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大行台尚书令

大行台尚书令

大行台尚书令是古代官制名,北魏时期设立,作为大行台的长官,主要负责辖区内的军政事务。

沿革

大行台尚书令这一官职最初在北魏时期设立。在北魏、南梁东魏西魏北齐等朝代,这一官职通常被称为“大行台”。天宝初年,李渊武德年间(618—626)设立了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大行台尚书令作为该省的长官,负责管理内部的军事事务,并总判省事,官阶为正二品李世民曾担任此职。武德九年(626),随着李世民被立为太子,陕东道大行台尚书省被废除,大行台尚书令一职也随之停止。

职责

大行台尚书令作为大行台的长官,主要负责掌管辖区内的军政事务。具体来说,这一职位需要协助国家元首或朝廷主要领导人处理国家政务,组织和协调各级部门的工作,确保政府各项政策和决策得以贯彻执行。此外,大行台尚书令还有权对各级官员和部门进行监督,确保他们按照国家政策和法律规定履行职责。

权力与影响

大行台尚书令的权力极大,其机构设置与中央的尚书台(后改为尚书省)几乎一样,统揽民政与军事。在唐朝初年,只有皇子才能在地方上建立“大行台”,其中规模和影响最大的就是李世民的“陕东道大行台”。这一大行台不仅掌握行政和军事大权,还基本由身为尚书令的李世民自行任命官属,不直接向皇帝负责。凭借地理优势,特别是京杭大运河,“陕东道大行台”还可以影响江南地区,可以说掌握了唐朝的半壁江山。

参考资料

大行台尚书令.词典网.2024-06-20

李世民曾经当过的“陕东道大行台尚书令”到底是什么官职?.百家号.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