

“普利策奖”栽了,所谓的西式“新闻理想”幻灭.腾讯网.2023-08-26

特朗普要求撤销“通俄门”报道普利策奖被驳回:奖项“仍然有效”.环球网.2023-09-05

红色外交家乔冠华:仰头大笑,为外交成就定格.百家号.2023-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