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神舟十九号

神舟十九号

神舟十九号(简称:神十九,英文名:Shenzhou-19或Shenzhou XIX),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射的第十九艘载人飞船。执行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指令长)、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

“神舟”载人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天地往返运输人员和物资的载人航天器。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搭乘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舱对接形成组合体。神舟十九号3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后,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顺利会师,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12月17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2025年1月至3月,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第二、三次出舱活动,其中航天员蔡旭哲成为在舱外执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3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43次飞行。神舟十九号乘组在空间站驻足期间,会重点围绕《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中的“太空格物”主题,展开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

神舟十九号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所使用的平台的技术状况是完全一样的,在不改变飞船主体技术状态的前提下,神舟十九号的装载体积较神舟十八号提升了20%,装载质量增加了约30%、百十来公斤,为空间站运送包括新鲜食品、水果,衣物以及在轨维护设备等物资。因此,神舟十九号是过往所有神舟飞船发射以来载荷最多的一次,也是最重的一次。

研制历程

历史背景

1992年9月,中共中央决策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并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10年,中共中央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立项,分为空间实验室任务和空间站任务两个阶段实施。

空间实验室阶段主要任务是:突破和掌握货物运输、航天员中长期驻留、推进剂补加、地面长时间任务支持和保障等技术,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为空间站建造和运营奠定基础、积累经验。

空间站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建成和运营中国近地载人空间站,掌握近地空间长期载人飞行技术,具备长期开展近地空间有人参与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能力。中国载人航天已全面迈入空间站时代,已于2022年完成空间站在轨建造任务。

任务规划

根据2024年度飞行任务规划,中国计划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每个飞行乘组均由3名航天员组成,升空后分别对接于核心舱径向和前向端口,主要任务是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和货物气闸舱出舱任务,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开展平台管理工作、航天员保障相关工作以及科普教育等重要活动。在神十九任务期间将执行开展包括生命科学、流体、燃烧、材料等实验。特别是生命科学实验,中国首次把果蝇这种动物带上太空。要在太空建立一个亚磁的环境,研究在亚磁环境下果蝇的一些生长发育以及它的一些行为。果蝇的许多基因与人类基因具有相似性,其研究可以获得对人类遗传疾病的认识,为研究人类自身在太空的适应性奠定基础。此外,在神十九任务期间材料也要做大量的研究,包括稀土软磁材料,包括燃气轮机的叶片材料,包括一些功能梯度材料,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晶体,为中国地面开发先进仪器来提供一些基础。

此次任务是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也是载人航天工程第33次飞行任务。本次任务主要目的是: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乘组完成在轨轮换,在空间站驻留约6个月,开展空间科学与应用实(试)验,实施航天员出舱活动及货物进出舱,进行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载荷和舱外设备安装与回收等任务,开展科普教育和公益活动,以及空间搭载试验,进一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神舟十九号乘组会重点围绕《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中的“太空格物”主题,覆盖空间生命科学、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新技术等领域,开展微重力条件下生长蛋白晶体的结构解析、软物质非平衡动力学等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预计在基础理论前沿研究、新材料制备、空间辐射与失重生理效应机制、亚磁生物效应及分子机制等方面取得一批科学成果。

研制进程

2023年5月,神舟十八号和神舟十九号进行出厂前的整船总装和测试工作,这一批次的其他飞船已经进入单机研制阶段。8月3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中国计划于2024年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

2024年1月18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介绍,神舟十九号飞行乘组的三名航天员已经确定。除基础训练外,三名航天员还会针对2024年空间站的任务重点进行针对性较强的训练。2月,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2024年将实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已经选定,正在开展任务训练。

2024年9月30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10月载人航天月历,计划于10月下旬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迎接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乘组返回。

2024年10月,杨利伟表示,神十九乘组训练项目均已结束,在进行查缺补漏工作。10月22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F遥十九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

