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鸣汉
颜鸣汉,汉族,生于乾隆年间,广东嘉应州(今梅州市)人,武进士,1793年(乾隆五十八)十月任福建省陆路提督兼水师提督。 是福建(含台湾)水陆两路的最高军事长官。 1801年(爱新觉罗·颙琰六年)续任福建水师提督。
人物介绍
颜鸣汉,汉族,生于乾隆年间,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武进士,1793年(乾隆五十八)十月任福建陆路提督兼水师提督。是福建(含台湾)水陆两路的最高军事长官。1797年(嘉庆二年)率师至南澳县,擒斩贼首张初郎。1801年(嘉庆六年)续任福建水师提督。统辖福建台湾海防。梅城“红杏坊”浓郁的文风,甚至感染了嘉应州本地成长的两位将军。闽清县的市塘唇颜屋,在乾隆出了兄弟武进士颜鸣皐、颜鸣汉,颜鸣皋官至福建台澎总兵、封武显将军;颜鸣汉官至福建省陆路提督兼水师提督,诰封振威将军。武进士往往被人视为一介武夫,颜氏兄弟却能文善诗,名留广东省诗坛,他俩的诗作在 《国朝岭海诗钞》、《梅水诗传》里流传至今。上世纪30年代初,针对敌人的劝降诗,革命家古大存用一首诗来调侃:“幼习兵戎未习诗,诸君何必强留题。江南美味你先尝,塞北风寒我自知……”这首诗的原版正是颜鸣皋的作品:“幼习干戈未习诗,诸公何必苦留题。朝廷爵禄君同享,边塞风霜我独知。剪发接缰牵战马,割袍抽线补旌旗。他日贼兵临城下,空有诸公百首诗。”这首酒席上的即兴之作,令有意刁难颜将军的文官们一座皆惊。
纪念场馆
颜鸣汉旧宅是梅城江北的“振威将军第”。振威将军第门口有对联“文经武纬,凤起蛟腾”。“振威将军第”后门是中华街秋官第,位于梅江区红杏坊,这里走出了武进士颜鸣皐、颜鸣汉,占地面积达2000平方米,里面的布局有如意堂和天章楼、光裕楼等,经过近年的修缮,巍峨壮观。
人物评价
丹崖与弟济川皆以武科起家,而磨盾挥毫(带兵打仗和书法),有文士所不及者。(清代《岭南诗钞》评)
丹崖总戎及弟济川提军皆能诗。丹崖能为擘窠书,诗则济川胜之。(黄香铁《诗纫》评)
吾梅三百年来,诗人踵起,而武将工文翰者,以颜氏鸣皋、鸣汉两军门为最著,流风余韵,乡人犹艳称之。(廖道传《周勋臣先生诗存序》评)
主要作品
颜鸣汉著《郊游即事》曰:“九月毕农事,村游屡快心山家新稻熟,茅舍暮烟深。俗俭衣冠古,人稀草木阴。风波惊宦海,归兴托瑶琴。”《舟夜遣怀》曰:“商山起林薄,寒意入孤篷。月影半滩白,灯光终夜红。乡愁杯酒里,客梦大江中。谁与慰幽独,栖鸦复过鸿。”颜鸣汉的《送张副军领兵入蜀》诗云:“此去路万里,秋风吹战袍。平芜何莽莽,哀雁更嗷嗷。西入三台县暗,云连蜀道高。群狐方聚啸,磨剑浙江潮。”
参考资料
秋官第颜府 兄弟武进士.百家号.2024-09-08
颜鸣阜乾隆十三年(1748)戊辰武科进士 颜鸣汉乾隆二十八年(1763)葵未武科进士.政协梅州市委员会.2024-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