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黄行福

黄行福

黄行福,江西省南丰县傅坊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南丰县政协委员,县人大代表。

人物简介

教育理念:

每个孩子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精彩人生。

教育名言:

做一名纯粹的农村教师!

教育思考与实践:

黄行福对教育情有独钟,多次放弃改行进城的机会,至今默默工作在农村教育第一线。20年来,教学之余,辅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有多人获奖;潜心研究教育教学,已有100多篇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报刊。目前,正主持研究全国中语会课题《语文教育哲学研究》。1996年,以黄行福的事迹为题材拍摄的电视专题片《教研园里一奇葩》在江西省教育电视台播放,产生了较大影响。2000年,出席了在泰国曼谷举行的第五届亚太华文教育新路向论坛大会,在大会作专题报告,论文被评为优秀论文。2005年9月27日,《中国教师报》头版头条以《一名农村教师的精彩人生》为题,用5000多字的篇幅,对他的事迹进行了详细报道;同年的《江西教育》7、8期合刊也以《点击黄行福》为题,以5000多字的篇幅,介绍了他的事迹。2005年8月,18万字的个人专著《教育看上去很美》,由远方出版社出版。

精彩回放:

黄行福,一名纯粹的农村教师,大学毕业后来到江西省南丰县付坊中学——一所农村中学工作,至今一干就是20多年。他狂热地爱好读书,在买书上投入了3万多块钱。他勤奋地写作,发表文章10多万字。他进行教学改革,指导的学生作文频频获奖。他“功成名就”但是拒绝“更上一层楼”,甘愿做一名“农村教师”,因为他认为“只要是想干,认真干,总能干出些名堂来”。很多人都在抱怨“农村教师”的恶劣生长环境,他却在这种环境中演绎并享受着他的精彩人生。

黄行福个头不高,其貌不扬,穿着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这就是黄行福给人的第一印象。但是,“其貌不扬”的他是江西省优秀教师,《创新作文》杂志特约编辑,《中学生报》特约记者;他思考农村教育问题、教育和游戏问题甚至语文教育哲学问题,并发表相关论文100多篇;在教育与游戏研究领域,他堪称“先驱”,连硕士研究生都来向他请教;他还在主持研究全国中语会课题《语文教育哲学研究》……黄行福是当地响当当的“名人”。

“功成名就”的黄行福,就如同他的穿着没有改变一样,依然过着和从前一样的日子:在农村中学任教,工资不高,教学条件和生活条件艰苦。然而,就在这平凡、艰苦的日子里,黄行福以对教育的热爱和执着,演绎出农村教师的精彩人生。

黄行福说,他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每天放学后,手捧书本,坐在房门口的凳子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书是黄行福的习惯和生活方式。读到精彩处,他就拍案叫绝,有时还情不自禁地自言自语。读书不只是给黄行福的生活带来了快乐,“读《中国教育思想史》,使我懂得了中国教育思想的博大与精深。一番阅读,我发现:语文教学,传统的那一套东西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必须改革。”“但在当时,在山村中学,还没有改革的风气,也没有先例,要改革谈何容易!为了使工作更加稳妥地进行,我还特地征求过一些老教师和同事的意见。那时,有好心人劝我:‘算了吧,人家都已经教几十年了,不都这么过来了?你着什么急呀,跟潮流吧!’”面对这些意见,黄行福也曾经犹豫过,但是,他觉得老这样“迷迷糊糊上山,稀里糊涂过河”不是办法,总觉得应该在语文教学上干点什么。“那时,我真的是初生牛犊不畏虎,心中涌动着那么一股不撞南墙不回头的劲头。”他选择了作文批改作为突破口,想以此带动语文教学其它方面的改革。从此,在他所任教的班级,他将全班学生的作文本全部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发动全班学生来批改。这是一种全开放型的作文批改方式,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阅读、批改其他同学的作文,给了所有学生一个“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机会。几年下来,学生的写作能力大大提高。每一次考试,他教的班级作文成绩都好于其它班级。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有多人获得国家、省、市优秀作文一、二、三等奖,有的学生作品还在刊物上发表了。

课下的黄行福喜欢带着孩子们拥抱大自然。“教育者与被教育者都沐浴在自然、亲切的氛围之中,那是一种平等的教育,那是一种无言的教育,那是一种融情、融景、融智于一体、于生活的教育。”

黄行福还常常组织学生参加免费的作文比赛,同学们参加比赛的作品,他都一一耐心细致地进行修改,有的甚至还要修改五六次。学生获奖了,“看着他们那份激动,那种兴奋,我也‘自乐其乐也’”。

“现在,除了读书,写作与上网就成了我业余生活的一部分。每天不写点东西,不上上网,我就觉得生活中好像失去了什么。于是,我每周便都有几千字的文字投往各教育网站的论坛,与同行交流,与大师讨论。”

有了网络之后,他的写作更是如虎添翼。他写了文章就放在一些论坛里,和大家一起交流。有些媒体的编辑看到他的稿子便主动找上门来约稿。去年12月,有感于他“对教育的热爱与勤奋的写作精神”,某教育网“教育教学论坛”的斑竹特意把他半年来在该论坛发表的60几篇文章做了个链接,并取了个非常好听的名字——“行福之家”,使网友们能集中阅读他的文章。

黄行福不只关心教育教学,从《农村教师缺什么》、《农村学生缺什么》、《农村学校管理缺什么》等一系列对农村教育现状分析的文章,到论述他自己认为适合农村的教育方式的《一条办好农村教育的成功之路》,都记录了黄行福对农村教育的细致观察和思考。

黄行福算过一笔帐,他现在的工资是1200多元,如果去县一中当老师,工资就会翻上一番还要多,一年就能多收入20000元,这些年他怎么算也少收入了10多万。但是,这些“实惠”都没能把他“拽”到城里。他始终认为,只要是想干,认真干一件事情,总能干出些名堂来。他是普通的小人物,不可能干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是他更着重于从点滴做起。对于在农村这些年的不易,黄行福有着深刻体会。有一次参加某评选活动,他的文章就因为太出色而被某些评委置疑,“一个农村教师怎么可能写出这么好的文章”,后来相关部门专门打电话到县教委确认。

他始终坚信,一个农村教师要想有所作为,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努力,否则,即使条件再好,也很难获得成功!他相信这句话:“只要是想干,认真干,总能干出些名堂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