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高速S32
沪高速S32是申嘉湖高速公路(上海-嘉兴-湖州)上海段,东起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围场河,向西经闵浦大桥过黄浦江,至申嘉湖高速公路浙江省界,并与申嘉湖高速公路浙江段(S12)对接,全长约83.5公里,沿途经过金山区、青浦、松江、闵行和浦东新区,横贯上海中南部市域,是上海东西走向最长的高速公路,由上海城市建设投资开发总公司下属的沪申高速公路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和运营管理。
S32申嘉湖高速公路于2007年9月28日开工,南进场路段和出省段分别于2008年3月26日和2009年3月1日竣工通车,2009年12月31日正式通车。2010年4月,根据交通部的要求和统一部署,申嘉湖高速公路(上海段)命名编号调整为S32申嘉湖高速公路(上海段)。2021年12月初,沪高速S32进行智能化改造,完成“智慧设施、智慧管控、智慧服务、智慧决策”四大类内容建设。该工程于2022年12月底完工。
沪高速S32将近70%的路面采用高架结构,在G15沈阳—海口高速公路(原A5嘉金)立交桥以东为双向8车道、以西双向6车道,设计时速为120公里。其是连接上海市南部和浙江省北部的重要通道,有利于加大长三角、泛长三角地区的人流、物流聚集,加速发展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
历史沿革
沪高速S32是上海市通往浙江省的重要通道,为上海东西走向最长的高速公路。上海曾称之为A15高速,国家高速S32申嘉湖高速(上海段),后来申嘉湖高速公路(上海段)被列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配套工程。2003年11月,由上海市公路处组织,上海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和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进行东塔高速公路即申嘉湖高速公路的预可行性研究。2005年1月,上海市发改委批复该工程项目建议书。同年12月,市发改委批复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2008年9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该工程出省段(省界至朱枫公路)项目建议书。
S32申嘉湖高速公路于2007年9月28日开工,南进场路段和出省段分别于2008年3月26日和2009年3月1日竣工通车,2009年12月31日正式通车。2010年4月,根据交通部的要求和统一部署,申嘉湖高速公路(上海段)命名编号调整为S32申嘉湖高速公路(上海段)。
2021年12月初,沪高速S32进行智能化改造,完成“智慧设施、智慧管控、智慧服务、智慧决策”四大类内容建设。该工程于2022年12月底完工。
2024年7月10日,S32申嘉湖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已完成立项,拟发行地方政府债券筹措改扩建资金。经上海市政府同意,S32申嘉湖高速公路于2024年7月19日起维持收费。
设计参数
沪高速S32工程分为浦东段、越江段和浦西段三段工程。
浦东段
浦东段东起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西至闵浦大桥浦东引桥,全长32.2公里。先后与上海市绕城高速公路、川南奉公路、南六公路、沪芦高速、林海公路和三鲁公路相交,跨越浦东运河。车道设计为双向8车道,设计车速主线收费站以西为每小时120公里,收费站以东为每小时80公里,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设特大桥1座、互通式立交4座、部分互通式立交2座、分离式立交5座、主线收费站1座、匝道收费站4座、服务区1处。
越江段
越江段既是闵浦大桥,工程采用上层8车道高速公路,下层6车道二级公路的技术标准,设计车速上层为每小时120公里,下层为每小时60公里,全长3982.7米。主桥塔座4个,主塔2个。桥梁结构设计基准期采用100年,抗震标准为基本烈度7度,主桥通航净空高度62米,单孔双向通航净宽不小于330米。主桥是双塔双索面双层斜拉桥,主跨708米,跨径布置为4x63+708+4x63米,沥青混凝土桥面。
浦西段
浦西段途经闵行区、松江区、青浦区和金山区,东起闵浦大桥浦西引桥,西至沪浙省界接浙江省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全长47.4公里,先后与沪金高速、沈阳—海口高速公路(上海段)、上海市绕城高速公路、沪昆高速铁路(上海段)相交,跨越油墩港桥、斜塘桥、大蒸港桥及沪昆铁路等。沈海高速(上海段)以西为双向6车道,以东为双向8车道,设计车速为每小时120公里。规划红线60米,6车道路基宽35米,8车道路基宽42.5米。标准横断面均为中央分隔带3米,两侧行车道各3.75米,路缘带各0.75米,硬路肩各3米,土路肩各1米。路面结构为沥青混凝土。全线设特大桥3座、互通式立交5座、部分互通式立交1座、预留互通立交出入口1对、服务区1处。桥梁设计荷载为公路一I级,路面荷载为BZZ-100型标准车,抗震标准为基本烈度7度,桥梁结构重要性系数1.3。
