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奥库涅夫文化

奥库涅夫文化

奥库涅夫文化是南西伯利亚青铜时代的文化,主要分布在苏联叶尼塞河中游的米努辛斯克盆地。其年代约为公元前第2千年的上半叶,介于阿凡纳谢沃文化和安德罗诺沃文化之间。这一文化名称来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苏联考古学家C.A.捷普劳霍夫在奥库涅夫村附近的墓地进行了发掘工作。

经济活动

奥库涅夫文化的经济基础是以畜牧业为主,辅以渔猎。考古发现包括绵羊距骨和墓穴石板上的牛图刻画,这些表明了畜牧业的重要性。同时,还发现了骨制鱼镖、鱼钩、结网用的匕首形骨器以及鸟骨制品和石镞等,显示了渔猎活动的存在。金属加工在经济生活中占据显著位置,常见的红铜或青铜器物包括锻制的鱼钩、刀、锥、针筒、鬓环及铸造的红铜斧。石器方面,则有斧、杵、臼等。陶器多为平底,分为桶形器和罐形器两类,前者纹饰简单,后者纹饰多样。

社会生活

奥库涅夫文化的墓地通常位于河流附近,坟墓表面设有石构方形围垣,高度约30至50厘米,最大的围垣可达400平方米。墓穴内部常有石板构造,数量不定,有时多达23个。每个墓穴内通常埋葬1至3人,常见的是男女或妇幼合葬,葬式为仰身屈膝,头部朝向西方,下方放置石枕,墓底略微倾斜。人骨有时会出现身首分离的现象。随葬品并不丰富,未显示出明显的财富分化,一般包含陶罐和生产工具,女性骨架附近可能会发现青铜或骨制的针筒及骨针、红铜丝鬓环。

种族特征

奥库涅夫文化居民的种族构成较为复杂,大多数地区的居民主要是原始欧罗巴人种,但也混有少量的蒙古人种因素。这一观点得到了多位学者的支持,如俄罗斯考古学家B.B.沃尔科夫在其著作《蒙古鹿石》中提到的相关论述。然而,关于奥库涅夫文化主体欧罗巴成分的具体来源仍有争议,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假设,包括来自阿凡那羡沃文化、安德罗诺沃文化,或者与铜石并用时代的巨石文化有关联。还有一些学者推测他们可能来自北方森林地带。

艺术成就

在艺术领域,考古学家们发现了由骨、石制成的人物雕像、鸟类和动物雕塑等作品,这些艺术品通常是写实风格的圆雕和线刻。

发现与研究

奥库涅夫文化最初是在1928年由苏联考古学家捷普劳霍夫在哈卡斯共和国的奥库涅夫村附近发现的。通过对出土文物的研究,可以了解到该文化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结构。尽管已经确定了一些基本特征,但对于奥库涅夫文化居民的种族属性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等问题,仍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

参考资料

王鹏:奥库涅夫文化的考古发现与研究.mp.weixin.qq.com/s?.2024-11-05

东方考古中的嘎拉哈上:老赵闲聊俗称羊拐的嘎拉哈中篇2024年8月29日 奥库涅夫文化居民的种族属性比较复杂.//baijiahao.baidu.com/s?.2024-11-05

奥库涅夫文化.xuewen.cnki.2024-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