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孟津区

孟津区

孟津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南省洛阳市市辖区,地处河南省中西部,洛阳市北部,东与偃师区相连,西与新安县接壤,下辖4个街道、10个镇,面积838.7平方千米。截至2022年末,孟津区常住人口48.3万人。孟津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桂花大道328号。

孟津区地形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东部南北两侧是洛河黄河阶地,比较平坦。西北部为构造侵蚀基岩丘陵,中部为侵蚀堆积黄土台,东北和东南部为河流堆积阶地。孟津区地处暖温季风气候带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支配,春、夏、秋、冬四季分明。孟津夏为孟涂氏封国,姬发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史家遂易孟为盟,改称盟津。完颜亶天卷三年(1140年)废河清县改县名为孟津县,1949年孟津县归入洛阳专区,1983年重新规划属洛阳市。2021年3月,撤销孟津县、吉利区,设立洛阳市孟津区。

孟津区以发展“工业优先”为战略,以高端石化、化工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形成了石油加工、精细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六大产业集群。孟津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共有企业466家,规上企业175家,先后被授予“河南省三星级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等荣誉称号。2022年,孟津区全年生产总值为541.8亿元,比2021年的降低了0.6%。三产结构比为5.1:59.1:35.8。

孟津区具有5000多年文明史,有西汉文学家贾谊、唐代文学家韩愈、明清书法家王铎、现代作家李準等著名人物,境内有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河小浪底和5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黄鹿山半岛秘境度假中心、孟津会盟北海银滩景区等著名景点。截至到2022年,孟津区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7个。孟津区全区共有历史文物保护单位50处,其中国家级3处,省级8处,市县级39处。全域共有非物质文化遗产11处,其中国家级2处,省级1处,市级8处。其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三处:汉光武帝陵、北魏孝文帝长陵、邙山陵墓群等。

名称来历

孟津,夏为孟涂氏封国,因扼据黄河要津而得名。孟津县以周武王会八百诸侯于孟津渡而得名。孟津据《尚书"禹贡》注“孟为地名,在孟置津(即渡口),谓之孟津”。

历史沿革

先秦

孟津,夏为孟涂氏封国,因扼据黄河要津而得名。商代时,孟津被称为“内地”。

姬匄元年(公元前519年),设平阴县、城两邑。战国为韩地。

秦汉至南北朝

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今孟津地改“邑”为“县”。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2年),为榖城、平阴、平县三县辖,隶属于河南郡管辖。王莽改平县为治平县,东汉复改治平为平县。

三国曹丕元年(220年),并平县、平阴、榖城三县为河阴县,隶属河南郡。晋至南北朝时,归属屡变,但县名未改。

隋唐至宋元

隋炀帝大业元年(605年),并河阴入洛阳县,隶属河南郡。李渊武德二年(619年),河阴县从洛阳市划分出来,横跨黄河设置大基县。唐高祖武德八年(625年),大基县土地人口并入洛阳,统称河南郡。唐咸亨四年(673年),在今孟津区境内设置柏崖县。李隆基开元元年(713年),改柏崖县为“河清县”。河清县隶属河南郡管辖。武宗会昌三年(843年),改属河北道孟州。

赵祯庆历二年(1042年),河清县并入洛阳县。完颜亶天眷三年、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年),南宋河南府兵马辖李兴与金将李成战于孟津(渡)。南宋兵败,金占领河清县。金废河清县置孟津县,隶属河南府。完颜珣贞祐元年(1213年)7月,孟津县升级为陶州,12月废置陶州,恢复为孟津县。

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2月,朝廷在孟津县设立河淮水军元帅府。惠宗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红巾军一部占领孟津县。

明清

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黄河发生水患,县治迁孟津老城。世宗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御史、浙江巡抚、抗倭名将孟津人李天庞被大学士严嵩及义子赵文华谗言杀害。思宗崇祯八年(1635年),李自成农明军转战河南省,兵至孟津一带。

明、清时期孟津县属河南府,治老城不变。清宣统三年(1911年),老城人王北方在白云观组织了革命军,自命司令。

中华民国

1913年2月,孟津时属豫西道,归为河南省。1925年隶属道尹公署,1927年隶属河南省政府豫西行政长官公署,1933年隶属河南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38年2月,黄河北岸的孟县被日军攻陷后,孟津沿河一带常遭日军炮击,同年7月,驻山底村(今属白鹤乡)的国民党炮六旅,炮击对岸北白坡村和孟县城日军据点。1944年4月23日日本侵略军为了肃清洛阳市外围的中国国民党守军,在进攻洛阳的同时分三路入侵孟津,孟津县沦陷。1948年4月19日,孟津县全境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孟津隶属洛阳专署,1949年孟津与偃师区新安县洛宁县渑池县等被归入为洛阳专区,洛阳专区成立后,下辖县的级别都是平行的。1955年11月,原洛阳县平乐、凤台、海资、麻屯四个区划入孟津。1959年,孟津区城迁至长华村。1968年属洛阳地区。1971年11月由地区划属洛阳市,1976年11月复划属洛阳地区,1983年11月重划属洛阳市。

1986年,孟津县行政区划分为1个镇、11个乡。2000年底,孟津县行政区划分为9个镇、3个乡。

2021年,国务院批准撤销孟津县、吉利区,设立洛阳市孟津区,下辖4个街道、10个镇。

地理

位置境域

孟津区隶属于河南省洛阳市,位于河南省中西部,洛阳市北部,经纬度范围为北纬34°43′~34°5′、东经112°12′~112°49′。东部与偃师区相连,西部与新安县相接,面积838.7平方千米,是洛阳市国土面积最大的区。

气候

孟津区地处暖温季风气候带内,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支配,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常干旱,夏季炎热雨充沛,秋高气爽日照长,冬季寒冷雨雪稀。孟津区年平均降水量为625.0米,最高年降水量1035.4毫米,最少年降雨量406毫米,最大月降雨量152.7毫米,年平均蒸发量为1796.6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64%。年平均气温为13.9摄氏度,最高月份七月平均气温26.2摄氏度,最低月份一月份平均气温为零下0.1摄氏度,极端最高气温41.5摄氏度,极端最低气温零下14.1摄氏度。全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270.1小时,6月份日照时数最长,为247.6小时;2月份日照时数最短,为147.5小时,全年均日照率为51%。年平均无霜期227.3天,最大冻土层厚度21米。

地质

孟津区处于华北古板块南缘,豫西褶皱区内,西北部地区断层均较发育,具伸展、平移、剪切构造形式,主要断层为香坊沟正断层和省磺矿正断层。区内地质走向大致北东,倾向东南,倾角5°—24°。孟津区域基岩大部分被第四系掩盖,地层由老至新为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三叠系、第三系和第四系。

地形地貌

孟津区地形西高东低,中部高,南北低,东部南北两侧是洛河黄河阶地,比较平坦。西部山区最高海拔是481米,东部黄河滩地最低海拔120米,全区平均海拔262米。孟津区境大部分被邙山覆盖,它属于黄土高原的一部分。邙山南至洛阳盆地,北至黄河谷地。由西而东贯穿孟津全境全长约55千米,宽17千米,总面积约568平方千米,占县总面积的74.8%。

孟津区域西北部为构造侵蚀基岩丘陵,中部为侵蚀堆积黄土台塬,东北和东南部为河流堆积阶地。基岩丘陵区是孟津区西北部小浪底及东河清一带为基岩丘陵地形,占孟津区总面积的26.22%。黄土台塬地形,可分为黄土丘陵和黄土塬两个亚区,占孟津区域总面积的49.23%。河谷阶地区是孟津区东北、东南沿黄河南洛河一带属阶地地形,由黄河、洛河冲积而成,占孟津区总面积的24.53%。分布在东北部的白鹤、会盟一带,是黄河一级阶地。分布在东南部平乐、金村一带,属洛河二级阶地。

