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湖乡
四湖乡,位于台湾云林县西部沿海,西滨台湾海峡。该乡东西宽14.5公里,南北长11.6公里,土地面积77.1189平方公里,耕地面积5944.04公顷,地势平坦。四湖乡是一个农渔业发达的地区,养殖渔产丰富,特产包括花生、西瓜、玉米、火龙果、高梁、蒜头、甘蔗、兰花、南瓜等农作物。
历史沿革
台湾省吴姓子孙的大本营─四湖乡,清时隶尖山堡,地名源于今湖西村至四湖村之间,早期有二大湖、二小湖,汉族建庄后便称此地为四湖。本地开发始于明崇祯年间,闽人入垦东南境,清康熙,陈姓垦户曾大举开发,知县周钟瑄开鹿场埤,之后闽人漳籍业户及泉人吴夷、吴梓、薛时立等四方进垦,清中叶前,海埔、溪底平原及海埔地尽辟。
四湖乡位于云林县之最西端,远在明朝之崇祯时代,则距今参百余年前由漳、泉二州方面移民来此开垦田园,兴设文教,当时四湖部落周围东面自四湖部落至溪底,南面自四湖至鹿场、蔡,西面自四湖至湖、羊调,北面自四湖至保长湖、顶湖一带,四面皆属天然广大之湖,故自樟、泉二州方面移民来此部落命名为四湖,垂至于今。
今日的四湖乡在清朝时期据闻乃由四个湖组成的四个部落,其位置大概是现在的保长湖、四湖、施湖、顶湖、下湖村等地方,清朝末期本乡已有约23个聚落村庄,全区隶属尖山堡管辖范围。
自然地理
四湖乡位于云林县西南端海岸线,东经120度13分,北纬23度38分。东南面临接北港镇与元长乡,南境与水林乡及口湖乡相邻,北界旧虎尾溪与东势乡及台西乡相峙,西面为台湾海峡,东西宽14.5公里,南北长11.6公里,土地面积7711.89公顷,耕地面积5944.04公顷,全境略成猫犬状,地势平坦。
四湖乡是一个典型的沿海农村聚落,其地理环境特性与变迁不但影响历年四湖乡民生活方式,也是四湖乡历年发展的实际见证,透过对四湖乡独特的自然与人文地理环境及其变迁的完整了解,可对现今的生活领域有一翻透彻的认识。
因为位于海边,地形环境变化是本乡特色之一,例如港口三条仑地区,在日据时期日军在此地建有堡、炮台、灌溉沟渠、营旗等设施,最后在地理环境的变化下,沉入海底,只有在退潮时仍隐约可见。
教育事业
天主教文生中学
云林县立四湖初中
云林县立飞沙初中
云林县四湖乡四湖小学
云林县四湖乡东光小学
云林县四湖乡飞沙小学
云林县四湖乡林厝小学
云林县四湖乡三仑小学
云林县四湖乡建阳小学
云林县四湖乡南光小学
云林县四湖乡鹿场小学
云林县四湖乡明德小学
云林县四湖乡建华小学
云林县四湖乡内湖小学
交通运输
台17线:西部滨海公路
台61线:西滨快速道路
县道155号:台西乡四湖乡-水林乡
县道160号:四湖乡-元长乡
主要景区
三条仑海清宫(包公庙)
箔子寮渔港
箔子寮渔港北方木麻黄野鸟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