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金包银

金包银

金包银是一种合金,通常是指在银的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黄金,使其外观呈现出与纯金相似的黄色。其含金量远低于纯金,因此价格也相对便宜。

金包银最传统也最准确的方法是测量未知产品的相对密度,因此也有一些不法商家用钨的合金表面镀金,进而仿造黄金。这种情况下,相对密度测试的结果就不太精准了,如若要进一步检测,则必须要通过破坏性检测来判断。2024年10月,随着现货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多家黄金品牌零售金饰价格已突破800元/克大关。因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抑制了部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对于讲求性价比的消费者而言,金包银饰品成为阶段性平替。“金包银”产品受到众多消费者追捧,不少店铺单品已售出上百件。

制作工艺

包金工艺,是通过机械力碾压或高温熔接,将极薄的金或K金金箔包裹在银或金属胎体表面的方法。镀金是采用电镀或化学镀等方法,在基底金属上镀上一层金,可以简单分为同质材料镀金和异质材料镀金。

合金特点

金包银通常是在银的表面覆盖一层薄薄的黄金,使其外观呈现出与纯金相似的黄色。因为它不是足金材质,所以价格也相对便宜。

检验方法

一般来说,最传统也最准确的方法是测量未知产品的相对密度,因为“金包银”中银的密度10.53g/cm³,相较于金19.32g/cm³来说较小,因此用相对密度的方法就可以较好较快地进行判断。但值得注意的是,金属钨的相对密度为19.35g/cm³,与金的相对密度类似。因此也有一些不法商家用钨的合金表面镀金,进而仿造黄金。这个时候相对密度测试就没有那么精准了,如若要进行进一步检测,则必须要通过破坏性检测来判断。

相关事件

2023年3月,家住宁乡市的贺某在麻将馆打牌时无意间找到一条用“金包银”项链赚钱的方法。贺某想起自己在KTV认识的杨女士正是做黄金回收的,于是联系熟人购买了“金包银”项链后,马上联系了杨女士进行交易。为了确保项链是真的,交易时杨女士还特意用打火机对项链进行炙烤,然而并没有发现异样,贺某“典当”成功,此次贺某净赚5000多元。尝到甜头的贺某很快有了第二次“出手”的念头,他心知项链是假的,如果次数多杨女士肯定会发现,于是拉上了朋友姜某出面交易,并承诺付给姜某“好处费”。这次是一条重达98克的“金包银”项链,贺某与姜某假借典当的名头,降低杨女士的警惕性,再次将项链成功出手,并利用虚假身份信息填写当票,除去付给杨女士的利息,获利33560元。后因为身上缺钱,2023年5月4日贺某又一次打算故技重施。但杨女士发现端倪当即报警。同年7月,宁乡市检察院以涉嫌诈骗罪对贺某、姜某提起公诉。近日,宁乡市人民法院采纳了检察机关的量刑建议,贺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并处罚金。姜某被判处有期徒刑十个月,并处罚金。

2023年6月,梁女士通过某网络购物平台,在许某经营的金铺下了两笔订单,购买共32条Au999(俗称千足金)吊坠小金条,价值13305.6元。梁女士下单后,许某却没有发货。经梁女士催促,许某才告知,梁女士购买的小金条吊坠是金包银材质。对此,梁女士要求许某按下单的足金小金条吊坠发货。6月27日,梁女士收到快递,开箱验货时发现里面没有任何物品,便将情况反馈给许某,但许某置之不理,梁女士便向网络购物平台客服进行投诉。7月8日,许某告知梁女士其准备关闭店铺,梁女士可以申请退款,并发送了退款链接。梁女士于8月7日向网络购物平台申请其中一笔订单退款,并获得退款12474元。梁女士认为许某的行为已经构成欺诈,于是作为原告,向鲤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许某退还剩余价款831.6元,并因欺诈行为,赔偿其三倍损失39916.8元。

2024年10月,随着现货黄金价格的不断攀升,多家黄金品牌零售金饰价格已突破800元/克大关。因黄金价格持续走高抑制了部分消费者的消费热情。对于讲求性价比的消费者而言,金包银饰品成为阶段性平替。“金包银”产品受到众多消费者追捧,不少店铺单品已售出上百件。同年8月14日,潍坊公安发布消息表示,潍坊市公安局奎文分局与昌乐县局密切配合,跨省侦破系列“金包银”诈骗案件,打掉一外省犯罪团伙,现已抓获3名犯罪嫌疑人。受害者涉及山东省潍坊市奎文区某珠宝店、湖南省岳阳市某珠宝店、河南省驻马店市梦金园品牌某加盟店在内的多家店铺网店。山东企业山东梦金园珠宝首饰有限公司成为系列“金包银”诈骗案的受害者之一。

2025年2月,在金价飙升的背景下,售价只有足金产品十分之一的“金包银”引发各界关注,然而,看似标价更低的“金包银”制品由于手工费占比近半,粗算下来单克黄金的售价也高达上千元,且由于金银比例难确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市面上多数黄金回收商家都表示拒绝回收。北京商报记者走访一家主售“金包银”产品的线下门店发现,一款售价2499元的项链,总重14.5克,标注的金重为1.2克,银重为13.3克,当日足银售价约为10元/克,这样算下来上述项链黄金的单克售价高达1900多元。销售人员对此解释称,“按总克数算1克只有100多元,而且这款项链工艺复杂,手工费就要1000多元”。对于“金包银”的回收问题,上述销售人员则直言,“本店就可以回收,今天买今天卖亏一半的钱”。一家位于北京的黄金回收商家向北京商报记者直言,“没人收金包银,假货太多”,北京商报记者继续询问了多家从事黄金回收的店铺,均表示不收“金包银”。黄金从业人员刘经理透露,“最近很多客户都在咨询金包银回收,然而这个回收难度很大,要用药水分离提纯,没有量一般不会回收的”。2025年3月22日,央视网报道:不少消费者选择买“金包银”首饰作为纯金的“平替”。然而,据专家介绍,现在“金包银”产品中,有些镀金得薄,“平替”效果也就维持几个月。记者走访一家大型首饰集散地,有商铺工作人员透露,加工“金包银”镀金的用料需达到6%的比例才算达到标准,但“0.1克也能垫,不检测、不烧看不出来”,同时记者还了解到,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或线下购买“金包银”产品,在检测时也常会遇到阻力。

参考资料

几百块的金包银走红,提醒:投诉多,回收价低需谨慎.大象新闻.2024-10-24

市民网购千足金 竟收到空包快递 法院审理认为商家构成欺诈.泉州网.2024-10-24

用“金包银”首饰“瞒天过海”?竟骗过上海7家典当行!.微信公众平台.2024-10-24

金价飙升至800元/克,“金包银”饰品成新宠.华声在线.2024-10-24

以案说法|真金不怕火炼?警惕“金包银”诈骗.微信公众号.2024-10-24

潍坊警方侦破系列“金包银”诈骗案 受害者涉及梦金园等品牌.光明网.2024-10-24

含金量难测 “金包银”成消费陷阱.百家号.2025-02-11

一些金包银首饰效果只有几个月.新浪微博.202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