水文水利

水文

河流

孟津区水系属于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黄河、金水河以及瀍河等。他们的径流是均随着季节的变化,雨季较为大,旱季很小。黄河从西新安县来东流入巩县,流经煤窑、马屯、王良、白鹤、老城五个乡,全长约59千米;河发源于横水乡寒良村,是一条季节性的河流。流经横水、马屯、城关、朝阳这个乡镇,从洛阳市老城东关注入洛河,全长18.5千米,流域面积141.5平方千米,纵坡平均为0.5%,一般流量为0.1—0.15立方米/秒;金水河发源于新安县境内,经过孟津麻屯流入洛阳市涧河。县境内长约6.5千米,纵坡0.1%,常年的流量在0.3—0.6立方米/秒,流域面积在62.7平方千米。

地下水

孟津地下水埋较深,多在80—250米之间。全区水资源总量为416024万吨(基岩丘陵区除外),其中黄河一级阶地区为43130万吨,洛河阶地区为11473万吨,黄土台塬区为361421万吨。

水利

孟津区有两座大型水库,分别为小浪底水库及西霞院水库;中型水库两座,分别是五八水库、单寨水库。2018年孟津区河图公园实施生态水系改造,利用城关镇九泉水库和孟津煤矿外排矿水,兴建起两个总面积达1.93万平方米、蓄水4.5万吨的人工湖和长10余千米的景观水系渠道。

小浪底水利枢纽位于河南省济源市、洛阳市孟津区边界,是黄河治理开发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它控制着黄河92%的流域面积、91%的径流量和近100%的泥沙,以防洪、防凌、减淤为主,兼顾供水、灌溉、发电。小浪底水利枢纽坝顶高程281米,正常高水位275米,库容126.5亿立方米,淤沙库容75.5亿立方米,长期有效库容51亿立方米。防洪最大泄量17000立方米/秒,正常死水位泄量略大于8000立方米/秒。

西霞院水库是小浪底工程配套工程,开发任务是以反调节为主,结合发电,兼顾供水、灌溉等综合利用。2003年1月前期工程开工,2004年1月主体工程开工,2006年11月实现截流,2007年5月下闸蓄水,2008年1月主体工程全部完工,2011年3月,通过水利部组织的竣工验收。主要建筑物有土石坝、泄洪闸、排沙闸、河床式电站厂房、王庄引水闸、坝后灌溉引水闸及电站安装间下排沙洞等,坝轴线总长3122米,其中(泄洪、发电、引水)混凝土坝段长513米,西霞院水库总库容1.62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34米,汛期限制水位131米。

土壤

孟津区的土壤分2个土类,6个亚类,17个土属,50个土种,其中:褐土占93%,主要分布在丘陵浅山区,其特征是土层深厚,土心层多有粘化现象,保水保肥性质良好,酸碱度适中;潮土类占7%,分布在黄河漫滩和一、二级阶地。东部两河阶地黄潮土区位于孟津区东部黄河一、二级阶地和南洛河二级阶地,包括会盟平乐、白鹤3个镇40个行政村。大部分为黄潮潮亚类种以和褐化两含土居多,还有部分壤质白土和潮黄土。土壤面积为8858.8公顷,占孟津区壤总面积的15.5%。西南丘陵褐土始成褐土区位于孟津区西南部部山丘陵区,包括麻屯和常袋两乡镇的全部以及小浪底、横水、朝阳、城关等乡镇78个行政村。土壤类型多为褐土和始成褐土亚类,土种以红垆土、立黄土、红黄土、红粘土和红黄土质始成褐土为主。土壤面积为18488.1公顷,占孟津区境总面积的32.3%。东部黄土台塬褐土区位于邙山丘陵东部黄土台塬上。包括送庄、平乐县、会照、白鹤、朝阳5镇58个行政村。土类型以褐土为主,少量碳酸根褐土,土种主要是立黄土、白面土。土壤面积13069.7公顷,占孟津区土境总面积的22.8%。西北基岩丘陵始成褐土碳酸盐褐土区位于孟津区西北部基岩丘陵区。包括黄鹿山、王良两乡的大部分地区和横水、小浪底、城关3镇49个行政村。土壤类型多为始成褐土,有少量碳酸盐褐土,土种以红粘土、灰质红粘土、红黄土始成褐土为主,有部分砂性白面土和白面土。土壤面积16858.9公顷,占孟津区土壤总面积的29.4%。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土地调查结果显示,孟津区耕地面积为28642.93公顷(429643.95亩),其中包含水田1236.96公顷(18554.40亩),占4.32%;水浇地11436.09公顷(171541.35亩),占39.93%;旱地15969.88公顷(239548.20亩),占55.75%;园地5694.22公顷(85413.30亩)。其中,果园3487.93公顷(52318.95亩),占61.25%;其他园地2206.29公顷(33094.35亩),占38.75%。林地17849.71公顷(267745.65亩)。其中,乔木林地9382.12公顷(140731.80亩),占52.57%;竹林地1.15公顷(17.25亩);灌木林地304.69公顷(4570.35亩),占1.71%;其他林地8161.75公顷(122426.25亩),占45.72%;草地1383.62公顷(20754.30亩),全部为其他草地;湿地914.37公顷(13715.55亩);城镇村及工矿用地15572.81公顷(233592.15亩);交通运输用地2440.63公顷(36609.45亩);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6016.15公顷(90242.25亩)

水资源

孟津区地表水10062万方,过境水为7685万方。水资源可利用量丰水年15733.6万方,中旱年14227.0万方。全区农业人均占有水资源仅574方,亩均水资源341方,低于全国、省、市水平。黄河南洛河阶地较多水资源很难调到中西部黄土丘陵区和基岩浅山区使用。除黄河、中原地区两条大渠外,全区配套完好机井1697眼,有效灌溉面积20万亩。

矿产资源

孟津区已勘测探明储量的矿产主要有原煤、紫砂岩、砂岩、沙、粘土等五种。原煤主要分布在横水、麻屯等镇,其总储量约6.5亿吨左右。紫砂岩主要分布于小浪底镇西部,总储量约1.5亿吨。建筑用砂岩主要分布在白鹤、小浪底两个镇。

生物资源

孟津区主要的经济林木有漆、桑、杜仲花椒苹果、桃、李、郁李、梨、柿、枣、中国樱桃、杏、葡萄、石榴、核桃、栗、文冠果、林禽、花红、海江东、草莓、山楂、无花果等。经济作物主要有烟草(又名烤烟)、棉花、夏麻(又名线麻)、西瓜、甜瓜、花生、芝麻、麻,油莱、向日葵。种植的药材有芍药、射干、丹参玄参决明和油用牡丹等。境内动物饲养畜类主要有牛、马、骡、猪、羊、兔、狗、猫等;鸟纲主要有鸡、鹅、松鼠鸡肉鸽等;其他有蜜蜂属蝎子、蛇、鹿等。

森林资源

根据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孟津区林地面积17849.71公顷,其中,乔木林地9382.12公顷,占52.57%;竹林地1.15公顷;灌木林地304.69公顷,占1.71%;其他林地8161.75公顷,占45.72%。马屯镇、白鹤镇、城关镇3个镇林地面积较大,占孟津区林地的47.29%。截至2022年孟津区全面推行“林长制”,实施国土绿化行动,完成造林20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绿化美化乡村200个,打造沿黄生态带、南部四县生态涵养带,森林覆盖率达45.8%。