系统组成

飞船系统

神舟载人飞船是中国自主设计、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器,主要执行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任务。飞船采用“三舱一段”构型,由轨道舱、返回舱、推进舱和附加段组成,神舟飞船飞船高9米,最大直径2.8米,起飞重量8吨多。轨道舱为圆柱形,是飞船入轨后航天员工作、生活的场所;返回舱呈钟形,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供航天员起飞、上升和返回阶段乘坐;推进舱又称设备舱,呈圆柱形,为飞船提供调整姿态和轨道以及制动减速所需要的动力;附加段也叫过渡段,是为与另一艘飞船或空间站交会对接做准备用的。神舟载人飞船可支持3名乘员自主飞行5天,停靠空间站飞行180天,主要作用是运送航天员乘组进入空间轨道和安全返回地面,并具备少量有效载荷上/下行运输能力。

神舟电脑载人飞船是中国自行研制的用于天地往返运输人员和物资的载人航天器,达到或优于国际第三代载人飞船技术,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及鲜明的中国特色。飞船可一船多用,既可留轨观测又可作为交会对接飞行器,满足天地往返的需求。神舟飞船的研制总体单位是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指挥是何宇,总设计师是贾世锦

神舟飞船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共有14个分系统,是中国可靠性、安全性要求最严苛的航天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是“神舟”系列飞船组批生产第2批次产品,本批次计划研制生产“神舟十六号”到“神二十一”共6艘飞船,“神十九”是其中第4艘。和以前的飞船相比,神舟十九号飞船布局更加优化,装载空间更强。通过对轨道舱优化布局,神舟十九号的运输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装载空间增加了20%,为航天员等相关系统携带更多有时效性要求和临时需求物资提供了条件。

运载火箭

神舟十九号飞船搭载的是中国研制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

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F(CZ-2F)运载火箭是在长征二号E运载火箭的基础上,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火箭。火箭全长58.34米,起飞重量479.8吨,起飞推力约600吨。芯级直径3.35米,捆绑4个直径2.25米的助推器。CZ-2F火箭是中国唯一一种载人运载火箭,具有两种状态,即发射天宫实验室状态和发射载人飞船状态。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首飞后,发射成功率100%。由于长征二号F火箭承担载人发射任务,对安全性、可靠性要求极高,因此长征二号系列运载火箭F火箭拥有其他火箭所没有的故障检测系统和逃逸救生系统,时刻保障航天员安全。

测控通信

主要承担对火箭、航天器的飞行轨迹、姿态和工作状态的测量、监视与控制任务,提供与航天员进行视频和话音通信的通道,是航天器从起飞至寿命结束过程中天地联系的唯一手段。全系统包括多个指挥控制中心、国内固定测控站、国外测控站、机动测控站、远望号远洋测量船和中继卫星系统在内的陆海天基测控网。

发射场区

神舟十九号飞船的发射场地为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载人航天发射场主要承担载人飞船和空间实验室的发射任务,是负责运载火箭、飞船、空间实验室、有效载荷和航天员系统装船设备在发射场的测试和发射,并提供相应保障条件。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于1998年正式投入使用,采用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及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先进模式。

飞行历程

前期准备

2024年10月22日,神舟十九号船箭组合体转运至发射区。10月26日,发射区组织各单位展开全系统合练,这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发射演练。神舟十九号三名航天员按照流程模拟执行飞行任务,进入飞船返回舱后,开始人、船、箭、地联合检查测试,并在火箭模拟起飞过程中完成待发段和起飞段的全部关键操作。航天员系统也开展了乘组医学检查等准备工作,对出征仪式、舱内状态设置、进舱后流程等任务进行了1:1演练。

2024年10月28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任务组织全区合练。发射任务各系统已经完成了相关功能检查,并做好发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10月29日上午8时30分,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召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通报此次任务有关情况。10月30日1时30分左右,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

发射升空

2024年10月30日4时27分,搭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九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此次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进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的第4次载人飞行任务,是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33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543次飞行。

乘组交接

2024年10月30日11时,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和空间站顺利完成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全程共约6.5小时。随后,神舟十九号3名航天员进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3名航天员顺利会师。完成了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11月1日,神舟十八号航天员乘组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进行交接仪式,两个乘组移交了中国空间站的钥匙。11月4日,神舟十八号乘组返回东风着陆场。

