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常道
苏常道,属中华民国(北洋政府时期)行政区划,为江苏省下辖“道”。清苏州市、常州二府及通州直隶州故地,民国初置苏常道,属江苏省,治相城区(苏州市),辖吴、常熟市、昆山市、吴江区、武进区(常州市)、无锡、宜兴市、江阴、靖江市、南通市、如皋市、泰兴市十二县,大致相当于今天的苏州(太仓除外)、南通(海安及海门、启东南部除外)、无锡、常州(阳除外)、泰兴、靖江。
简介
苏常道,为中国历史行政区划。中华民国三年(1914年)5月23日以清代苏州、常州二府及通州直隶州辖境置江苏省苏常道。道尹为繁要缺,一等。驻吴中区(今苏州市)。辖吴县、常熟、昆山、吴江、武进、无锡、宜兴、江阴、靖江、南通、如皋、泰兴12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废。民国16年(1927年)废。
历史沿革
1913年1月,北洋政府颁布了《划一现行各省地方行政官厅组织令》等三个命令,恢复道制,改道官名为观察使。
1914年5月23日,按北洋政府省、道、县的设置,江苏省60个县划分为金陵道、沪海道、苏常道、淮扬道、徐海道共5个道。
1927年4月,北伐战争发展到江浙地区,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对上述行政区域又重新划分,原苏常道改制后仍属江苏省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