生物多样性

动物

孟津区野生动物资源较为丰富,种类较多。黄河湿地的动物有724种,其中鸟类有175种,兽类22种,两栖动物10种,爬行纲17种,昆虫有437种,鱼类有63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有黑鹳东方白鹳金雕白肩雕白头鹤丹顶鹤、玉带海雕、百尾海雕、丹顶鹤等10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琶鹭、蓑羽鹤大天鹅等31种。

植物

孟津区共有119个树种,隶属48科,近年来又引进了很多新鲜树种和优良品种,但是在生产中主要应用的树种有泡桐、杨、柳、中国槐、刺槐等用材树种,还有梨、苹果、桃、李、杏等果木树种。其余大多是野生自然分布和庭院绿化观赏树种。

自然保护区

孟津区共有一个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即孟津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北部,地处黄河中游,东连偃师区巩义市,西与新安县交界,南接孟津县会盟、白鹤、小浪底三乡镇,北与吉利区孟州市相接,东西长59千米,南北宽0.5-5千米,是以保护水禽及其湿地生态环境为主的自然保护区。黄河湿地保护区总面积15000公顷,其中核心区4500公顷,缓冲区3500公顷,实验区7000公顷。黄河湿地保护区立地类型复杂,水域广阔,已调查共有植物221种,兽类21种,两栖动物15种、鱼类24种。2021年,孟津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共记录到鸟类308种,其中国家I级保护动物有黑鹳大鸨中华秋沙鸭等14种,国家II级保护动物有蓑羽鹤白琵鹭大天鹅等54种,鸟类数量共15万余只。

自然灾害

孟津区发生过的自然灾害有旱灾、暴雨、冰雹、台风、雷暴龙卷风,其中旱灾较为频繁,20世纪90年代的时候尤为严重。最为严重的一次旱灾是在1995年,从2月18日开始一直持续到7月23日,长达156天无雨无雪。孟津区成灾161个行政村一共26万农业人口;严重缺粮9万人,无法持续生活的特困户为3.5万户,共11万人。30个行政村190个自然村缺水,缺水总人口为5.3万人。2010年9月4日,孟津区遭遇数十年不遇的特大风雹、暴风灾害,瞬时风速每秒达43米,最高风力达14级,最大降雨量达60毫米,热带气旋夹杂着暴雨和冰雹自西向东,造成孟津大部分地区受灾,10个乡(镇)、120个行政村、22万人不同程度受灾,因房屋倒塌死亡1人。孟津区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亿元以上。2017年7月上旬发生旱灾,造成孟津区30794人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为2170公顷、成灾面积1699公顷,造成经济损失831万元。

行政区划

截至2023年3月,孟津区下辖4个街道、10个镇。孟津区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桂花大道328号。

政治

人口

人口数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孟津区常住人口为416845人,男性人口占比50.36%,女性人口占比49.64%,年龄结构中0-14岁占比18.36%,15-59岁占比59.71%,60岁以上占比21.93%,65岁以上占比15.91%。截至2022年底统计,孟津区常住人口48.3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8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1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4.3%,比上年末提高0.92个百分点。全年人口出生率7.4%,死亡率7.3%;自然增长率0.1%。

民族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孟津区汉族有239854人,蒙古族55人,回族126人,藏族17人;维吾尔族2人;苗族69人;彝族9人;壮族13人;布依族6人;朝鲜族9人;满族20人;侗族13人;瑶族2人;白族8人;土家族18人。

语言

孟津方言属北方语系,和普通话比较接近,但是在声母方面与普通话的声母方面有着差异。孟津方言和普通话都有平舌音z、c、s和翘舌音zh、ch、sh两组声母,但是在孟津方言中,zh、ch、sh所读的字数比普通话少。志向的“志”,在普通话中读“zhi”,孟津方言中读“zi”。在声调方面,普通话的基本语调和孟津方言一样都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可是普通话的调值和孟津方言的调值不一样。普通话的阴平调值为55,阳平调值为35,上声调值为214,去声调值为51;而孟津方言的阴平调值为44,阳平调值为42,上声调值为53,去声调值为31。在孟津方言中,还有一些特殊语音没有相对应的汉字,只能用拼音去表示。

宗教信仰

孟津区宗教有基督教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1986年,孟津区建立了基督教三自爱国运动委员会和基督教协会,开展了民族宗教政策宣传活动。1986年后,孟津区开放了基督教教堂12个(乡镇政府所在地),9个简易三定活动点。10000余人的信教群众,教徒月约9000人,长老2人。教会活动正常开展并且协助县宗教部门开展反渗透斗争,发扬教规、教义中的“扶贫济困”的精神。1998年5月,会盟镇白云观开放,有教徒1300余人、道士2人,每年的农历2月15日时庙会期。孟津区的佛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在孟津区各宗教团体中规模最小、信教人数最少。佛教信徒约450人;伊斯兰教教徒30人;天主教2人。无宗教活动场所和教牧人员。

经济

综述

孟津区以发展“工业优先”为战略,以高端石化、化工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形成了石油加工、精细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六大产业集群。孟津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共有企业466家,规上企业175家,高新技术企业4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专精特新企业31家,科技创新团队7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研发平台213个,智能工厂及智能车间8家。先后被授予“河南省三星级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十强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等荣誉称号,2021年开发区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910.2亿元,工业总产值737.4亿元,是河南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

2022年,全年全区生产总值(GDP)541.8亿元,比2021年降低0.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6亿元,同比增长4.7%;第二产业增加值320.1亿元,同比下降2.6%;第三产业增加值194.0亿元,同比增长2.0%;三产结构比为5.1:59.1:35.8。人均生产总值111404元,同比降低0.6%。

第一产业

孟津区聚焦特色农业发展,创建了国家级产业强镇、省级果蔬现代示范园区、省级果蔬产业化集群、省级奶业产业集群。孟津贡梨、孟津葡萄、孟津西瓜、孟津鲤鱼成为了地理标志农产品品牌。培育了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家、市级53家,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1100余家,建成特色农业园区55个。截至2023年4月,孟津区优质蔬菜种植面积23.8万亩,特色果蔬产业全产业链年总产值达到18亿元。孟津区“两牛”年饲养量达5.66万头,拥有规模以上养殖场35家,其中级以上龙头企业7家,年产鲜奶9.7万吨,全产业链产值达26亿元。

2022年,孟津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26.8万吨,同比增长2.6%,其中,夏粮产量15.4万吨,同比增长0.8%,秋粮产量10.8万吨,同比增长5.1%。小麦产量15.4万吨,同比增长0.8%。全年肉类总产量1.8万吨,同比增长10.1%,其中,猪肉产量1.4万吨。禽蛋总产量1.1万吨,同比增长1.8%。奶类总产量8.2万吨。年末生猪出栏18.4万头,牛出栏1.2万头,家禽出栏82.2万只。

第二产业

孟津区第二产业以高端石化、化工新材料和先进装备制造三大产业为主导,形成了石油加工、精细化工、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六大产业集群。高端石化产业主要集中在石油炼化、精细化工、化纤纺织等领域,以中国石化洛阳石化公司、宏兴新能、洛阳炼化等企业为龙头企业;化工新材料产业主要集中在先进高分子材料、含电子气体、硅基材料、高端复合材料等领域,以昊华气体、科博思新材、中托力合等企业为龙头企业;先进装备制造产业主要集中在工程装备、农机装备、精密轴承、高端齿轮电动汽车零部件等领域,以隆华科技、耿力机械、鸿元轴承等企业为龙头企业。