在轨驻留

截至2025年4月7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已经在轨工作和生活超过150天。期间,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先后完成了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航天员乘组轮换,空间站平台维护照料,科学实验、试验,出舱活动等工作。开展了全系统压力应急演练、医疗救护演练等在轨训练项目,承担的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任务稳步推进。

出舱活动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17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一次出舱活动,经过9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及处置等任务。出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航天员蔡旭哲时隔两年再度漫步太空,宋令东成为中国首名进行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

2025年1月21日1时12分,经过约8.5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密切协同,在空间站机械臂和地面科研人员的配合支持下,完成了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舱外设备设施巡检等任务。出舱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已安全返回问天实验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2025年3月21日,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完成第三次出舱活动,航天员蔡旭哲成为在舱外执行任务次数最多的中国航天员。

返回计划

2025年4月25日1时17分,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正式入驻中国空间站,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会面,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航天史上第6次“太空会师”。期间,6名航天员会共同在空间站工作生活约5天时间,完成各项既定工作。同日,东风着陆场区组织所有的搜救力量展开最后一次全系统综合演练。按计划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会采用5圈快速返回方案,经历分离撤离、返回制动、自由滑行、再入大气层、开伞着陆等几个阶段,整个返回着陆过程耗时约50分钟。按照计划,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会于29日返回东风着陆场。4月27日下午,神舟十九号、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在中国空间站完成在轨交接。在轨交接仪式上,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向神舟二十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移交了中国空间站钥匙。2025年4月2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工作人员表示,因东风着陆场气象条件不满足任务要求,为确保航天员生命健康安全和任务圆满成功,经研究决定,原计划于4月29日实施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任务推迟进行。

2025年4月30日4时,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空间站组合体成功分离。

成功着陆

2025年4月30日13时08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现场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同日,神舟十九号飞行乘组平安抵达北京,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的医学检查和健康评估,并安排休养。

工作成果

截至2025年4月30日,神舟十九号乘组在轨驻留183天,期间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完成空间站空间碎片防护装置安装、多次货物出舱任务,先后开展了舱内外设备设施安装、调试、巡检、维护维修等各项工作,为空间站长期稳定在轨运行进一步积累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乘组在2024年12月17日首次出舱活动期间,创造了航天员单次出舱活动时长世界纪录。

在轨驻留期间,乘组还在地面科研人员密切配合下,完成了涉及微重力基础物理、空间材料科学、空间生命科学、航天医学、航天技术等领域的大量空间科学实(试)验。

2025年4月30日中午,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空间科学实验样品随神舟十九号飞船顺利返回地球,本次返回科学实验样品涉及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科学、空间新技术等领域的25项实验项目,总重量约37.25公斤。因生物活性要求,空间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第一时间从着陆场转运至北京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同日晚,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对返回的生命类科学实验样品进行状态检查确认后,交付给科学家开展后续研究。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中心介绍,本次返回生命类样品主要包括骨细胞和成骨细胞、人诱导多能干细胞、人支气管上皮细胞、人和动物早期胚胎、蛋白样品及果蝇等20类,是中国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下行生物样品种类和涉及实验项目最多的一次。

技术创新

载荷提升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的载荷水平做了优化提升。在不改变飞船主体技术状态的前提下,神舟十九号的装载体积较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提升了20%,装载质量增加了约30%、百十来千克,为空间站运送包括新鲜食品、水果,衣物以及在轨维护设备等物资。面对新增的装载物资,研制团队优化了飞船的系统,将设备更新换代,给飞船本身减重,从而提升载荷。神舟十九号飞船携载的质量、体积、数量是之前所有神舟飞船发射以来最多的一次,也是最重的一次。

供电照明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飞行任务,为中国空间站带来了3舱3船共6个航天器均采用锂离子电池供电的新局面。同时还使用了载人飞船舱内照明设备和交会对接照明设备,可为航天员提供舱内工作、生活照明,也为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在阴影区的交会对接提供摄像辅助照明。这种舱内照明设备(近距离泛光照明)和交会对接照明设备(远距离透光照明)均采用了先进的固态照明光源,这种光源具有耐冲击、抗振动、功耗低、稳定性高的特点。