工程特色
环保
沪高速S32工程采用SMA低噪声路面,安装声屏障12899延米;在松江区2.9公里范围内穿越黄浦江上游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设有18座蓄毒沉淀池,通过完善的路面径流收集系统,收集后引出到保护区外排放;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污染农田,建设中废弃的旧路尽可能复耕;合理规划施工便道和工程车辆的行驶路线,增加或改移便民利民通道、天桥等,确保公路建设与城镇总体规划相符。工程通过交通部环境保护中心和市环境保护局竣工环保验收。
智能
2021年12月初,沪高速S32进行智能化改造,完成“智慧设施、智慧管控、智慧服务、智慧决策”四大类内容建设。该工程于2022年12月底完工。
秒发现
沪高速S32智慧高速全线路侧布设了毫米波、激光雷达、边缘装备等多种新型基础设施,可实时监测全路域范围内“人-车-路-环-物-事”全要素对象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多源融合感知和车辆级轨迹分析、路段运行体征评估和车辆画像等创新技术的研发应用,构建出实时交通流动态数字孪生场景,实现高速公路24小时全覆盖、无人化、全方位扫描巡检和交通异常事件的秒级自动识别和亚米级定位;融合收费、治超、两客一危等行业数据,通过车辆级微观驾驶行为和路径溯源研判分析,实现危化品、非机动车等重点车辆的实时监管和视频跟踪。
高协同
沪高速S32在全要素感知数据的基础上,面对道路拥堵、交通事故、施工作业等全场景和雨雾、积水结冰等全天候环境,S32申嘉湖智慧高速构建了全时空车道级主动交通管控体系,形成了一套高速公路综合监控、集成指挥、高效协同的运营管理系统。基于大数据和在线仿真的实时推演可以预测最优的交通应急管控方案,自动生成最佳管控范围,使得应急指挥全面智慧化、全程数字化,同步共享至各个协同部门,有效提升高速公路面对突发事件时的应急响应效率和协同管控水平,有力保障应急场景下的通行安全。
强保障
沪高速S32智慧高速编制了上海市的高速公路设施编码标准和数据字典,构建了标准化数字底座。结合数字孪生可视化渲染、多模图形看板等手段,按照路段百米级、桥梁构件级的精度,对全线的设施设备进行了单体化的三维建模。同时通过对桥梁结构、路面状况、设施病害的全要素智能监测、动态风险评估、可视化精准预警,实现数字化设施运维、精准化养护管理、科学化辅助决策,支撑保障基础设施全周期的稳定安全运行。
真便捷
沪高速S32慧高速积极整合来往车辆出行前、出行中、出行后的多源信息,打通各方信息服务数据通道,建立起了贯穿全程的出行信息服务链。通过路侧伴随式的全彩图文车道级信息发布和多功能主动诱导,地图导航的全程路况、事件、车道信息的实时推送和查询更新,构建人、车、路互联互通的服务系统,着力提升公众信息获取便捷度和出行服务满意度。
沿线设施
沪高速S32设主线收费站1座(祝桥收费站),位于G1501上海绕城高速(原A30郊环高速)以东、浦东机场南侧;设置匝道收费站7座,分别位于朱枫公路、松卫公路、嘉闵高架路、三鲁公路、林海公路、南六公路、川南奉公路;沿线设服务区2座:一座服务区(暂命名青浦服务区)位于青浦区练塘镇,朱枫公路与G60沪昆高速(原A8沪杭)之间,另一座服务区(暂命名航头服务区)位于南汇区航头镇,林海公路与三鲁河之间。
工程组织
相关评价
上海申嘉湖高速公路的建成,使上海市域高速公路总里程已突破760公里。上海市自北向南,从西大门出省通道也达到了7条,与浙江省、江苏省两个邻省的联络通路正在不断增加。不久以后,S26沪常高速也将直达江苏常州,成为又一条跨省通道。(中国政府网评)
申嘉湖高速公路是连接上海南部和浙江北部的重要通道,而且可以辐射宣城市、黄山市等安徽南部地区,服务于泛长三角地区发展,成为安徽南部、浙江北部地区进入上海主城区的一条快速通路,有利于加大长三角、泛长三角地区的人流、物流聚集,未来以上海为核心的长三角城市群将加速发展。(上海社科院城市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郁鸿胜评)
申嘉湖高速公路全面开通后,将是湖州市通往上海市的一条捷径,由于目前沪杭高速公路车流较大,时有拥堵,走申嘉湖进入上海,将大大节约时间,提高效率。(浙江久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张志方评)
相关事件
2025年1月31日14时20分许,S32高速上海浦东国际机场方向近机务区下匝道处发生一起单车交通事故。经初步调查,沈某某(男,53岁)驾驶大巴车至上址弯道时因操作不当碰撞道路护栏,致一名乘客跌落车外后死亡,车上另有两名乘客轻微擦伤。事故调查处置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参考资料
这条贯穿闵行的重要公路,明年5月起或将免费 .微信公众平台.2025-02-01
申嘉湖高速公路.CBI建筑网.2025-02-02
上海申嘉湖高速公路通车 长三角一体化再提速.新华社.2023-12-26
上海城投20周年.东方网.2025-02-02
上海首条“新一代智慧公路”S32申嘉湖智慧高速公路试运行.澎湃新闻.2024-02-28
上海市交通委员会关于S32申嘉湖高速公路维持收费的通知.上海市人民政府.2025-02-01
申嘉湖高速:大巴弯道撞护栏,一名乘客跌落车外身亡.今日头条.2025-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