2022年,孟津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下降4.2%。在规模以上工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下降6.6%,股份制企业下降5.3%,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8.4%,私营企业下降12.3%。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同比下降3.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同比下降8.9%;通用设备制造业同比下降8.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同比下降7.8%;专用设备制造业同比增长21.8%;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同比增长37.6%;金属制品业同比下降7.6%;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同比增长8.0%。规模以上工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规模以上工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30.2%。建筑业增加值14.4亿元,比上年下降13.3%。资质建筑企业47家,完成建筑业产值32.5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7.5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23%;竣工房屋面积17.3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7.8%;应交增值税、工程结算税金及附加1.34亿元,比上年增长3.1%;利润总额1.67亿元,比上年上升40.3%。

第三产业

孟津区把第三产业分为了“三板块”,建设孟津东、中、西三个特色镇,“东板块”以会盟镇东部为主体,用好黄河风光资源,打造具有区域带动能力的特色小镇,“中板块”以平乐镇区为主体,依托陆港物流园和牡丹画创意园区,发展现代物流和文化旅游等服务业。“西板块”以小浪底风景区周边区域为主体,发展旅游业和健康养老产业

2022年孟津区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20.1亿元,同比下降1.5%;其中限上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实现32.7亿元,同比下降1.9%。批发业完成销售额321.6亿元,同比增长3.2%;零售业完成销售额92.2亿元,同比下降0.3%;住宿业完成营业额1.6亿元,同比下降6.0%;餐饮业完成营业额16.5亿元,同比下降14.8%。

经济功能区

截至2022年,孟津区共有1个开发区——洛阳孟津区先进制造业开发区,整合范围有三个集聚区,分别是: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孟津区华阳产业集聚区和洛阳空港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分别为石油化工、化工新材料、装备制造、氢能新能源。

孟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

孟津先进制造业开发区形成以洛阳石化、宏兴新能、洛阳炼化为龙头的石油化工产业集群,以隆华、鸿元轴承、洛北重工、金彭电动车为龙头的装备制造产业集群,以昊华气体、华久氢能、科博思新材、三杰新材为龙头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集群,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10家,高新技术企业77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75个。2022年开发区实现营业收入1093亿元,其中工业企业完成营业收入858.16亿元,同比增长8.93%;完成工业总产值830.8亿元,同比增长20.28%;实现税收103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67.95亿元。

华阳产业集聚区

华阳产业集聚区创建于2009年,位于孟津区东北部,南依邙山,北眺黄河,西临西霞院水库,东接207国道,是河南省首批规划的180家省级产业集聚区之一华阳产业集聚区,先后荣获了“河南省十快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最具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区”等20余项荣誉称号。全区已实现了供气、供热、供水、供电、通讯、排污、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全覆盖。已入区规模以上企业65家,其中装备制造类企业20家,新材料类企业10家,能源化工类企业17家,其他企业18家。

重要企业

神华国华孟津发电有限公司

神华国华孟津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8年4月28日,它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地处河南省西部,北依黄河,南邻焦枝铁路,是国家能源集团河南电力有限公司(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的子分公司,2015年9月28日,两台机组“近零排放”改造工程正式通过河南省环保厅验收。2011年至2020年,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546.07亿千瓦时。截至2020年底,公司实现连续7年无非停。

孟津水务集团

孟津水务集团(原自来水公司)始建于1963年,是集生活饮用水供应、污水处理咨询服务、污泥处置及再生利用、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供排水管网安装、维修、校表、公园管理服务等业务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水务服务商。2006年企业改制为国有控股有限公司,2015年7月20日正式成立孟津水务集团,下辖孟津汇兴水务有限公司、孟津泉兴污水净化有限公司、孟津泉兴公园管理有限公司、孟津汇兴供排水有限公司、孟津济民管道工程建筑有限公司5个全资控股子公司的企业法人联合体,拥有在职员工220人,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8人。孟津水务集团先后在县城和8个建制镇、2个集聚区投资2.9亿元建成了10座水厂,投资3.8亿元建成了10座污水处理厂、1座中水厂和1座污泥处理厂。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孟津区全区共有幼儿园88所,小学71所,初中23所,高中阶段教育学校12所(普通高中7所,中等职业学校5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全区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94所(包括小学、初中),毕业生12123人,招生11987人,在校生53541人。共有班数1469个,教职工4438人,其中专任教师3965人。全区高中阶段的毕业生6463人,招生6916人,在校生19367人。教职工1363人,其中专任教师1254人。全区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10人,招生5人,在校生73人。全区职业技术培训、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培训及其他培训机构10所;结业学生1002人次,注册学生1002人次;教职工10人,其中专任教师10人。全区各级各类民办学校60所,在校生总数23881人,其中,幼儿园54所,在园幼儿8739人;小学在校生6334人,初中3所,在校生4882人;普通高中2所,在校生1964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1962人。

孟津区第一中学

孟津区第一中学创办于1954年,2003年成为河南省首批示范性高中,2004年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办学体制改革实验学校;2015年9月更名为北京大学孟津附属实验学校,接轨北大优质教育资源、先进教育理念和科学管理方法;2019年9月正式更名为孟津县第一中学。学校现有教职工246人,其中高级教师53人、中级教师88人,研究生学历35人,省、市级学科带头人15人,省、市级骨干教师19人。现有综合办公楼1栋,教学楼2栋,能容纳50个教学班同时上课;学校餐厅是河南省中小学一级食堂;学生宿舍为8人间,带卫生间、盥洗间,冬天有暖气、夏天有空调;学校还新建了学生洗浴中心、自动洗衣房,方便住校生的生活。

文化事业

孟津区拥有孟津区图书馆、孟津区人民文化馆、孟津区曲剧团、王铎书法馆等文化单位。孟津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科技先进区”“中国书法艺术之乡”“河南省杂技之乡”等多项荣誉。截至2022年,孟津区一共3个博物馆,分别是:孟津区文博艺术中心、班超纪念馆、孟津魏家坡乡愁博物馆;有466个文艺团体。

洛阳市孟津区图书馆

洛阳市孟津区图书馆,前身为河南省孟津区图书馆,成立于1986年,1991年12月正式对外开放,2021年孟津区与吉利区合并成立洛阳市孟津区,洛阳市孟津区图书馆成立。2013年、2017年全国公共图书馆评估,原孟津区图书馆被评为一级图书馆。孟津区图书馆现有两个馆,图书馆及直属分馆,平台藏书达到48.5万余册。

体育事业

孟津区共有体育场馆三处,分别是:位于孟津区文昌路的灯光球场、第二实验小学以东的孟津区大操场、孟津区岭南公园内的老年人文体活动中心。部分条件较好的乡镇及村庄建有室外篮球场。2017年国家体育总局在天津市召开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及体育系统先进表彰大会,孟津区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18年10月31日孟津区第三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成年组篮球比赛在孟津区健身馆落幕,由孟津区人民政府主办,区教育局承办,设有孟津区健身馆和第四实验小学两个赛场,共有26支代表队300余名运动员参赛,比赛为期六天。

龙泉谷公共运动场于2021年正式免费对外开放。该公共运动场位于孟津城区西南,东依龙泉谷公园,西临金谷路,南眺瀍源大道,北接公园绿地,拥有3个篮球场、4个羽毛球场、2个网球场、1栋管理房、1个公共厕所及60个地面生态停车位,其中网球场为室内球场,其它为露天球场。

