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刘坤模

刘坤模

刘坤模(1910年—1993年),乳名刘细妹,湖南人。1922年,年仅12岁的刘细妹与彭德怀成婚,后进入湘群女子职业学校读书。1928年,彭德怀领导“平江起义”与刘坤模失去联系,刘坤模为了躲避当局的追捕过上颠沛流离生活。1935年12月,刘坤模流落到武昌,在困境中再次嫁人,并生育了一个女儿。1937年,刘坤模来到延安市寻找彭德怀,但两人未能复合。此后,刘坤模留在延安。1939年,刘坤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与边区人民银行业务处处长任楚轩结婚。

新中国成立后,刘坤模先后在北京、哈尔滨市工作。曾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粮食局局长、市政协委员等职。1993年,刘坤模去世。

人物经历

12岁嫁人

刘坤模本名刘细妹,是货郎之女。在六岁时,已学会了纺棉花。而且慢慢出了名。稍大,便有很多人来说媒,但都没有成功。

1922年3月,在亲友撮合下,刘细妹与时年24岁,当时在湘军任职的彭德怀成婚。婚后,彭德怀很爱护刘细妹,给她改名“坤模”,意为“女中模范”。彭德怀还往返90里去镇上给妻子买来了小学一年级的课本,教她识字。在彭德怀的鼓励下,刘细妹放了足。

婚后三个月,彭德怀便去长沙市报考湖南陆军讲武堂。临行前,他特地到教私塾的姨父家请求他收下妻子为学生,并吩咐妻子除了侍候好两位老人外,要好好学习,天天抽空去姨父家读书。刘坤模也聪明好学,慢慢地就学会给彭德怀写信了。

婚后两三年,彭德怀的祖母、父亲先后去世,彭德怀从讲武堂毕业后分派到湘军当连长驻防湘潭市,由于祖母、父亲相继去世家里不需要刘坤模侍奉老人了,彭德怀便把她接到湘潭。彭德怀最关心的是妻子的学习,把她送进了城里的湘群女子职业学校读书,刘坤模在这里学到了文化,学会了缝纫,刺绣等。此后,彭德怀若要上战场时就把妻子送走,待驻防了又把妻子接回来,几年内,刘坤模先后随夫去过湘潭、靖港、南县、华容、湘阴县等地,每到一地,只要有条件,彭德怀都要送她到当地的学校去读书,平时督促她努力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并语重心长地对她说:“我风里来雨里去,枪林弹雨中生活,如果我被打死了,我的两个弟弟养活不了你。你要有本事独立生活才行。”

颠沛流离

1928年6月,彭德怀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将刘坤模送回到湘潭县石塘镇哥哥刘玉峰家中后,就领导了平江起义。为了逃避当局追捕,刘玉峰急把刘坤模送到乡下亲戚家,藏到附近的山里躲藏。但刘坤模在家乡也难以长期藏身,18岁便走上了颠沛流离的人生之路:她曾去宁乡市讨过饭,1931年在亲友帮助下化名刘飞考入长沙华南女子中学,只学习了8个月,被熟人认出便连夜偷离学校,到湘潭市偏远的农村小学教书,还要时时躲避乡清团的搜捕,半年时间换了三所学校。为了寻夫,刘坤模去过湘南,去过上海市,后又辗转回到家乡。1935年12月,刘坤模来到武昌。在困窘之中与武昌白沙洲中学湖南籍的教师徐任吾同居,次年10月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榕青。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刘坤模在报纸上听说了彭德怀指挥平型关大捷的消息,才知道彭德怀还活在世上,于是急忙北上寻夫。她不知平型关在什么地方,也不敢问人,便在信封上写了几个大字:“平型关 彭德怀收”。由于当时是国共第二次合作,这封信经过曲折的周转,终于送到了彭德怀的手里。收到妻子的来信,彭德怀立即回信:“坤模妹:在枪林弹雨中收到你的信,很兴奋,你要来,去西安八路军办事处找林伯渠主任。”一个月后,刘坤模终于来到了延安市,这时,彭德怀也从抗日前线回到延安参加中央会议。

投身革命

久别重逢后,刘坤模和彭德怀内心都十分痛苦:因为刘坤模已再嫁他人,并且有了一个女儿刚满周岁。而且此时徐任吾也来信催促刘坤模赶快回去。彭德怀深切地安慰她说:“这么多年你为我受苦了”“孩子不能没有娘,你应该回到孩子的身边去!”

