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庙乡
山东省寿光市赵庙乡 1995年下辖26个行政村, 5000户、总人口18950人。管辖总面积2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9万亩。
经济
1995年,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39亿元,比上年增长26%;工业总产值4900万元,比上年增长6.7%;财政收入63.4万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经济总收入1.62亿元,比上年增长23%;农民人均纯收入2518元,比上年增长85元;农村储蓄余额3000万元,人均1600元。
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迅速,全乡逐渐形成了粮、瓜、菜、果四大支柱产业。1995年实现农业总产值9000万元。粮食亩产1157.5公斤,总产达2080万公斤。瓜菜生产初具规模,全乡瓜菜大棚3000个,并有1000亩甜瓜方、1000亩香椿方和5000亩的芹菜方,年产各类瓜菜0.75亿公斤,实现收入5000万元。
果园面积4200亩,果品总产750万公斤。蓬勃发展的第三产业,充分发挥市场的带动作用,走规模经营道路。形成以拆车、石棉瓦板房,工艺品、马扎四大专业市场,1995年全乡从业人数达3500人,实现三产增加值4000万元。文教卫生事业迅速发展。全乡中学在校生895人,小学在校生2275人,幼儿园在园人数589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达100%。设乡医院1处,健全了医疗预防保健网络,积极兴办了合作医疗,逐步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
赵庙乡位于寿光市东南部,东邻潍城区杏埠镇,南与昌乐县朱刘镇接壤。全乡呈现出各业俱兴、蒸蒸日上的大好书面。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1991年以来,紧紧围绕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该乡认真实施强工富农的发展战略,狠抓了粮、菜、瓜、果等主导产品。粮食生产。1992年已实现了亩产双千斤,在此基础上,狠抓了小麦、玉米等作物的良种引进推广和合理间作、轮作、科学配方施肥、主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从而使单产不断提高。 1995年全乡1.8万亩粮田,小麦单产508公斤,玉米单产649公斤。林果生产。几年来,从市场需要出发,上规模、上档次、抓管理,大力推广高科技管理,提高了产品在市场的竞争力。以乡里的200亩果树示范园为依托,先后开发低产果园200亩,发展新果园1000亩,1995年果园总面积达到了4200亩,比1991年增加了2321亩。其中优质新品种已占全乡果园总面积的50%以上。1995年全乡已有3000亩果园进入了盛果期,果品产量达到了1500万公斤,总收入2200万元。畜牧业生产。1991年以来,制定了各类优惠政策,大力发展了肉鸡、蛋鸡、生猪和牛等几个重点品种。到1995年底,全乡完成生猪出栏1.8万头,比1991年增加了8000头;蛋鸡饲养100万只,肉鸡饲养230万只,比1991年增加了1.8万只;大牲畜存养2000头,建成了畜牧生产小区10个。1995年畜牧业收入3000万元,比1991年增长了1665万元,仅此一项,人均增收400元以上。瓜菜生产。全乡以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为落脚点,全面实施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名牌战略,实现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1995年,全乡新发展各类大棚3000个,新发展蔬菜2000亩,开发培育了伊丽沙白甜瓜、香椿、芹菜、黄皮西瓜4个名牌产品。进一步调整了种植业内部结构,使全乡的粮经作物比例达到了4:6。瓜菜直接收入6000万元,比1991年增加了4900万元。在提高蔬菜产量的同时,还注重抓好蔬菜的质量,搞好无公害蔬菜生产。借鉴推广了各类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了酵素菌、K100活性有机肥,加快了发展蔬菜生产的步伐。
乡村工业稳步发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整体推进,全乡工业逐步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并大胆实行了以嫁接改造和股分、合作制改造为重点的产权制度改革。全乡70%的已完成改制,企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明显增强,速度、效益都有了明显提高。1995年共完成工业、企业总产值4900万元,实现利税420万元。第三产业。该乡制定了发展第三产业和个体私营经济的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全乡的第三产业个体私营经济有了新的飞跃。一是大力发展一村一业。通过反复论证,确定了以拆车、板房、石棉瓦、马扎、运输、商业服务6项主导产业,使全乡第三产业初步形成了规模化经营。二是培育专业市场。依托东西赵庙的拆车业,建成了沿市一号公路,长达1.5公里,占地200亩的寿光市拆车市场;依托芳林院,南陈的板房、石棉瓦业建成板房、石棉瓦市场。三是大抓集市贸易。通过扩建改建赵庙集,构筑了以乡政府为中心的东西贸易带,市场面积约1.2万平方米。新起了桂河集、西桂集,繁荣了农村经济,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大发展。乡区个体工商户已达55家,从业人员年经营额达140万元,实现利税30万元。小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在乡区建设方面,1993-1995年,共投资600万元先后建起了第二初级中学、中心小学教学大楼、交管所、邮电局大楼。对乡政府东西中心街进行了美化、绿化,加强了村庄整容改貌建设,几年来各村共新修高标准大街35条,长达18公里,安装路灯186盏。新建高标准小康楼54幢,建筑面积9180平方米;新建高标准小康平房400栋,建筑面积51200平方米。
社会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成就显著。全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质量高,发展快。到1995年底,乡建高标准砂石路49条,全长14700米,路旁植树5万株,形成了市乡公路相连贯、四通八达的公路网。1992-1994年,投资15万元建起了路林管理站、交通管理所和14座养护房,配备了管理干部9名。市、乡两级养路工人40名,加强了交通运输管理和路林养护管理,1995年荣获市“路林管理先进称号”。邮电事业蓬勃发展。1994年投资80万元改建了邮电局,装机总容量达到了500门;到1995年底,全乡已安装了程控电话500部,全乡电话普及率为2.5部/百人。通讯能力的提高对促进全乡经济发展,扩大对外开放发挥了重大作用。教育事业发展迅速。1992年,全乡普及了义务教育,并建立健全了义务教育学籍管理及义务教育的各种规章制度,学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和初中升学率均达到100%。投资180万元先后建起了第二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教学大楼,教学设施基本实现了配套化。现有初级中学1所,在校学生876名,教职工86名;小学19所,学生2271名,教师108名;幼儿园20所,在园儿童590名,幼儿教师29名。赵庙乡初级中学1993年被评为潍坊市“校园开发美化、绿化先进单位”。尹家村幼儿园1995年被评为潍坊市“规规范化一类园所”。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已达省级示范标准,全乡青壮年非文盲率达到98.7%以上,1993年通过国家扫除青壮年文盲验收。
地理环境
赵庙乡地处微山湖西岸,苏鲁两省结合部,东傍烟波浩的微山湖,西临汉刘邦的故乡沛县,南临陆航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江苏省徐州市。
参考资料
赵庙乡_地理百科-查字典地理网.查字典地理网.2021-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