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河村
冶河村隶属于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位于莱城区西部12公里处,镇政府驻地西南2公里。村庄地理位置优越,东临沈家岭,西接卢家庄,南隔大汶河与牛泉相望,北与小义和相邻。冶河村历史上曾名为汶北庄,后因地处汶河南岸而更名为冶河。村内有人口930人,耕地面积约932亩,人均收入约为3500元。村南汶河流经,村北有泰莱公路穿过,交通便捷。
历史沿革
冶河村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朝时期,当时杨姓居民在此定居,建立村落的时间未详。宋代时,此处设有莱芜监十八冶之一的汶北冶,后来演变为冶河村。清代晚期,冶河属于莱芜县辛庄保,民国初期则属于第十区(鲁西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冶河村经历了多次行政区划变更,最终于1972年后独立成为冶河大队,目前隶属于方下镇。
经济发展
冶河村自新中国成立以来,积极进行土地整治工作,将分散的小块土地整合为大片平整的土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改革开放后,村内实施了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在1993年开始大力发展植桑养蚕产业。为了支持这一产业发展,村委会提供了多项补贴和支持措施,包括技术指导、建设蚕种共育室等。此外,冶河村还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通过建设温室大棚等方式推动蔬菜种植。同时,村内的剩余劳动力也逐渐转向工业领域,进入附近的造纸厂工作,或者创办个体私营企业,如汶北纸品厂等。
社会事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冶河村也在社会事业方面有所提升。由于大汶河水质污染问题,村委筹集资金60万元,实施了村民饮用水改造工程,解决了村民饮水安全的问题。
自然地理
冶河村拥有悠久的历史,村内有多株古树和古老的建筑。村南汶河中保存有多个宋代冶铁遗址,见证了古代冶铁工艺的历史。村内还有名为庙湾岛的池塘,原为一处重要的宗教场所,现在虽然规模缩小,但仍是一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地方。
文化遗产
冶河村的文化底蕴深厚,村内有多处文化遗产,如宋代冶铁遗址和庙湾池塘等地标性景观。这些遗迹不仅反映了当地的历史文化,也是村民们的精神寄托。
参考资料
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方下街道冶河村.博雅地名分享网.2024-08-31
访济南莱芜方下街道冶河村,寻古文明,觅红色文化.百家号.2024-0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