但刘坤模没有再回武昌,而是留在延安参加了革命。数日后,彭德怀返回抗日前线,临行遇到了来为他送别的刘坤模,彭德怀告诉刘坤模,虽然我们夫妻关系结束了,但是还可以保持同志式的关系,还可以像兄妹一样,最后,彭德怀鼓励刘坤模:“好好学习,努力上进!”1939年,刘坤模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了革命战士。同年,刘坤模与徐任吾也失去了联系,在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期间与山西平遥籍的边区人民银行业务处处长任楚轩结婚。多少年后,彭德怀谈起这段往事还叹息道:“这不能怪我,也不能怪她。”

新中国成立后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坤模先后在北京、哈尔滨市工作。曾任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粮食局局长、市政协委员等职。

1954年,彭德怀的堂嫂俞淑贞由彭秀兰陪同来北京看望彭德怀,这些客人便先住在刘坤模家里,彭德怀非常高兴,午饭后和大家一起合影留念。

1956年秋,彭德怀曾派车把刘坤模和她的丈夫任楚轩及几个孩子一同接到家中聚会了一天。

1974年11月,刘坤模在得知彭德怀去世的消息后失声痛哭,几度昏厥。

1987年初夏的,年近八旬的刘坤模在彭德怀侄儿彭起超的陪同下,从哈尔滨市回到故乡乌石彭德怀故居参观。邻近几位赶来看望她的老人,她都能一一喊出名字来。隔壁81岁的肖奶奶紧攥住刘坤模的手说:“细妹子你一走就是50多年,今日我们姐妹还能见上一面,难得,难得呀!”刘坤模连连点头:“是呀!是呀!”她在身著元帅服的彭总像前静默很久,然后来到彭金华、彭荣华烈士墓前鞠躬默哀。临走前,刘坤模写下诗句:“横刀人不见,乌石缅雄风,华厦开新宇,犹忆大将军”,抒发了她对彭德怀的深切怀念和对故乡山水的深情眷恋。

个人生活

1922年,年仅12岁的刘坤模嫁给第一任丈夫彭德怀。后因彭德怀领导革命工作,两人失联脱离夫妻关系。1935年12月,刘坤模在武昌与白沙洲中学湖南籍的教师徐任吾同居,次年10月生下一个女儿,取名榕青。1939年,刘坤模与平遥县籍的边区人民银行业务处处长任楚轩结婚,他们生有一女二子,任楚轩于1968年病逝。

出版著作

20世纪80年代,刘坤模出版作品《和彭德怀在一起的日子》。

影视形象

1981年上映的电影《路漫漫》中,细妹子的原型即刘坤模。

2016年上映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中,由董琦饰演刘坤模。

人物轶事

1984年,湘潭市王宝才、刘振涛专程到哈尔滨市访问了刘坤模,她曾亲口讲起当年彭德怀为其取名字的故事。

1922年农历三月初八,也就是彭德怀和她结婚的第二天,两人一起到园里摘茶。彭德怀一边摘茶一边对她说:“你不能只叫细妹子,还要有个大名”。经过一番思考,彭德怀决定给“细妹子”取个名字叫“坤模”,说是男为“乾”女为“坤”,要她立志成为“女中模范”。

彭德怀还对她讲起了自己取名字的事,说他小时候叫“宗伢子”,后来人家见他肯说真话、办事认真,就叫他“真伢子”,当时的正式名字叫“得华”。

在洞庭湖围子里担堤时,他因参加反抗堤工局剥削劳工的斗争而被迫逃走,途中遇上大雨,躲进一个小山洞,见洞顶有水往下滴,下面的石块已滴出深窝,俗话说“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真是不假,因此他想到受苦人只要像水滴石板一样,坚持不懈的斗争下去,就可砸碎人吃人的旧社会,于是就取别名“石穿”,用以自勉。

彭德怀为了勉励刘坤模,也给她取了个别名叫“佐穿”,说“佐”是帮助的意思,希望她将来能够帮助他一同砸掉旧社会。

参考资料

彭大将军的婚恋悲歌.新湖南.2023-10-30

曾被史沫特莱追求 魅力彭德怀婚姻坎坷(图).凤凰网.2023-10-30

87年让彭德怀思念的女子:横刀人不见 犹忆大将军.凤凰网.2023-10-30

她是彭德怀的原配妻子,经历抗战漂泊,写下“华厦开新宇,犹忆大将军”深切缅怀开国元帅【湘潭女性名人故事之十九】.莲城莲花-微信公众平台.2023-10-30

湘声报.长沙图书馆.2023-10-30

路漫漫 (1981).豆瓣电影.2023-10-30

彭德怀元帅 .豆瓣电影.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