医疗卫生

截至2020年末,孟津区有卫生机构308个,床位2101张,卫生技术人员2751人。疾控单位1个,卫生技术人员25人。监督单位1个,卫生技术人员6人。乡镇卫生院11个,卫生技术人员888人。孟津区卫生局位于孟津县城商业街中段。区医院编制床位490张,占地26000平方米;中医院编制500张,占地19102平方米;公疗医院编制490张,占地22000平方米;妇幼保健院编制49张,占地7747平方米。

孟津第二人民医院

洛阳市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原孟津县公疗医院)始建于1995年,是一所集医疗、预防、康复、保健为一体的综合性二级甲等公立医院。医院内设12个临床科室,25个医技科室,开放床位400张。现有职工60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497人(含正高职称5人,副高职称19人,中级职称134人,初级职称299人)。第二人民医院是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作医院,是孟津医疗卫生事业的重要力量之一。医院拥有省重点专科心血管内科和区重点专科神经内科、急诊科、肿瘤科,国家级发明专利3项。2021年共服务门诊患者23.15万人次,出院病人15895人次,手术台次3013(含介入手术983台次)。

科技事业

截至2016年,孟津区拥有各类人才2.2万人,其中共享院士2人、市优秀专家6人,先后完成科研项目30多项,其中获市级以上科技奖24项,推广应用科技成果10项。以隆华节能、康耀电子、鸿元轴承等为代表的高技术企业,争取重大科研项目资金总额达1300多万元,撬动科研经费投入5亿多元。2017年,孟津区已实施科研项目25个,培育高新技术企业10家,转化各项科技成果98项,获得专利381项,使科技对经济的贡献率达到了45%。孟津区以政策红利释放人才红利,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提升人才服务水平的意见》,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发放2万元至5万元的安家费,提供2万元至30万元的科研经费,每月发放1000元至5000元的生活津贴。

截至2023年1月,孟津区有高新技术企业44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家,专精特新企业31家,科技创新团队7个,国家级、省级、市级研发平台213个,智能工厂及智能车间8家;建有华阳科技孵化器、高端石化创新平台等2家创新创业载体,拥有洛石化曹豫新等7支专家带领的创新创业团队。

社会保障

孟津区共有8处养老设施,其中1所托老所,7所乡镇敬老院。2019-2021年孟津区共投入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资金1000余万元,截止到2022年底孟津区已完成A级以上社区养老服务设施6个。2022年,孟津区参保人数28.58万,待遇领取人数9.03万人,全年累计支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待遇1.28亿元、为重残、低保等困难群体代缴资金52.19万元。截止到2022年7月,全区退休人员18603人,补发养老金1580.51万元,其中企业退休人员12096人,2022年1-7月补发养老金944.07万元;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6507人,补发养老金636.44万元。2022年8月,孟津区民政局共为孟津区9202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补贴资金193.24万元(标准为210元/人)。其中,为4779户、6336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补贴资金133.06万元;为867户、1051名城保对象发放一次性补贴资金22.07万元;为1768户、1815名特困对象发放一次性补贴资金38.12万元。2023年第一季度,孟津区为35位百岁老人发放优待金2.19万元;为13014名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148.70万元;为559名经济困难失能老人发放护理补贴5.59万元。为10镇4街道建成家庭养老床位的老年人提供上门服务26997人次。

人居环境

孟津县大气环境质量总体较好,全县大气环境质量基本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小浪底旅游区可达一级标准;孟津地下水水质较好,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2022年,孟津区新建农村污水管网20千米,完成7个村环境综合整治,改造农村户厕8000户以上,创建“四美乡村”4个,对132个行政村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处理,确保垃圾分类达标村达到60%以上、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全面梳理资源禀赋,持续加强产业谋划,积极对接市场资源,不断发展壮大乡村产业,带动村集体和村民持续增收。孟津区51.2%以上的村庄实现垃圾分类处理,完成8.5万户农户改厕任务,农村污水处理率达到55%。

交通

综述

孟津区地处洛阳市、焦作、济源市三座城市的交界之处,集公路、铁路、水路、航空四位一体的立体综合交通枢纽,是洛阳向豫西北、晋东南辐射的关键区域。孟津区拥有一个机场(洛阳北郊机场)、两条铁路(焦柳铁路和即将开建的呼南高铁豫西通道)、三条快速通道(310国道、208国道、洛吉快速通道)、四条高速公路(连霍高速二连浩特-广州高速公路长济高速、洛济高速)。

公路

孟津区境内有三条高速公路穿过。连霍高速公路横贯孟津东西,二广高速公路纵跨南北,洛阳市西南环绕城高速公路(属宁洛高速)穿越孟津西南角,设有四个高速下道口;310国道,207国道从孟津境内穿过;省道有314(横扣路)、243(郭木线)、238(常付线)以及洛吉快速通道,县境内总里程约109.74千米;县道有白常线、孟邙线等14条,孟津区境内总里程约154.93千米,大部分为三级公路,少数为二级公路;乡道及等外公路43条,可覆盖孟津区全区220个行政村。截至2015年底,孟津县公路线路里程1055千米,其中等级公路855.7千米,等外公路199.258千米。境内高速公路总里程53.9千米,干线公路总里程100.74千米,农村公路总里程914.26千米。全区公路密度为1.39千米/平方千米,全区高速公路密度为0.07千米/平方千米,干线公路密度为0.13千米/平方千米。

铁路

孟津区境内的焦(焦作)柳(柳州)铁路在区域东部自北向南穿越,过境30千米。在白鹤镇王庄村、白鹤镇和平乐镇设有3个车站,分别为王庄站、白鹤站、孟津站。三个车站均为四等站,客运办理旅客乘降,不办理行李、包裹托运;货运办理整车货物发到。

焦柳铁路北从河南省焦作市,南到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为国家一级客货共线铁路,是连接中国华北、中南、西南地区的交通干线。全长1655千米,共有179座客货车站,设计速度120千米/小时。

航空

洛阳北郊机场位于中国洛阳市老城区与孟津区交界处的邙山,东南距洛阳市中心11千米,为4D级国际支线机场、对外开放的国家一类航空口岸,是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洛阳分院的训练机场。2021年,洛阳北郊机场共完成旅客吞吐量123.7795万人次,同比增长29.0%,全国排名第87位;货邮吞吐量928.9吨,同比增长32.2%,全国排名第124位;飞机起降22.6214万架次,同比增长25.5%,全国排名第11位。2023年洛阳北郊机场夏秋航季换季,执飞航司10家,执飞航线19条,通航城市24个。

公共交通

孟津区共有客运站11个,其中,二级站1个(孟津汽车站);三级站1个(孟津第二汽车站);乡镇客运站9个。孟津区有两个长途汽车站,分别位于黄河大道和规划大道中段,其中孟津汽车站位于黄河路中段,占地面积1.7公顷,可停车位数90个,日发车班次为375个,孟津第二汽车站位于桂花大道中段,占地面积0.9公顷,可停车位数40个,日发车班次为203个。2021年洛阳市孟津区运行337路公交,车辆由孟津汽车站发车,途经小浪底大道、桂花路、河清路、会盟路、小浪底大道、河图路、朝阳大道、桂花大道东段、洛吉快速通道、河阳路至吉利汽车东站,沿途停靠25个站点。