精测对接

航天科工集团自主研制的交会对接微波雷达承担了此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中国空间站交会对接过程中的测量重任,精确输出两个空间飞行器之间的距离、速度、角度等相对运动参数。该型微波雷达以其发射功率低、工作空域大、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等技术优势,成为交会对接中工作范围最宽、发挥作用时间最长的测量敏感器。

航天员乘组

2024年10月29日,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经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蔡旭哲担任指令长。乘组包括1名第二批航天员和2名第三批航天员,其中,航天员宋令东、航天员王浩泽为首次执行飞行任务的“90后”,航天员王浩泽为中国首位女性飞行工程师。同日3名航天员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2024年10月30日1时30分左右,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

任务标识

设计历程

2023年8月31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正式发布《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面向社会公开征集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此次征集活动按照发布公告、初步评选、网络投票、最终评选和结果公布5个环节组织实施。作品征集要求充分体现中国元素、载人航天特色和任务特点,具有鲜明的科技与艺术寓意,适当考虑4次任务标识的系统性、协调性和连续性。征集活动截止日期为2023年9月30日24时。

2023年10月28日12时,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投票通道开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有6个标识候选方案进入网络投票阶段,投票于11月5日12时结束。

2023年11月19日,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该标识由来自西安美术学院的丁一、吴林桦两位设计师共同设计。

设计理念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是由中国空间站、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地球、星空等图案构成的一个蓝红黄配色的圆形徽章。

标识视觉中心图案为捕捉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进行交会对接的瞬间,同时二者围绕地球飞行,划出美丽的弧线。数字“19”融入中国龙元素,舞动上升,似飞船冲出地球,且颜色与飞船保持一致,使得标识在色彩上和谐统一。周围的点点星辰共十九颗,对应此次神舟十九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标识外圈选用红黄两色,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内部为体现宇宙的深邃与神秘,故选用深蓝色,地球背景部分则选用浅蓝色,并区分出大气层、海洋、陆地。空间站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主体为白色,体现科技感的同时与背景色彩产生对比,强调视觉主体。

总体评价

中国航天行稳致远,太空探索永无止境。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努力拼搏、接续奋斗,不断刷新着中国高度,创造着中国奇迹,向着建设航天强国的奋斗目标勇毅前行。

参考资料

我国明年将发射2艘神舟飞船和2艘天舟飞船 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启动.新华网-今日头条.2023-11-19

Shenzhou XIX space launch expected soon.中国日报网.2024-10-30

完成垂直转运!神舟十九号蓄势待发!.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24-10-29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确定.新华网.2024-10-29

载人飞船系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3-10-31

成功着陆、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央视新闻.2025-04-30

约6.5小时,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和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新京报网.2024-10-30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百家号.2024-10-30

第五次“太空会师”!神十九航天员顺利进驻中国空间站.央视新闻.2024-10-30

再次刷新中国航天员出舱活动时长纪录!神十九出舱视频→.央视新闻.2024-12-17

神十九乘组首次出舱任务圆满完成,宋令东成为我国首名进行出舱活动的“90后”航天员.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2-17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圆满完成第二次出舱活动.光明网-今日头条.2025-01-21

新纪录!蔡旭哲成为太空出舱最多的中国航天员.环球网-今日头条.2025-03-21

神十九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 三名航天员到家了!.央视新闻.2025-04-30

独家视频丨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央视新闻客户端.2024-10-30

神舟十九号计划太空驻留约6个月 有何新任务?.央视网.2024-10-30

神舟十九号将开展86项空间科学研究与技术试验.中国质量新闻-今日头条.2024-10-30

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采用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是装载物资最多最重的一次.红星新闻.2024-10-30

工程简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3-10-31

神舟十七号“太空出差” 这些“首次”值得关注.人民网-今日头条.2023-11-19

我国将首次把果蝇带上太空展开实验 神十九这些实验值得期待.央视新闻.2024-10-29

神舟十九号瞄准10月30日04时27分发射.今日头条.2024-10-29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有哪些新看点?.央视网.2023-11-19

