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釴
高釴,字翘之,生于一个官宦家庭,祖父郑宾曾任宋州宁陵县令,父亲去疾曾代理监察御史。他本人在元和年间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并逐步晋升至重要职位。他的政治生涯中,多次直言时政得失,受到皇帝的认可和奖励。晚年担任吏部侍郎,对官员选拔工作有显著贡献。他在家中以友爱和睦著称,深受同僚尊敬。
人物生平
高釴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高尚品德,在社会上取得了显著地位。他的弟弟高铢、高锴也都因为品行端正而获得尊重。高釴在元和初年考取进士后,被任命为秘书省校书郎,随后升任右补阙并负责史馆修撰的工作。在任职期间,他曾上疏反对由内官担任京西北的粮食采购使。后来,他又转任起居郎,并继续履行职责。
政治生涯
高釴的政治生涯充满了对他个人品格和能力的肯定。长庆元年,李恒亲自在思政殿授予他红色朝服,并让他继续担任翰林学士。次年,他被提升为兵部员外郎,并保持原有职务不变。在一次宫廷叛乱事件中,他跟随皇帝避难于左军,并因此获得了丰厚的奖赏。此后,他被任命为户部郎中、知制诰,并在同年年底正式成为中书舍人。在向皇帝表示感谢的同时,他还提出了建议,希望皇帝能够更加关注国家治理,展现忧虑和勤奋的态度。这一建议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认可,并再次给予他奖励。
后期经历
宝历二年,高釴辞去了翰林学士的职务,但仍保留了原有的官职。太和三年,他被任命为刑部侍郎。到了太和四年冬季,他被提拔为吏部侍郎,负责官员的选拔和管理。在他的领导下,这项工作得以有效开展。太和七年后,他离开朝廷,出任同州刺史,并兼任御史中丞。不幸的是,他在太和八年的六月去世,享年70岁。临终前,他嘱咐家人实行节俭的葬礼。
参考资料
高釴.学迷.2024-09-11
高釴.高釴.2024-09-11
高釴.高釴.2024-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