人文

综述

孟津区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所在地,平乐牡丹画、朝阳唐三彩、会盟王铎书法、白鹤黄河石画等文化产业;孟津贡梨、孟津草莓、精品西瓜、红提葡萄和铁谢羊肉汤、黄河大鲤鱼、横水卤肉、平乐脯肉等美食。还有西汉文学家贾谊、唐代文学家韩愈、明清书法家王铎、现代作家李準等著名人物。孟津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区”“全国科技先进区”“中国书法艺术之乡”“河南省杂技之乡”等多项荣誉。

文物古迹

孟津区现存文物古迹50处,其中全国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9处。在50处文物古迹中,古文化遗址15处,古墓葬7处,古建筑15处,石窟寺2处,石刻5处,近现代重要代表建筑6处。

马屯烈士陵园

马屯烈士陵园位于小浪底镇马屯村,坐南面北。1948年3月,为了开辟中原解放区,配合全国其他战场的行动,解放洛阳市,中国人民解放军刘邓大军,奉命强渡黄河,挺进中原,占领洛阳。按照上级的部署和安排,解放军某部以郭三庆为代表的三营指战员,奉命攻打马屯寨,消灭盘踞在这里的中国国民党匪军。在这次战斗中,有20多位指战员英勇献身为国捐躯,他们的遗体当时被安葬在马屯老街西头的关林。解放以后,有十多位烈士的遗体已先后被其家属迁回原籍进行安葬。1987年,马屯乡党委、政府重新整修马屯烈士陵园。

邙山陵墓群

邙山陵墓群是中国最大的陵墓群,号称“东方金字塔”,位于洛阳市的北部、东部和东北部,横跨洛阳所辖的7个县区,东西长50千米,南北宽20千米,占地面积756平方千米。其中陵墓分布密集,数量繁多,延续年代长,是中国最大的陵墓群遗址,也是中国帝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邙山地区是全国最大的古墓集中地,有东周东汉曹魏晋朝北魏后唐等6代帝陵及其陪葬墓群,还汇集了从西周至清代的各种类型古代墓葬,总数约有数十万,帝陵包括东周时期的王墓8座、东汉帝陵5座、曹魏帝陵1座、西晋帝陵5座、北魏帝陵4座、五代十国后唐帝陵1座,共有24座帝王陵墓。2001年,邙山陵墓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国家文物局纳入“十一五”期间重要大遗址名录。

传统村落

截至2023年初,孟津区共有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省级传统村落14个。

孟津区朝阳镇卫坡村

卫坡村又名魏家坡,是以卫氏家族居住而形成的村落,是中国北方具有代表性的古民居旅游景区,曾获得“中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村、中国传统村落、河南省历史文化名村等多项荣誉称号。村子内的古民居,是豫西地区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建筑群,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市孟津区城关镇寺河南村大阳河村

大阳河村中大部分村民姓贾,传说是汉代名士贾谊的后人。村子里不仅有别具特色的古地道,还有古寺、古庙、古民居、古学堂等古建筑,这也让大阳河村在2018年列入了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寺河南遗址位于孟津县城关镇寺河南村东北,瀍河南岸丘陵台地上。2000年8月1日,孟津县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11月13日,洛阳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文物保护单位。

非物质文化遗产

孟津区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个、省级7个、市级17个、区级95个,全区共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1人、省级6人、市级25人、区级102人,已挖掘、整理、公布9批非遗项目名录。

平乐正骨

洛阳平乐郭氏正骨源于清乾隆五十八年(公元1793年),已有二百多年历史。平乐正骨的特点是:手法整复,夹板固定,动静结合,内外兼治,整体辨证,综合调理。2008年6月“平乐郭氏正骨法”被收录入第一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9年演绎平乐郭氏正骨传奇历史的电视剧《大国医》在中国中央电视台及20多个省级卫视播出,并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13年“平乐郭氏正骨流派”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中国第一批中医流派传承建设单位;2019年6月“平乐郭氏正骨法”入选文旅部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保护实践优秀案例。

唐三彩

唐三彩生产于洛阳市孟津区朝阳镇南石山村,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迄今已有1300余年历史。朝阳镇南石山村通过整合资源、规范管理等措施,传承创新唐三彩烧制技艺,实现唐三彩企业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在行业协会的引领下,将传统制作工艺与现代元素相融合,逐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成为人才集中、产品丰富的唐三彩生产基地和唐三彩艺术品集散地。截至到2023年,该村拥有唐三彩生产企业60多家,年产值3.5亿元,先后荣获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等称号。

王良杂技

王良杂技俗称“杂耍”“把戏”,也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白鹤镇牵头,以大河古渡文化园为阵地,向北扩展,把“中国杂技之乡”建设同文化设施建设结合起来,建成河南省一流的杂技阵地。以发掘新人、引导创作、组织参展等方式,提高杂技的实际演出能力,并参加国家、省杂协举办的杂技节会。王良杂技始于唐宋,兴于明清,因原王良人苦于土地贫瘠、为谋生外出卖艺而起。王良杂技逐步演变成为杂技魔术、动物展演等门类众多、形式多样的民俗文化,并形成产业链条,全国80%以上城市公园、动物展馆、海洋馆都有来自丹顶鹤的表演团体。2017年4月20日,白鹤镇被授予“河南省杂技之乡”称号。

习俗 

传统年俗

孟津的礼仪、风俗,与中原各地的习惯大体相近或相同,但在很多细节上又有明显不同。农历二月二,是龙抬头的日子,俗称“青龙节”。这天,农民要休息一天,不许挑水、动土,妇女不做针线活。人们还做些炒制食品,如炒花生、炒黄豆、爆米花等,有“二月二、吃炒豆”之说。民间认为,这天是东海龙王的生日,煎饼是龙王的胎衣。吃煎饼,是为龙王嚼灾,扔煎饼,是为了掩埋龙王的胎衣。农历六月初一,有过小年的说法,人们在屋中、院内、麦场里摆上供桌,放上馍、桃、李等瓜果,用斗盛满新收的小麦,斗上贴着红色的“福”字,然后焚香燃炮,祈求秋季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年的农历七月初七,为“乞巧节”,在农历七月初六晚上,当地未出嫁的姑娘7人凑成一组,以应“七夕”之数,每人兑面兑物,为织女准备供品。

饮食

孟津区人民的饮食口味以酸辣咸香为主。孟津区特色美食有孟津不翻、横水卤肉、平乐脯肉、孟津水席、焦炸丸子、朝阳炒面、孟津黄河鲤鱼等。

孟津不翻

孟津不翻在当地是一道名小吃。传闻是由王铎从宫廷御膳房里带出;是一种薄而小,放在烧热的子上不用翻动即熟蘸汁或入汤而食的绿豆制品。以绿豆为原料,经一夜浸泡、涨发、去皮,磨成豆糊状,加入鸡蛋、食盐调制,而后盛在特制的鏊子内用火煎烙而成。因烙时不需翻个儿,故而得名“不翻”。不翻色泽金黄,质地虚腾,既爽口又富有营养。

孟津水席

孟津水席和洛阳水席同属一个菜系,在孟津历史很久远。在农村,水席的名字叫“官场”,老百姓管吃水席叫“吃桌”。全席共有24道菜组成,包括8个冷盘、4个大件、8个中件、4个压桌菜,冷热、荤素、甜咸、酸辣兼而有之。孟津区全席24道菜换成了8个冷盘、8个汤、4个大件、4个压桌菜。其上菜程序是:席面上先摆4荤4素八凉菜,接着上4个大菜(上第一个菜时跟着上主食~馒头),每上一个大菜,带2个汤,第4个大菜上甜菜甜汤,接着4个压桌菜,最后送上一道“鸡蛋汤”。24道连菜带汤,章法有序。