神十八、神十九航天员已确定!杨利伟透露——.今日头条.2024-01-18

2024年中国航天,两大任务提前“剧透”.今日头条.2024-10-29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10月下旬将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环球网-今日头条.2024-10-01

杨利伟透露神十九乘组待命出征.央视频-新浪微博.2024-10-22

神舟十九号船箭组合体将进行垂直转运.腾讯网.2024-10-22

【祝福中国航天!#神....央视新闻-新浪微博.2024-10-23

“天宫”要来人了 神舟十九号蓄势待发!.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0-26

图说航天科技——神舟载人飞船.科普中国网.2024-10-29

中国载人航天航天器型谱.中国军网.2024-10-29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八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至发射场,择机实施发射.科普中国网.2024-10-29

运输能力升级!神舟十九号装载空间增加20%.环球时报.2024-10-29

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系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10-29

“神箭”保障安全、飞船配置“豪华”,神十八航天员乘组整装待发.今日头条.2024-10-29

测控通信系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4-10-29

神舟十九号丨我国瞄准10月30日4时27分发射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今日头条.2024-10-29

酒泉发射场系统.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3-10-31

练就跟踪火箭“绝活” 测控系统每名操作手都要达毫米级精度.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4-10-26

蓄势待发!神舟十九号开展全系统合练最新画面来了.今日头条.2024-10-29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完成最后一次全区合练进入临射状态.央视网.2024-10-30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将于今天上午召开.央视新闻.2024-10-30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中国新闻网.2024-10-30

新华社快讯: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圆梦园广场举行.新华社.2024-10-30

神十八航天员要下班了.央视新闻-新浪微博.2024-11-01

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返回舱成功着陆.光明网.2025-02-28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将于近日择机实施第一次出舱活动.央视新闻-腾讯网.2024-12-16

“天宫TV”再上新!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已超150天.人民日报-今日头条.2025-04-06

神十九航天员上周开展了哪些工作?解锁航天员“太空日常”.环球网-今日头条.2025-04-06

神十九乘组将于五一前后回家.光明网-今日头条.2025-04-07

机器人帮拍照、果蝇家族有望“三代同堂” 神十九“工作日记”更新.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4-06

“太空全家福”来了!神十九、神二十航天员乘组拍下天宫合影.大象新闻-今日头条.2025-04-25

第6次“太空会师”!两个乘组拍下“天宫全家福”,神二十航天员第一顿饭吃饺子.光明网-今日头条.2025-04-25

迎接神十九乘组回家 东风着陆场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掌上曲靖-今日头条.2025-04-25

[视频]神舟十九号、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完成在轨交接.国际在线-今日头条.2025-04-27

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因东风着陆场气象原因推迟返回.今日头条.2025-04-29

神十九飞船已撤离空间站 计划于今日中午返回东风着陆场.央视新闻-今日头条.2025-04-30

神十九航天员平安抵京,将进入隔离恢复期进行全面检查.百家号.2025-05-01

中国空间站第八批约37.25公斤科学实验样品返回地球.人民日报-今日头条.2025-05-01

神舟十九号成功发射:采用6.5小时快速交会对接,是装载物资最多最重的一次.星新闻-今日头条.2024-12-22

神舟从容再问天(科技自立自强·逐梦深空).人民网-百家号.2025-04-06

航天科工系列技术产品全程护航神舟十九任务.中国日报网-百家号.2025-04-06

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今日头条.2024-10-29

同框亮相!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简历来了.今日头条.2024-10-29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向社会公开征集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央视新闻.2023-11-19

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征集活动公告.中国载人航天工程.2023-11-19

我国载人登月任务全面启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2023-11-19

2024年度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识投票通道开启.央视网.2023-11-19

任务在即!来看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标识设计理念→.北京日报.2024-10-30

中国航天日丨探索浩瀚宇宙,奔赴更广阔的星辰大海.中国军网.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