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张与仁

张与仁

张与仁(1892-1969),字友曾,云南姚安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科毕业,1925年1月即调往黄埔军校出任第2期步兵第1队中校队长并长期任队职,并于1927年再次返回滇军系统任团长、旅长,旋因“海洲事件”调往军事参议院喝茶。作为蒋介石加强对中央军校昆明分校控制的手段之一,张与仁被派往该校任副主任兼教育处处长、政治部主任,再次获得兵权后出任新编第12师师长,率部在两湖作战。抗战胜利后退役并当选国民大会代表,解放后任云南省文史馆馆员。

人物生平

1915年1月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期步兵科武堂学习。

1916年夏毕业,继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就学。

1919年3月毕业,分发西北边防军服务。历任参战军(后改为边防军)第二师第十团少尉见习官。后返回云南,任靖国滇军第一旅步兵团连长,驻粤滇军第一师警备队队长,驻闽粤军步兵营营长等职。

1922年冬经廖仲恺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3年春任中央直辖滇军总司令部参谋。

1924年1月任建国滇军第一军(军长杨希闵)随营学校教官,滇军总司令部干部学校技术科主任教官,驻粤滇军讲武学堂教务处主任等职。

1924年12月任黄埔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二期步兵科第一队队长,第三期步兵科第三大队大队长,第四期步兵科预备第二团团长等职。

1926年冬率第四期各科学员在南昌市整编为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新编第一师,任师长。后率部参加北伐战争赣州战役

1926年7月任国民革命军北伐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总预备队(总指挥朱培德)预备第四师司令部参谋长等职,率部参加浙苏等省北伐战事。

1927年10月任第一集团军第一军(军长何应钦)第二十师(师长钱大钧独立旅旅长,第五路军(总指挥朱培德)第九军(军长金汉鼎)司令部参谋长,率部参加龙潭战役、临颍县战役。

1928年秋部队编遣后,任缩编后的陆军新编第十二师(师长金汉鼎)司令部参谋长,后任新编第十二师(师长曾万钟)第三十五旅旅长等职,率部驻军江苏海州地区。

1931年1月任南京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军事参议院参议。

1931年秋经赵锦雯介绍,任驻防上海市的第十九路军第六十一师干部教导队主任、新兵训练处主任。参加凇沪抗战。

1933年秋被蒋介石委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特别训练班(主任康泽)副主任,参与“星子特别训练班”筹备事宜,其间加入复兴社。

1935年5月4日叙任陆军步兵上校

1936年初参与筹备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主任唐继麟),正式成立时任该分校副主任。抗日战争期间,任云南总动员委员会(主任龙云)委员,滇黔绥靖主任(龙云)公署第三至第六补充大队训练主任,干部训练总队总队长等职。

1938年春任第九战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龙云)新编第三军(军长张冲)新编第十二师(师长龚顺璧)副师长,兼任补充旅旅长。

1939年12月任第九战区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卢汉)新编第三军(军长高荫槐)新编第十二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一、第二次长沙会战和江西奉高战役诸役。

1940年12月任第一集团军新编第三军(军长高荫槐兼)副军长,兼任新编第十二师师长,率部参加第三次长沙会战浙赣会战诸役。

1941年6月3日叙任陆军少将。抗日战争胜利后,在南京休养。

1945年10月获颁忠勤勋章

1946年5月获颁胜利勋章

1947年7月31日叙任中将,同时退为备役。

1949年春,张与仁携家眷返乡。家居时,曾提议修筑本乡乡村道路,筹建小学,乡人普遍称赞。张与仁积极支持,并以武器弹药赞助自己的卫士戴建明参加游击队。

1951年2月,姚安县发生“滇西反共救国军”错案,张与仁被诬为首领被捕入狱。

1957年平反释放,被聘为云南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1969年病逝。

参考资料

双枪兵摇篮:中央直辖滇军干部学校.抗日战争纪念网.2024-10-25

富贵非吾愿.兴国县人民政府.2024-10-25