孟津黄河鲤鱼

孟津黄河鲤鱼是洛阳市孟津区特产,孟津以东黄河河道开始放宽,河床宽而浅,含沙量少,透明度高,水中富含鱼类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盐类。孟津黄河鲤鱼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2021年4月,入选2021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特产

孟津西瓜

孟津西瓜,河南省孟津区特产,主要特点是皮薄质优、成熟期较早。孟津西瓜产地范围为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会盟镇平乐镇送庄镇白鹤镇朝阳镇、城关镇、麻屯镇横水镇小浪底镇常袋镇。孟津区送庄镇种植的袖珍西瓜,特点是薄皮、沙瓤、含糖量高,2021年,送庄袖珍西瓜种植带动了30多个大户,300多个小户,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亩以上,亩产量约3500公斤,亩产值约为4.7万元左右,年产量达2000万公斤,年产总值超过2亿元左右。“孟津西瓜”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誉为“孟津农产品地理标志”。

孟津梨

孟津梨,又称为“洛阳金桔”,是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富含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含可溶性固形物12.3%,还原糖9.7%,维生素c7.2%。孟津梨还有医用价值,可助消化、润肺清心,消痰止咳、退热、解毒疮的功效,还有利尿、润便的作用。2020年5月20日,入选2020年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

孟津葡萄

孟津区葡萄主要产地是常袋镇,位于孟津西南部,境内多是丘陵地,温差大,日照足,适合红提葡萄种植,所产红提葡萄品质优异。2009年成功注册“洛红”商标,成为洛阳市第一个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商标品牌,先后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河南省无公害产品产地”。

平乐脯肉

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特色美食平乐脯肉由孟津区平乐镇平乐村人郭积礼独创,其特色为荤素结合、柔嫩爽口、不肥不腻。这项技艺由郭积礼的后人~平乐镇美食林水席园经营者郭遂欣、郭磊父子传承,平乐脯肉已有一百多年历史。在平乐镇及其周边地区,逢年过节或者婚丧嫁娶时所摆的宴席被称为“官桌”,脯肉则是官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已经被列入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艺术

戏曲

孟津区戏曲剧种共有豫剧、曲剧、越调三种,豫剧于清代爱新觉罗·旻宁二十年(1840年)后传入孟津区,先在会盟镇由嗜戏绅士邀集民间闲散艺人,组成江湖戏班,即“孟津城关戏班”。1930年前后,豫剧逐渐流传农村,出现了不少业余戏班,如横水元庄村等业余剧团先后演唱豫剧。1942年以后,马元凤祁兰芳曾到孟津演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孟津县的豫剧中出现许多新剧目,如传统剧目《包青天》《秦雪梅》;新编现代戏《保卫延安》《红色风暴》《刘胡兰》等。2012年8月,由孟津县曲剧团演出的豫剧、大型历史剧《拆磨记》,在孟津区驻军礼堂汇报演出成功。

曲剧在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由孟津区长华镇朱根石等人成立了“白衣社”,以高跷形式哼唱洛阳曲子,人称“曲子队”“耍故事”。演唱生活小戏,如《小姑贤》《小姑恶》《拾玉镯》等。曲牌有阳调、汉江、银纽丝等,伴奏乐器仅有大弦、三弦,以板为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曲剧始建职业剧团,唱腔曲牌有:阳调、汉江、满州、书韵、剪剪花、银纽丝等30多个。伴奏乐器是曲子弦、二胡小提琴琵琶双簧管电子琴西洋乐器,锣、鼓、镲。剧目除传统戏《寇准背靴》《洛阳令》《白玉莲》《秦雪梅》《小八义》《徐策跑城》《卷席筒》《花烛恨》《皇亲国戚》《小刀会》《铡西宫》等外;又有改编、创作的现代戏《金沙江畔》《冬梅映雪》《王二古董择婿》《河畔新村》等。

越调是流入孟津区的时间较晚、流行时间较短的一个剧种。民国五、六年(1916年~1917年)先后由外地流传到孟津区,在孟津区煤窑乡,津西槐树庄、上嗦哕沟村成立越调戏班。于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消失。

舞蹈

孟津区的舞蹈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统舞蹈——赵地排鼓。赵地排鼓民俗文化在孟津区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有歇拍鼓和交槌鼓两种。歇拍鼓,也叫路鼓,是挎鼓,排鼓队边行进、边演奏;交槌鼓,有单交、双交、二回云槌等,与大理王舞狮队齐名。

风景名胜

综述

孟津区是黄河中下游分界线所在地,黄河流经孟津59千米,小浪底、西霞院两大水利枢纽依次排列,浑浊的黄河水奔流至孟津呈现出“万里黄河孟津蓝”的景观。孟津区境内有一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黄河小浪底和五个国家AAA级旅游景区龙马负图寺汉光武帝陵王铎故居(王铎书法馆)、黄鹿山半岛秘境度假中心、孟津会盟银滩景区等著名景点。2021年端午假日期间孟津区共接待游客21.13万人次,实现综合收益4712.2万元。其中A级景区共接待游客4.7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35.8万元;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6.42万人次,收入3507.8万元。

重要景点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位于洛阳市市北40千米处的孟津区小浪底镇。总面积1262平方千米(其中水面296平方千米),由小浪底大坝、荆紫山八里峡三门峡大坝四大片区,13个景区、113个景点组成。风景区内小浪底大坝、进水塔群等大型水工建筑有“北方千岛湖”“中原北戴河区”之美誉,现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孟津王铎故居

王铎故居位于孟津区会盟镇老城村。王铎(公元1592年——公元1652年),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其故居毁于战火,如今的故居是20世纪90年代按原貌修复重建的。王铎故居坐北向南,由故居和后花园两部分组成。故居为五进大院,整体为明清建筑,以前屋、客厅、中堂、后堂、后屋为主线,配以东西厢房,构成每进庭院的单独结构。

龙马负图寺景区

龙马负图寺位于孟津区会盟镇雷河村,因“龙马负图出于孟河之中”而得名,始建于司马炽四年,是人们为感念“人文之祖,人根之祖”伏羲的功绩,在图河故道上建起的第一座祭礼场所,也是河洛文化中“河图”的发现地、中华易学文化的发源地,被誉为风水之源,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对外交流

著名人物

重要荣誉

参考资料

..2023-09-15

孟津概况.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2023-09-18

洛阳史志数据库.孟津县志.2023-09-15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查询.2023-09-15

行政区划查询.便民查询网.2023-10-18

2022年孟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中原官话分区(稿).中国社会科学院.2023-09-15

河南省人口普查年鉴.河南省人口普查年鉴.2023-09-15

联系我们.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国务院同意河南省洛阳市调整部分行政区划.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9-15

去郑州有直达火车了孟津三个站直接坐车.孟津发布.2023-09-16

孟津区人民政府.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6

..2023-09-21

河南洛阳市孟津县历史沿革.中国小康网.2023-09-15

..2023-09-21

锚定千亿强区 谱写孟津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关注县(区)委全会|孟津区:全力以赴拼经济抓发展.河南日报.2023-09-16

打造中西部重要的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项目为王 感知中原经济脉动).新浪看点.2023-09-15

孟津区.孟津区人民政府:孟津区在保护传承、弘扬创新中激发非遗项目持久生命力——非遗“厚家底” 发展“新引擎”.2023-09-13

孟津九大名胜概览.孟津共青团.2023-09-17

孟津县文物局赴省局汇报 全面提升文物事业发展水平.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9-17

