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马明心

马明心

马明心(1718年—1781年),生于甘肃阶州(今甘肃陇南),复姓马明,经名易卜拉欣,尊号维耶图拉·穆罕默德·召非。回族。中国清代伊斯兰经学家、苏菲主义(伊斯兰教神秘主义)学派哲赫忍耶教派创始人。

1728年,随叔父赴麦加朝觐,途经也门,与叔父失散。他被当地沙孜林耶道堂收为门徒,习经修道,并由教长资助朝觐“天房”。1744年回国,积极传布沙孜林耶主张,并吸收苏菲派的教义,创立哲赫忍耶教派,在甘肃广泛传播,后被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华寺门宦首领马国宝以“邪教”告发官府,被迫迁居定西县官川马家堡。

1781年因其门徒苏四十三起事,他被清政府逮捕后拒绝劝降苏四十三,遂被被斩首于兰州市东川门。后来他的信徒尊其为“束海达依”(意为“为主道牺牲的人”)。

人物生平

1728年,随叔父赴麦加朝觐,途经也门,与叔父失散。他被当地沙孜林耶道堂收为门徒,习经修道,并由教长资助朝觐“天房”。

1744年回国,积极传布沙孜林耶主张,并吸收苏菲派的教义,创立哲赫忍耶教派,在甘肃广泛传播,后被循化华寺门宦首领马国宝以“邪教”告发官府,被迫迁居定西县官川马家堡。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清廷又以高压手段封闭了新教(哲合忍耶)3座寺院,并将马明心的学生、循化地区新教首领贺麻路乎刑杖后,披枷发往乌鲁木齐市为奴。

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初,新老两个教派终于爆发大规模的械斗。先是马明心在撒拉族地区的得力弟子苏四十三(尕苏阿訇)和韩二哥(循化人,其家有资财,有权势,帮助教门)率其信徒千余人与挑拨是非的老教人员发生械斗,死伤教徒百余人,部分分辨是非的老教人随教,迫使许多心怀不轨的人外出逃亡。随后他们这些老教告到陕甘总督衙门。

陕甘总督勒尔谨委派兰州知府杨士玑,会同临夏回族自治州协副将新柱、皋司福等,带兵丁40余名赴撒拉族地区查办。新教群众听说,假装成老教信徒,出迎探听官府旨意。杨士玑等以为他们是老教,便表态说,官府要为老教作主,如新教不守法令,将尽洗之。苏四十三、韩二哥等听了清政府官员的这些言论后,大为气愤,遂决心率部起义。是日晚杀死新柱,次日晨赶往旗台堡斩了杨士玑,乘胜攻占河州(即今甘肃省临夏)城,杀死知州都指挥使司等官吏。哲合忍耶和这些挑拨是非的部分老教之间的教派斗争,很快便转变成了以哲合忍耶教徒为主并包括若干其他教派的撒拉族和回族、东乡族等一些人的联合反清暴动。

马明心殉教日期为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三月二十七日,终年63岁。

主要成就

马明心传教35年,教众遍及西北,门下弟子散居各地。其继承人本着“保护教门”的精神,继承和发展了哲赫林耶的宗教教旨,以至延续至今。马明心的被害是历代哲派信徒的悲苦纪念,也是历代哲派发展壮大的重要原因。马明心之死在当时激起苏四十三更加扩大暴动、持续数月,直至被清庭调集多省兵力镇压(死伤一万,其中清庭镇压八千,其仇恨面愈加扩大。这些镇压中还有老教回族兵马的协助,因此回民中新老对抗也进一步加剧),随即又激发出乾隆四十九年哲派的田五暴动及清政府的镇压。

这些广泛仇恨后来还引发清代同治时期哲合忍耶派第五代教主马化龙的起事(史称“陕甘回变,是“同治回乱”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有称之为东干战争。“同治回乱”是1862年陕西省任武白彦虎、甘肃马化龙等几地回民领袖共同发动的反政府运动。

1862年基于"秦不留回"的灭族谣言,杀死前来谈判的高级官员,裹挟大量回民参与其中,发展到三十万,有"陕回十八营"之说,部分起事者有建立纯粹的伊斯兰国家的目的,以白彦虎为首的部分起事者对陕甘汉民极尽杀戮,造成回汉民族的严重对立,陕甘汉民多有灭村惨剧,而陕回亦急剧下降,这场战争死亡数百万人,几占当时陕甘总人口的三分之一,是人类史上最惨烈的悲剧,最后由左宗棠率军镇压平息,马化龙为保部属性命,在金积堡余部投降,旋被杀害,部属安置于张川、平凉市等地。白彦虎部作恶多端,是陕回十八营中唯一不准向政府军投降的,该部参与了阿古柏分裂行为,其后人现居中亚,其语言也为陕西方言。

史籍记载

《宁夏文史》第一辑刊

《宁夏满族变迁》

《金积堡之战》

《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派概述》

《董福祥戎马生涯述略》,其中何兆国著《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派概述》

人物评价

史书评价

《何兆国:伊斯兰教哲合忍耶派概述》说:

同治回乱后,马明心四世孙、哲派第七代教主马元章在教派内部改革了历史上强调‘舍西德’(为教牺牲)的作法,极力主张爱惜民力。其实,这是一种适应现当前改良,意在说明哲派历史上牺牲的值得、发展之强大,之所以有今天美好生活,离不开前辈的牺牲和用生命的付出。

人物争议

击杀负责调停宗教冲突的朝廷官员及兵将200余人

乾隆二十九年(1764),明心去循化厅(今青海省循化撒拉族自治县)撒拉族地区传教,很快得到撒拉族中、下层的广泛信仰,归信者甚众。其后,又在兰州市、宁夏金积堡等地发展信徒。乾隆四十六年(1781)春,循化厅新(哲赫忍耶)老(华寺)教冲突,甘肃政府调解不公,支持老教,打压新教。三月十八日,新教阿訇苏四十三率领新教群众击杀调停的兰州知府杨士玑、河州镇副将新柱等官兵200余人后起而反清。攻占河州城后,陕甘总督勒尔谨根据兰州府通判谢桓献计,责成布政使王廷赞札饬安定县知县黄道燛在关川逮捕明心及其子、婿,解往兰州囚禁。 同月二十七日,苏四十三率军进攻兰州,猛攻西门,要求释放明心。王廷赞迫令明心登城,劝谕苏四十三退兵。明心遂“俯向城下作番语数语,色甚厉,俄挽头上巾掷城下”,似有保护教民、弘扬教门之意。反清军数千人在城下看到明心挺立城头时,均“滚鞍下马,口称‘圣人’,挥泪如雨”,跪诵经文,作番语。勒尔谨视此景况,遂令王廷赞杀明心,子女充军云南省、新疆等地。

参考资料

马明心.兰州市地方志办公室.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