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拉丁语

拉丁语

拉丁语(专业代码:050260)是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一个本科专业,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一般修业年限为四年,授予文学学士学位。于2011年度经教育部备案或审批同意设置。

2012年2月14日,拉丁语专业获教育部批准成立,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为中国唯一开设拉丁语专业的院校。拉丁语专业通过拉丁语语法、写作、翻译、文学经典赏析课程,培养具有扎实的拉丁语语言基础、一定的古希腊语语言基础和西方古典历史、文学、文化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跨学科视野、思辨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拉丁语进行阅读、翻译、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能力,适应中国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

截至2024年4月,拉丁语专业开设院校为北京外国语大学

发展历程

2008年秋季,北京外国语大学开始开设研究生拉丁语选修课程。2012年2月14日,教育部公布2011年度普通高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拉丁语被正式纳入本科专业目录,列入高校2011年本科招生计划,专业类别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代码为050265S。北京外国语大学成为中国唯一开设拉丁语专业的院校。2012年9月14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印发,拉丁语首次出现在专业目录内,专业代码由050265S更改为050260,属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

2015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拉丁语教研室成立,配备了中国首个拉丁语教学科研专职师资。2016年,拉丁语教研室制定了本科培养方案。2021年,北京外国语大学拉丁语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同年6月,拉丁语专业建立欧洲语言文学专业拉丁语语言文学方向硕士培养点。

培养标准

学制学位

拉丁语专业的学制为四年,属于外国语言文学类,对按规定修满学分并符合培养方案要求的学生,授予文学学士

素质要求

拉丁语专业学生应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社会责任感,人文与科学素养,合作精神,创新精神以及学科基本素养。

知识要求

通过拉丁语语法、写作、翻译、文学经典赏析课程,使学生具备系统全面的古典拉丁语语言知识和熟练的语言运用能力,熟悉古代拉丁语文学经典。毕业时,学生拉丁语水平应与欧美本科西洋古典学专业大学生水平相当。由于拉丁语文化和思想大量借鉴古希腊经典,培养方案中有大量古希腊语言、文学、文化课程.使学生达到能够借助词典阅读文献的水平。此外,本专业要求学生在大学期间修读至少一门现代外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或西班牙语,毕业时达到《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框架》B2及以上水平。

能力要求

拉丁语专业学生需具备外语运用能力、文学赏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能力,以及一定的研究能力、创新能力、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通过西方古代历史、文化和文学史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西方古典文化有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解与古典语言相关的学科,如语文学历史学、哲学、语言学、艺术与考古、宗教与人类学等,初步掌握一、两门学科研究方法。

交流要求

拉丁语专业学生将于第五和第六学期出国学习。在国外除了强化古代和现代语言能力,加深对西方文化理解以外,修读国外高校在该领域的研究理论和方法课程,培养学术研究能力。毕业生应具有良好的古典语言和现代语言功底、学术研究能力、思辨能力、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培养目标

拉丁语专业培养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扎实的拉丁语语言基础、一定的古希腊语语言基础和西方古典历史、文学、文化专业知识,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人文素养、跨学科视野、思辨能力,具有较强的运用拉丁语进行阅读、翻译、学术研究和文化交流的能力,具有国际视野、人文情怀和社会责任感,适应中原地区对外交流、国家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各类涉外行业、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需要的各外语语种专业人才和复合型外语人才,填补中国在西方古典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和研究方面的空白。

课程体系

总体框架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拉丁语专业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设计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培养方向课程、实践教学环节和毕业论文五个部分。

课程设置应处理好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语言技能训练与专业知识教学、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外语专业课程与相关专业课程、课程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突出能力培养和专业知识构建,特别应突出跨文化能力、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课程调整机制。

课程总学分一般为150~180学分,总学时为2400~2900学时。各高校拉丁语专业应根据本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确定课程体系各部分之间的合理比例。

课程设置

根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拉丁语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的课时应占专业总课时的50%~85%,具体的课程设置包括:

北京外国语大学是中国唯一开设拉丁语本科专业的院校,因此此处以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课程设置为例:

实践教学环节

拉丁语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主要包括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实践、社会实践、国际交流。

专业实习旨在培养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拉丁语专业应根据培养方案制订实习计划,确保有明确的目标和要求、详细的内容和步骤、专业的指导和考查。

创新创业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拉丁语专业应制订科学合理的创新创业实践计划,开展学科竞赛、学习兴趣小组、学术社团、创新创业项目等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民情和国情,增强社会责任感。拉丁语专业应围绕人才培养目标和社会需求制订社会实践计划,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公益活动、勤工助学、支教等社会实践活动。

国际交流活动旨在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能力。拉丁语专业应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特色和自身条件,有计划地开展国际夏令营、短期留学、国内外联合培养等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

毕业论文

拉丁语专业的毕业论文旨在培养和检验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毕业论文选题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写作应符合学术规范,可采用学术论文、翻译作品、实践报告、调研报告和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除翻译作品外,一般应使用拉丁语撰写。

毕业生去向

升学:拉丁语专业鼓励学生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可保送或报考国内高校,也可申请出国留学,可选择的专业众多。以首届毕业生为例,有继续攻读西洋古典学(主要是拉丁语、古希腊语语言文学)的同学,也有攻读社会学、艺术史、法学、海外汉学等专业的同学。

工作:以古典学教育背景和现代外语技能可在教育、科技、文化领域工作。以首届毕业生为例,有学生成功考取公务员。

师资队伍

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育质量国家标准》,拉丁语专业应有一支合格的专任教师队伍,形成教研团队。教师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应合理。有条件的高校应聘请外籍教师和行业指导教师。拉丁语专业专任教师应不少于6人,一般应具有博士学位;非通用语种专业专任教师不少于3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不低于 30%。各专业生师比不高于18:1。

教学条件

教学设施

教学场地和实践场所在数量和功能上应满足教学需要,并配备专职人员对教学设施进行日常管理和维护。根据国家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一般不小于9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不低于3000元;每百名学生教学用计算机不少于10台,每百名学生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室座位数不少于7个。

信息资源

图书资料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与科研所需;管理规范,共享程度高;生均图书不少于100册,并有一定比例的外文图书和报刊;生均年进书量不少于4册。拥有拉丁语专业相关的电子资源;拥有覆盖学习及生活场所的网络系统;具备开发和运行网络课程的基础条件。

教学经费

教学和科研经费有保障,总量能满足教学需要。根据教育部对本科专业设置的要求,生均年教学日常运行支出不低于1000元,并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学校的实际情况,合理提高教学经费的投入。

开设院校

参考资料

Latin.民族语.2023-06-19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 (2024年).教育部网站.2024-04-19

2022专业介绍-外语类专业介绍.bfsu.2024-04-19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公布2011年度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或审批结果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4-04-19

欧洲语言文化学院新增8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bfsu.2024-04-19

信息名称: 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管理规定》等文件的通知.教育部网站.2024-04-19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上).czu.2024-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