..2023-09-17

..2023-09-21

..2023-09-21

..2023-09-21

孟津隐藏的这处美景,你来过吗?趁着周末约起来!.孟津发布.2023-10-11

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简介.水利部小浪底水利枢纽管理中心.2023-09-15

西霞院水利枢纽简介.水利部小浪底枢纽管理中心.2023-09-15

..2023-09-21

洛阳市孟津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徐岭村中药材种植基地:荒沟变花海 助力乡村游.洛阳网.2023-10-04

孟津县城关镇九泉村种植药材 加快脱贫.洛阳网.2023-10-04

..2023-09-21

洛阳市孟津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数据公报.孟津县人民政府.2023-10-11

最新!洛阳市政府工作报告摘登出炉,这些内容涉及孟津…….孟津融媒.2023-10-11

黄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洛阳孟津区:呵护生物多样之美,擦亮湿地“生态名片”.河南林业局:.2023-09-15

..2023-09-21

..2023-09-09

孟津县志(自然灾害篇).浙江图书馆.2023-09-15

河南孟津遭遇特大暴风雨袭击1死 最高风力14级.凤凰网.2023-09-15

孟津县旱灾波及30794人农作物2170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31万元.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机构职能.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10-11

孟津区委书记何武周主持召开一届区委第103次常委会(扩大)会议.洛阳市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两会胜利闭幕!.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领导之窗.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力量聚起来 效能提起来——访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政协主席陆万强.河南政协.2023-09-15

洛阳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洛阳网洛阳日报.2023-09-21

孟津区.浙江图书馆:孟津县志(方言篇).2023-09-09

..2023-09-10

孟津区:发展特色农业 助力乡村振兴.孟津县人民政府.2023-09-23

锚定千亿强区 谱写孟津现代化建设新篇章.孟津县人民政府.2023-09-22

特色彰显 兴业沃土.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22

省政府批复洛阳市开发区整合方案 27个开发区整合为13个.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9-28

华阳产业集聚区.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公司简介.国家能源集团.2023-09-15

企业简介.孟津水务集团.2023-09-15

2021年洛阳市孟津区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桃李不言 下自成蹊.大河网.2023-09-15

薪火相传,继往开来孟津区第一中学跨越式创新发展纪实.大河网.2023-09-15

孟津区以466个文化团体为支点持续推进“文化进社区”.洛阳文明网.2023-09-28

孟津县图书馆.本馆介绍.2023-09-15

孟津县荣获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第三届运动会暨第二届全民健身大会成年组篮球比赛圆满落幕.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新貌|新增免费场馆,运动健身有了新去处.澎湃新闻.2023-09-15

2020年孟津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第二人民医院.国家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023-09-15

【原创】孟津+科技创新=今天河南日报一版头条.河南日报洛阳新闻.2023-10-09

【媒体关注】孟津县:坚持人才优先 引领创新发展.孟津党建.2023-10-09

洛阳市孟津区:打造中西部重要高端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腾讯网:大河财立方.2023-09-21

孟津区强举措推动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 .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10-02

孟津区组织召开2023年度乡镇(街道)社会保险工作推进会议.孟津社保.2023-09-23

孟津区社保中心已完成2022年1-7月养老保险待遇调整工作.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10-02

【能力作风建设年】孟津区及时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切实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20

孟津区多举措做好养老服务保障工作.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20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洛阳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洛政〔2022〕13号.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21

蓝色黄河 魅力孟津 一处文化底蕴浓厚的黄河首津地.今报网.2023-10-11

焦柳铁路广西段迎来电气化时代.央广网.2023-09-21

关于我们:公司简介.洛阳北郊机场.2023-09-15

2021年全国民用运输机场生产统计公报.中国民用航空局.2023-09-23

通航城市24个!洛阳机场夏秋季航班时刻表新鲜出炉.洛阳网.2023-09-23

https://new.qq.com/rain/a/20210608A0A3E000.腾讯网:二三里资讯.2023-09-20

邙山陵墓群.洛阳文物馆.2023-09-15

洛阳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一览表(共146处).洛阳市文物馆.2023-09-24

孟津这只“象”入选第八批国宝单位!.澎湃新闻.2023-09-15

新庄遗址.洛阳市文物局.2023-09-15

马屯烈士陵园.洛阳党史方志网.2023-09-15

朝阳烈士陵园.洛阳党史方志网 .2023-09-15

这里是中国最大的陵墓群,号称“东方金字塔”.河南文物馆.2023-09-15

孟津区做好保护利用大文章,让传统村落“活”起来、“美”起来 质朴古村落 发展奏强音.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区铁谢村跻身省级传统村落名录.洛阳网.2023-09-24

卫坡古民居.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洛阳古村落底下藏明清时期地道 长百米连接全村.映象新闻.2023-09-15

寺河南遗址.洛阳文物馆.2023-09-15

光彩孟津|说起非遗,还得看咱孟津…….澎湃新闻.2023-09-15

关于公布孟津区第一批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项目的通知.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学校简介.洛阳市平乐正骨学校.2023-09-15

中国正骨的火种在这里 | 国家级非遗"平乐郭氏正骨法"的历史传承与守正创新.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2023-09-15

传艺助振兴——三彩焕发新光彩.新华网.2023-09-15

光彩孟津|白鹤镇获评“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澎湃.2023-09-15

孟津县白鹤镇获评“河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洛阳日报.2023-09-15

洛阳市孟津县白鹤镇获评“河南省民间艺术之乡”.河南省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的节日习俗.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这么多美食,样样都那么好吃,都想统统吃一遍! .搜狐:孟津旅游.2023-10-02

特色美食.孟津人民政府 .2023-09-15

孟津不翻.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水席.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黄河鲤鱼.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西瓜.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23-09-25

洛阳送庄第七届袖珍西瓜节盛大开幕,欢迎您来吃瓜!.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梨.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洛阳市孟津小葡萄“串”起乡村振兴甜蜜致富链.腾讯网.北京青年报官网.2023-09-20

平乐脯肉:独制美食 飘香“官桌”.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县曲剧团演出大型历史剧《拆磨记》.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10-02

孟津陆村社区:一面排鼓的“五年计划”.洛阳网新闻.2023-10-02

2021年端午期间孟津区共接待游客21.13万人次 旅游市场秩序良好.苏北网.2023-10-02

到小浪底赏巨瀑,就这个feel倍儿爽!.河南日报.2023-09-24

黄河小浪底风景区.孟津县人民政府.2023-09-24

汉光武帝陵.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王铎故居景区.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龙马负图寺景区.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去年洛阳新增A级乡村旅游景区22家 其中18家景区不用买门票.洛阳网新闻.2023-09-20

假期快乐周边游,孟津双节文旅活动来了.澎湃新闻.2023-09-24

孟津县中日友好造林项目圆满结束.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21

孟津区党政考察团到嵩县考察交流.洛阳市人民政府.2023-09-21

孟津区考察团到我县考察交流.汝阳县人民政府.2023-09-21

..2023-09-11

..2023-09-11

..2023-09-11

孟津县获洛阳“十佳二十优”农产品多项荣誉.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孟津县再获“河南省双拥模范县”荣誉称号 .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国家卫生乡镇(县城)!濮阳7地上榜,祝贺!.澎湃新闻.2023-09-15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公布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的通知.国家能源局.2023-09-15

孟津区政府荣获两项荣誉.孟津区人民政府.2023-09-15

双喜临门!凭借绿色发展、投资潜力、科技创新,枣庄滕州、薛城入选!.今日头条.2025-03-10

《中国县域发展监测报告2024》在京发布.央广网.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