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易
陈从易(966-1031),字简夫,出生于泉州,是一位北宋时期的著名大臣和学者。他在文学上的贡献尤为突出,其作品风格质朴,与杨大雅齐名,两人并称为“杨陈”。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陈从易生于宋乾德四年(966年),他的住宅位于当时的睦宗院,也就是今天的西街旧馆驿。陈从易自幼勤奋好学,记忆力超群,对于经史典籍有着深入的研究,并且擅长诗歌创作。
政治生涯
陈从易在端拱二年(989年)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起初担任岚州团练推官,后转至彭州担任军事推官。在彭州期间,他成功平定了王均起义,因此被提升为秘书省著作佐郎,并参与编写了《册府元龟》这一重要的历史文献。此后,他还曾担任过多个地方行政职务,包括殿中侍御史、刑部员外郎等,并在外放治理虔州、广州等地。最终,他被任命为左司郎中、知制诰、左谏议大夫,并晋升为龙图阁直学士、知杭州。
文学成就
陈从易不仅在政治上有卓越的表现,在文学领域也有着深远的影响。他与杨大雅共同倡导淳朴的儒家学术传统,反对当时流行的浮华文风。他们的作品风格相近,被誉为“杨陈体”,对宋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荣誉与去世
陈从易以其清廉的品德和杰出的政治才能受到皇帝的高度评价。在他卸任广州知州返回北方时,他没有带走任何财物,而是用一半的薪金偿还父亲葬礼时收到的礼物,并将另一半分给了家族中的贫困成员。这一行为受到了皇帝的赞誉,并亲自题写了“清”字作为奖励。陈从易在杭州度过了他的晚年,并在那里逝世,享年66岁。他的主要作品包括《泉山集》20卷、《西清奏议》2卷以及《中书制稿》5卷,这些作品都被收录在《宋史本传》中流传至今。
人物评价
陈从易以其清廉的品德和杰出的政治才能受到皇帝的高度评价。在他卸任广州知州返回北方时,他没有带走任何财物,而是用一半的薪金偿还父亲葬礼时收到的礼物,并将另一半分给了家族中的贫困成员。这一行为受到了皇帝的赞誉,并亲自题写了“清”字作为奖励。
参考资料
陈从易.陈从易.2024-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